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彭小燕 《东岳论丛》2006,27(5):109-113
物质生存匮乏与“平等—自由”意识缺失的生存现实迫使回国之后的鲁迅重构自己的思想。留日时期的鲁迅集中关注人在精神上的自由创造问题,回国之后,眼见他人以及自身的物质生存困境,鲁迅意识到了物质生存问题在中国现实中的重要性。而国民身心中充斥的等级观念、主奴意识也迫使鲁迅重新调整他对19世纪人类“民主—自由”文化的态度。留日时期的鲁迅并不认为19世纪人类的“民主—自由”文化就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最高范本,他认为,未来的人类文明必然有新的发展趋势以满足人类生生不息的自由创造意志。而归国之后,眼见蒙昧、守旧的国民精神现状与社会文化氛围,鲁迅意识到了“民主—自由”文化的生长对于中国现实的重要性,意识到了“民主—自由”文化的生命基石—国民精神中的“平等—自由”意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周建人同志在百忙中写了大量回忆鲁迅的文章,对于我们阅读鲁迅作品和研究鲁迅生平创作,都有极大帮助和启迪,无疑是十分珍贵的文学史料。但其中有个别观点似乎欠妥。如《鲁迅回忆录》一书(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10月出版)中有关鲁迅与瞿秋白的关系的论述即为一例。现就此问题略抒己见。《鲁迅回忆录》在谈到鲁迅与瞿秋白关系时写道:“鲁迅认为那些口头上说得漂亮、实际上并不实行的空头理论家是‘毫不足靠’的。他对……瞿秋白看法就是一个例子。……后来鲁迅在编《海上述林》时,只收瞿秋白的翻译,而不选他的文章,这就证明马克思主义者鲁迅对瞿秋白是有所保留的。”这里,周建人同志认为,鲁迅觉得瞿秋白“毫不足靠”,对瞿秋白“有所保留”,主要  相似文献   

3.
一、道是无情却有情 读鲁迅小说,总觉得里面有着浓厚的诗意,既富有感染力,又耐人咀嚼。这一特点和鲁迅小说思想的深刻、感情的真挚、选材的严谨、形象的凝炼都有联系,但最主要的还在于渗透在作品中的浓烈而深沉的感情。记得张定璜曾把鲁迅的特点概括为三个“冷静”,说他站在人流的旁边,用冷眼观察着,并用手术刀似的笔,无情地解剖着生活,解剖着各种人。这话不无道理,但鲁迅在“冷静”与“无情”之中,却又蕴含着对祖国、对人民、对生活的巨大热情。  相似文献   

4.
"鲁镇"里的"人"--重释鲁迅小说的人物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小说研究至今拘囿在社会学层面上,其流行观点为“鲁镇”就是乡村,悲剧主人公就是“农民”。实际上,不论是从城市地理学还是从社会学视角来看,“鲁镇”都带有中国传统市镇浓厚的特征。早在20世纪20年代,张定璜就曾说,“鲁镇只是中国乡间,随便我们走到哪里都遇的到的一个镇,镇上的生活也是我们从乡间来的人儿时所习见的生活。”[1]李欧梵在研究鲁迅小说时指出:“从一种现实基础开始,在他25篇小说的14篇中,我们仿佛进入了一个以S城(显然是绍兴)和鲁镇(他母亲的故乡)为中心的城镇世界。”[2]鲁迅小说尤其是他的乡土小说实际上是一个个以“…  相似文献   

5.
本文系统地总结了鲁迅文化革命思想和他实践所及的丰富内容:一、鲁迅把封建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做为我国文化革命的主要对象,并把它的严重性估计得很充分;他在这方面的认识和进行的犀利批判、持久斗争,是迄今没有一个人可以比拟的。二、鲁迅正确地解决了文化革命的主要服务对象问题——在他把农民问题做为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反映出来时,我们党还正在孕育和诞生。三、知识分子问题同农民问题一起是鲁迅作品中双峰耸立的主题。他尖锐地批判知识分子的弱点,但从不忽视他们的作用。他认为文化革命必须依靠知识分子。四、鲁迅非常重视学习外国的文明和挖掘民族文化遗产,主张“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的“拿来主义”,并做了大量工作。五、鲁迅一生中对以胡适为代表的右翼势力及革命队伍内部的“左”倾机会主义进行了不懈的斗争,从而形成了他正确的策略思想。他始终把握着以解决人的精神问题做为文化革命的出发点和中心任务的总方向。文章指出,自“五四”运动开始的文化革命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经验教训充分证明鲁迅所开拓的方向是完全正确的。今天,为着建设民族的高度精神文明,鲁迅的方向仍然是我们必须坚持的。  相似文献   

