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政治活动与政治关系的进步状态和发展程度的标志。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建立是人类 政治文明的重大进步,但是资产阶级民主和法治仍然是一种不公正、不合理的政治文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现代政 治文明的最高形态,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坚持党的领导、实行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鲜明特征。 相似文献
2.
中国政治文明建设是法治、民主和党的领导的三位一体,我们应当从整个世界政治文明发展以及中国近代政治思想的转型的角度的史学之纬和概念本身联系的逻辑之纬,去剖析法治同民主、党的领导的关系.在扬弃传统法治观基础上,正确处理法治同民主、党的领导的关系尤其是法治与民主的两难悖论,去建设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相似文献
3.
郭珉媛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4):303-306
行政法治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政治文明自身发展所具有的特点和要求决定了行政法治发展的根本目标;民主行政和法治行政是行政法治发展的基本内涵;现阶段的行政权利(力)体系的调整与完善是我国行政法治发展的动力机制;行政法治的发展原则暗合政治文明发展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4.
张宗亮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3):112-115
法治与政治文明存在着密切联系,一方面,法治对政治文明具有重要价值,它是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另一方面,政治文明是法治的精髓和灵魂。今天,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以法治为根本,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充分保障人权、完善权力分工和制约机制,从而实现政治文明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袁付平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118-123
法治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从民主的角度看,法治与宪政是一致的;从管理的角度看,法治就是限制权力的范围,使民主权利得以保障;从哲学角度看,法治是人类永恒追求的理想目标;从法治与人治的关系看,法治排除了人治的任意因素。说到底法治还是人的统治,但法治中有人的因素并不等于是人治。民主的核心是一种参与机制,民主的实现离不开法治条件。 相似文献
6.
从人治到法治:理性反思后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6):99-103
从人治社会到法治社会不仅仅是一种名词的变化,更是人类社会生存和管理方式的变化,但这种变化不是自动生成的,而是建立在理性反思后的选择。人治社会并非一无是处,只是其表现出的三个特征在今天已经全然失去存在的土壤和理由;人治社会并非完全抹煞法的作用,只是法的作用从来都是受到各种限制的限制;法治与人治的冲突和矛盾是不可调和的,这种特性决定法治对于人治的取代是一种必然的结局,是一种理性反思后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赵承寿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3):24-32
现代政治文明体现为自由、平等、人权、民主、宪政、法治等重要的价值理念及其相关的制度安排.从文明的演进来看,通过法治促进和保障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内在要求.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各国法治发展的道路和法治的模式是不同的,必须同本国国情相结合.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建立法治政府、尊重司法独立、执政党依法执政,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必须解决的几个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8.
王业兴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1(2):24-27
政治文明是由政治和文明两个概念构成的复合概念。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是民主政治和依法治国。人民政治权利受保障的程度、人们的政治参与程度、人们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的程度、人民思想的自由度,都反映出政治文明。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特点是:政治参与中的多样性和广泛性;民主政治发展的目标与民主政治发展现实存在的差异性;根本和基本政治制度与一些具体的政治体制不完善不协调性。这些特点表明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任务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9.
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法理架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晏惠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0(3):49-51
实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充分认识和理解依法治国,不仅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也是解决政治文明建设过程中核心问题的现实途径和切入点,从而体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对法治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0.
张建贤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2):2-5
本文论述了法治与政治文明的关系 ,认为法治对政治文明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是衡量政治文明的一个重要尺度 ,政治文明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都离不开法治 ,政治的进步在于法治化的进步 ,政治文明在于法治化的制度文明 ,我国要实现现代政治文明的目标必须加强法治 相似文献
11.
粟湘福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7,(1):80-82
解读政治文明,阐释了政治文明的价值目标就是正义,政治正义的基本内涵包括程序公正与实质正义,自由和秩序即政治正义的具体表现;紧接着,政治正义的实现必须经由“法治”;基于宪法的“母法”天性,宪法的贯彻实施——宪政——就是整个政治文明的核心。 相似文献
12.
任何国家和民族的法治建设都要立足于本国的实际,不断借鉴和吸收人类法治文明的共同成果。法律移植是通往法治文明之路。我国要实现社会主义法治文明,同样要立足本国,放眼世界,不断加强国际间法律的交流与合作,移植其他国家或民族的优秀法律成果。 相似文献
13.
程序民主与政治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强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47(1):108-112
程序民主是实现实体民主的方式、方法、途径及其制度性规定。它是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文明具有综合标志功能 ,政治程序在制度和意识层面则对政治文明起到重要保障作用。从程序民主建设的角度推进政治文明发展 ,要在全社会尽快树立程序法制化的观念 ,不断推进程序制度建设 ,建立一个良好的程序民主运行机制 ,着眼于党内权力运行以及民主的程序化 ,逐步推进社会民主的程序化 ,切实提高社会政治的整体文明水平。 相似文献
14.
魏洪秀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63-66
规则意识的缺失并不是现在才有的,也不单单是某一领域的具体问题。培育和提高规则意识,必须依托于一定的社会政治文化环境,起关键作用的是政治文明的程度。只有政治文明的提高、民主参与的扩大、社会平等的提升,才会为培育和提高规则意识提供坚实的基础和适宜的土壤。 相似文献
15.
杨斌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4,14(1):6-7
依法治国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本质要求、根本保障和重要途径。加强法治,必须与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和健全民主法制建设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6.
刘艳丽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2):36-38
党的十六大正式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伟大目标,它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一大创新.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作为领导政治文明建设的核心力量,其本身的现代化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术和题中应有之意;同时中国共产党本身的现代化,又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前提与保障,二者相辅相成,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从这一角度来阐述二者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议中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7.
邸乘光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2):42-46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指明了方向;政治文明就是人们改造社会所获得的政治成果的总和,主要表现为社会政治制度的优化和政治生活的改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以往社会的政治文明根本不同,它是一种新型的政治文明;在社会主义文明体系中,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首先明确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根本途径和根本原则。 相似文献
18.
邸乘光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3):39-42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指明了方向;政治文明是人们改造社会所获得的政治成果的总和,主要表现为社会政治制度的优化和政治生活的改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以往社会的政治文明根本不同,它是一种新型的政治文明;在社会主义文明体系中,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首先明确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根本途径和根本原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