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信体小说在欧洲启蒙主义文学中可谓是硕果累累。像理查生的《克那丽莎》、卢梭的《新爱洛依丝》、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等,都影响巨大。人们往往给书信体小说以很高的地位,特别是强调它标志着启蒙主义作家已从社会现象的外部观察深入到社会心理的把握等。但人们往往对大量存在于非书信体小说中的书信认识不足。毋庸置疑,书信是传递人类情感最丰富最有效的载体之一,特别是20世纪以前,书信善于刻画人物  相似文献   

2.
《大地上我们一闪而过的荣光》(On Earth We’re Briefly Gorgeous)是由新生代越南裔美国作家汪洋(Ocean Vuong)创作的书信体小说,该小说体裁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以追忆式叙述手法,刻画人物心理细腻,情感表达深入,叙事角度独特。韩礼德的语境理论应用于文学翻译数见不鲜,但少有人将该理论与书信体小说结合起来进行探究。以书信体特有叙事手法为契合点,从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三个层面归纳了六种相对应的翻译机制,可以为书信体文学汉译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卢梭的爱情教育观比较集中地体现在其书信体小说《爱弥儿》及《新爱洛伊斯》中,包涵了道德教育、性别差异教育、价值观教育、情感教育、审美教育和自然教育,对当代仍具有教育启示意义,应对这些观点进行理性分析并合理扬弃。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学界对塞缪尔·理查逊的研究主要从书信体小说结构模式、情节安排、艺术特点、人物心理分析、女性主义、道德坚守等角度来进行。对理查逊小说的分析和解读主要集中在《帕梅拉》和《克拉丽莎》两部小说上,对其第三部小说《查尔斯·葛兰底森爵士传》的研究甚少。我们需要加强学术史的研究,运用更多的批评方法和审美理论进行对理查逊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卢梭的《新爱洛伊丝》不只是一部爱情小说,而是通过对男女主人公符合自然道德的纯洁爱情与封建伦理道德之间的冲突的描绘;对建立在诚挚、纯洁和友爱基础上的爱情的肯定,反映了作者与贵族文明截然相反的新的社会思想。小说以简单的书信体形式,寓思想、哲理、情感和自然景色于一炉,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紫色》中的书信体叙事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的《紫色》(The Color Purple)的成功与它使用的在18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书信体这一叙事策略是密不可分的。书信体在《紫色》中的应用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沃克将书信体与传统的黑人奴隶叙事相结合,在保存奴隶叙事特征的基础上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奴隶叙事。这种书信体叙事手法克服了传统奴隶叙事中作者声音和道德判断过于明显的缺陷。另一方面,书信体叙事策略与内容、主题达到了完美的结合。通过书信方式,沃克赋予女性,尤其是一位受尽压迫摧残的黑人女孩以声音。西丽的成长过程也在她写信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同时,作为一部典型的女性主义作品,《紫色》的女性主义特征也在书信体中得到了极大的发挥。一封封信件形成一本完整的书信体小说的过程,可以说是西丽的创造过程和获得完整自我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在《紫颜色》这部小说中,沃克大胆采用了书信体小说的表现形式,并融人叙述视角灵活转变、淡化叙述时间、巧用象征和隐喻等现代写作技巧,生动形象地塑造了一个处在社会最底层的黑人女孩在黑人姐妹的帮助下逐步取得思想的进步和解放。最后成长为一名独立自主的新女性的奋斗历程。作者从沃克苦心选用的书信体小说这一表现形式对塑造人物和表现主题的作用这一角度来探讨这部优秀作品的独特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8.
《呼啸山庄》,这部不朽的古典文学作品曾被许多学者研究。它的主题、写作技巧、爱情以及复仇心理也曾被热烈地讨论过,但是一个侧面被忽略了,那就是《呼啸山庄》中大量的哥特式描写。关于这个问题,本文分为四个方面进行论述。一、哥特式小说的起源哥特式小说源于十八世纪的英国。当时,官方文学与人们切实的体验有着强烈的矛盾。十八世纪是启蒙运动的时代,它强调理性、科学,但是这种理世代替了神秘而放弃了情感。这样,一个新的文学体裁——感伤主义出现了。感伤主义小说强调人们良好的情感,仔细地追溯他们的感情,它是哥特式小说的萌…  相似文献   

9.
书信体小说独特的文体和叙事特征,是它在出现后几年间迅速达到创作高潮,转而又急遽衰退的重要原因.从叙事角度、叙事时间和叙事结构三个方面对现代文学史上大量此类小说作了较为细致的文本分析,对该文体的叙事特征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论述,认为中国现代书信体小说以单视角为主,多为回顾时态的嵌套式双线叙事结构.  相似文献   

10.
书信体与非书信体小说是第一人称叙事小说的两大类型.二者具有第一人称叙事小说的共同特点.书信体小说受文体限制,叙事多采用事后聚焦;非书信体小说形式灵活,既可以聚焦于"经验自我"也可以聚焦于"叙述自我".本文旨在比较二者的不同,以达到对这两种第一人称小说叙事形式的深层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