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世纪阿拉伯心身论与心物论探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身论与心物论是哲学与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是涉及心理本质的重要理论问题。遵照思想历史线索,对中世纪阿拉伯心身论与心物论进行深入探析。研究该议题,有助于把握古今中外心身论和心物论的内在历史逻辑。  相似文献   

2.
心物关系 ,即文学活动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贯穿于《文心雕龙》的创作论、鉴赏论、文体论和文道论。本文着重探讨“神思”(创作论 )中的心物关系是神与物游。心物之间建立心理距离 ,旨在心物赠答  相似文献   

3.
心物等同论、物活论或万物有灵论、心物二元论和心物平行论等是欧洲哲学史不同时期、不同派别哲学家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及感觉、意识起源问题的探索中所留下的轨迹和成果。狄德罗关于感觉、意识起源的主要思想是欧洲哲学史旧唯物主义哲学家在本体论上对这一问题的最高成果。狄德罗在感觉、意识起源、产生问题上的光辉成果和缺陷是同时并存的,其哲学中的缺陷并不能掩盖其成果的光辉。  相似文献   

4.
两面论是一种渊源久远的心物关系理论,其最早源头可追溯到古希腊哲学。近代斯宾诺莎建构了一个严谨而系统的两面论哲学体系,成为两面论的经典形式,并得到了18世纪德国、法国、俄国等唯物主义哲学家的拥护和响应。以大卫·格里芬为代表的后现代有机论者和系统哲学家E.拉兹洛的精神一物质关系理论推动了两面论的现代发展。两面论是一个经得起考验的唯物主义理论,重视其思想研究有利于廓清当前的一些认识偏见,促进心物和心身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5.
明清时期是审美感应理论的成熟期,王夫之、石涛、刘熙载、王国维是其中的代表。他们对心物交感辩证统一的认识既深刻,又各有特点。王夫之的“情景相生”论,石涛的“神遇”“迹化”论,刘熙载的主客体“相摩相荡”论,王国维的心物交融论,分别探讨了审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用感应理论来透视意象与意境的构成要素,指出感应方式的不同是形成不同意象和意境类型的原因。审美感应理论还渗透到读者的阅读、欣赏过程中,形成中国特有的感应接受理论。  相似文献   

6.
在当代西方引人注目的心身学说中(仅就心身平行论的范畴而论),堪与拉兹洛的“双重透视论”、梅洛一庞蒂的“方面二无论”、塞尔的“心物并存论”、丹尼特的“工具主义”相媲美的,是皮亚杰的心身“同构论”。所谓心身“同构”,皮亚杰是指生理的因果性和意识的蕴涵之间的同构性(isomorphism)。这种同构论本质上源出于传统的心身平行论,但在实质性观点上又是对后者的超越。它使传统的心身平行原理在新背景下得以复兴,同时也为解决心身关系这一哲学老大难问题提供了一条可贵而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正>从哲学的发展历史看,人与自我意识的关系问题自古以来就一直是哲学家们关注的焦点问题,对此问题的不同解答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哲学理论。西方自近代以来哲学思想的发展,由于笛卡尔的心物二分的哲学观的出现,使得哲学家们的工作主要围绕着两种思路展开。一是赞同笛卡尔的观点,但将工作的重点放在了笛卡尔将心和物分裂后如何再将它们统一起来的问题上;二是不赞同笛卡尔心物二分的观点,并尝试另辟蹊径来解决心物关系问题。无论是塑造论哲学还是美国经验哲学的研究路径都属于  相似文献   

8.
“人为万物之灵”。人的意识问题,一向在中国哲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王夫之是中国明清之际伟大的哲学家。他的元气本体论诚可谓博大和丰富,而他的意识论同样有许多精采的东西。可以说,他的意识论和本体论一样,反映了中国古代唯物主义的最高成就。中国古代对意识问题的研究,涉及到形神关系、心物关系、见闻和思虑的关系,以及意识修养与意识能动性的问题。王夫之由于继承和发扬了先秦以来朴素唯物主义的优良传统,而对历代唯心主义又能以扬弃的方式分析批判,因此在所有这些方面,他都有自己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中国哲人在哲学的内容上是把自然界和人本身作为人伦价值来思考,这种思维不属于对象论;在方法论上陆学的“发明本心”和学而“知至”仅仅是涉及修养方法问题,而不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理论。  相似文献   

10.
陆家山无疑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的一位卓越的心学大师、哲学巨人。他的理论构建曾对华夏文明的发展增添了光彩,今天仍有开发、总结、借鉴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人本主义的伟大旗帜世间干事万物何为本体?这是中国古代哲学一个论争辩难、各持一说的学术母题。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哲人们,从先秦的“精气说”,到苟况、陆贾的天道自然无为说,从王充的元气自然论,到张载、王夫之的元气本体论,虽然不无对人的因素的肯定,诸如苟子有“人定胜天”之思,王充有“天地之性人为贵”之想,仲长统有“人事为本,天道为末”之断、但从总体言,则强…  相似文献   