6.
路翎在继承鲁迅开创的“心灵写实”现实主义创作精神的同时,力求有所拓展和创新。他试图通过“原始强力”的描写,去发掘人民精神中的反抗因子,发现人民“自我”意识和“人”的意识的觉醒。因此,当他笔下的人物受挫、失利或失败时,就不再像“精神胜利法”那样倒回自己的内心世界,而是以强悍的力量去反抗外部现实世界,充分显示人民高昂的战斗精神和反抗旧秩序的潜在力量,从而体现人民积极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愿望。但是它多少有点脱离实际,并不像鲁迅概括出的“精神胜利法”那样具有普遍和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7.
鲁迅是一个伟大的作家,但首先是一个伟大战士。这从根本上决定了他的小说艺术风格的特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对人民强烈的爱和对敌人强烈的憎,是鲁迅的人格,也是他的文格,即他的文艺作品总的风格。这在小说创作里,主要体现为“忧愤深广”,凝结成一种沉郁的风格。杜甫曾以“沉郁顿挫”四个字来概括他自己诗歌创作的风格。现代学者中也有人认为:“我国古典文学民族风格的内涵,委实有很大的比重出入于沉郁顿挫之中。”这是由于我们民族屡遭忧患的苦难现实,以及有才能、有抱负的作家却穷愁潦倒,同被压迫人民比较接近的状况所决定的。鲁迅继承了我国古典文学的这一风格,并在新的现实基础和思想基础上有新的发展。用“沉郁”或“沉郁顿挫”虽然概括不了鲁迅的全部风格,但却可以概括他艺术风格中的一个主要特征。沉郁,不是沉闷郁结。沉,是深沉,沉实;郁,是蕴积,含蓄。由于蕴积深厚,发而为文,故深沉有力,“志隐而味深”。鲁迅自评他的《狂人日记》为“忧愤深广”,其实何止这一篇,他的大多数小说都是这样。他为我们民族而忱,为我们的人民而忧,为人民的沉迷不悟而愤,更为中外反动派的残酷统治而愤。这忧愤又何其深沉,深广。他不仅目睹现实,而且远瞩历史。他的作品不限于一人一事,而概括了极  相似文献   

8.
论鲁迅对“左”倾文艺思想的批判吴家荣“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①毛泽东同志的评价深刻地揭示了鲁迅精神的实质,这就是革命的坚定性。的确,从新文学运动的诞生一直到1936年他的去世,鲁迅始终是正确文学方向的代表。他...  相似文献   

9.
章太炎是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在学术上又是卓有成就的学者,鲁迅称他是“有学问的革命家”。他晚年从一个革命前驱倒退成为“身衣学术的华衮,粹然成为儒宗”,这是什么原因呢?鲁迅在《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一文中是有所论述的。但是,我们看到一些论者却根据鲁迅的论述,把章太炎颓唐倒退的主要原因,归结为脱离人民群众和时代的革命斗争。例如有一篇文章说:章太炎在“辛亥革命以后,时代前进了,革命深入了,他不仅没有继续前进,反而后退了,教训何等深刻。”又说:“‘既离民众,渐入颓唐’。这是鲁迅总结章太炎后期之所以落伍的一个深刻教训。”(见周建人:《回忆鲁迅》第40、44页)还有一篇文章也说鲁迅认为章太炎倒退的最根本原因就是“既离民众,渐入颓唐”。这些都是很有影响的说法。但这种说法是不是符合鲁迅的论述和看法呢?我们认为是值得商榷的。鲁迅在《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一文中,对章太炎的倒退是有过两种论述的意见的。不过他的论述不是从正面而是从侧面来论述的。他把章太炎和高尔基作了对比来进行分析论  相似文献   

