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代后期的都城“殷”,也称“北蒙”,从公元前十四世纪盘庚迁都到这里,到纣,曾长期是殷王朝的国都。《史记·殷本纪》正义引《竹书纪年》说:“自盘庚徙殷,至纣之灭,二百七十三年,更不迁都。”这里,曾经是一个繁盛的都市,人口集中,手工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殷虚是商代盘庚至纣王期间的都城,位于今之河南省安阳市西北五里的小屯村,这几乎已是人所共知的常识。但笔者认为,尚有许多疑点,有必要重作辨析。一、“洹水南”并不能确指为小屯盘庚所迁之殷究竟在何地,古代文献中记载的并不明确。《史记·项羽本纪》载: 项羽悉引兵击秦军汗水上,大破之。章邯使人见项羽,欲约。……项羽乃与期洹水南,殷虚上。《史记·宋微子世家》又言:  相似文献   

3.
帝辛后期迁都朝歌殷墟试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盘庚迁殷以后商代都城基本稳定,地望比较清楚,从讨论的情况看,大致有下面三种意见: 1.以《古本竹书纪年》等文献为依据,,结合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和其他考古材料,肯定安阳小屯是商代盘庚迁殷至帝辛灭亡的国都。  相似文献   

4.
《尚书·盘庚》三篇,是商玉盘庚在迁都前后围绕着迁都问题所作的几次讲话。这是商代保存至今最长的文字资料,为治商史者所珍视。目前,我国史学界提出商周时期的政治体制是民主制的城邦联盟,而周代又是继承和发扬了商代的传统而来的。商代实行民主制的主要根据则是《尚书·盘庚》三篇。因此,着重研究一下这三篇中所反映的有关商代政体的内容,对认识商周时代的政治制度,当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5.
与盘庚有关的商都,文献材料主要有奄、邢、亳、殷等,考古发现至少包括洹北商城和殷墟.研究发现,盘庚既非直接从邢都迁往殷地,也不是直接从奄都迁往殷地;在盘庚为王期间,经历了从奄迁"河南"之亳(郑州商城)、又从河南之亳迁往殷地两次迁都.其中第一次迁都可能与阳甲时期商王朝国势变衰、盘庚意欲振兴商王朝有关;长期洪水泛滥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可能是盘庚第二次迁都的主要原因.郑州商城的发现表明,这里不仅是商汤之亳都所在,而且整个商代前期该城并没有被废弃,而是作为主要的政治中心一直存在着,故盘庚"复居成汤之故居"应为此地.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表明,殷都位于今安阳西北郊一带是毋庸置疑的.洹北商城发现有大型城垣和宫殿区遗存,性质为商代都城无疑,其年代与盘庚迁殷的年代及小辛、小乙的年代相合,故其为盘庚所迁殷都的可能性甚大.殷都经历了由"盘庚之殷"(洹北商城)向"武丁之殷"(小屯殷墟)之变迁.从洹北商城宫殿区普遍存在烧土块堆积、小屯宫殿区临近洹河而建、宫殿区及周围开挖有多条水沟等现象推断,"盘庚之殷"被废弃的原因与武丁初期的一场毁灭性的火灾有关.  相似文献   

6.
殷商史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殷商都邑殷人自称为商。甲骨文记商王田猎从外边回到都城,每言“入于商”甲骨文出自殷虚,这是商代的后期都邑。《纪年》说:“自盘庚迁殷至纣之灭,二百七十五年更不徙都。”在此以前,商人是经常迁都,不常厥居的。殷虚在《史记》中有明确记载,《项羽本纪》说章邯与项羽期会于洹水南殷虚上、可知殷虚为洹水所围绕,其遗址在秦汉之际还是为世人所共知的。《尚书序》也说“盘庚五迁,将治亳殷。”束晰谓壁中《尚书》作“将始宅殷”。在纣王时祭大乙与妣丙的《(?)其卣》中谈到“佳王二祀,既献于上帝”。卣文有字,此字上半部象牌楼形,古称为桓,下半部即为殷字。在字形上反身为殷,其字象人形,可能即人  相似文献   