11.
言、意关系问题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大焦点,道家在这个问题上的见解是深刻且富于创建性的。道家的“言不尽意”论经历了从老子经庄子到魏晋玄学的逐步展开、深化和明朗化的发展过程。“言不尽意”论在否定性的结论背后揭示了认识过程中的某些辩证特征,值得人们深入思考。“言不尽意”直接为道家的直觉方法和中国哲学的“负的方法”提供了认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先秦“元气”论认为,“气”是宇宙演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天地万物发展变化的根源和动力,“气”也能解释人的生命现象。而到汉代“元气”论被发扬光大了,在“元气”论中,哲学与自然科学进一步交融渗透,“元气”论被借鉴和引进到汉代天文学、医学、音乐学之中,“元气”论被王允引入文学理论也就构成了他的禀气论,曹丕将“元气”论和禀气论融入文学批评,构建了他的“文气”说。  相似文献   

13.
针对现代西方哲学不绝于耳的主体死亡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段德智教授新近出版了《主体生成论——对“主体死亡论”之超越》一书,提出了主体生成论与希望人学的观点。这是一部纯哲学的书。大凡谈及死亡的问题都有其宗教背景,但“主体”似乎是一个纯哲学的概念,本书在不同意义上使用“主体”、“意识”、“自我”、“个性”等哲学术语,又使用“我”、“我们”、“人”等日常术语,内容宏大广博,关系错综复杂。  相似文献   

14.
天人关系是中国古典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天命(道)与人事的关系问题;一是理性与情欲的关系问题。与之相应,中国古典哲学可被分为“人事论”和“人心论”两大部分:先秦两汉哲学以“人事论”为主,着重从客观方面探讨天道(命)与人事的关系问题;宋元明清哲学以“人心论”为主,着重从主观方面探讨理性与情欲的关系问题;魏晋隋唐哲学则显示出“人事论”与“人心论”并重的特点。以人事论和人心论为基本内容的天人关系论,本质上是探讨人的物质活动(“事”)和精神活动(“心”)及其相互关系的生活哲学。这种哲学以追求理想的自制生活为基本精神,它与以追求理想的外制生活为基本精神的西方哲学应可相互融合,并由此形成一种新生活观,即理想的生活之道是自制与外制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从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的哲学转向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从后现代主义哲学与现代主义哲学之间的分歧和对立中来把握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和主要特点,有助于认清哲学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转向的理论实质。与“现代主义哲学”相比较,“后现代主义哲学”具有以下特点:反对普遍化、总体化、同一性、等级体系、本质论、基础论和表象论,肯定多元性、多样性、差异、非中心、零散化、机遇、浑沌、不确定性、流动和生成  相似文献   

16.
当代中国哲学界出现了“哲学的功夫转向”,“功夫论”很好地概括了儒家对修炼、践行和生活方式的关注。彭国翔抓住“身心修炼”这一核心问题意识,对儒家传统功夫论进行系统研究,构建了“理想人格—具体功法—特点价值”的整体研究框架,在与西方古代哲学基调、释道两家功夫论的比较中突出儒家传统功夫论的存在合法性。在文献方面注重新材料的发掘和应用,并善于通过数据分析使其研究的实证色彩得以增强。儒家传统功夫论研究将在思想史研究的基础上,由“哲学的功夫转向”走向“功夫的哲学转向”。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中,“德”是一个贯通天人,涵盖哲学本体论、伦理观和社会政治理论等各个领域和层面的复杂观念。黄宗羲是17世纪中国早期思想启蒙道路的探索者,他把“一本万殊”的哲学思维理路运用于其对“德”观念的探讨中,建立了包含哲学本体论之德、道德修养论之德到政治之德等不同层面的德论。其德论在继承传统中进行理论突破和思想启蒙,体现了明清之际时代精神的召唤。  相似文献   

18.
阳明的“心外无物”不是一个认识论命题。大体说来 ,阳明论心物有三个层次 :一是“意之所在即是物” ,建立心物循环论 ,把心物相对而立的自然观点悬置 ;二是“物即事也” ,强调行为工夫 ,消心物于不“积”之实行 ;三是“感应之几” ,揭示人本己的生存结构 ,最终为心物奠立生存本体论的根基。通过这三层论述 ,阳明强调的是 :人不可能于本己的生存结构之外去追问心与物、善与恶等 ,而只能以自己的生存开辟出一方世界 ,从而让它们成其自身。此生存本体论大不同于海德格尔的基础存在论  相似文献   

19.
论黑格尔的历史发展“终结”观王连喜黑格尔的历史发展“终结”观历来是学术界争议不休、歧义较多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黑格尔历史哲学乃至整个哲学的生命。关涉到黑格尔本人的政治态度。综观黑格尔原著,他确实承认历史发展到日耳曼时代已达到了它的最高阶段,但他从未断...  相似文献   

20.
刘勰《文心雕龙·物色》既阐明从"感物"说到"物色"说再到"心物交感"说发展逻辑,又构成"感物—物色—心物交感"结构逻辑."心物交感"作为思想观念、形象思维、创作方法、审美交流方式,在其文论批评体系中贯穿"文以明道"本体论、"神与物游"创作论、"情景交融"意象论、"因情立体,即体成势"文体论、"体性""风骨"作品论、"知音""通变"鉴赏论等内容."心物交感"既是"感物""言志"说集大成,更是会通"言志""感物"为整体之心物关系认识之集大成,建构了中国古代文论批评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