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学术界对中国现代日记体、书信体小说的研究匮乏,这种研究现状与现代日记体、书信体小说曾经蔚然成风并且留下诸多经典文本的文学史史实不相符合。有两方面的问题值得我们作更深入的探究:一是拓宽研究的覆盖面,不光把研究的视角锁定在男性作家的笔下,而且要将中国现代女作家笔下的大量的日记体、书信体小说纳入研究视野;二是理论角度的突破,应该进一步从认识论、美学、心理学和意识流理论等层面对现代日记体、书信体小说作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梅启波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6):32-34
书信体小说在欧洲启蒙主义文学中可谓是硕果累累。像理查生的《克那丽莎》、卢梭的《新爱洛依丝》、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等,都影响巨大。人们往往给书信体小说以很高的地位,特别是强调它标志着启蒙主义作家已从社会现象的外部观察深入到社会心理的把握等。但人们往往对大量存在于非书信体小说中的书信认识不足。毋庸置疑,书信是传递人类情感最丰富最有效的载体之一,特别是20世纪以前,书信善于刻画人物 相似文献
3.
张德明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32(3):36-42
近代西方人的主体性不是自然的或天赋的,而是一种被人为地建构起来的现代性话语.这种建构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涉及到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的方方面面,其中也包括文学在内.18世纪兴起并广泛流行于欧洲各国的书信体小说在建构近代西方主体性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历史性作用.它以其私密化的性爱题材、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主观的和即时性的时空模式以及充分的对话性,建构了符合时代要求的主体性话语,最终将近代西方历史主体从传统的集体性社会引出,走向以个体化为特征的现代社会. 相似文献
4.
韩蕊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6(5)
书信体小说在20世纪20年代的现代文坛首次出现后,迅速走红成为流行文体,其创作出版呈现的繁盛景象堪与这一时期的各类小说相媲美.文章在对这一时期出版的书信体小说进行全面整理的基础上,从传统继承、时代因素、文体发展和外来影响等四方面深入探究了其形成及发展原因. 相似文献
5.
吴源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103-104
书信体与非书信体小说是第一人称叙事小说的两大类型.二者具有第一人称叙事小说的共同特点.书信体小说受文体限制,叙事多采用事后聚焦;非书信体小说形式灵活,既可以聚焦于"经验自我"也可以聚焦于"叙述自我".本文旨在比较二者的不同,以达到对这两种第一人称小说叙事形式的深层认识. 相似文献
6.
在《紫颜色》这部小说中,沃克大胆采用了书信体小说的表现形式,并融人叙述视角灵活转变、淡化叙述时间、巧用象征和隐喻等现代写作技巧,生动形象地塑造了一个处在社会最底层的黑人女孩在黑人姐妹的帮助下逐步取得思想的进步和解放。最后成长为一名独立自主的新女性的奋斗历程。作者从沃克苦心选用的书信体小说这一表现形式对塑造人物和表现主题的作用这一角度来探讨这部优秀作品的独特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7.
书信体小说独特的文体和叙事特征,是它在出现后几年间迅速达到创作高潮,转而又急遽衰退的重要原因.从叙事角度、叙事时间和叙事结构三个方面对现代文学史上大量此类小说作了较为细致的文本分析,对该文体的叙事特征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论述,认为中国现代书信体小说以单视角为主,多为回顾时态的嵌套式双线叙事结构. 相似文献
8.
浅析《紫色》的书信体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健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3):58-60
《紫色》(TheColorPurple)是美国当代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AliceWalker)的代表作品之一。小说采用书信体形式,全书由92封书信构成。在小说中,艾丽斯·沃克娴熟运用现代叙述技巧,采用第一人称作为叙述人称的主线,但又不局限于第一人称,并从人物的视角进行叙述,让读者在阅读文本时,随着人物的视角,直接感受到人物的思想情绪与主观体验,从而清晰透视到女主人公茜莉从麻木、觉醒、抗争到独立的心灵感受和生活历程。本文从《紫色》的叙述技巧和主人公个性的成长两个方面分析《紫色》的书信体风格及其产生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9.
钟琛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
将中国现当代女性小说,从1920年代至2000年代约80年的历史,大致以20年为一个阶段划分为五个时期,分析这五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女性小说,从小说所描写的人物情爱心理和情感感受,可以看到,小说中人物的情感并没有时代的区别,而在任何时代都同样丰富和强烈;又由于小说总是倾向于写人们的极端情感体验,所以,这近一百年的女性小说,也贯穿着婚恋中的极端情感、不幸的事件。这些极端的情感和不幸事件,在不同的时代里可能产生的原因不同,但是,人物角色从中体验到的强烈感受和深刻的痛苦,是一样的,而且小说人物在婚恋家庭中获得的幸福感在这一百年里并没有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增减。 相似文献
10.
