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西方哲学史上实体思维模式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体(Substance)是西方哲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范畴。自亚里士多德提出实体概念以来,它在几乎全部前康德体系中被引用或阐释,这是由本体论及其问题带来的必然后果,由此而形成的西方哲学史上独特的实体主义传统,极大地影响了西方早期哲学的发展。它的内涵和意义因哲学家解释和建构世界图景的视角与方法的不同具有很大的差别,从而使实体范畴随哲学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和丰富其含义。本文试图以实体概念和这一思维模式的发展为线索,解释这一哲学重要范畴的意义变迁,以期把握哲学发展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2.
社会现代化问题是现阶段广为关注的热点之一,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已从各个方面展开并取得了有益的进展。而当我们从社会哲学的层次上对这一问题进行审视,并试图对已有的成果进行整合和概括时,社会哲学的一个正在生长中的新范畴为我们提供了必不可少的逻辑手段,这便是关于技术社会形态的范畴。一、所谓经济社会形态与技术社会形态社会哲学中的社会形态范畴,就其本身的最一般涵义而言,应是表示社会的一定发展阶段或类型,亦即处于一定发展阶段或一定类型的社会。科学地区分和把握社会形态,对于研究和揭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无疑具有十分…  相似文献   

3.
丁春华 《青海社会科学》2005,(5):157-159,134
实践范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很重要,如何理解实践范畴直接影响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体把握。本文在梳理哲学界对于实践范畴含义的理解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存在的影响合理理解实践范畴含义的问题,并进一步探讨了继续研究实践范畴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一、发展问题的全球性探索发展,是个内涵极其丰富、外延十分广阔的范畴。就其普遍意义而言,它泛指全面的社会进步和整体的社会变迁;若从其特定含义考察,则专指“二战”后发展中国家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即不发达社会向发达社会转换的进程、状态和结果,又称之为后发型、赶超型国家的现代化。任何国家与地区的繁荣、富庶都有赖于发展,然而如何准确、完整地把握发展的内涵与外延,借助什么样的动力、条件,以何种方式、通过哪些途径才能达到发展目标,人们却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并形成了不同的发展观。一种是由发达国家学者提出…  相似文献   

5.
如何理解“实践”这一概念的含义,涉及到它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重要作用,涉及到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认识论、历史观方面的一系列问题。实践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居于特殊地位,这在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工作的同志中历来是认识一致的。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重新认识实践范畴,重新解释实践概念的内涵,从而把实践范畴从过去的一个认识论范畴扩展到社会历史生活领域,把它看作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存在形式,对于拓宽和深化人们对实践概念的理解,准确而全面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无疑具有深远的意义。但是,把实践抬到哲学本体论的高度,用实践范畴取代唯物主义本体论的物质范畴、存在范畴,并因此导出所谓“物质是否是独立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疑问,进而否认客观实在的客观性,是令人不能接受的。本文将立足于目前哲学研究中的热点和焦点,逐一驳斥“实  相似文献   

6.
历代哲学,无论是唯物主义哲学还是唯心主义哲学,都涉及到实践范畴,但在不同的哲学派别或同一派别的不同学者那里,实践范畴的含义是迥然有别的。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的很长一个时期内,哲学家们始终没有给“实践”一个科学的规定。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第一次对实践范畴作出了科学的规定,揭示了实践的本质之所在。然而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实践范畴的论述分散于众多的经典著作中,加之各人理解的不同,致使其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实践范畴的规定存在一定的偏差,这从我国哲学界中流行的众分的实践范畴的定义中可以得到证明。因此,有必…  相似文献   

7.
创新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的灵魂.中华民族要实现振兴.就一刻也不能停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范畴,它可以从“提出新观点”、“转换研究视角”、“创新研究方法”、“发现并使用新材料新手段”、“提出的新观点、新理论促进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创新社会科学学科”等六个方面把握。  相似文献   

8.
<正> 能动性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范畴。黑格尔说过,能动性“是一个伟大的意识,一个重要的知识。”为正确理解和深刻把握哲学的能动性范畴,本文试就能动性含义的历史演变作一番粗略的考察。最先提出“能动性”这一范畴的是古希腊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家德谟克利特。他提出的原子唯物主义学说认为,原子是一种最小的、看不见的、不可分的物质微粒。运动是原子本身固有的属性。人的灵魂也是由原子构成的,不过,构成灵魂的原子更精致、更高级。他说:  相似文献   

9.
在当今全球化进程中,风险问题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议题,风险的概念也进入诸多学科和社会公众话语。具体学科中的风险概念就其各自的研究目的和方法而言都有其特定的适用性和限度,同时,风险概念也随着社会历史的变化不断地变化着自己的含义和用法。从哲学的理论视野中来考察,风险与现代性的扩张密切相连,它可以作为一个社会历史范畴,价值性范畴和哲学范畴来认识。  相似文献   

10.
从理论上探讨社会改革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时代发展的需要。《晋阳学刊》于今年第一期发表了康文斌同志的《论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改革理论》一文,提出了这一重要问题,突出了社会改革在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地位,这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很有意义的。我们也想就社会改革问题,特别对它的含义、它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发表一些探索性的意见。一、社会改革的一般含义社会改革是贯彻于社会发展中的不可缺少的一环,在社会主义和未来的共产主义更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把社会改革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范畴是不为过分的。要揭示“社会改革”的一般含义,应把它放在整个社会发展中加以考虑。“社会改革”是社会发展、社会进步的一种形式,它属于社会发展范畴群中的一个子系统。“社会发展”是反映社会何以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不断更新的范畴,是由一系列的其他范  相似文献   

