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詹姆逊从其“第三世界文学”观出发,对歌德的“世界文学”概念提出了新的看法。他强调第三世界文学与第一世界文学的政治性抗争,前者具有的“民族寓言”的性质,凝聚着强大的民族集体无意识。他指出,歌德的“世界文学”的本意被曲解,应该从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接触的角度来看待来重新审视“世界文学”的概念,世界文学应该是积极地介入和贯穿每一个民族语境,知识分子在不同的民族环境或民族文化之间接触和交流中起到了媒介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浮士德》是歌德的最伟大的代表作。《浮士德》悲剧的写作几乎贯穿了歌德的一生。具体说从1774年至1831年间,总共花费了近六十年。歌德曾说他的作品是“一部巨大的自白的许多片断”。那么《浮士德》当是其中最伟大的段落。而且是他关于自然(含社会),关于人生,关于哲学的自白,一直响彻在德国与世界上空。《浮士德》与荷马的史诗、但丁的《神曲》、莎士比  相似文献   

3.
今年三月二十二日,是德国伟大诗人兼思想家歌德150周年忌辰日。为纪念这位世界文坛巨星,我校中文系、外文系于三月二十二、二十三日举行了学术报告会。上海译文出版社、《文学报》编辑部以及华东师大、同济大学的西德专家海尔布隆和拉德迈尔及其它兄弟院校的学者和本校师生共150余人出席。研究歌德的著名专家董问樵教授和多年从事德国古典美学研究的蒋孔阳教授分别作了《歌德与中德人民文化交  相似文献   

4.
晚年的歌德明确表达了对拿破仑的敬仰和崇拜,塑造出一个“乌托邦化”的拿破仑形象,其原因首先在于拿破仑对歌德有着“知遇之恩”;其次在于拿破仑是个天才,而歌德恰恰推崇天才;再次在于歌德将拿破仑当作批判德国现实、建构德国未来的一面镜子;最后在于歌德是一个世界主义者,反对民族仇恨,呼吁用世界性的眼光看待世界。透过歌德塑造拿破仑形象的四种动机,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他身上“庸人”和“天才”的双重性。  相似文献   

5.
在普法战争的炮声中,青年尼采沉思并写下了《悲剧的诞生》这部著作.这不是一部思古之作,而是面向德国文化、文化德国的未来之作.在德国即将统一,走上世界历史之际,他在思考德国要走一条怎样的文化道路,应当创造何种民族文化,成为何种文化民族,担当何种文化使命.而他关于德国文化、文化德国的想象为我们思考中国文化、文化中国的问题提供了一个参照.  相似文献   

6.
席勒(Schiller,1759—1805)在德国文坛出現,約比歌德迟十年。像歌德一样,他也經历了由狂飈突进时代浪漫主义的傾向(这时期的代表作:剧本《强盜》,1781;剧本《阴謀与爱情》,1783)到古典主义(这时期的代表作:剧本《华伦斯坦》三部曲,1798—99;剧本《威廉·退尔》,1804)的轉变。他的作品始終表現出反封建的强烈情緒和对民族独立自由的热烈願望,但也同时暴露出他在政治上的妥协性与改良主义。自从1794年起一直到他死,他和歌德进行了亲密的合作。这两位詩人在文艺創作中主观与客观关系問題以及一般与特殊关系問題上虽有分歧,但是在合作之中他們互相影响,不仅在走古典  相似文献   

7.
《浮士德》是德国伟大诗人和思想家歌德的代表作,是作者经过六十年的艰苦劳动和紧张探索而得出的艺术总结和思想总结。《浮士德》的内容十分丰富。它反映了自文艺复兴后三百年中德国的进步力量和反动势力的斗争,形象地再现了从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过渡这一历史时期德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并以缜密的哲理思考对一系列重大的社会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可以说,《浮士德》就是我们用来研究歌德思想的最重要的作品。本文着重分析一下这部作品的丰富的内容,间或提及歌德的其他有关著作,从中看看歌德的世界观。“泰初有为”——歌德的唯物主义思想歌德在《书斋》一场中借浮士德翻译圣经的情节探讨了哲学的最高问题。什么是世界的本原呢?浮士德首先回答是“泰初有  相似文献   

8.
恩格斯在《英国状况》一文中指出,只有熟悉德国民族发展的另一个方面即哲学方面的人,才能真正理解无神论者歌德的伟大。并且说:“歌德只是直接地——在某种意义上当然是‘预言式地’——陈述的事物,在德国现代哲学中都得到了发展和论证”。这使我们自然地想起了歌德的伟大诗剧《浮士德》,并启发我们进一步从哲学的角度去分析这部巨著,以便充分理解和估价其巨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读了赫尔曼·黑塞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创作的几篇小说,心中久久不能平静。他的孤独和乡愁,他的困惑和追求,以及他对现代西方文化的态度,不仅使人兴奋,感慨,而且使人沉思,反省。他使我们想起了鲁迅。1.补天之石黑塞曾在《荒原狼》中表达了他对世界的感受:孤独。他觉得自己是一只误入异己世界的荒原狼。这只荒原狼的最早的故乡,是古代日尔曼民族的条顿森林。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在黑塞的血管中流淌着18世纪末德国浪漫主义的热血。他崇拜歌德、诺瓦利斯,也曾迷恋过叔本华和尼采。这些精神革命的领袖鼓舞着黑塞把头伸出现实世界的水面,去呼吸  相似文献   

