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两汉在政治上对宗室有一个利用——限制——利用的演变过程。关于西汉对宗室从利用到限制,不少文章时有论及;而东汉对宗室从限制到利用,至今尚欠专文论述。近来甘谷汉简释文的问世,为我们了解东汉宗室的情况提供了宝贵资料。兹据甘谷汉简,并结合文献资料。探讨东汉在政治上对宗室的限制与利用,进而阐明这种限制、利用与加强皇权的密切关系。一、桓帝延熹年间之前东汉对宗室的限制  相似文献   

2.
《南都学坛》2016,(1):15-19
宗室王侯作为西汉统治阶层的重要成员,曾对维护汉政权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外戚势力的崛起,双方在政坛上展开角逐,他们的关系成为影响西汉中后期政局变化的重要因素。王莽在夺权过程中对刘姓王侯采取了兴灭继绝、经济收买、翦除政敌、军事镇压等手段进行笼络和控制,宗室与王莽的关系也由合作终至依附,但最后仍不免覆灭。分封的王侯与中央政权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深刻矛盾是造成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3.
刘歆(前53-前23),字子骏,后改名秀,字颖叔,汉高祖刘邦之同父异母弟楚元王刘交五世孙,刘向第三子,沛(今江苏沛县)人,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天文学家、文学家。其卓越学识为古今学者同声赞誉。班固、章学诚、章太炎、梁启超等都把刘向、刘歆父子看作是孔子的后继者。章太炎称孔子以后的最大人物是刘歆,顾颉刚称刘歆为“学术界的大伟人”。刘歆是一个在学术上与政治上都名声很大的人物,也是我国历史上颇有争议的人物。对刘歆的认识影响到对《七略》的准确解读,因此,有必要剖析一下刘歆的学行。刘歆以汉家宗室助王莽篡汉建立“新”权且贵为国师…  相似文献   

4.
明代的宗室犯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宗室政策的误导,明代的宗室犯罪是很普遍的现象。罪宗中有谋反叛逆者,有腐化堕落者,有相互倾轧者等。明代的罪宗依其罪行轻重,有的被处死,有的被禁锢高墙或闲宅,有的被革去爵位,有的被革去禄米,有的被降敕责戒,还有的未受到惩处。明政府对罪宗的处罚并不依明律为准。明代对罪宗的处置往往先由监察官举劾查验,再经法司会审,最后经皇帝定夺,皇帝握有对罪宗审判的最终决定权。  相似文献   

5.
宗室在明代社会中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为满足和适应其文化教育的需要,明政府注重对宗室的文化教育。明代宗室所建的文化教育设施不仅仅专为宗室从事文化教育活动所使用,而且惠及儒士、王府护卫子弟及贫民。通过考察其文化教育设施的修建,可剖析明代宗室群体人生价值追求的多元取向,也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明代政府对宗室社会的治理理念。  相似文献   

6.
古代宗室因"天潢贵胄"的特殊身份,其墓志撰写往往别具一格。从内容上看,宗室墓志所重自南北朝至唐代的功绩与事业转向宋明的德行和才学,墓主形象也由"藩辅"演变为"弃物"。同时,唐代翰林学士院设立之后制度化的官方撰文方式,至北宋和明代仍是使宗室墓志篇幅短小,形式刻板单一,风格单调乏味的关键。而非官方撰文的南宋与明代郡王以下宗室的墓志形式与风格则无甚特异之处,仍能保持较强的传记文学色彩。可见不仅各历史阶段的宗室墓志皆自具特色,因宗室政策不同和撰文方式变化诸原因,同时期宗室群体内部的墓志撰写也呈现出极大差异。  相似文献   

7.
明代宗室政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宗室政策,既不同于汉晋,又不同于唐宋。汉晋宗藩“裂土临民”,俨然独立国家。唐宋宗室“不胙茅土,其贤能者皆策名仕籍,自致功业,而国家亦赖之”,“其后杂进诸科与寒素等,而宦绩相业亦相望不绝书”。有明以汉晋唐宋为鉴,对前代宗室政策的内容有扬有弃,形成独自的特色。明代宗室政策,奠定于洪武初年,包括宗室政治权力、经济待遇和宗禁几方面内容。随着年代的推移,政治格局、经济状况的变化,宗室政  相似文献   

8.
实现"文士化"是北魏宗室阶层在精神文化方面的巨大转变,是其统治中原先进地区的客观需要。北魏宗室的文士化不仅表现为知识素养、精神面貌和行为旨趣的改观,更主要地体现在宗室积极参加各类文化活动,具备主体性角色意识,并为汉族士人社交圈所接纳。在方法论方面,这种身份角色论较传统的文化类型分析似更贴近"文士"概念的本质。  相似文献   

9.
对明宗室采取以诛杀为主要内容的打击政策,是李自成起义军的一项重要举措。起义军在所到之 地,怀着对明宗室的深化大恨,给予明宗室以严厉打击,并使这一社会阶层由此而衰落下去。李自成对于 明宗室的政策,反映了当时广大农民的心愿,对于铲除腐朽的明宗室势力,动员民众起来进行反抗明王朝 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不加区别的诛杀政策,在策略上也有所失。  相似文献   

