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认为,陶潜《挽歌诗》三首,是凭籍了魏晋佛教“三世”神学想象才得以突破我国千百年来的《诗》《骚》传统,于现实人生之外另辟出一“幽冥”鬼世界来。抒写其前所未有的奇思妙想,使之成为了千古绝唱的浪漫主义杰作。 相似文献
2.
杨荔薇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0(11)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是体现了佛教核心思想的偈言.佛教思想中的善和恶并非仅有列举的十善和十恶,在以解脱为终极目标的正法律中,凡符合解脱之正向的思想、心念和行为都属于善;反之,凡阻碍解脱的都是恶.佛教认为,善恶皆有果报.根据因果业报理论,众生生时所造的善恶业将决定众生死时的去处及以后生的生活状态.佛教的缘起法则可以用以分析恶之产生的深刻动因,根除恶法、实现善法的途径,其关钥即是如实知见. 相似文献
3.
李伟民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101-106,128
林兆华的《理查三世》既阐释出原作的深刻内涵,又在戏仿与隐喻中获得了部分观众的理解与认同,通过对莎剧这样的经典的演绎,林兆华力图探索莎剧所具有的巨大艺术张力和人性魅力,以及莎剧在舞台上呈现出来的当下性,其中既通过舞台叙述话语与当下观众理解的戏仿呈现了莎剧的魅力,又通过隐喻引发了观众对所谓的人性与权力的再思考。《理查三世》被推上中国舞台,显示出中国导演对莎士比亚剧舞台呈现方式的不懈探索。 相似文献
4.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79-85
佛教的因果报应思想对明清小说创作的影响是明显而普遍的。长期以来,由于深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中国大陆学术界对佛教抱有很深的偏见,认为佛教的因果报应思想对明清小说创作的影响是消极的、有害的。因果报应思想对《金瓶梅词话》同样有着明显的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故事情节的设计、人物形象的塑造、人物命运的安排以及对人物形象的评价等诸多方面。总体上来说,佛教的因果报应思想对《金瓶梅词话》的影响是积极的。与性描写一样,因果报应思想是《金瓶梅词话》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我们应当正视它,并予以合理的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5.
6.
杨华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5-7
《醒世姻缘传》整部作品都采用果报故事的传统叙事模式,通过这样的表层叙事模式,传达出一个深层的伦理信条,即善恶必受报应。这在当时的社会条件和认知水平下,对促进人们修善积德,平衡社会心理,客观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8.
吴金梅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6):110-113
通过对《型世言》与"三言二拍"体制、来源、语言以及叙事的比较,探寻其在艺术水平上的差异,认为《型世言》的艺术成就在某种程度上要逊色于"三言二拍",体现出较浓的文人参与创作的痕迹。 相似文献
9.
腾超男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29-31
《理查三世》是英国伟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的历史剧,本文对剧中安夫人的形象进行解析。从表面上看安夫人具有“红颜祸水”意象,体现了男权社会对女性“厌女情结”的认识倾向。但通过对安夫人形象的深层分析和重新构建,不难发现安夫人形象其实暗含着另一种“替罪羊”形象。本文通过分析安夫人成为“替罪羊”的原因以及理查寻找“替罪羊”的心理动机论证了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0.
胡遂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8(1)
佛教认为 ,“业”是形成事物的最直接原因 ,它包括身业、口业、意业三种。“业”不仅给施为者自己带来善恶报应 ,而且也会给他人及环境带来幸与不幸 ,因此往往涉及到社会伦理道德问题。《聊斋志异》在对佛道两家想象模式多所采用的同时 ,也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其教义的影响 ,其中佛教“三业”理论是阐述得最多的 ,作用乃在于告诫人们从思想到行为上都时刻注意防恶止非、行善积德。正是借助着佛教“三业”理论 ,《聊斋志异》一方面非常清楚地交代了故事的来龙去脉 ,另一方面也十分明确地表达了希望人们自觉遵守社会伦理道德这一主题导向 相似文献
11.
王君连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99-200
<洛阳伽蓝记>是北魏杨衔之的作品,书中详细记载了当时的洛阳寺院四十余年的兴衰史,便数洛阳各大寺院的来历,规模,建制以至奇谈怪闻等情况,同时兼及北魏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民俗,风土人情和历史掌故等各方面,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史学价值. 相似文献
12.
