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王夫之哲学思想凸显了人本思想的特征,这里的人本实际上是以仁为人的根本。王夫之诠释人本之仁从四个逻辑层次上展开:人本之仁根源于气化流行之仁,气化成仁;人本之仁妙合于物理之仁,万理有仁;人本之仁顺应于良能之仁,良能安仁;人本之仁贯通于天道之仁,天体全仁。王夫之诠释人本之仁逻辑体系完成了气化、物理、良能和天体的四层演化,体现了王夫之气学集大成的理论品质。  相似文献   

2.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内在德性,是人的存在本质。通过对"仁"与"孝"、"仁"与"知"、"仁"与"礼"等三个方面关系的阐释,以挖掘"仁"的深层次内涵。  相似文献   

3.
朱熹(1130—1200)和张栻(1133—1180)同为南宋著名理学家、哲学家。两人对当时共同关心的一系列学术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仁”就是其中的一个重大问题。 朱熹和张栻关于仁的讨论,围绕着仁与爱、仁与心、仁与公,仁与义礼智等问题展开。讨论的结果,深化了宋代理学对仁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陈来 《船山学刊》2014,(3):86-95
汉儒的仁说思想,以仁者爱人为出发点,而更重视仁的政治实践意义;强调仁是对他人的爱,突出了他者的重要性;以恻隐不忍论仁,确认仁的内在情感是恻隐,而不仅仅把仁作为德行;汉儒已经在仁的观念下肯定、容纳了兼爱、泛爱、博爱作为仁的表达,以仁包容了所有中国文化内的爱的表达,使得仁爱包容了以往各家所提出的普世之爱;最后,与汉儒的宇宙论相联系,仁被视作天或天心、天意,仁被作为气的一种形态,使得仁深深介入到儒家的宇宙论建构,已经具有了形而上的意义。汉代儒学仁说的这些内容,在后来的仁学发展中发生了深刻的影响,奠定了成熟的仁体论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5.
《理论界》2021,(2)
"仁之方"是孔子仁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因为孔子谈仁从不直接回答什么是仁,多是从"仁之方",即实现仁的方式、方法谈起。从《论语》一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实现仁的方法有很多,可以从爱入仁、从敬入仁、从孝入仁、从忠入仁、从恕入仁等等。对这些方法进行归纳总结,我们可以看出,孔子谈论"仁之方"大致有以下几种进路:一是强恕而行以达仁;二是由学成智以达仁;三是推己及人以达仁;四是外束于礼以达仁。  相似文献   

6.
崔士岚 《理论界》2012,(7):156-157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通过对《论语》中有关"仁"的语句的梳理与分析,发现"仁"的含义层次不同,而行"仁"之方也不尽相同。这体现着孔子对"仁"的不同的外在要求。这既使人们发现了行"仁"之方,又极大地扩大了道德主体的范围。  相似文献   

7.
谭嗣同与孔子论仁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论仁,是就人论仁,强调的是仁的现实品格。谭嗣同论仁,是从本体论仁,突出的是仁的理想性,其道德境界的立足点,也由入世间转到出世间,转到那个无差别相的绝对者。如此一来,谭嗣同对传统儒学道德观的改造,就在根本精神之处歧出了传统儒学的总体方向。  相似文献   

8.
孔子与孟子之仁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性。孔孟之仁的相同点有三: 追求仁义道德而淡漠物质利益, 把仁视为人生的价值目标和存在意义; 释仁为仁爱、爱人, 用爱来处理人际关系; 推行德治仁政,以礼乐教化、道德引导为主要统治手段。孔孟之仁的差异性也表现为三点: 在仁的身份证明上, 孔子之仁与本体之天没有必然联系, 不具有形上属性, 孟子之天是上天赋予人的天爵, 具有天然的形上属性; 对于仁的存在状态, 孔子之仁的后天性决定了它的外在性, 孟子之人的先天性决定了它的内在性; 对于仁的践履之方, 孔孟都强调仁从家庭内部做起和孝对于仁的重要性, 但是, 孟子突出了仁的等级和家庭伦理。孔孟之仁的相同点展示了儒家独特的学术风采和一贯的理论主张, 其不同点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二人的学术关系、后人的认定以及孔孟学说相差悬殊的历史命运。  相似文献   

9.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概念,学界一直强调其伦理道德内涵。从心理学的角度考察"仁"的内涵,可窥见其中的认知成分是一个重要因素。"仁"的认知内涵是践行"仁"的一个重要前提。孟子继承孔子"仁"的认知内涵,并且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说明了为什么践行"仁"要从自己身边做起。  相似文献   

10.
“仁”这一范畴的提出,并非始于孔子。在《诗经·齐风》中即见“仁”字:“卢令令,其人美且仁”。《尚书·金滕》中亦提到“仁”:“予仁若考,能多材多艺,能事鬼神”,不过,以上文献中所说的“仁”,似乎只是仪文关备的意思,而并不表现为价值领域中的一以贯之的理想和观念,到了孔子那里,仁发展出了新的结构内容,文章从伦理心境的角度对比解析仁的结构内容。  相似文献   

