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劳动力市场的二元结构及其工资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刘易斯模型和劳动力市场分割学派的假设进行修正,提出了二元劳动力市场的新概念和假设,并根据"广东社会变迁基本调查"的多段分层抽样调查数据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存在二元劳动力市场,但其特征既不同于刘易斯对劳动力同质的假设,也不同于市场分割学派对于教育和培训仅仅是劳动力信号作用而无助于人力资本提高;教育和经验影响劳动的供给弹性和供求关系.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缺乏供给弹性-无限供给弹性"的劳动力市场二元结构.其中,"无限供给弹性"的劳动力市场符合"生存工资假说";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工资存在较大的差别,包括教育和有工作经验在内的人力资本对"缺乏供给弹性"的劳动力市场贡献较大,性别歧视在该市场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房地产市场的供给需求与税收政策调节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价的不断上涨既有供给不足的原因也有需求旺盛的因素,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必须针对不同类型的供需分层次调节。从我国房地产市场供给和需求的特点入手,从理论和政策层面分析了房价不断上涨的原因,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税收政策调节房地产市场的作用进行了评析。  相似文献   

3.
基于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分析了大学生在"次级劳动力市场"就业的困境与"一级劳动力市场"的进入壁垒,探讨了大学生努力提高"信号显示"力图进入一级劳动力市场的局限性,指出中国大学生的"就业难"和"薪酬低"并不仅仅是供给过剩,也不是偶然和暂时现象,然而解决这一问题存在着"市场失灵",建议政府关注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出台相应的扶持性政策以弥补"市场失灵"。  相似文献   

4.
基于我国目前农村劳动力市场失衡的事实,一是农村一般劳动力总量供给大于需求,而农村技术性劳动力供给难以满足非农产业需求;二是农村优质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后而导致发展现代农业的农村人力资源不足矛盾。通过经济学的一般逻辑分析方法,从技术和制度两个层面指出在劳动力预期收益和政府城镇化行为偏好的制度安排下。会产生大量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导致农村一般劳动力市场失衡现象,同时,大量优质农村劳动力流向城镇而产生对现代农业建设的负面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导致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市场失衡的主要技术和制度因素。  相似文献   

5.
论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的协调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70年代末兴起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开创了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的新纪元."政府失灵"、"市场失灵"和"志愿失灵"的普遍存在,表明任何单一主体都无法充分满足社会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摆脱公共服务供给困境的途径,并非是在政府、市场和第三部门之间进行非此即彼的选择,而是需要三者紧密合作,建立多元化的公共服务供给与协调机制,才能共同完成公共服务的使命.  相似文献   

6.
首先通过一个简化的理论模型来说明货币政策传导的需求效应和供给效应,探讨了"价格之谜"产生的可能性,进而运用VAR模型分别从总量和行业层面分析了我国1997~2008年货币政策传导的价格效应。总量结果表明,利率政策的变化会产生明显的"价格之谜"现象,持续期大约在半年左右;行业层面结果显示,"价格之谜"现象在行业层面的反应程度更强、持续期更长,并根据现实数据给予了合理的解释,进一步支持了"价格之谜"产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已成为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突出主题.针对当前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存在的不均等供给现象,文章分析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造成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供给的原因,以及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面临的困境,认为除做大"经济蛋糕"外,还可通过管理的、立法的以及其他相关制度层面的变革来化解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困境,以落实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战略.  相似文献   

8.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与制度供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用文献分析等方法探讨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与制度供求.认为自主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然而,政策层面上的制度供给往往是大企业而非中小企业.科技进步主导了企业的分化和演变,推动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产生与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比大企业更具有自主技术创新的能动性.制度供给远大于技术创新,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外部性制度供给远大于其内生性的自主创新.  相似文献   

9.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人们生存、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根本保障.农业保险是世界各国支持和稳定农业生产的重要政策性措施之一,而我国目前的农业保险却陷入了"供给不足,需求有限"的两难困境,文章对农业保险的供给和需求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设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力资源配置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力资源配置机制对人力资源投资效益及经济增长有重要影响。新中国成立以来 ,中国人力资源配置机制的演变经历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人力资源配置机制、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人力资源配置机制、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人力资源配置机制三个阶段。我国现行人力资源配置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人力资源市场供给主体和需求主体没有真正到位 ;人力资源市场地域分割、条块分割严重 ;人力资源市场供需矛盾突出等。我们应从构建人力资源市场供给机制 ,实现人力资源供给主体化 ;改革人力资源需求机制 ,实现人力资源需求主体法人化 ;减少人力资源供需矛盾 ,避免人力资源闲置浪费等几方面改革与完善中国人力资源配置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