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失业是工业社会的伴生物,是市场经济的正常经济、社会现象。失业不仅是市场低迷的直接后果,亦是经济增长的刺激因素。缓解失业者的困难有选择性的人道主义社会救济与普遍性的制度化失业保险两种方式。西方社会大多有较为完善的失业保险制度,内地正在建立、健全包括失业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香港解决失业等社会问题的主要方式则为社会救济。加大失业保险和刺激经济发展双管齐下,应是解决失业问题的系统举措  相似文献   

2.
控制失业率,几乎是所有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所有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失业问题。在我国经济转型期,下岗失业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已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国务院曾专门召开再就业工作会议,力求较完善地解决这一问题。然而,人们发现,下岗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国企职工下岗分流、再就业工作日趋复杂,要解决这一系统工程,有必要对我国当前下岗失业问题作以探讨和深入研究。一我国目前存在下岗失业问题的原因失业问题是当今世界最大的社会问题之一。曾几何时,中国在理论和宣传上是不存在失业的。“人人有饭吃,个个有…  相似文献   

3.
魏玛时期的失业问题伴随当时德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第一个阶段是战后的初期阶段,魏玛德国的失业问题开始凸显,在恶性通货膨胀的影响下,失业规模在1923年底迅速扩大。第二个阶段是相对稳定时期,随着德国经济持续的发展,失业问题开始得到缓解。但20年代中期的"合理化运动"又导致德国出现了结构性失业和技术性失业,这两种长期性失业类型使德国的失业率居高不下。第三阶段是大萧条时期,经济大危机重创了魏玛德国的社会经济,再加上政府经济政策的失误和劳动人口结构的改变,严重失业问题直到共和国的崩溃也未能解决。  相似文献   

4.
失业是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在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和人们具有较强心理承受能力的条件下,保持适度失业率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如果把所有劳动力都安排就业,会造成隐性失业,助长懒汉思想,影响劳动生产率。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的失业问题更复杂,解决难度更大。为了保证社会经济正常运行,必须建立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失业制度,把我国已经存在的失业问题制度化、法律化。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现代西方经济学关于失业的理论解释出发 ,分析了我国失业问题的由来、原因及趋势 ,提出了我国失业问题的治理方式和途径 :从宏观上 ,运用宏观经济管理政策措施 ,从微观上 ,把解决再就业问题与深化企业改革结合起来 ;着力培育新的就业机制和社会保障制度 ,并从不同角度解决再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经济理论将消灭失业当作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从而形成的我国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和特征就是劳动力分配方面的统包统配制度,同时实行了低工资多就业的政策。建国初期,这种制度和政策也确实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旧中国留下的严重的失业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在商品经济社会,这种制度和政策却成为产生企业内部存在的大量的隐性失业的重要根源。特别是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各企业相继实行优化劳动组合,分离出大量的富余人员,作为企业内的待业人员。这类人员相对于社会的失业人员来说,虽然还是可以称为隐性失业,但在实际上已是名副其实的失业。仅1988年,这支隐性失业大军不下2000万人,有人估计到2500万至3000万人。①因此,失业问题成为改革中不可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就业是民生之本。当前我国失业问题较为突出,已对我国经济与社会的繁荣与稳定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试图对我国严重的失业问题的成因进行探询,并分析了失业现象对我国经济与社会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提出了解决失业问题、实现充分就业的对策手段。  相似文献   

8.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英国的失业保障制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丁建定 《南都学坛》2004,24(1):20-23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由于周期性经济危机和产业结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英国的失业问题严重起来,持续性高失业率和长期性失业的出现是这一时期英国失业问题的突出特点。为了解决日益严重的失业问题,英国政府首先对失业保险制度进行改革,扩大失业保险制度的覆盖面,提高失业保险津贴的标准;其次,通过失业救济补贴、济贫法制度和劳动救济制度对失业者提供救济。建立了失业保险制度与失业救济制度相结合的双轨失业保障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为失业者提供了生活保障。  相似文献   

