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安置:制度、模式与方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社会保障安置是对失地农民的一种可持续安置方式.我国当前社会保障安置的运行存在着不可持续性、低水平性、一元性、不稳定性等特征.未来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在保障内容上,应从养老保障和生活保障渐进性地扩展到其他方面;在保障资金筹集上,应将土地出让过程中所有可得的收益尽可能回归农民;在保障机制设计上,应充分考虑保障机制的安全性、长效性和渐进性;在保障立法上,应促使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安置从行政规范性文件走向法律层面.  相似文献   

2.
失地农民作为城市弱势群体的一类,其居住安置模式主要有原地安置和偏远化安置两种.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原地安置区的失地农民与偏远化安置区的失地农民相比,征地拆迁之后的社会适应程度更高,前者在就业机会以及实际就业率方面较后者有明显的优势,对于自身目前的生活满意度相对较高,交往方式更接近于城市社区居民的交往,城市认同感也相对较好.而偏远化安置区的失地农民就业困难较为突出、生活满意度明显低下、社会交往受限制、心理上的城市认同感较差.显然,不同的居住安置区位对于失地农民的社会适应具有明显的影响.因此,积极探索社区混合居住的安置模式,是解决失地农民就业困难和生活困境的有益途径.  相似文献   

3.
失地农民身份认同研究——以南京市A区村改居社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城乡二元结构的背景下,征地使得一些农民获得城市户口,被动性地适应城市生活.城乡在空间上的对立嫁接到拆迁安置房社区失地农民与市民身份的对立上,加深了他们在城市生活中的冲突.拆迁安置房社区失地农民生活空间的改变无法代替其行为和心理的完全转变,适应城市生活是个长期的过程.本文试图从失地农民身份认同的角度调查和分析拆迁安置房社区失地农民的城市适应状况以及这一介于农民和市民之间的特殊群体在城市生活中所具有的特征.并就促进失地农民对市民身份的认同,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4.
失地农民市民化是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重要本底支撑。但失地农民在市民化过程中面临着如下困境:被动城市化滋生了失地农民对城市化的拒斥性认同;集中安置解构了失地农民固有的生活方式;社会比较产生的挫败感消解了失地农民的城市认同;安土重迁的乡土情结阻碍了失地农民对城市的情感认同。破解失地农民市民化的困境急需建构失地农民对城市的社会认同:一是要千方百计对失地农民进行就业安置;二是要加强对失地农民居住社区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三是要建立失地农民心理疏导机制,重构失地农民以情感为核心的社会支持网;四是要多措并举重构失地农民新的社会交往网络。  相似文献   

5.
失地农民经济贫困有许多特点.从宏观的制度设置、中观的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本以及微观的人力资本层面入手,可以探讨失地农民贫困问题形成的制度原因及其解决的障碍.文化、教育、年龄、知识技能和生活方式等对失地农民有明显影响.社区建设是解决失地农民贫困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张慧 《理论界》2012,(12):31-34
随着城市工业化的不断加快,失地农民问题日益成为全社会性的问题,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如何解决好失地农民的相关问题,近几年来学术界也对此给予了大量的关注。本文主要借鉴了国内外失地农民的研究成果,梳理了近10年来研究的相关文献,并归结出失地农民主要包括的两大问题,一是物质生活保障,一是心理认同,并对每个问题作了相关的评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研究中的不足和相关看法。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宽城县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实例为基础,总结了以土地换就业安置、换商用房、换低保、换耕地、换就业服务、换生活保障金等方式,有效保障失地农民权益,促进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的成功经验及启示.  相似文献   

8.
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与使用的基础之上的经济。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与发展,人们对社会发展的哲学认知也必然发生新的变化。从知识经济对生产方式哲学观的新认知来看,主要体现在:生产力发展不仅表现为阶段化的,而且可以是网络化的;不仅是物化的过程,而且是智能化的进程;不仅是外延扩张,而且是内涵增长。从知识经济对生活方式哲学观的新认知来看,主要体现为:生活方式不仅具有多样性,而且具有跨时空性;不仅具有交融性,而且具有自主选择性;不仅具有物质化特征,而且具有知识化特征。  相似文献   

9.
失地农民就业:现状、困境与安置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晓刚 《学术论坛》2012,35(10):124-127,133
失地农民大量地、集中地从农业转移出来,失去土地后如何就业成为失地农民面临的直接影响其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目前失地农民的就业现状表现为数量巨大且分布不均;就业渠道狭窄;收入缺乏稳定性;隐性失业显性化;就业意愿差异较大等方面,失地农民的就业难本质上是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征地安置政策等制度设计与制度安排的缺陷,经济上表现为外力推动下超速发展的中国城市化、地区产业结构及经济发展战略与失地农民就业岗位供给之间没有协调发展的结果。同时也受到失地农民个体的择业观念偏颇、文化与劳动技能局限、自救积极性脆弱、职业流动性不充分,甚至劳动观念狭隘的制约。针对失地农民的就业现状与困境,各地因地制宜、因人而宜地采取了多种就业安置方式,如以土地换就业、一次性货币补偿、以土地换社保、留地集中安置、土地股份合作制等模式来化解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如何破解失地农民就业问题,是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随着太原市城镇化快速发展,失地农民不断增多。他们失去了最稳定的生活保障、最基础的致富资本。所以,给予失地农民以立法性保障,是保障其基本人权的应然要求和生存现状的实际需要,也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太原市政府应制定《太原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条例》,具体内容包括: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条款、社会养老保障条款和医疗保障条款以及失地农民再就业条款。  相似文献   