10.
有明一代,受封为藩王的皇子共有62人,建有50个藩王府。这些藩府分布在全国各地,只有册封在成都的蜀王,是在一省范围内唯一存在的一个宗藩。本文依据文献及近年来出土的文物,系统梳理和考证了明代蜀藩世系、宗室嗣位与后裔下落,以及蜀藩府署与陵墓等历史情况,揭示了这个"二百七十年富庶之藩封"的兴亡轨迹,及其与朱明朝廷、宗室内部和人民大众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科举法与科举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科举法的主要形式与内容出发,认为科举法设计了一套考官之间、考生与考官之间相互监督的制度,具有重视程序建设、相关规定严密而具体,具有可操作性、重视礼在科举制度中的价值,道统与法统相统一、公平性等特点。科举法与科举制度关系十分复杂,它是科举制度的护航者,但在一定情形下也与科举制度的目标相冲突。  相似文献   

12.
从考试内容和文体来看,科举具有文学考试性质。科场试文与当时的文学密切相关,各种文学流派的升沉消长及文风变易皆与科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科举学”的视角研究文学,可以大大拓宽古代文学研究的深度与厚度,而科举文学研究成果日益丰富,又从另一个方面推动“科举学”走向繁荣。  相似文献   

13.
科举考试的功能与科举社会的形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举制在长久实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教育、文化、政治等多项功能,并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宋代以后,科举在政治上的重要地位及其重大影响,使中国逐渐成为一个以"凭才取人"的人才选拔标准和能力本位主义的价值取向为表征的科举社会。中国封建社会所以从门第社会走向科举社会,其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根源———摆脱人情困扰,追求社会公平。受此影响,中国社会至今仍有解不开的"考试情结"。  相似文献   

14.
科举是中国封建时代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自隋至清,科举历1300年之久,对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研究地方文化,就不能不考察科举状况。文章通过对无锡科举的简要介绍和初步分析,以期加深对无锡历史乃至江南区域文化的体认。  相似文献   

15.
科举文献是指直接记载科举制度及其运作的历史的文献,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或严格意义的科举文献是指独立存在的专门的科举文献,广义的科举文献还包括非独立存在的科举文献.科举文献种类繁多、数量庞大、自成体系、具国际性、命运多舛.科举文献的价值日益被人们所认识,其命运也经历了翻天覆地、变废为宝的转换.科举文献从一个方面有力地支撑着科举学的学科构架,使科举学这一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专学得以逐步成为显学.  相似文献   

16.
科举观体现为人们对于科举制度的认识与评价,它潜在而长久地影响着人们对于科举考试的情感、态度和行为.在科举制度的历次变革中,不同社会阶层的科举观往往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科举观研究的价值集中地通过"科举观研究"与"科举学"的关系体现出来.20世纪科举观的转变表明,科举观念具有承传与变易的基本特征,同时个体差异、科举认识、科举属性等因素都对科举观念的形成有着深刻影响.今后一个时期,研究视角的多元化、研究方法的多样化将是科举观研究取得突破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宋代皇宫内除了有专门的藏书处所与皇帝个人读书宴息的殿阁外,自真宗朝起,创设了为前朝去世的君主建置专门殿阁,收藏其御书、御制与诗文著作、书法手迹的制度,一直延续到南宋度宗朝.这是中国古代藏书史和档案收藏管理史上前所未有、后世亦无的独创.这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宋代最高统治者重视文教,身体力行,加强自身读书学习,勤于撰作,在全社会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出现了君臣上下未尝顷刻不以文学为务,非前代之所及的局面,促进了宋代文化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8.
明朝后妃与国家礼制关系密切.后妃身份藉由礼仪制度而得以确立.后妃与皇帝之间的复杂感情又会影响到礼仪制度的兴革,如明代历史上出现的洪武丧服改制、宣德贵妃授宝、弘治别庙奉慈、嘉靖皇后丧礼减杀.此外,后妃生育等问题也会引起国家礼制的兴革.明代后妃与国家礼制的关系,是传统社会"家天下"的必然结果,也体现"礼缘情"、"时为大"的礼学传统.  相似文献   

19.
吉卜林是20世纪著名的英国作家,也是英国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然而,一直以来吉卜林的作品因与帝国主义存在关联而饱受争议,对吉卜林的评论也呈现出"帝国"与"非帝"两极分化的局面,而对其帝国意识形态上的演变却很少有人关注。儿童故事《丛林之书》中的百兽凶猛狡诈,盛行丛林法则,丛林与村落冲突激烈;长篇小说《吉姆》中出现了多个民族和多种文化的会合,虽相互之间有些许冲突,但已趋向融合。从"丛林统治者"到"世界小友",吉卜林的帝国意识经历了从对立走向融合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为科举正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百年来,"科举"和科举制长期被妖魔化.我们不应将"科举"看成一个贬义词,而应该当成一个中性词,一个含义非常丰富而复杂的词语.通过对历史表象的辨析,可以发现以往人们对科举制存在太多的误解.古往今来的实践表明,不能否定科举制的合理内核,彻底否定整个科举制度实际上就是否定考试制度.作为传统社会相对公平的一种选才制度,科举不是传统社会的万恶之源,而是凝聚着中华历史上众多文化巨人无数智慧的一项制度创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