11.
杨建祥 《中州学刊》2013,(1):122-126
"熟仁",是儒家文化中一个极富意蕴的概念。二程的"熟仁"之辨别具一格。二程论"熟仁",依孔、孟熟仁之意而来,并以特殊的创意,化"熟仁"为方法论,努力挖掘孔、孟"熟仁"之底蕴,并以"心熟"、"敬以直内"、"学要信与熟"、"若要熟,也须从这里过"等几个方面,深入展开了自孔、孟以来的"熟仁"观念,并赋予了"熟仁"在做人之道、做官之道上的特殊内容,也特殊地成为了儒家"熟仁"观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2.
陈光连 《理论界》2007,(12):156-157
徐复观对仁的研究,从传统上仁的概念入手,考察了孔孟儒家关于仁的定义内涵,突破宋儒对人诠释的悖论,提出在文化上立仁,实践上行仁,层次上取仁的新的解释思路,从而使人能够在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安生立命,自反自觉,使人情感得以安顿,生活达到和谐,精神上拥有一个和平宁静的乐园。  相似文献   

13.
<正> 1 如所公认,仁在孔子思想中占据着核心地位;而仁者“爱人”与“克己复礼为仁”,则是仁的两个基本规定。如何做到仁,这涉及到伦理学上的自由问题。孔子强调的是个体的主动选择:“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以下只注篇名)“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仁完全在于自己的为不为,而不在于能不能。而当孔子把仁与道相联系,“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孟子·离娄上》引),仁代  相似文献   

14.
“勉仁”学校特别是勉仁书院在缙云山历史文化传承中的地位乃至在重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梁漱溟及其“勉仁”所承载的儒家文化品牌效应、象征意义引起广泛关注。梁漱溟以“勉仁”为阵地为导向对儒家学术传统的继承发扬、勉仁书院作为新儒学北碚阶段的标志性存在、“勉仁”作为儒家文化品牌,皆具现实价值,理应重视。  相似文献   

15.
仁自身包含的内在精神张力,决定了其作为道德评判尺度在实际运用方式上的复杂性。孟子的主要贡献,是将仁所包含的内在性精神张力,展开成为仁与义之间的外在性范畴对立。仁侧重于主体道德立场的积极性呈现,义侧重于其消极性呈现;仁侧重于情感瞩望,义侧重于规范约束,仁和义各有侧重,形成相互限制、相互支持的关系,有效提升了儒家道德观念应对矛盾而复杂的现实的能力。这种展开有助于避免"仁"与诸如"兼爱"之类观念的混同。周礼是孔子建构仁学的历史文化依托,从仁到仁和义的分化,与周礼的结构模式之间也存在对应性关系。  相似文献   

16.
孔子提出“仁”这一范畴,并力图将“仁”解释为立德、立功、立言的统一体,认为“仁”不仅是伦理道德的最高标准,而且是评价个人价值和人生意义的基本尺度。因此,他把自己的思想建立在“仁”的基础上,并且强调“仁以为己任”(《论语·泰伯》)。这就是说,要在弘道、求仁之中寻找人生价值的实现,追求人生意义之真谛,从此种意义上说,孔子德育思想乃是围绕“仁”这一核心展开的初步系统化了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7.
孔子对仁的态度、为仁的方法、仁的内涵、仁的外在气象和实践意义都有深刻的论述,而北宋理学家则作了进一步发挥和总结,从而建立了更加严密的理学体系.他们对“仁”这个核心概念的阐发不但是理论的,更是实践的,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深刻的当代启示.  相似文献   

18.
赵炎才 《天府新论》2011,(2):114-119,130
在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礼""仁"可谓其核心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颇为复杂,究其特点,主要有四:历史发展"礼""仁"递生与时代合离,外在形式"礼""仁"价值损益与地位调适,具体内涵"仁""礼"内外有别与彼此互动,内在实质"礼""仁"具体与目标合理统一。  相似文献   

19.
孔子的学说里强调最多的是“仁”,“礼”其次。在《论语》中讲到“仁”的有58章,“仁”字出现了105次。难怪有些同志说:“几乎为大多数孔子研究者所承认,孔子思想的范畴是‘仁’而非‘礼’”。本文亦以“仁”学作为重点,对孔子的伦理思想提出一点浅见。关于“仁”、“礼”的关系,长期以来争论纷纭。在我看来,从伦理学角度而论,“仁”是指人与人关系间的思想原则,“礼”则是具体的行为规范,前者是伦理,后者则是道德。故本文论“仁”不论“礼”。  相似文献   

20.
一仁是以儒学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命题和基本概念 ,它是孔子首倡并经过历代儒家改造和阐扬的中华民族的主体精神。在仁的历史积淀中 ,船山对仁的理解和阐扬 ,有其独特的人文价值和贡献 ,为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注入了一种特殊的人文魅力 ,使仁人之道在展示中国人精神生命历程中呈现出别开生面的生命活力。船山对仁的理解和阐扬 ,主要集中在这样二个方面。一、仁的本体意义仁在传统人文中 ,大都是从人伦这个层面去解释的。船山却从宇宙化生的本体角度把仁放在更广阔的生命背景上认识 ,使仁的人文意义具备了一种更为博大深邃的宇宙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