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简评城市功能、产业结构与城市空间结构关系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城市产业结构转型改变城市空间结构的原理。从产业结构转型对空间需求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构建可持续空间结构的主要途径:坚持在动态发展的框架下构建城市空间结构,选择与产业结构转型趋势相适应的城市空间增长模式,利用交通设施建设引导城市空间结构演变。最后,以深圳市为例,论证了产业结构转型与可持续空间结构构建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城市空间结构视角下我国知识城市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中国快速城市化的大背景,从城市空间结构视角,阐释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的现状和构建知识城市的必要性。通过对现有城市的八大类型的分析,从社会、地理和经济三个空间出发,提出中国原型城市转型为知识城市的空间构建,并在国外知识城市的比较分析基础上,评估了中国十大城市转型为知识城市的潜能程度,这有助于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开拓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国城市化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3.
基于中国快速城市化的大背景,从城市空间结构视角,阐释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的现状和构建知识城市的必要性。通过对现有城市的八大类型的分析,从社会、地理和经济三个空间出发,提出中国原型城市转型为知识城市的空间构建,并在国外知识城市的比较分析基础上,评估了中国十大城市转型为知识城市的潜能程度,这有助于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开拓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国城市化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4.
长沙市作为中部地区中心城市之一,长期以来第三产业占据了城市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商业的发展对长沙的城市经济发展与空间结构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对长沙市商业业态的分化历程及其空间分布进行实证分析,进而得出长沙市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的演变基本规律。本文的主要结论是:城市发展历史、交通、城市规划政策、商业自身规律共同构成了商业空间结构的演变,长沙商业业态分化已经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中心区商业空间逐渐向外疏解,传统商业中心面临升级与转型的压力。  相似文献   

5.
体制改革前,中国社会特有的单位体制塑造了以单位为基础的城市居住空间的分异,随着社会的转型,特别是住房商品化体制的确立,原有的"单位化"城市居住结构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中国城市居住空间被重塑为以阶层为导向的分异结构.本研究通过对一家具有典型意义的国有企业单位社区的田野考察发现,在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的重构与再生产过程中,许多类似的传统单位制社区已从"单位化"城市居住空间中的基本单元逐渐演变为住房商品化体制下城市居住空间阶层化分异格局中的底层聚集区.如何实现这类社区的重建与新生,将是城市发展与治理中必须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现代工业的产生对于城市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企业不仅是城市经济的标志,而且推动了城市社会的变迁。以位于福州的福建船政局为例来探讨近代企业与城市社会的关系。福建船政局为福州的城市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推动力,它促进了福州城市经济的兴盛,推动城市教育的发展和社会观念的变化,改变城市空间结构,引起城市社会结构变迁。但由于福建船政局自身的缺陷和福州现代化的不足,限制了福建船政局对所在城市发挥更为深入的影响,没有带动福州成为重要的工商业中心。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社会中,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以及日益严峻的复合型灾害风险,使得传统城市安全治理体系与模式已无法满足需求,韧性治理理念逐渐引起重视。韧性城市治理体系具有健全的城市规划和设计、跨部门合作与协调、公众参与及社会创新、敏锐的风险识别力,以及快速的环境适应和恢复能力等特征。我国韧性城市治理体系构建面临城市建设规划有待升级、城市应急管理体系有待完善、城市空间结构有待优化、城市承载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应升级建设规划,优化韧性城市空间结构;加强基础设施韧性,完善城市应急管理体系;加强生态系统韧性,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加强经济和社会韧性,提升城市综合治理水平,以建立完善的韧性城市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8.
城市的工业化进程造成了现代工业生产与历史传统继承之间永恒的矛盾.苏州在现代城市转型中营造出了水性与根性的融合、务实与开放的交织、个体与和谐的并存、精致与多彩的辉映、儒雅与宽容的兼修的城市文化,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了一个交接点,在城市物质文化的建设中倡扬了城市人文精神,为当代中国城市的现代化转型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阐释维吾尔族传统生态伦理的丰富内容、多样化表现形态、鲜明的自身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其对当代新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文章认为,维吾尔族传统生态伦理中热爱自然、与动植物平等共存的宽广情怀对培育新疆生态意识文明具有感召作用;维吾尔族传统生态伦理中规约权威、普遍约束的实际效果对新疆生态制度文明建设具有借鉴作用;维吾尔族传统生态伦理中有效保护、节制利用自然的宝贵经验对新疆生态行为文明建设具有启迪作用。如能在当代新疆生态文明建设中对维吾尔族传统生态伦理思想加以继承、吸收、借鉴和洗炼,才能实现其创造性的现代转型和升华。  相似文献   

10.
现代中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之中,如何经营、发展城市成为时下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以文化为轴心的城市发展战略已成为诸多城市的共同选择。为此,应实施积极的文化战略,确立科学的城市文化发展规划,实现城市从功能城市到文化城市、从传统经济城市向现代宜居城市转型。  相似文献   