李张建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2(2):18-21
随着时代的发展,军旅题材小说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军旅日常生活成为作家创作的又一焦点。辽宁作家曾剑的小说以军旅底层人物日常生活为背景,揭示了小说人物的生存状态与内心的情感历程。特别是曾剑小说的情感叙事打破了传统军旅小说的叙事模式,他以单一与多重的情感叙事、两极化情感叙事、显性与隐性情感叙事来深刻揭示了军队底层人物的复杂情感。 相似文献
11.
卢晓季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5(5):36-38
在中国,爱尔兰作家贝克特是以荒诞派戏剧代表作家而闻名的,对于其荒诞派小说,人们却知之甚少。事实上,他在小说方面也取得了突出成就。其长篇三部曲《莫洛依》、《马龙之死》、《无名的人》的创作特征在于创造“无字文学”,语言往往含混、自我否定、无逻辑性、缺乏实指义;而其小说情节呈现出扩散与消解的趋势。因此,可以认为贝克特是传统小说语言与情节的掘墓人。 相似文献
12.
十八世纪英国小说在整个英国文学史上占据着不容置疑的重要地位。小说巨匠塞缪尔.理查逊用自己的小说《帕美勒,》(又名《美德有报》),向人们表明,美德最终会战胜邪恶,得到回报。小说的女主人公帕美勒通过对自己着装的选择体现了她性格中并存的两个特点:反抗与顺从。 相似文献
13.
论方方小说的宿命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道友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1):63-67
1980年代后期,对方方小说的研究更多地集中在“新写实主义”流派特征的理论探讨、人文立场的深度意义和地域文化特征等方面,比较而言,从生命意识的角度研究方方小说创作的人性内涵和文化意义还是一个有待深入的领域。方方小说创作中越来越浓厚的宿命意识暗合了时代文化变化的脉搏,与其区别于先锋作家的总体平实风格一起成为她的小说获得读者广泛认同的精神基础。 相似文献
14.
罗国强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40(4):128-142
普芬道夫在其代表作枟自然法与国际法枠中构建了一个普遍的、庞大的自然法体系,具体涵盖了自然法的普遍性以及自然法的主体、起源及其与实在法的关系、自然法上某些权利义务的转换、条约与契约的一般规则、财产权的规则、争端解决的规则、国家理论、自然法基本原则等内容。尽管普芬道夫的自然法与国际法理论侧重于探讨自然国际法,但并未刻意忽视实在法在构建国际法中的作用,故而并不是一个'极端的'体系。普芬道夫的自然法与国际法理论远远超前于其所处的时代,并对后世国际法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值得引起所有在法哲学和国际法领域从事研究的学者的持续关注,并可以作为新世纪自然法与国际法否定之否定发展的重要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5.
杨素平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2):87-90
研读刘庆邦的小说,可以清晰地发现他的创作沿着农村和煤矿两条线的脉络。作家早期生活的苦难经历、中原文化的深厚土壤、农村生活及与在此基础上提升的矿工生活的深刻烙印,成为作家尽情叙述的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6.
情与理的困惑选择--论时事小说的创作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事小说是中国小说史上不可忽略的历史存在 ,由于与现实过分密切的关系 ,时事小说家们虽以史家自居 ,却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感 ,因此形成了时事小说情感与理智两相悖反的独特现象。本文从对明君中兴的企盼、对农民起义的态度、对神鬼迷信的描写三个方面来探讨时事小说中情感与理智的矛盾 相似文献
17.
段碧花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77-79
意动心理学和内容心理学之争是心理学史上的第一次争论。争论主要围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心理的分类等方面展开。争论始于布伦塔诺对冯特心理学理论的几方误解,终而促成试图解决争论的二重心理学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谈健美操运动员的心理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丽炜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4):80-80,F003
为适应现代竞技体育运动训练的需求,我们结合健美操教学和训练实践对心理训练的作用、训练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研究表明:采用具体、可行和有效的心理训练方法可以提高健美操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并且,可为创造优异成绩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姚民治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0(2):34-38
中国古代小说与戏曲属于不同的艺术门类,又有着共同的渊源关系。它们同源而生,体现着中国古代文化的同一性。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它们相依相存、相融互补,彼此汲取着对方的营养,在丰富着自身的同时,又促进推动着对方的发展,最终在明清时期形成了小说与戏曲双峰并峙、名作辈出、共同繁荣、携手进入文学主流的局面。 相似文献
20.
余志平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7(2):52-54
30年代是历史题材小说创作的高峰期。鲁迅、郭沫若、茅盾、郑振铎等都曾涉猎过这一领域。与这些作家不同的是,施蜇存的历史题材小说创作不以“讽刺现实,呼唤斗争”为目的,而是从个人兴趣出发,超脱于文学为现实政治斗争服务的功利性目的,远离时代斗争风云,潜心于艺术创新,运用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理论和霭理士的性心理学说来分析、表现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剖析古人心灵的隐秘,体现了创作思想、创作手段的先锋性,具有很强的开拓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