10.
鲁迅先生对唐朝的兴衰史及其文化做过研究,很得些文史学家们“没有见到的话来”。他计划写作的《杨贵妃》,就是力图用文艺的形式展示其部分成果,以为现实服务。因此,鲁迅于一九二四年夏,利用给陕西省“暑期学校”讲中国小说史的机会,在西安做了许多实地考察。这些,不但是鲁迅研究的重要史料,同时也是值得追念的。  相似文献   

11.
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曾对鲁迅作过高度的评价:“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毛主席同时还指出:鲁迅是中国“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在国民党反革命的文化“围剿”中,“共产主义者的鲁迅,……成了中国文化革命的伟人”。  相似文献   

12.
张梦阳 《东南学术》2006,(3):125-130
进入新世纪后,出现了两部十分厚重的鲁迅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研究著作:田刚的《鲁迅与中国士人传统》与廖诗忠的《回归经典——鲁迅与先秦文化的深层关系》。其学术价值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这两部著作学术价值不限于局部和表层的突破,而是上升到历史哲学和文化哲学的高度,对“五四”文化的认识模式和泛政治化意识形态模式有所冲决,对鲁迅映象的整体调整与内涵更新有所推动。文化走向是新世纪鲁迅学发展的主要方向。鲁迅文化渊源研究,追根溯源地理清鲁迅与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民俗文化、与外国文化的关系,从全球视野和世界文化源流的角度,重新审视鲁迅和他的思想、著作以及他所处的时代,将会是未来鲁迅学发展的总趋势。需要的只是:广阔的视野,扎实的功底,锐利的眼光,科学的思维。  相似文献   

13.
研究鲁迅先生的思想发展道路问题,实质上就是研究鲁迅先生究竟是怎样地认识和掌握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问题。人们之所以能够比较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和比较自觉地掌握客观规律,总是需要经过一个反复的不断实践的过程的,鲁迅先生自然也不能例外。事实上,鲁迅先生整个思想发展过程中,是一时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或离开过革命的社会实践的;他在发展过程中的每一具体步骤的各种思想、言论,无不深深地打上了阶级斗争的烙印,具有十分鲜明的实践性质。鲁迅先生整个思想发展同样证明:认识来源于实践。可是,近几年来在关于研究鲁迅先生的“思想演化”——即探讨他如何认识客观真理的具体过程问题时,有人却认为鲁迅先生是通过抽象的“对思辨世界的勇敢的探寻”和“痛苦的自省自讼的过程……才能逐渐认识真理和人民”的,这就是一种完全和实践的过程相对立的所谓《心灵的历程》。在这里,我们和《心灵的历程》作者存在着原则的分歧:我们认为鲁迅先生的认识的基础在于实践,这种实践是具体的社会实践,其主要内容是他积极参加了改造社会的阶级斗争;《心灵的历程》作者却把鲁迅先生个人的意志活动、精神活动看作实践,其主要内容则是“他那自省自讼精神的寻路者的心灵世界”发生“变化”而已。从这样的一种实践观出发,《心灵的历程》全书通过“上篇”对《狂人日记》的分析,证明这篇作品是鲁迅先生“在民主启蒙运动中,当他谛视人的心灵深处,他就愈是感到时代力量的强大和战斗的鼓舞”的产物,而“狂人形象的精深、博大的意义”则在于“从狂人的生活实践和思想探索的程途中,他的性格合乎规律地发展起来”,“那震颤的心灵的琴弦,……显现了战斗者的强大的精神力量”和“空前地表现了美将获胜的这一新的欢乐的主题。”在“中篇”里从分析鲁迅先生一系列的关于知识分子的小说中,说明“鲁迅笔下的每一个形象”和“每一个小小的心灵世界”“所联成的心灵历程的河流里,异常清析地反映了鲁迅自己的心灵航行的一段经历。”在“下篇”中更进一步通过《一件小事》等第一人称的小说、《过客》等散文、《华盖集》和《两地书》中所提到的“我”字,统统集中联系起来作为一个整体形象——即鲁迅先生自己本人的化身,从而说明这一切便是他“在各种不同环境中的经历和内心活动”的反映,最后并得出了“只有通过一个思想上的艰辛的痛苦的自省自讼的过程”,鲁迅先生“才能逐渐寻获新的道路,才能逐渐认识真理和人民”的结论。从表面上看,《心灵的历程》在全书的个别地方也提到了鲁迅先生“重视实践”、“实践丰富了鲁迅的认识”等等,但是由于作者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致使自己的研究走向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反面。  相似文献   