董睿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46-48
《天龙八部》是金庸作品中和佛教关系最紧密的一部小说。金庸通过三位主角引出了芸芸众生相以及纷繁复杂的故事发展,而这一切到最后,全部都是有因可循的。通过分析主角及配角的经历和结局,来揭示《天龙八部》中所体现的因果之说。 相似文献
13.
李静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58-63
通过回溯《公羊传》里“三世异辞”的脉络,经由汉代董仲舒与何休等人的疏解,明确三世的要旨,从时间与义理两个层面重新把三世放回三统之中,以恢复三世说的本来面目。这一“恢复”有两重意义:一是澄清三世的含义,明了世与统的关联,拒绝以三世来独立描述《春秋》的历史时间;二是将三世重新放回三统之中,进化含义相应减轻,而三统中的承续意义便凸显。以三统观三世,旨在技术时代重新理解奉天法古之意,这对于重今天之“进步”而轻古今“承续”的现代思维有警醒作用。 相似文献
14.
邓建新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6(1):22-26
雍正元年,罗卜藏丹津发动叛乱,青海陷入严重的危机。平叛后,清政府虽然加强了对青海藏传佛教事务的管理,但当地的政教关系依然紧张。三世章嘉利用自己"国师"的特殊身份,不遗余力地从中进行调解,缓和了这种紧张的关系,为边疆地区的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胡莲玉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6(12):371-374
《型世言》自从1992年问世以来,引起了学者的充分关注,已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在全面占有资料的基础上对《型世言》研究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几百年来诸多文人墨客以理查三世为蓝本创作无数不朽名篇,从托马斯·莫尔笔下的驼背暴君到威廉·莎士比亚剧中的杀人恶魔,再到当代历史小说家菲利帕·格里高利作品中虽不完美但也是在动荡年代不得不上位的正常人。本文试图对理查三世及其统治时期追本溯源,并结合经典莎剧《理查三世》《亨利六世》和格里高利的当代小说《白王后》来探究理查三世的形象转变之路径。但本文追寻理查三世形象转变之路并不为证明理查三世无辜与否,只为发现不同时期作家如何以各自独特迥异的方式展示创作思想,如何建构、重构以及解构理查三世这一经典的历史人物形象,以期当今读者能在历史真相问题上持一种开放心态。 相似文献
17.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2)
佛教和耆那教是发源于同一时期、同一地域的两个古代印度宗教。就伦理观和拯救观而言,尽管印度佛教徒和耆那教徒都倡导非暴力原则,但他们对于业(karma)的运作、业与解脱的关系、实现解脱的条件等核心问题的看法存在重要差异。考察该差异的必要手段是对佛教和耆那教的传世文献进行比较解读。印度佛教和耆那教的现存文献中都含有关于阿阇世(亦名库尼卡)囚禁父王、篡夺王位和发露忏悔的故事,但是两个宗教在是否拯救阿阇世这一问题上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印度佛教对该人物的拯救和耆那教对该人物的不救,这个差别并非偶然,究其原因是由两个宗教的不同业报观念以及对实现解脱所需条件的不同理解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8.
陈坚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39-46
谈善论恶乃是佛教的永恒主题。在中国佛教中,存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善恶“因果”观,一是注重“果”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二是注重“因”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其中有着“决定论”意味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其实是中国本土儒家文化以及民间习俗中的“因果报应”思想在佛教中的反映,属于中国化的善恶“因果”观;而“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则是基于印度佛教的“缘起论”,是原汁原味的印度佛教善恶“因果”观。依据印度佛教的这种善恶“因果”观,东晋竺道生进一步提出了“善不受报”的思想。依据“善不受报”以及作为其理论基础的佛教“缘起论”,一个人只管行善而不要去追求行善的回报,然而就是这种不求回报的行善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回报。 相似文献
19.
利奥三世统治时期处于拜占庭帝国历史转折的关键期。在击败入侵的阿拉伯军队后,利奥三世针对拜占庭海军展开了一系列改革。他废除了传统的卡拉比西安舰队,改革海军支出、创新海军体系、完善海军军备,最终建立了基比拉奥特海军军区。在随后的海上作战中,基比拉奥特军区数次击败阿拉伯帝国海军,并且重新夺取了地中海地区的海军霸权。利奥三世的改革也存在一些缺陷:就海军在帝国军队中总体地位而言,改革后海军仍是陆军的附属;在海军战略上,尽管多次击败阿拉伯海军,但拜占庭海军仍然以守势为主;同时,利奥三世也缺乏对海军装备的革新。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