7.
《今文尚书》中的《商书》共为五篇。其中有两篇,即《汤誓》和《盘庚》直接谈到了商代的农业生产,另外还有一篇,即《微子》也间接地涉及到商代的农业生产。无论是直接提到或间接提到的,它们都在不同程度上为研究商代的农业状况提供了很重要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8.
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第一册,第二编《奴隶社会》第二章《奴隶社会的发展——商代》第三节《社会生产和文化发达》:“商代的历法是一种阴阳合历。每年分为春、秋,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闰月置于年末,称十三月。”(P.201)书中另一处则说:“农业奴隶一年四季都没有空闲的时候。”(P.189)商代一年只分春秋两季,还是一年四季,没有说得很明白,看来这还是学术界有争论的问题,它对正确估价商代的生产力发展和文化水平,是有密切关系和难以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第一册,第二编《奴隶社会》第二章《奴隶社会的发展——商代》第三节《社会生产和文化发达》:“商代的历法是一种阴阳合历。每年分为春、秋,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闰月置于年末,称十三月。”(P.201)书中另一处则说:“农业奴隶一年四季都没有空闲的时候。”(P.189)商代一年只分春秋两季,还是一年四季,没有说得很明白,看来这还是学术界有争论的问题,它对正确估价商代的生产力发展和文化水平,是有密切关系和难以回避的问题。主张商代已知四季说的,有著名的甲骨学者董作宾,他曾耗费十年心血完成《殷历谱》一  相似文献   

10.
初中语文课本第六册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一文的注解中,释“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为“盘庚迁都,表示怨恨的都是老百姓啊”。其实,这是不恰当的。何以见之?“胥怨者民也”下面紧接着的一句为“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按照课文注释,三句连起来应译为:盘庚迁都,表示怨恨的都是老百姓,而不仅仅是朝廷中的士大夫。这种译法是不妥的。试想,不仅仅是朝廷中的士大夫,意思就是说怨恨迁都的,也有朝廷士大夫,只是不限于他们罢了。而前面已说“都是老百姓啊”,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其实,当时怨恨迁都的力量,主要来自贵族方面。而“百姓”的概念,在战国以前乃指  相似文献   

11.
《尚书·盘庚》在中国古代历史文献中是一篇至关重要的文字。历来研究《尚书》的人,大都给予它较高的评价,认为其价值在《尚书》中,仅次于《大诰》,所以殷《盘》、周《诰》往往并论。今天,我们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分析这篇文字,确实感到它对于古代史特别是商代历史的研究,是有着重要价值的。  相似文献   

12.
鸱鸮,大家都叫它“猫头鹰”,尽管它吃老鼠,但名声一直不大好。《诗经》毛传说它是“恶声鸟也”。《玉篇》声称“恶鸟,捉鸟子而食者。”这个意思大约是从《诗经·鸱鸮》“鸱鸮鸱鸮,既取我子,无毁我室”而来。由此看来,鸱鸮应该是在周代倒霉失宠的。 1983年河南新乡市博物馆购到一件商代玉鸱鸮,圆雕蹲鸮式,装饰精美,与安阳殷墟小屯第五号墓(Ms)一妇好墓出土的石鸮基本相同,大概鸱鸮在当时并不讨人厌。不仅如此,在商代四号提梁卤上装饰有鸱鸮纹,见《美帝国主义劫掠的我国殷周铜器集  相似文献   

13.
释“之”     
“之”是个多义词,但究竟有几个意义,几种用法,各家说法却不一致。刘淇的《助字辨略》提出十二种,裴学海的《古书虚字集释》列出二十九种,杨树达的《词诠》举出十二种,吕叔湘的《文言虚字》指出七种。对于文句中“之”的解释,各家也有不同,甚至同一研究者对同一情况下的“之”,也会作出前后矛盾的解释。例如“华则荣矣,实之不知”中的“之”,有的说是连词,相当于“则”(见《经传释词》),有的说是句中助词,“宾语倒置于外动词之前时用之”(见《词诠》)。又如“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有的释“之”为“到”(见王力《古代汉语》),有的释为“是,这样”(见《历代文选》,中国青年出版社)。  相似文献   

