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价值的本质是(对人的)效用性,但是后来遭到了商品价值本质之社会(劳动)说和人的价值本质之超越说的诘难.实际上,二者仅是价值效用说在政治经济学和人学领域的转化形式.商品须具使用性前提,其内含的人类一般劳动不但显示了人的实践本质力量,而且有助于人的实践能力的发展和提高.人的实践本质的超越性只有在价值评价中才能证明,而其获得价值性的依据在于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社会成果,这种社会成果不但有助于确证个人自身的本质力量,更重要的是为别人或全社会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条件.自然价值、社会价值和人的价值这三大价值形态各有其不同的价值意义载体和价值实现方式,其中物的价值直接显示了(对人的)效用性,而人的价值则以创造了物的价值而显示了对别人或全社会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效用性.  相似文献   

2.
伦理是梁漱溟一生主流思想中的“航标性”话题,其内涵有三个要点:一是伦理始于家庭而不止于家庭;二是伦理为此一人与彼一人相互间之情谊关系;三是新的伦理重点转移到团体与个人关系之间.家庭伦理生活的价值显然被梁漱溟无限放大了,我们只能在严格分明家庭生活与公共生活界限的情况下认取其家庭伦理中美妙而有限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论价值之在     
“价值之在”指有价值的存在者,这个概念可以避免“价值之物”概念的缺陷.好与坏或正价值与负价值,是价值之在的两种性质;价值之人、价值之事和价值之物是价值之在的三种基本类型.人的实践作为人的有目的的可感活动,是价值之在的始源:认知性实践将自然存在者发现为有价值的自然存在者,改造性实践则创造大自然所没有的人为价值之在.任何一种存在者,在经人赋义而从无价值变为有价值的价值之在之后,其价值或好坏意义都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会存在三种可能的变化,即从有到无的转化、大小之间的转化和正负价值间的转化.  相似文献   

4.
原初状态下,罗尔斯无知之幕加相互冷淡的情境限制,事实上是一种道德假设,使得通情达理的人(Rational and Reasonable Beings)依据其道德本性选择正义原则。孟子从乍见孺子入井的心理实验出发指出人皆有善端。二人都强调“人性有善”的人性观。从相同的人性假设出发,罗尔斯走上了由制度美德矫正个体美德的正义进路,而孟子却走上由个体美德匡正制度美德的正义进路。二人之所以有此差别,盖因二人主体思维的差异。罗尔斯坚持主客体分裂的认识方法,采用逻辑建构和理性推导向外探求事物的客观性;孟子坚持主客体统一的认识方法,认为天道寓于人道,采用慎独修身的修炼进路反身向内探求人之价值所在,实现人道即是在践行天道。主体思维方法的不同使得二人的政治哲学都存在内在的缺陷,但也为彼此不同程度的理论互补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5.
庄子在《德充符》篇中提出了“无情”说,通过文献分析与比较论证,认为“无情”在《庄子》中有3个涵义:一是指抛弃附加于人本真之上、纷扰人天然德性的世俗虚妄之情,恢复自然真情,而不是没有任何情感;二是指超越有限的知识、思虑,以成就“真人”达到“真知”,实现对绝对的道的把握,而非反智主义;三是指放弃站在私己的角度对事物做出是非好坏、有用无用的价值判断,肯定万物自身价值平等。  相似文献   

6.
庄惠之争是研究庄子哲学的关键,从"濠梁之辩"的探讨出发,它集中反映了二人思想的冲突与互认,并进一步确立了这种研究思路的可能与必要.立足于二人的争论重心,从"用大"到"求真"再到人情之辩,惠子的诘问促进了庄子观点的明晰,也展现了庄子思想更为深层的矛盾:自由的悖论和自我的悖论,这不仅是庄子一人的精神困境,也启发着人们的理性反思,因此具有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双重价值.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诗话的承传,主要体现在两大线索中:一、在单部诗话之体上,有"论诗及事"和"论诗及辞"之体的承传;二、在诗话汇编之体上,有分门类编之体和据人而编之体的承传.诗话体制的承传,从内在影响着我国古代诗话发展的走向,决定着古代诗话多方面价值的展开.  相似文献   

8.
杨葆光和翁同龢都是清朝末年的有名文人,二人虽然地位悬殊,却有过密切的交往,并且留下了酬唱之作。研读两人的日记及诗作,可以还原当年的这段历史,并能印证二人日记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9.
音乐有净化人的情感、医治人的德性之作用,这为乐教提升人之德性提供了可能性.音乐和人之心灵的相感,使乐教增长人之德性成为可能.乐教的这两种作用,使得中国道德文化的现代践行能够在旋律与快感享受中得以实现.人心之和,社会之和,是乐教促使道德文化践行的终极价值.  相似文献   

10.
被张载作为宇宙本体的"太虚",蕴含着丰富的价值品性."太虚"主要的价值品性是:"至诚"、"至善"、"太和"与"神化"."至诚"可谓是"太虚"之"真","至善"可谓是"太虚"之"善","太和"可谓是"太虚"之"美",而"神化"则可谓是对真、善、美的综合.张载之所以赋予"太虚"以价值意蕴,是为了确立人的价值理念,建构人的价值理想."太虚"价值品性的人文意义有四:"太虚"是人性价值的渊源,是道德价值的根据,是人格价值的标准,也是人世间理想的价值世界的蓝本.在张载看来,若要实现"太虚"体现的价值理想,关键是通过寡欲、为学、大心、守礼和行实等环节,改变人的气质之性,使其向天地之性复归.  相似文献   