10.
歌德之所以成为一位古典主义诗人,与他早年在法兰克福接受的古典学知识教育有内在关联.本文从两个方面对此问题展开分析:德国当时的古典学怎样直接和间接影响了歌德;歌德的家庭与法兰克福社会为歌德提供了怎样的古典知识教育.在歌德出生的年代,德国人开始重新发现古希腊罗马文化,大量的考古学发现也可以让人们看到古代的艺术.歌德早年在鉴赏古代艺术品及学习古典文化中逐渐培养起自己的古典心性,这潜在决定了他日后的文学道路.  相似文献   

11.
早在一八二七年,德国作家歌德说过:“诗是人类的共同财产”,“民族文学在现代算不了很大的一回事,世界文学的时代已快来临了.现在每个人都应该出力促使它早日来临.……碰到好的作品,只要它还有可取之处,就把它吸收过来.”二十年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从经济和市场的观点出发,又一次提出了“世界文学”的概念:“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文学形成一种世界的文学.”五四新文学是我们民族文学的新阶段,又是世界文学的组成部分.它广泛地吸收了外国作品的“可取之处”,作为我们民族的优秀的文化创造,丰富了世界文学的宝库.  相似文献   

12.
也谈歌德的艺术创作观──《歌德谈话录》学习札记刘谋作为近代资产阶级文化高峰时期的代表人物,歌德在西方发生过深广的影响。《歌德谈话录》则记录了他晚年有关文艺、美学、哲学、自然科学、政治、宗教及一般文化的言论和活动。这部内容丰繁、为众多的读者和研究者所喜...  相似文献   

13.
浮士德本来是中世纪流传在德国民间的一个魔术师的故事,但是伟大的启蒙主义作家歌德将它改造、扩展成为一首内容极为丰富的民族史诗,反映了德国从封建主义过渡到资本主义时期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概括了歌德和他同时代人的斗争和理想,因此,人们正确地称之为“三百年德国民族的史诗”或“当代的《伊利亚洲》”。长诗不仅是一部优美动人的文学作品,而且具有十分丰富的哲学思想,被人称之为“哲学的诗剧”,在十八、十九世纪思辨哲学烟雾弥漫的德国,它像一股清新的山泉潺潺地破雾而出,又像一根红线贯穿着德国唯物主义思想史。今天,在林彪、“四人帮”反动思潮一度猖撅的我国,重读这一思想极为丰富  相似文献   

14.
歌德有一个长达60年的“浮士德情结”,他的悲剧《浮士德》用一个诡异的人物和故事传达了近代欧洲新精神价值建构的消息,开创了浮士德题材史上的新加工方向。这一切是在德意志民族的文化心理激流冲击下完成的。  相似文献   

15.
德国的高等教育源远流长,以科学和严谨著称于世界,也吸引了很多中国学生海外求学的目光。最近,歌德学院(中国)副院长柯理先生在北京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就歌德学院在中国的工作和留学德国等方面的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记者问:作为德国对外的文化机构,最近一段时间进行了很多的活动,如展览、音乐会等,请问歌德学院在中国的主要工作有哪些方面?  相似文献   

16.
1 1846年底至1847年初,26岁的恩格斯撰写了著名的《诗歌和散文中的德国社会主义》,在该文中,恩格斯首次提出“从美学和历史的观点来责备”歌德:我们并不象白尔尼和门采尔那样责备歌德不是自由主义者,我们是嫌他有时居然是  相似文献   

17.
在《威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中,歌德通过主人公威廉追逐自己戏剧梦想的经历展现了一幅18世纪德国戏剧发展的全景图。小说表现了启蒙时期德国市民阶层知识分子期望借助德意志民族戏剧来塑造德意志民族性以及假道艺术进入社会公共领域的尝试。与此同时,小说借由主人公戏剧梦想破灭、离开剧团并进入塔社的发展历程,反思了戏剧艺术的局限性。主人公威廉的修养历程折射出作者歌德对于艺术与社会、艺术与现实等关系的思考及其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王静  张典 《东方论坛》2013,(2):76-80
歌德的《论德意志建筑艺术》从三个方面引申了其美学理论:一、对德国新古典主义的批判;二、对德意志哥特式建筑精神的重新认识;三、从德意志民族精神的独特性角度提出特征论观点。但歌德理解的德意志哥特式精神实际上并不是中世纪的哥特式精神,而是一种明显具有新古典主义人性内涵的新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9.
《浮士德》的作者歌德是德国最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剧作家、思想家。1749年8月28日,他出生于美因河畔的帝国自由城市法兰克福,1832年3月22日逝世于魏玛。在他诞生的时候,欧洲还处在以专制主义和启蒙运动为标志的时代,在他晚年的时候,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几乎在欧洲的所有的国家占有主宰地位,在他逝世的时候,法国大革命,德意志帝国的解体和拿破仑的失败已经过去多年了。这些世界性的事变,使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发生了变化。歌德作为一个诗人、思想家,对此十分关注,从而对他的思想  相似文献   

20.
正如伟大的革命导师恩格斯所说,海涅是继歌德之后德国最伟大的抒情诗人。海涅也是杰出的讽刺作家和政论家。他不仅是德国人民最喜爱的诗人,而且也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喜爱的诗人。 在中国,海涅长期以来受到我国广大读者的推崇和喜爱,其热烈程度甚至令许多德国朋友大为吃惊。远在五四运动以前,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鲁迅先生就用文言文于1914年2月1日翻译了两首《赫纳(海涅)的诗》,载《中华小说界》月刊第2期,后收入鲁迅《译文集》第10卷《译丛补》。据考证,这两首诗便是最早介绍到中国的海涅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