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广州市人口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广州市城市人口预测为例,针对城市人口预测中信息不充分的特点,采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1992~2006年的人口动态增长模型,经过后验差检验,模型等级为1,模拟精度高.用此模型预测了广州市2007~2016年的城市人口,并分析了人口增长状况.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口增长预测模型及其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根据已有的人口数据,运用数据拟合方法和矩阵方法分析研究了人口增长的规律,分别建立了预测中国人口增长的回归和凯菲茨矩阵两个数学模型,并且给出了中国人口短期和长期的预测结果.通过比较,阐述了两种模型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3.
夏冰 《统计与决策》2016,(6):98-102
文章以我国各区域对应变量结合面板数据进行空间差异的测算,针对区域人口红利所致的经济增长,及其引致的经济增长进行了空间权值的进一步验证.并利用二元邻值W矩阵进行人口红利发展SDD函数权重矩阵构建模型,验证了劳动力增长过程中的区域间外溢.结果证实,少儿抚养及老年赡养对区域人口红利存在显著的外溢关联影响.我国东、中、西区域之间存在时序上人口红利外溢效益的负向关联,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东部区域与中西部区域间的劳动力资源流动应逐步加强.  相似文献   

4.
基于1985~2005年31个省区的时空数据,分析了我国钢材消费量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及地域需求模型,结果发现:近21年来我国钢材的消费量的变化与GDP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而呈非线性特征;文章着重对1996年、2000年、2005年三个时段截面数据的分析,发现31个省区钢材的消费量与GDP、人口总量与固定资产投资具有Cobb-Douglas函数双因素驱动特征,给出了3个时段的模拟结果,并进行了有关弹性特征的分析,为我国钢材的生产和地区布局规划提供了参考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文章基于能源红利的概念,参考人口红利测算方法的相关研究,从区域能源产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视角,运用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建立了区域能源红利的测算方法.并以贵州省为例,根据1978年-201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测算出贵州能源红利.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经济发展一直居于全国前列。江苏省经济快速发展主要依靠人力资本、技术研发和管理创新。其中,人口是拉动江苏省经济增长的重要生产要素,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与经济发展有着密切联系。本文以江苏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主要研究资料,基于城乡居民消费视角,选取能够反映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内在联系的统计调查指标,构建包含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因素的经济增长模型,运用空间经济计量技术,进行实证分析。文章最后得出结论,江苏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动通过城乡居民消费传导,有利于经  相似文献   

7.
在全国新生人口不断减少的背景下,北京新生人口在2005-2010年却出现了跳跃式增长,常住人口数量、育龄妇女规模和总和生育率的变化均不能有效解释这一现象.本文采用分年龄结构的育龄妇女生育动态数据,基于APC模型对新生人口激增背后的生育率结构性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育龄妇女生育高峰年龄滞后、高龄妇女生育率提高使得生育率发生结构性变化,是北京新生人口激增的根本原因.APC模型估计结果显示,1970年前后出生的育龄妇女生育意愿最高,并处于生理生育高峰,对新生人口增长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8.
基于SYS-GMM的中国人口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中国29个省份20年的面板数据,探讨了人口结构变化对储蓄、投资和经济增长的影响。我们将人口结构指标引入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型中,并用固定效应模型和SYS-GMM计量方法分别测算其对储蓄、投资和经济增长的效应。考虑到老年抚养比在经济增长方程的内生性,我们还将滞后30年的就业人数比率作为工具变量来识别老年抚养比对经济增长的因果效应。结果显示老年抚养率对储蓄、投资和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人口增长率对储蓄和投资有着负相关,但对经济增长没有影响。工作年龄人口比率对储蓄率存在负相关,对投资和经济增长存在正向影响但估计的回归系数不显著。在加入其它制度和人口变量之后回归结果依然稳定。  相似文献   

9.
平均家庭户规模是分析社会经济问题的重要指标,但现有的模拟和预测方法存在数据要求高、无法直接关联人口事件等缺陷。针对这些问题提出通过人口数量和家庭数量两个指标模拟和预测平均家庭户规模的方法,通过分段Bi-logistic曲线拟合,将人口流动与平均家庭户规模变化直接关联起来。模型准确性检验显示,10年期的模拟误差可以控制在5%以内,20年期的模拟误差可以控制在10%以内。该方法显著地降低了对数据的要求,能够在简单数据要求的基础上模拟和预测平均家庭户规模变化过程,对于缺乏动态家庭数据的发展中国家和小区域的家庭动态变化研究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ARIMA与指数平滑法在我国人口预测中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建立了基于人口时间序列资料的ARIMA和指数平滑法人口预测模型,并将二者进行比较,得出最优模型为ARIMA(2,2,1)模型;用此模型对我国2006~2015年人口数作出了估计.结果表明,ARIMA模型更适合我国人口时间序列数据的拟合;我国总人口在未来十年内仍会增长,但增长速度渐趋缓慢,到2010年末,我国人口将达到13.39亿.  相似文献   