11.
陆游《草堂》诗自注载有辛弃疾欲为其筑舍一事,从而揭示了二人的交往状况。据现存文献记载,二人实际交往始自嘉泰三年辛弃疾帅浙东时。其时,二人名声之盛,交际圈重叠之广使得甫一结交,便有“筑舍”一事。然有筑舍意图的陆游婉言谢绝了辛弃疾的好意,其因有诸多方面。加之,辛弃疾在绍兴府仅留任半年,此事就此搁置。其后,返归铅山的辛弃疾与隐居故里的陆游未再有直接交际。直至辛弃疾逝世,陆游有诗悼及,同为爱国志士的二人之交谊戛然而止。友人已归“荒墟”,自己亦“虽健固难恃”,回首往事,陆游大有英雄迟暮的悲慨。  相似文献   

12.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一部辉煌的历史,都试图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实现自己的价值。对前者,有的人能作到或已经作到了,而对后者,几乎每个人都无法作到。这是因为,人的价值其中包括单个人的价值,是一种关系范畴。它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或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创造和奉献,二是社会对人或个人这三个要素的需  相似文献   

13.
人的价值有潜在价值和现实价值之分。潜在价值是指每个人身上存在的一种潜能,这种潜能作为价值只是一种有待于实现的可能性,所以,潜在的价值又可以称为可能的价值。潜在的或可能的价值是按照人的本性有可能达到的最高价值。可能的价值对于任何一个正常的人来说都是一样的,或差别很小的。就可能性说,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伟大的人物,对人类作出巨大的贡献,具有无尚的价值。我们中国古代的先哲们从不同的角度就得出了这样的结  相似文献   

14.
人的价值有潜在价值和现实价值之分。潜在价值是指每个人身上存在的一种潜能,这种潜能作为价值只是一种有待于实现的可能性,所以,潜在的价值又可以称为可能的价值。潜在的或可能的价值是按照人的本性有可能达到的最高价值。可能的价值对于任何一个正常的人来说都是一样的,或差别很小的。就可能性说,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伟大的人物,对人类作出巨大的贡献,具有无尚的价值。我们中国古代的先哲们从不同的角度就得出了这样的结  相似文献   

15.
在“朱陆之争”的诸多论题中,二人关于“禅学”的辩论颇有特色。所谓的“禅学辩”就是朱熹、陆九渊二人围绕着己学与禅学的关系而展开的一场论辩,它既包括二人对佛禅之认识上的争论,更包括二人对对方指责自己的学说为禅学的激烈辩护。表面上来看这一论辩涉及的是儒佛的关系问题,而就其实质来说,则事关儒门的道统问题,是朱陆二人借此辩难来树立己说的儒学之正统地位。因此,一定意义上说,朱陆“禅学辩”实质上不过是二人的门户、道统之辩。  相似文献   

16.
在个人活动所必须遵循的价值尺度、伦理尺度和认识尺度三大尺度中,认识尺度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是个人活动尺度的尺度。个人活动的认识尺度有两方面:一是价值需求的认识尺度,包括对客体属性的正确认识;对主体需要的正确认识;对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之间价值关系的正确认识;对客体属性与主体需要之间转化条件的正确认识;对实现价值需求手段的正确认识。二是大利处理的认识几度,包括对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之关系及其处理方式的正确认识;对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之关系及其处理方式的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17.
张载在批判前人人性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的人性二重说。他认为天地之性是至善的,只有圣人才具备;气质之性则由于秉气的刚柔、缓速而具有善恶混的特性,这是多数人所具备的。人只有通过“善反”、“成性”和“知礼”的途径来“变化气质”,才能实现成仁成圣的理想人格。张载的人性说将超越本体的道德价值与人性的现实层面统一起来,拓展了对人性问题的阐释空间,成为宋明理学人性论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张謇有中国“早期现代化之父”之誉,涩泽荣一则有“日本近代化之父”之称。企业利润是张謇与涩泽荣一的相同追求,然而,在如何处理企业利润问题上,二人的观念大相径庭,在“企业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上,二人有着各自的观点和抉择。这种不同的思考与决策是导致二人在世时企业兴衰的重要原因,给后人留下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伦理就是社会角色配置之道,人们把对社会角色配置之道的认识与体悟现实化就成为"道德"。道德的本质就是伦理的现实化,现实化有三种形态,一是现实化为社会道德规范,二是现实化为个人道德品质,三是现实化为具体道德实践。伦理总是对一定时空范围的社会共同体而言的伦理,我们把特定伦理适用的时空范围称为伦理时空。伦理关系的本质就是自我主体与他者主体之间的价值关系。哲学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应当是"伦理理想与道德现实的关系"。正义是具体条件下最能够实现共同体价值最大化的价值。道德正义有四种涵义,一是指道德规范的正义性;二是指作为美德的正义感;三是指道德实践领域的正义,即道德行为主体的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之间的均衡。四是可以作为一切道德规范的总原则的规范。我们将对金规则的解释合起来就是:"以人为人、助人成人;人道人宜、非人非宜。所宜所欲,不宜不欲。"  相似文献   

20.
池田大作认为,人的本质在于人有对善恶关注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他的“人应如何处世、生活”的系统看法——人之道。在池田大作看来,人之道首先对个体自身有一定的要求:人要坚持宗教的价值,人要有不屈的勇气和实现自我的不断超越,人需要不断读书,人要勇于承担责任,人做事要有效率。其次,人之道对个体和他者联系中有一定的要求:人要平等待人,人要关心别人,人要遵守诺言和人要爱护自然环境等。人之道的基本内容实际上是个体自我完善的方法及个体与他者发生联系时须遵循的要求,这两个方面构成了池田大作伦理思想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