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古代中国的政教冲突主要指政权与宗教组织间的冲突.引发政教冲突的表层要素除了常见的政教间、宗教间的矛盾以外,统治者的个性因素不容忽视.引发政教冲突的深层要素源自政教各方对社会经济资源、政治资源、文化资源的争夺.合理分配有限的社会资源,是引导社会走向和谐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政教关系是社会关系中的重要关系之一,宗教与政治的复杂关系体现在文化意识、组织互动及其社会事务等多个层面。通过对这几个层面政教关系影响因素的分析,试图探讨政、教如何良性互动,构建和谐政教关系对建设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以生态文明为核心的美丽中国的建构框架。建设美丽中国不只是自然环境的保护与改善,更在于人文生态的建设。在建构美丽中国的过程中,人文生态建设是其应有之义,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宗教文化乃是人文生态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个要素。为了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需要充分发掘我国宗教文化中的和谐理念,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弘扬宗教文化的优良传统,发挥其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引导宗教文化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注重发挥其在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宗教工作法治化是解决宗教问题的有效手段,其正当性来源于宗教与政治、文化、社会、法律的协调统一。政教分离原则确立宗教工作法治化的政治基础,政治与宗教关系制度化、法律化实现了政教分离原则从政治原则转化为法律制度,并通过制度化、法律化的途径,宗教工作法治化得以实现。儒家思想中的多神崇拜是宗教工作法治化的文化基础,正是因为多神崇拜接纳了不同宗教文化的融合。多层次的社会结构是宗教工作法治化的社会基础,因为不同的宗教满足了不同社会阶层的精神需求。以宪法为中心的宗教法制体系和法治精神是宗教工作的法制基础,宗教与法律的相互渗透和融合,使宗教拥有社会关怀,使法律具备终极信仰。  相似文献   

5.
在我们时下进行的文化重建中,必须特别注意宗教的问题。首先要正确认识宗教在传统文化中的位置,看到以佛教、道教等为内容的宗教因素构成了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其次,要正确认识马克思、恩格斯的一系列关于宗教批判的论述,因为只有当理论上认识清楚以后,才能科学地分析宗教问题,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使社会主义中国的新文化体系中也有宗教的正常位置。第三,宗教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在中国呈现出种种复杂的局面,所以在文化重建过程中必须遵循"积极引导"的思想,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公民宗教是在政教分离的情况下,借助于宗教的形式来为社会确立共同的政治信仰。它并不是一种纯粹的宗教形式,而是借助宗教感情来维护政治上的团结。美国的公民宗教为我们提供了在政教分离的情况下,利用宗教的政治功能来服务于社会政治生活的“范例”。公民宗教对改善我国宗教与政治的关系,在宗教界进行以爱国主义和公民教育为主题的政治信仰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我们时下进行的文化重建中,必须特别注意宗教的问题。首先要正确认识宗教在传统文化中的位置,看到以佛教、道教等为内容的宗教因素构成了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其次,要正确认识马克思、恩格斯的一系列关于宗教批判的论述,因为只有当理论上认识清楚以后,才能科学地分析宗教问题,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使社会主义中国的新文化体系中也有宗教的正常位置。第三,宗教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在中国呈现出种种复杂的局面,所以在文化重建过程中必须遵循“积极引导”的思想,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国家宗教关系的特点,是与欧美比较而言的。中国历史有自身的发展轨迹,所以中国古代国家与宗教的关系,其展开的历史背景与欧美不同,中国古代社会"政教关系"一词有自己的特殊指谓。人文化的儒学在中国古代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决定了政教关系的基本走势:即教权绝对服从王权,宗教发挥"以教辅政"的社会作用。民间起义对宗教的利用造成了国家政权对宗教组织的警惕,外来干涉势力引起古代政府对外来宗教的警觉。  相似文献   

9.
当今世界 ,宗教的社会影响还将继续 ,作为一种意识形态 ,有必要搞清楚宗教与民族、民族文化、风俗习惯和迷信的关系。吸收宗教文化中合理的部分 ,这对社会主义文化大厦的建设 ,发展我国民族文化科学事业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政教关系是伊斯兰教和阿拉伯学研究中的重大课题之一,本文以公元七世纪二十年代到七世纪后期的阿拉伯社会为背景,分析了当时的有关社会现象,进而揭示了初期伊斯兰社会政教关系四方面的主要特征:①宗教领袖与政府首脑集于一身,②宗教规约与社会立法合而为一,③宗教活动与社会生活溶为一体,④宗教派别与政治集团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1.
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就是为了更好地凝聚共识、坚持和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围绕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内外部条件、联动要素、方法导向和舆论边界等多重逻辑展开,在战略定位、基本导向、内在方针、思想舆论的引导中定准位置、树立靶向,把握重点,明晰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内容与方法加以革新、引导意识形态领域深化改革,对"三个问题"进行辨析和合理引导,并划分了思想舆论领域的"三个地带",有力维护了主流意识形态安全,使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基础地位更加巩固.  相似文献   

