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力军 《劳动者》2004,(10):24-24
方京生。私营企业董事长。公司出纳是中专刚毕业的女孩,在网上认识了一个她认为可以托付终身的男人。但她一直没有看清楚,这个男人却是毁了她一辈子的人。她一直死心塌地为那个人不惜牺牲自己的前途,在前几天,听任男友的指使,身为公司出纳的她,偷窃了公司30万现金。公司没有选择马上报案,因为当时基本就确定了嫌疑,然后是通过苦口婆心的谈话,让女孩交待了作案原因及经过。我得说这做法确实未必好。但我还是不想先把事弄大。我是公司的大股东,所以在处理上比较有发言权,在看  相似文献   

2.
每一年都会有无数的大小公司相继倒闭,但这并不意味着你的公司一定会倒闭,至少前提是,你减少了导致创业公司失败的陷阱的影响。这是创业家乔治亚娜·奥利弗的看法,她是包柜系统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她说在让自己的创业公司获得成功之前,她曾犯下许多错误,正是因为如此,她才有资格在这个方面为大家提供建议。以下就是她所说的公司常犯的错误。  相似文献   

3.
左颖 《中国劳动》2006,(11):49-50
王燕是某IT公司信息产品事业部的人力资源经理,最近有件事令她比较头疼:公司里已有好几个业务骨干纷纷跳槽到了其他公司,公司员工之间私下也传,有几个能力比较强的员工也不太稳定,准备走人。领导多次找她,让她尽快物色合适人选,稳定员工情绪,因为公司业务不能停。但合适的人哪里说找就能找到,于是她考虑需要先稳定在职员工的情绪。她着手与个别骨干和部分员工进行了深入沟通,了解到那些同事离职和准备离职的原因是不满意公司现行的薪酬激励体系。员工们坦陈公司薪水让他们觉得公司并不看重自己的价值。但同时他们还承受着IT企业高强度的工…  相似文献   

4.
李娜是川中石油天然气开发公司的一名员工。1996年6月,公司与她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明确是工人岗位。2006年8月,李娜参加了公司组织的机关管理人员竞聘,被聘为所属博力公司的"综合干事"。2010年11月,李娜收到了公司发来的《员工退休通知》,认定她是工人岗位,应于2010年11月1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50周岁,  相似文献   

5.
李小姐从进入第一家公司到转来现在的公司都已经工作三年了,现在又准备换公司了。这次她选择的是一家外企。在前一家公司里,她不仅认真工作,在专业方面也扎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努力培养自己在这个领域里的英语实力,不忘自我充电,于是后来  相似文献   

6.
排名最后员工走人【案例】:王女士是一家保险公司的业务员,工作一年多来,销售业绩一直不错。2008年11月,由于家里发生一点变故影响了工作,王女士的业绩排在了公司的最后一名。按照公司的规定:业绩连续两个月排在最后一名的员工离开公司走人。尽管现在已经离开了公司,但是她觉得公司的这种做法并不合理,她不是没有能力,前几个月业绩连续排在第一名就很能说明问题。这两个月业绩  相似文献   

7.
咨询台:我女儿是某公司职员,今年4月怀孕后去医院检查,医生建议她休息保胎.随后几次检查医生均开具了建议休息保胎的诊断证明。我女儿每次都将诊断证明交至公司请病假,可在她保胎休假3个月后。公司通知她因法定医疗期已满,  相似文献   

8.
有问有答     
问:祝某刚应聘到某培训公司从事培训工作,由于性格比较内向,缺乏公关能力和市场推广经验,所以业绩一直达不到公司的要求。公司确认祝某不能胜任该岗位后,给她调换了岗位。一段时间后,按照公司有关考核标准,公司确认祝某在新的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于是公司以不能胜任工作,经过调整工作岗位后仍不能胜任为由,解除了祝某的劳动合同。祝  相似文献   

9.
提起我的朋友杨丽,大家无不惊叹于她创造的升迁神话。高职毕业之后,在本科生云集研究生成群的大公司从前台接待做起,然后就以火箭般的速度,在三年内登上了部门经理的宝座。是突来的神力炼就了过人的聪慧,还是侥幸的好运,大家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10.
劳动部门已经认定她所受伤害为工伤,单位也应以工伤事由承担赔偿责任。然而,她却与单位签订了一纸不该签订的协议,正是这纸协议剥夺了她的赔偿权。刘华丽是乳山市某服装有限公司员工。2006年3月的一天,她在车间里搬运机器设备时不慎滑倒摔伤,致使右股骨粗隆间骨折。先后两次住院治疗,共花费医药费13000余元。其中,第一次花费9800余元,公司全部予以承  相似文献   

11.
爱上女上司     
杨超英 《新劳动》2002,(19):44-44
琳是我的顶头上司。在没有成为她的下属之前,对她雷厉风行办事的方式我早有所闻。我还在另外一家公司谋职的时候,有个相好的同学在这间公司做文员,每次老乡聚会,他都会一本正经地提出他们公司的人事经理的厉害,办公时间,不准偷偷上网;为了确保工作效率,同事间不准聊天。这对刚刚从国企出来的一张报纸一壶茶混日子的同学来说,无非是要了他的命,  相似文献   

12.
17岁的秦彩秀生长在眉山一个偏远的山村,由于家庭贫困,初中毕业后,她没去已经发了录取通知书的财会学校报到,而是走进了成都鼎创包装公司打工,她想以自己的努力减轻家庭的负担。然而不到半年时间,还没满18岁的秦彩秀就被机器夺去了3个手指。5月20日,对秦彩秀来说是生命中最黑暗的一天。  相似文献   