11.
转型社区从乡土村落向城市社会的转变不只是居民身份、基层行政建制与组织形态的变化,更主要是土地产权性质与空间结构的改变。土地产权与空间结构是形塑城乡二元经济社会形态的基础要素,转型社区实质上是城乡二元空间结构与制度安排在社区场域内的投射。作为城市化发展与城乡二元结构的产物,转型社区的性质特征必须在城乡二元体系中来理解。基于城乡二元土地产权与空间结构的视角对转型社区进行研究发现:转型社区的土地产权存在集体产权、国有产权以及混合型产权三种形态,分别形塑出不同的社区经济关系与公共服务关系;转型社区的空间变革主要有集体主导的局部空间改造与行政主导的整体性空间再造两条路径,相应形成不同的社区空间形态与治理任务。从土地产权与空间变革的角度能够解析转型社区的不同实践类型及其属性特征,进而为探讨转型社区的有效治理奠定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2.
清末新政是我国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清政府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改革促使这些因素不断地发生部分质变或量变。传统的政治机制、经济机构、文化体系等都发生解体和分化,现代的社会结构逐步形成。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的新起点和加速场。  相似文献   

13.
传统陕北秧歌作为一项民俗活动,在演出场面、表演队形、表演风格、采用音乐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审美形式。传统陕北民间秧歌的现代转型使其同时为民间文化事象和民众活动方式而存在。转型后的现代陕北秧歌在对民众的审美教育和精神团结、行为范导和社会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社会作用。将陕北秧歌作为一种社会资源开发出来,将十分有利于现代和谐这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中国语言学有3000多年的历史,富有自己的学术传统和研究范式。然而,从19世纪中后期开始,在西方外来强权和强势文化的冲击下,中国的社会结构和固有文化体系面临解体,学术研究深受西方学术范式的影响,中国传统学术从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研究范式发生转型。与此相应,中国传统语言学也随之转型为现代语言学。中国现代语言学在形式描写、结构分析、历史比较等方面突飞猛进,成果丰硕,终于跟上了世界学术研究的脚步,成为中国现代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15.
黑死病是中世纪英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分水岭,对英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具有重要影响,它是英国社会农奴制瓦解的重要因素,导致了英国社会封建主义危机的加深。但英国社会的变迁不是始于黑死病的“休克”转型,而是其前后社会发展长期演变的结果,农民从传统领主势力的控制之下解放出来,从社会底层逐渐走入历史发展的舞台,演变为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之一,促进了英国社会的整体转型。本文从长时段历史研究的视角阐述黑死病前后英国农民阶层的社会生活变化,探析黑死病与英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关系,以求教于业内方家。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当前乡村治理必须处理的供给与需求、控制与自治、一元与多元、传统与现代四大对称关系的梳理与释读,本文指出,乡村治理结构的现代转型应在四大基本逻辑基础上进行构建:在空间结构上要以农民的公共需求与乡村有效治理为主线来确定其适度规模;在权力结构上要以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来实现官治与民治的合作互强;在制度结构上要根据乡村具体境域来进行多元化制度安排;在资源结构上要注重传统资源与现代资源的有效开发与整合,最终实现乡村社会的善治与和谐。  相似文献   

17.
试论新疆游牧民族社会化的时代局限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游牧社会所特有的游牧文化,使新疆传统游牧民族个体的社会化也具有独特性,其传统社会化过程深深打上了游牧文化的烙印。在现代化进程中,新疆传统游牧民族成员社会化具有明显的时代局限性,主要表现为:政治社会化的发育程度与现代社会的民主要求之间的冲突;知识资源相对不足制约了游牧社会成员竞争能力的提升;性别歧视观念抑制着游牧社会女性成员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权利。  相似文献   

18.
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大规模推进中,农村社会空间结构的平衡被逐渐打破,传统的社会空间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逐渐呈现出的衰退和破败使具有生态活力的村居环境从根本上逐渐丧失。基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和核心理论,以农村社会空间结构的变迁为切入点,结合农村具体实践,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与村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居住、养老、教育、生产及再就业等社会空间结构的变迁态势进行分析和研究,以不同的空间模块对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对推动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社会空间结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凭祥市在新时期实现经济发展模式转型所面临的机遇和紧迫性进行了分析,论证了凭祥市实现由边贸旅游城市向现代商贸旅游城市转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政府推进凭祥市现代商贸旅游城市建设的对策和思路。提出凭祥市应通过大力发展针对越南游客的购物旅游来实现凭祥市由传统边贸旅游城市向现代商贸旅游城市转型是文章的一个重要视角。  相似文献   

20.
少数民族哲学视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中国少数民族哲学转型的重要个案,是中国哲学转型的重要部分。其理性省思的主题表现为在近现代全球性现代化运动中,不仅传承和阐释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而且在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城市与乡村的多重冲突中接受和阐释了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内的近现代西方哲学,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和中国哲学的现代化作出了贡献,从而体现出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家对“中国向何处去”问题的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