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郭继民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3):111-118
宋明理学即新儒家的哲学理念蕴含了丰富的生态思想。周敦颐以太极之"道"贯通天地,其"太极说"表明人与万物乃先天性的本源存在,因此现实的人与万物应保持"诚"的关系,体现出周子敬畏生命的宇宙情怀;张载以"德"贯通万物,提出"民胞物与"的光辉思想,并以此反对人对自然的"对立";程朱以"理"贯通生命,并对"理"层层推进,为万物提供了存在的理由;陆王以心"统"万物,将主体之人与自然万物打成一片,尤其彰显出其对自然万物的"同源性"关照。某种程度上,新儒家的"天人贯通"思想可谓中国哲学史上最为系统的生态本体论。 相似文献
2.
程勇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44(3):187-199
儒家制度美学是一种以审美制度建构为关注核心、以审美功利主义为基调的美学视野。孔子依据仁学重构了具有审美乌托邦性质的礼乐文明,其中文艺审美具有根源性质。孟子进而从内在人性层面与外在国家政治层面,为儒家的审美乌托邦提供论证。荀子则以礼法一体的思路,使儒家制度美学具备了从知识话语向意识形态转化的可能。儒家审美乌托邦的实质是对周代礼乐文明的文化改制,儒家制度美学的实质即关于这一文化改制的思想布局与话语表达,是为实现儒家向往的好政治而对审美生活所做的规划。儒家制度美学有力地建构了古代中国审美文化图景,然而儒家思想的内在症结决定了审美乌托邦只能是一个关于政治、文化与审美的理想模型。 相似文献
3.
儒家“慎独”思想的现代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宁宁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4):12-15
“慎独”作为儒家道德修养的一个重要德性,一直备受儒家推崇,其最初的含义为“诚意”,指内心的一种精神状态,后理解为个体在独处无人注意时做到思想和言行的谨慎有德,后一种含义多被广泛接受。“慎独”有其一定的境界,即应注重不睹不闻的“隐微”处,“隐”和“微”即为“慎独”的两端。儒家“慎独”作为“入德之方”在个人修身中占据了显著地位,但其最初实为儒家出于为统治阶级服务而推崇的德性,其塑造人民道德高度自律性的性质,是统治阶级管理人民的有效方式。今天我们既要发扬“慎独”注重自身完善的内向思维品质,又应将其从对人的情感压抑中释放出来,伦理存在的价值应建立在真情之上,只有真情投入的道德才会带给人幸福。 相似文献
4.
杨琦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5(4):64-65
“礼”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先秦儒家已经开始把作为外在行为规范的“礼仪”与反映礼的精神实质的“礼义”相区别,以仁释礼,礼乐结合,内外一致。“礼”也就超越了实用与功利的目的,逐步转向审美。 相似文献
5.
儒家“民本”经济思想及其义利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延波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4)
儒家学说的出发点和根本归宿在于维护社会秩序的安定与和谐 ,因而也就比其它学派更多地关注社会利益。儒家在强调以民为本、以社会为重的基础上 ,主张“富民”和经济利益均平 ;同时又将社会的经济活动纳入其伦理道德的范畴 ,提出“重义轻利”的义利观。儒家这种经济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 ,因而也使其整体学说更具社会性和持久性 相似文献
6.
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及对我国古代音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小虎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7(3):72-75
儒家音乐美学思想形成于孔子,发展于孟子,成熟于荀子,至汉代《乐记》而集大成,并定型。儒家充分肯定音乐的社会功能,视音乐为道德教育的手段,主张礼、乐配合治人治国,提倡礼、乐和谐观,崇雅斥郑,反对变革。由此形成了儒家"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和的审美原则和美善统一的音乐美学观,这对我国古代音乐的发展既有积极的影响,又有消极的一面。 相似文献
7.
陈伟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3(3):120-122
儒家音乐美学思想在我国传统音乐美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这一思想对中国古代传统音乐艺术实践的影响却是极其有限的。儒家音乐美学思想的发展未给中国古代传统音乐的发展带来契机。而这一思想的禁锢,最终也未能挡住植根于最广大人民生产生活中的中国传统音乐艺术的成长。由此可见,笔者认识到,一种音乐思想的提出,应该有广阔的视野,社会的眼光,世界的意识,在传承与借鉴中走古今结合、中西结合之路。 相似文献
8.