14.
鲁迅,这位“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①他在和敌人斗争中给我们留下了异常丰硕的思想遗产。鲁迅的战斗的投枪始终是指向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的,他一直是为了现实斗争的需要而十分重视历史的剖析,努力去“明白旧的,看到新的,了解过去,推断将来”,把对于历史的认识、研  相似文献   

15.
论鲁迅的心理矛盾运动盛文庭人是客观世界的存在物,任何人都在自身的矛盾运动中走完一生道路。“周树人”之所以成为“鲁迅”、成为毛泽东称颂的伟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就是因为他在人生道路上勇于和善于去克服矛盾,用他的笔“呼啸着前进”,追随了革命历史车轮的...  相似文献   

16.
论鲁迅《野草》的原罪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出于“看清自己”、调整自我的需要 ,鲁迅写作《野草》 ,开始了一场惊心动魄、痛苦寂寞的心灵搏斗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展露出鲁迅繁复而沉厚的精神和心理趋向 ,原罪意识就是这诸多倾向之一。它包含着这样的内容 :因为现实的变动和刺激 ,鲁迅看到了自我局狭的现实存在和悲剧命运 ,这造成了鲁迅的自我失落和分裂 ,并因此引起了鲁迅对自我的反复拷问和审判 ,———这是一个困缚于现实中的自我 ,不仅与旧世界有着内在的关系和联系 ,而且简直就是它的“同谋” ,由此产生了鲁迅的原罪意识 ,———一个社会叛逆者对一个社会生存者的审判。对《野草》原罪心理的分析 ,是被漠视的 ,几乎没有人触及 ,因而也就没有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王学谦 《齐鲁学刊》2002,2(1):130-134
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形成与其少年时代的经历有密切的关系。少年时代的家庭变故使鲁迅的心灵受到严重的创伤。他过早地承受着疾病、死亡的沉重压力 ,他对于人生的第一感觉就是人性的冷酷与残忍。在当铺与药铺之间 ,鲁迅成为“示众”的材料 ,并形成“示众 /吃人”情结。这一心理情结影响了鲁迅人生道路的选择 ,并促成了鲁迅的改造国民性思想  相似文献   

18.
高长虹象他所发动的“狂飙”运动一样,飘然闯入文坛,更直插鲁迅的生涯中,给鲁迅的生活与思想以值得注意的影响;然后又飘然而逝,消逝得无影无踪,一时间连他本人也“谜”也似的不知所终了。然而,他的足迹和他的“事业”,都因为与鲁迅曾经相连而在文学史上留下印痕,值得我们追寻、理解和研究。一狂飙社是否确有一个成形的组织,还可讨论,但是,这个以“狂飙”命名的文学流派确实存在过。那群苦闷的、探索的、不满现实的青年作家们,也的确想要前进,想要奋斗,想要反抗旧社会,希  相似文献   

19.
鲁迅先生不只是一代文学巨学,更重要的,他还是旷代文化伟人。他是“一棵独立支持的大树”,挺立在中国历史上光明与黑暗的急剧更替期,新、旧文化的激烈冲突期,创造与起飞的紧张预备期。“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毛泽东同志对鲁迅的崇高评价,不是局限于文学、艺术或其它某一专门领域,而是以伟大的战略家的眼光,骋目于整个民族、社会文化的历史发展之恢宏天地,骋目于中国历史转折时期阶级斗争的总形势来看的。所以,他又称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鲁迅早期(指十八岁以前)的思想为大多数研究者所忽略。以“进化论”作为鲁迅思想发展之起端,似乎成了定论。这不能不影响到对鲁迅思想的全面、准确、科学的认识。本文不揣浅陋,试图对鲁迅前期思想形成,及影响作一初步探讨。不当之外,识者正之。一、鲁迅早期思想之形成鲁迅早期思想的产生和他的家庭,他青少年时特殊的遭遇以及他所受文化影响分不开。他出身于“绅士阶级”①的名门望族,然而又日趋败落。在鲁迅十三岁前后,家里“忽而遭到一场很大的变故”②。祖父下狱,父亲病重,他只好在身材不及典当衣物的“质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