11.
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有关论述,作者认为历史概念的涵义必须从三方面加以完整准确地把握,一是历史作为客体性范畴和科学认识对象的意义;二是历史作为主体性范畴即具有思想动机的人的活动的意义;三是历史作为实践性范畴即人为环境、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意义。只有从这三方面辩证统一地理解历史的涵义,才真正合乎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本质内涵和认识与实践相统一的哲学方法论要求,也才能正确地把握历史进步的价值尺度——合乎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趋势和合乎人民根本利益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2.
一、问题的提出 在哲学的研究和教学中,人们广泛地使用着“客观性”这一范畴。“客观性”范畴似乎“贯穿”于整个哲学体系。本体论(唯物论)、辩证法、规律论、认识论、意识论、社会论(社会历史观)都少不了它。也许正由于人们对“客观性”范畴使用多了,就把它当作一个不证自明的、熟知的常识来接受,而对“客观性”的含义及其表述,从不作为一个  相似文献   

13.
主体和客体是认识论和历史观的一对基本范畴.科学地阐明主客体范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历史发展,对准确地把握二者的内涵及其关系,澄清哲学界有关主客体范畴理解上的混乱,无疑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马克思关于主客体范畴的理论,直接来源于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特别是黑格尔。当然,马克思是通过对黑格尔思辨的主客体思想的批判、扬弃而确立的。在《莱茵报》时期,由于探索对实际的物质利益的解决而产生的“苦恼和疑问”,致使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的信仰产生了动摇,并最终导致马克思对黑格尔唯心辩证法的批判、改造。马克思先是把…  相似文献   

14.
“认识”是认识论中的一个最基本的范畴。科学地规定认识范畴的含义,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完整性、严密性和科学性,无疑是很重要的。然而,目前所流行的关于认识的定义,我以为尚不尽准确和科学,因而应当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论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度是一个哲学范畴。黑格尔第一次对度作过系统的论述。度是他整个辩证法逻辑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和内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合理地批判继承黑格尔的思想,赋予度以科学涵义,使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对这个重要范畴,前段时间我国哲学界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上都研究不透,讲得不够,致使人们对这个范畴认识模糊,不能确切地理解和把握其科学的内涵,造成了工作中的许多失误之处。在我看来,加强对度这个范畴的探讨,当是很有益的。  相似文献   

16.
社会现代化问题是现阶段广为关注的热点之一,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已从各个方面展开并取得了有益的进展。而当我们从社会哲学的层次上对这一问题进行审视,并试图对已有的成果进行整合和概括时,社会哲学本身的一个正在生长中的新的范畴为我们提供了必不可少的逻辑手段,这便是关于技术社会形态的范畴。一、所谓经济社会形态与技术社会形态社会哲学中的社会形态范畴,就其本身的最一般涵义而言,应是表示社会的一定发展阶段或类型,亦即处于一定发展阶段或一定类型的社会。按照传统的观点,对于社会形态应从建立在一定的生产力根据之上的经济基…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批判地继承和吸取了人类知识中一切优秀成果而创立起来的,它是人们关于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科学概括和总结,它将随着人类知识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容,改变自己的形式。同时,它又为人们的认识,科学的发展,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推动具体科学迅速地发展。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及时地概括具体科学的新成果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出于这种考虑,本文试图提出把“结构”概括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这个问题,以引起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创建自己的新哲学的过程中,对原来许多旧的哲学概念和范畴进行了根本的改造,赋予了全新的含义。如何科学地界定真理,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改造旧的哲学范畴的一个典型例子,它突出地反映在列宁的哲学研究和哲学思想发展中。  相似文献   

19.
美学范畴的系统化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学范畴论不仅仅是对个别范畴的考察,整理以及阐明其含义,而且还要将它们系统化,形成一个范畴体系。个别美学范畴只有处在美学范畴系统中才有可能规定并展现自己的内容。因此,美学范畴论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要建立一个科学的美学范畴系统。 一、美学范畴系统化问题的历史追溯 范畴的系统化发端于古希腊哲学。在欧洲哲学传统中,范畴来自古希腊柏拉图对普遍性概念的考察。柏拉图在《智者》中提出的“最普遍的种”这一概念,在本体论上就是理型,是界说和评价事物的标准,其含义与范畴相同。后由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从语言,逻辑和形而上学的综合分析中,把柏拉图“最普遍的种”这个用语的含义精确地表述为“范畴”。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范畴就是事物的一般属性,因此,范畴就是假设—对象的存在。亚里士多德把存在分为十类,即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天”这个名词,有多种含义,其中一个含义是指宇宙的道德法则即称之为“义理之天”或“道德之天”。由于中国传统哲学具有强烈的治世感,济世感,同时又深深陷入伦理道德之中,故“道德之天”在中国哲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中国哲人往往认为外在的天和人的内在道德有一种本质上的连接,人可以通过存理复性的方法达到“浑然与物同体”(程领)的最高境界,从而实现“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既是一种宇宙观,也是一种道德观,且是很有现代价值的道德观。一“天人合一”的历史发展“天人”范畴,是中国哲学中较早出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