11.
曾鹏  张凡 《统计与决策》2017,(10):94-98
研究我国十大城市群产业、人口与空间的协调发展对推动区域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文章以我国十大城市群作为研究样本,采用熵权法、耦和协调度模型评价方法等对数据进行充分的挖掘与计算分析,分别对十大城市群以及所包含城市的“产业-人口-空间”耦合协调度进行测算,结果表明十大城市群“产业-人口-空间”耦合协调度总体上较为理想,但是各个城市群包含城市的“产业-人口-空间”耦合协调度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陕西省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的数学模型与统计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陕西省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和历史人口数据的系统分析,建立了陕西省人口增长的Leslie动态模型.根据2000年各年龄组人口数量、生育率及死亡率数据,应用Matlab6.1软件编辑计算机程序,按五年为一个时间段,求出了2050年前陕西省人口老龄化的各项动态指标的系列预测数据,并针对未来50年人口老龄化趋势给陕西省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文章依据生命表理论,利用联合国平均预期寿命增长模型及年龄移算法,预测四川省老年人口峰值期在2040年.根据四川省1978~2010年户籍人口数据,建立预测值满足老年人口峰值期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在设定低、中、高三种总和生育率方案下,基于模型预测四川省2011~2050年的户籍总人数、老年人数以及老龄化系数.  相似文献   

14.
文章基于城市尺度面板数据的协整分析,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的方法,研究了人口增长与住宅地价的互动关系,证明了在全国层面人口增长与住宅地价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住宅地价、人口、建成区面积的三维VAR模型,并对各城市的VAR模型进行脉冲响应分析,结果显示人口增长和建成区扩张对住宅地价有显著影响,但不同城市呈现不同的影响效果.  相似文献   

15.
我国入境旅游和经济增长关系的统计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1978-2006年的统计数据和状态空间模型时中国入境旅游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结论:中国入境旅游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种随时间不断变化的长期均衡关系即变参数协整关系;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变参数估计很好地揭示了中国入境旅游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时变规律.  相似文献   

16.
甘肃省人口流动空间格局和影响因素的ESDA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ESDA空间自相关分析,在GIS软件和空间统计分析软件的支持下,利用甘肃省2003-2007年市域流动人口数据,对甘肃省市域人口流动空间格局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经济发展水平、医疗条件、投资能力、产业结构、城乡收入差距等影响人口流动的因子运用空间计量模型进行定量检验.结果表明:甘肃省人口流动在地理上存在集聚现象,呈现出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格局;空间地理因素对人口流动有显著的影响;产业结构对人口流动的影响作用最显著;医疗条件对人口流动直接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山东省1985年至2006年相关数据,以状态空间模型为基础,研究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总消费、居民消费与政府消费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了消费变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文章应用空间交叉向量自回归模型,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构造了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空间格兰杰因果检验模型和方法,探讨了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及其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在不同省份间具有异质性,而且空间相关性对此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相对于财政支出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更多省份则表现为经济增长是财政支出的格兰杰原因.  相似文献   

19.
基于1980-2005年31个省区的时空数据,分析了中国水泥消费量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及地域需求模型,结果发现:25年来中国水泥消费量随着人口和人均GDP的增长而呈同步增长态势,水泥消费总量是人口总量与人均GDP及固定资产投资的Cobb-Douglas函数,水泥消费量与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呈双对数关系;依据1996年、2000年、2005年三个时段截面数据的分析,发现31个省区水泥消费量与人口总量、人均GDP(或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具有Cobb-Douglas函数双因素驱动特征,给出了3个时段的模拟结果,并进行了有关弹性特征的分析,为中国水泥生产和地区布局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二十世纪下半期以来,世界人口形势出现了明显的变化.这种变化在我国具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老年人口绝对增长十分迅速,数量相当庞大.以1982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为基点(约0.5亿)到2010年预计可翻一番,数量超过一亿;到2030年又可翻一番,数量可达二亿;到2040年到最高峰值时,数量可超过2.5亿,相对1982年而言,增长四倍多,即相当于1980年全世界老年人口数量的总和.第二,老年人口相对增长快,老龄化程度比较高.老年人口相对增长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增长而言,它是衡量人口老龄化程度最为直观、较为方便的指标,这个指标不仅同老年人口绝对增长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