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 毫秒
1.
杨琤 《中国民族》2010,(4):42-45
朝鲜族在吸收和应用汉族传统医药知识的基础上,结合本民族文化及当地的医疗实践,以19世纪李济马所著的《东医寿世保元》为代表,提出了从理论到临床诊治都独具特点的“四象医学”学说,逐步形成了自成体系的朝医药学。中央民族大学的杨思远教授带领项目组走访了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对朝药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2.
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广东、湖南、贵州、四川等省区,其中93.7%的人口居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考古学、民族学和人类学的研究表明,壮族是岭南的土著民族,是古代“百越”民族(主要是西瓯、骆越)的后裔,壮族及其先民在岭南地区繁衍生息已有5万年的历史。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和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壮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壮药便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南民族大学项目组在刘向明教授的带领下,深入广西地区,对壮药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3.
杨琤  刘涛 《中国民族》2010,(1):32-34
各民族在与疾病抗争、维系民族生存繁衍和发展过程中,以其生活环境、自然资源、民族文化、宗教信仰为根基,创立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医药体系。民族药是指中国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由本民族人民自主摸索研制、就地取材制成的药物。它是民族医药体系中的重要元素,是民族医学的基础,是中国传统医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傣医药学是中国四大民族医药学(藏、蒙古、维吾尔、傣)体系之一。作为傣医药学中的重要部分,傣药一直被傣族人民用以防病、治病、强健身体。中央民族大学项目组在杨思远教授的带领下,走访傣族聚居的地区,完成了对傣药的调研工作。  相似文献   

5.
我国55个少数民族的500多种民族乐器传统生产工艺和技术将得到针对性保护,这是记者从中国少数民族特需商品传统生产工艺和技术保护工程第二期——民族乐器中期汇报会上获悉的。此项目是针对少数民族乐器制作工艺形式特征传承保护的需要,为防范其工艺形式的消失,保护民族传统乐器文化特质续存的完整性,而对中国各少数民族传统乐器的制作工艺、演奏艺术形式进行搜集、整理记录的一项系统工作。此项工程由国家民委经济司主持立项、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承担课题研究。该项目已于2008年6月31日正式立项,经过项目分解与实施准备、资料搜集与调查等环节,将于2009年12月形成民族乐器传统生产工艺和技术发展报告、画册、专题片和数据库等保护成果。  相似文献   

6.
石朝慧 《中国民族》2010,(10):65-65
少数民族特需商品是我国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为不断适应特殊的生产生活环境而创造和沿用至今的用品,是少数民族日常生产生活和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行的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包括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服装、鞋帽、装饰用品、工艺美术、  相似文献   

7.
作为少数民族特需商品传统生产工艺和技术保护工程的第二期,少数民族毯项目自2008年8月正式实施以来已历时近4个月。在此期间,受国家民委经济司委托,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派出三个小组分别奔赴新疆、青海、西藏、宁夏、内蒙古等五地对少数民族毯的生产工艺与技术进行了实地调研,总行程约两万公里。2008年12月8日,国家民委相关部门与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专家学者共同召开工作会议,就少数民族毯工艺的保护问题进行了交流。据悉,项目小组还将对云南、贵州、四川等地的少数民族手工织毯工艺现状进行调研,并将对其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保护和传承措施。从这一期开始,本刊将对少数民族毯的生产工艺与技术的保护和传承等问题进行系列报道,敬请读者垂注。  相似文献   

8.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派出的项目组,在2008年8~9月份对新疆毯(本文主要介绍的是维吾尔族毯)进行实地调研,搜集和整理了有关新疆毯的图片和文字材料。项目组走访乌鲁木齐市、和田市、洛浦县、伊宁市等地,发现新疆毯是维吾尔族家庭必需的生活用品和装饰品,每家每户都有色彩斑斓的挂毯和地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