12.
社会意识形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三个重要功能:明确建设方向,建构价值认同;整合利益冲突,协调社会关系;调控社会文化,形成前进合力.加强社会意识形态建设应着重把握好意识形态的主导性与社会思想意识的多样性之间的关系,坚持把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摆在首要位置;把握好继承创新民族传统文化与借鉴世界文化资源的关系,坚持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重要手段;把握好科学发展与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的关系,坚持把促进经济建设作为工作中心.应不断增强意识形态的包容性、科学性、创新性,使社会意识形态建设更好地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3.
西方许多国家为保障宗教信仰自由而在宪法中规定政教分离原则,这主要是基于中世纪政教合一体制的历史根源。我国《宪法》也规定了政教分离原则,但并无这种历史根源可循。关于政教分离的制宪原意,我国除了保障宗教信仰自由,还受到了政治、民族与文化因素的影响。这些特殊的制宪原意延伸出我国政教分离的宪法规范,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政教分离不排斥宗教人士参政议政;二是政教分离也要求国家公平地为各种宗教的发展提供最基本的物质保障。  相似文献   

14.
论宗教与法律协调的几点理论根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政教合一国家中,宗教教义也是法律规范,法律与宗教是完全协调一致的。当今世界上除极少数国家外,都采用政教分离的政治制度,在政教分离国家中,宗教与法律是社会上层建筑的不同范围。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同时,宗教对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有很大的影响,正确认识法与宗教的协调关系对国家制定有关法律及宗教政策有重要意义。下面试根据我国历史上和当代的实际情况探讨宗教与法律协调的理论根据。一、法律不直接规范调整人们的内心信仰,确认和保护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宗教活动不能超越法律的界限,从根本上避免了法律与宗教的…  相似文献   

15.
美国“重返亚太”后,把在亚太地区的全面参与作为维护其国家利益和霸主地位的全球战略。以东南亚为通道,美国通过军事、经济、外交、文化等多种形式对中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制造中国威胁论,遏制中国崛起和削弱中国对东南亚国家的影响。因此,云南省在桥头堡建设中要高度重视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问题,正确认识经济发展与政治认同的关系,关注宗教渗透问题,自觉传播和维护中国和平发展的形象。可通过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加强文化建设、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建设相适应、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等策略来多途径保障云南桥头堡建设中的意识形态安全。  相似文献   

16.
美国宗教及其对政治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美国是一个笃信宗教的国家。其宗教构成变化之大、教派之繁多、组织之活跃、对社会生活影响之广泛 ,令全世界瞩目。美国又是世界上较早实行政教分离的国家之一 ,但政教分离并不意味着宗教和政治无关 ,相反 ,宗教和政治已深深地融为一体 ,宗教与政治的分界线正在逐渐缩小 ,宗教在美国政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宗教与政治都是对人类生产与生活影响深远的重要社会现象。在原始社会,二者是水乳相容,合二为一的。近代以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政教分离成为大多数国家处理政教关系的基本准则。不过,政教分离并不意味世俗与神圣关系的完全解体,二者之间仍然存在着扯不断理还乱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18.
宗教与艺术原本是两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他们却有时结合在一起,形成密切的联系。藏族宗教艺术即是集宗教与艺术于一体的产物,它对藏族社会文化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该文在介绍藏族宗教艺术内涵的基础上,就宗教与艺术的关系问题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9.
民俗宗教生活是社会管理的一个子系统,国家在场管理民俗宗教生活是权力深入微观层面的一种技术实践,意识形态、符号、行政权力网络是国家在场技术实践深入民俗宗教生活的重要载体。国家在场技术实践通过直接与间接两条路径实现对民俗宗教生活管理目标的达成,基层管理是国家在场技术实践深入民俗宗教生活的核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协调发展是国家在场技术实践间接影响民俗宗教生活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20.
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部组成分, 是关系到国家政权的巩固、经济建设的成败、社会文化的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大问题; 新的历史条件下, 西方敌对势力不断加大对我国的意识形态渗透攻势, 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构成重大威胁; 必须把意识形态安全建设提高到国家安全的战略地位来认识, 加强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