13.
正微博晒"翘班"出游照女子被开除索偿失败陈小姐是一名外企白领,在上海一家外资企业已工作10年之久。2012年6月,她收到公司的解除聘用关系通知,称其从当年1月份开始累计旷工天数超过8天,按照公司规定,决定即刻解除聘用关系。陈小姐对此颇为不满,她认为自己每次请假均有申请,公司的行为系违法解约,应当支付违法解约赔偿金。于是,陈小姐将公司诉至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索赔16万余元赔偿金。  相似文献   

14.
职场小笑话     
正看来工作要黄了新来了一家公司工作,总看到一个四十多岁的女的。同事们见到她都笑着叫她"叮咚、叮咚"。今天我看见她,也逗了两句"叮咚、叮咚!"而且是很欢快的那种。她楞了一下,然后笑着离开了。旁边的同事都看傻了,我问他们怎么了。后来他们告诉我,这是咱们董事长,人家姓丁。不带你们这么玩的,看来工作要黄。快速成熟我找了很多家工厂,想进里面工作,可老板不让,说我不成熟。  相似文献   

15.
案例:欣怡是一名会计师助理,已经在会计公司上班接近十年了。她个性孤僻、不爱说话。在公司里,她似乎是个独行侠,除了公事,也从不与同事闲聊,每天都单独用餐。枯燥的十年职场生涯,让欣怡觉得纳闷、无趣。她没有朋友、更找不到一个可以谈心事的知己。她尝试和同事聊天,但与同事相处好像格格不入。她开始对自己没有了信心,更对身边的人没有了信任。每天陪伴她的只是繁忙的事务和机械般的生活。因此,她宁愿每天对着电脑玩游戏、上网玩微博,也不愿意花时间与他人建立更多的互动。  相似文献   

16.
先蒙后吓再挥拳7月11日,罗女士向成都市劳动保障监察总队投诉称,她向恒辉人才交流有限公司交了120元职介费后,被介绍到四川声达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声达公司要求她交纳128元体检费和1000元岗位责任金,她没钱交纳,于是提出不要这份工作了。她在交涉过程中,遇到了两位与她同样遭遇的男子,两男子提议一起到劳动监察部门去举报。谁知此话被该公司的人听到后,公司的人立即将他们拖到电梯里进行殴打,罗女士则迅速逃离了公司。阻挠执法耍霸道7月19日上午,成都市及青羊区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和工商部门的执法人员来到声达公司进行突击检查。当记者和执法人员进入该公司负责人陈乙的办公室时,一名自称公司保安的胖男子(后证实该男子为公司负责人之一的李昌兵)冲上来挡住照相机和摄像机,抓扯电视台记者。执法人员和记者亮明身份后,他仍大嚷:“谁拍我就打谁!”并冲向记者,对他们拳脚相加混乱中李昌兵盯上了正在拍照的成都晚报一记者,冲上去重重一拳打在该记者的胸口上,同时用脚猛踹。3名执法人员立即抱住李昌兵,挣扎中,李昌兵抓起茶几上的花盆要砸记者,陈乙也跑上前推打记者。110民警赶到现场后,李昌兵和陈乙才终于平静下来,接受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人员的调查询问。多块招牌...  相似文献   

17.
30多岁的何玉华,原是四川省广元市元坝区供销社糖酒公司副经理。她微胖的身材和白嫩的皮肤背后有一股不寻常的自强、自立的强大力量。她生长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但她从没想离开,而是千方百计地去建设、装扮她。元坝区始建于1989年,属纯农业区、省级贫困县,当地财政入不敷出,人们的购买力还很低下,相当多的顾客买糖以"颗"为单位,买酒以"两"购买。市场极度疲软,商业企业真有点"门前冷落车马稀"的惨景,身为副经理的她着急上火,多少个不眠之夜总在苦苦思索寻  相似文献   

18.
2006年10月,来自香港的姜甜(化名)与日立数据系统(中国)公司(以下简称日立数据)签订了一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今年3月11日,这份被很多人认为具有铁饭碗性质的合同被固定了期限,姜甜接到了日立数据的一纸解聘通知书。对此深感委屈的姜甜将日立数据告上法庭,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日前,法院对此案作出判决,认为日立数据公司以姜甜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为由,与其解除劳动合同并无不妥,宣布姜甜败诉,驳回了她的请求。  相似文献   

19.
正这是一家大型通讯公司,世界500强之一。我所在的增值部更是实力雄厚,因为专门负责公司新产品的开发、营销、推广。我作为新员工,被分到了一个新项目组。项目组的负责人黎姗,看上去是那种传说中典型的"白骨精",要求严格,行事果断。黎姗很年轻,我偷偷看过她简历,也不过才毕业三年多,而且是从外省的一所名不见经传的三流大学毕业。黎姗说不上有多漂亮,但我总觉得她身上有种说不出来的魅力。可到公司没多少天,我就发现不少同  相似文献   

20.
案例简介 小晴在甲公司做会计工作多年,2001年4月她又与公司续签了为期一年的劳动合同。2002年3月甲公司被乙公司收购,小晴的工作岗位没有因此发生变化。在此期间新用人单位乙公司也一直没有与小晴商谈有关变更或重新签订劳动合同的事宜。2002年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