14.
关于盘庚迁殷后的都城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对盘庚迁殷地望探索的回顾关于盘庚迁殷以来的都城,由于史料记载的相互错综,长期以来为人们所困扰,尤其是盘庚所迁之殷究竟在哪里?如何正确确认商代后期的都城,以及安阳殷墟与朝歌殷墟的关系等等,则成了当前国内外学术界所关心的一些重要问题。就此,本文将浅抒己见,以求他山之石。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传统思想史上,民本哲学尤如一条红线,几乎贯穿于始终,它既是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治国之术,又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个重要的传统哲学思想,对它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弘扬中国传统哲学,而且对于我们今日有着更加重要的借鉴作用。一、中国传统民本哲学源远流长,它起于殷周之际,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在汉唐时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宋、元、明、清臻于完善。在殷代就出现了民本哲学思想的萌芽。《尚书·盘庚》记载:“重我民”,“罔不唯民之承”。  相似文献   

16.
百科新知     
最近,夏商周断代工程正式公布《夏商周年表》,结束了标志着中华文明由兴起到繁盛的夏商周三代一直有世无年的缺憾。它把我国的历史纪年由西周晚期的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向前延伸了1200多年,确认夏代始年约为公元前2070年,夏商分界约为公元前1600年,盘庚迁殷约为公元前1300年,商周分界为公元前1046年,排出了商代后期从盘庚到帝辛(纣)的12王大致在位年。  相似文献   

17.
说“殷”     
商代盘庚迁都洹水之后,改国都为殷,后人由此习惯称商为殷,或二者兼言之,称为殷商。解开此字的形义之谜,对研究殷商一个方面的社会心态是极有帮助的。殷,在甲骨文中写作(?),金文中作(?)诸形。《说文》:“殷,作乐之盛称殷,从(?)从殳。易曰:殷荐之上帝。”段注:“乐者乐其自成,故从殷;殳者  相似文献   

18.
《满江红》(怒发冲冠),脍炙人口,千古流传。然而,它并非岳飞所作。这点,余嘉锡、夏承焘两先生早有论证。余先生的主要论据有:一、此词不见于岳飞之孙岳珂所编《金陀粹编》的《鄂王家集》中;二、此词从未见于宋元人记载或题咏跋尾,而突现于明代中叶以后的碑刻,刻者“不言所据何本,见之何书,来历不明。”(见科学出版社一九五八年最后修订本《四库提要辨证》卷三五)夏先生的主要论据有:一、贺兰山在西北甘肃河套之西(现属宁夏回族自治区),而岳飞伐金要直捣的黄龙府在今吉林  相似文献   

19.
安阳殷墟一直被视为盘庚以来商代殷都的所在地.但从目前殷墟范围内所发现的遗迹来看,都无武丁以前盘庚、小辛和小乙时期的遗存,这说明盘庚迁都在安阳殷墟的旧说存在着很多疑问.通过对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资料的研究,盘庚迁殷之地望应在今安阳洹河之北岸、小屯之东北,即今安阳市北郊方北营、屈王度、韩王度、北招贤一带.而导致殷人迁都的直接原因是洹水、漳水泛滥与改道所引发的环境变迁.  相似文献   

20.
说“■”     
《说文·殳部》:“(?),从上击下也.一曰素也.”新旧字书、韵书均只照录《说文》而没有任何关于本义的注疏以及例证的补充.以此,人们颇疑《说文》或系收录了一个早已失去生命力的“死”字.其实不然,这个“(?)”字至今仍然“活”着,只是知道它的人已不太多罢了.“(?)”的字形出现得很早,甲文中就有了“(?)”(前五·四一·八)“(?)”(菁三·一)等字形.这些字形,绝大多数为商代卜人的名字(见丁山《甲骨文所见氏族及其制度》与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卷三),另外也有作邑名的(见郭沫若《殷契粹编考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