9.
国有企业职工失业是我国改革与发展亟待解决的大问题。本文依据现代失业理论,联系我国失业问题的实际,总结出了当前我国国有企业职工失业问题的三大特征,以及国有企业职工失业与再就业的六对矛盾,进而探讨了国有企业失业职工再就业的社会障碍和自身障碍,最后提出了解决国有企业职工失业问题的系统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失业问题几乎是任何国家和社会都无法避免的问题,中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更是如此。目前中国存在两种不同形式的失业,即一般意义上的失业和特殊形式的失业——下岗问题,也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二元失业保障制度体系,即针对失业人员的失业保险制度和针对下岗职工的特殊形式的失业保障制度——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与再就业制度。毫无疑问,下岗问题迟早要与失业问题并轨。因此,建立一个统一的  相似文献   

11.
建国以来,党和政府根据不同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为国民的社会保障权益制定了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为城镇居民逐步建立起由国家财政支持、以就业单位为依托的保障制度。改革开放以来,开始探索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国民社会保障基本框架,主要包括面向劳动者以解决其基本生活的各项社会保险制度、面向贫困或低收入阶层以解决贫困或不幸社会成员生存危机的各种社会救助制度以及为不断改善和提高国民生活质量的各种社会福利制度。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社会转型期,失业保险是我国面临的非常重要的问题之一。我国目前的失业保险制度在促进就业方面存在着不足。应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具体实际,在调整失业保险制度理念、适时提高统筹层次、完善就业服务机制等方面进行改进,不断完善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发挥它在促进就业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出现的失业问题,青年待业问题,亟待形成一种有利于创业就业的环境,树立自我创业意识和自主择业的精神,各级政府都应把就业工作纳入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部署来考虑,关心群众的就业,关心群众的生活。  相似文献   

14.
大同理想是中国人久远的梦,古代社会对大同的追求有种种体现.近代由于中西文化的碰撞,使得这一时期的理想追求有新的特色.建国以来,党的三代领导集体领导我们追求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人社会理想追求中的一个里程碑.  相似文献   

15.
当下中国知识型失业凸显了体制转型的失谐,其成因套用西方就业理论解释显得捉襟见肘;而仅仅归因于政府社会保障、就业服务等制度缺失或归因于高等教育、社会中介、社会观念等因素也显得差强人意,它们虽重要但非主要.影响中国知识型失业的主要的变量,一是劳动用工制度或就业市场体制;二是工业化战略中的产业结构和产业链因素.前者属于"生产...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引用详实的数据,说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面临着严峻的就业问题,并客观分析归纳了严峻就业问题的四大危害和五点成因,然后指出下岗失业的社会风险可以防患和规避,关键在于认清下岗失业的危害并正视其风险.为此,笔者提出我国规避失业风险,必须采取建立完善的失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健全失业风险的监测预警和规避化解机制等五项应对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重庆市高新区农转非人员就业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农民将失去土地,进入城市生活.失地农民进入城市后面临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就业十分困难.这使得失地农民转非后收入水平下降,不能实现安居乐业,给社会稳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以重庆高新区的调查为例,对失地农民就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就业率的对策措施.对于全市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一项重大举措.妇女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当前,我国的妇女发展面临着较大的性别歧视、就业难和参政水平不高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提高妇女的教育程度,积极扶持妇女自主创业,从政策上为妇女发展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19.
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在当代世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失业率要比就业率增长快的多,特别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失业危机比六七十年代更为严重。国际劳工组织《1999年世界就业报告》中认为越来越多的劳工被排斥社会之外,导致社会出现一系列社会弊端。本文首先阐述就业与劳动力充分利用问题,然后总结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运用的特点及对策,最后讨论了价格与就业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面对农村隐性失业的急剧显化,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农民就业思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一系列积极的探索,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农民就地转移的就业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