11.
失地农民公民身份及其社会保障公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身份是社会保障的政治前提,也是保证社会保障公平性的价值基础.探讨公民身份必须以特定社会群体具体实践来考察其公民身份的具体形态.目前失地农民公民身份缺失导致其社会保障待遇不公平,究其原因主要是立宪中的工具主义和实用主义主导思想忽视了对人权的保障和对国家权力的限制,国家本位的集体主义观念惯性致使农民个体权利被长期忽略以及农民缺乏主张自由的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保障失地农民享有公平的社会保障就必须确认其土地产权,使其享有同等国民待遇,完善政治参与机制,畅通社会保障诉求渠道.失地农民获得公平的社会保障必然是一个进行社会抗争和政府赋权相互融合的政治过程.  相似文献   

12.
失地农民市民化中的文化不适与政府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军  熊联勇 《天府新论》2008,(6):110-112
失地农民权益的保护,政府主要考虑到他们的经济权益,而市民化中的文化不适却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失地农民进入城市生活后,失去了原有乡村生活的诸多自由,难以寻找到心理归属感和安全感,感觉精神生活贫乏,感到生活枯燥无味,并产生身份迷茫感.这不利于城市的和谐稳定,不利于城市化的进一步推动.在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下,政府应履行良好的文化服务功能,切实关心失地农民的文化权益,充当失地农民文化适应过程中的呵护者.  相似文献   

13.
陈彬文 《天府新论》2005,(Z1):73-76
在持续扩张的城市化进程中,农村集体土地大量被征用,失地农民越来越多.为数众多的失地农民生活很艰难,缺乏基本的最低生活保障.他们的生存和发展状况已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江西省南昌市失地农民生存现状的调查,分析了南昌市失地农民安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积累的经验,指出江西在解决失地农民安置问题上存在着招商引资和提高土地价格、提升失地农民技能与地区发展经济、鼓励失地农民外出就业与发展当地民营经济之间的三大矛盾以及具有失地农民数量较少、期望不高、保障较低等优势,提出在合理征地补偿标准、多样化安置方式中突出住房安置的基础地位,在大力促进就业、积极引导创业中强化技能培训的关键作用,在科学规划、适当考虑各方承受能力的前提下建立失地农民补偿体系是江西失地农民安置的合理路径.  相似文献   

15.
就我国推动城市社区建设而言,不应当只是将由市民所构成的社区视为建设的主战场;也不能只是强调农民工的城市社区融入.在城乡统筹发展大格局之下,失地农民卷入城市社会发展过程且卷入程度很深.建设“国家社会治理、公共服务覆盖以及居民利益表单元”的城市社区,失地农民在适应城市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社区形态以及社区所发挥的特定功能都应当被毫不犹豫地予以关注.随着我国失地农民问题的解决步入深水区,当前失地农民在城市主要面临的问题是“发展瓶颈”.如何借助城市社区建设实践解决失地农民城市发展诉求满足的问题,文章以聚居型失地农民为研究对象展开了具体分析,并基于发展性视角提出了“社区重建”的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16.
失地农民的社区融入和社区支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失地农民向市民的转变过程中,社区融入是一个关键性的环节.失地农民的社区融入包括经济生活的融入、社会日常生活的融入和社会心理层面的融入等.社区融入的过程是通过社区支持来实现的,社区支持作为一种新的支持力量,正向失地农民的日常生活渗透.在社区构筑失地农民的就业支持平台、生活支持平台和精神支持平台,可有效促进失地农民的社会融入.  相似文献   

17.
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集体土地将大量被征用,大量农民将成为失地农民。现行的征地安置标准过低且方式单一,导致大量失地农民转化为城市贫民,其结果必然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妥善安置失地农民,是我国社会发展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以征地补偿安置费和土地转用后的增值收益为主要资金来源,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将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18.
解读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困境——从一个社会排斥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征用过程是一个利益博弈的过程,失地农民在这一过程中受到博弈的游戏规则的排斥,由此而来的在征地之后还受到就业市场的排斥、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关系的排斥,这些社会排斥可以交叉起作用,还可以累积、再造,使得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没有保障。反对社会排斥,促进社会融合的根本,就是使失地农民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构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9.
失地农民的城市适应性不仅取决于其拥有的人力资本,而且取决于其能否有效地利用城市弱连带的社会网络.本文重点讨论人力资本、连带关系对失地农民城市适应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只有当失地农民拥有较高的为城市生存所需的人力资本且能够有效地利用城市社会的弱连带网络时,失地农民才能增强自身的就业能力、才能在认知以及行为上逐步适应城市生活.因此,对失地农民进行有针对性的为城市生存所需要的职业技能培训、为失地农民提供更方便的城市社会网络服务无疑有助于提升失地农民的城市适应性,进而有助于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宽城县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实例为基础,总结了以土地换就业安置、换商用房、换低保、换耕地、换就业服务、换生活保障金等方式,有效保障失地农民权益,促进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的成功经验及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