9.
10.
嵇康是我国历史上一位重要的音乐家,以往学者对其研究较多。本文试图通过对嵇康玄学音乐美学思想与以《乐记》为代表的儒家美学思想的比较研究,进一步认识嵇康美学思想的深刻性和独特性。 相似文献
11.
陈芷烨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4(3):335-338,401
从儒学义理内涵看,儒学具有信仰和超越性的双重内涵,儒教为“本心本性即天心天性”的天人合德之教,儒学既是一种哲学理论形态,又是“儒教”,仁心本性为一切宗教精神与信仰之根源。从祭祀礼仪制度层面看,“三祭”是具有宗教意义的活动,重对神的报恩。天地、祖先、圣贤的图像存在于现实世界的自然与历史秩序之中,可使人超越当前现实世界,又可使心灵不陷溺于对超世的想象中,实现现实世界与超现实世界在纯宗教心灵观照下的不脱节。因此唐君毅认为儒学具有宗教性,儒家的超越智慧涵盖了西方的宗教智慧。 相似文献
12.
黄文彩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7(6)
先秦儒家美学孕育着丰富的生活智慧,他们秉承自我修养与健全人格的形成是自我实现的过程,也是探求真、实现善、创造美的过程这一观念,以追求道德至善和成己成人、平治天下的圣人境界而实现自我的“圆成”为旨归.因此,儒家审美有着明显的自成性及境域化的特征,主要体现在自我审美修养、自我审美和谐以及自我审美人格三个层面的圆成,层层递进,所展现的是一种审美化生存的境域. 相似文献
13.
全贤淑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1):122-124
日本明治时期的写实主义小说《金色夜叉》反映日本明治社会向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金钱物质的崇拜,以爱和恨的永恒情愫表现作品的复仇主题,诠释交织着爱与恨的情爱复仇主题的审美内涵。 相似文献
14.
陈芷烨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335-338
从儒学义理内涵看,儒学具有信仰和超越性的双重内涵,儒教为“本心本性即天心天性”的天人合德之教,儒学既是一种哲学理论形态,又是“儒教”,仁心本性为一切宗教精神与信仰之根源。从祭祀礼仪制度层面看,“三祭”是具有宗教意义的活动,重对神的报恩。天地、祖先、圣贤的图像存在于现实世界的自然与历史秩序之中,可使人超越当前现实世界,又可使心灵不陷溺于对超世的想象中,实现现实世界与超现实世界在纯宗教心灵观照下的不脱节。因此唐君毅认为儒学具有宗教性,儒家的超越智慧涵盖了西方的宗教智慧。 相似文献
15.
鲍菁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23-25
白石词以清空骚雅为主要艺术特点,本文不论词风,而从其作品本身的内容入手研究词人丰富的人性内涵,词人深情、爱国等等性格特点. 相似文献
16.
阎丽杰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2):98-100
"游"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个特定的审美范畴,也是中国古代文人的一种生存方式。儒家的游和道家的游各有不同的特点。道家的游是超脱之游、虚己之游、隐痛之游;儒家的游是入世之游、实己之游、显痛之游。 相似文献
17.
阮籍、嵇康的“越名教而任自然”不仅是其玄学思想的体现,而且也是其美学思想的理论基石,蕴含有独特的美学内容:人情纯真美、外表风神美和空灵飘逸美。 相似文献
18.
解丽霞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5):29-32
"礼"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观念,学术界对它的解读或基于文献学的考辨,或立足解经式的探究,都为寻求"礼"的"源"与"流"提供了一个基本途径."思想基因"借入儒学研究①,无疑是解释方式的新尝试,把"礼"看作是儒家的"制度基因",似乎给人一种附庸"现代"的意味,缺失了原初"古典"的意义,那么寻求"礼与制度"的可能性关联就成了立论的基点.本文立足对"制度"这一现代政治学概念的引借式分析,来探讨"儒"礼"在发展中所彰显的"制度性"演变,解决对"礼"进行"制度化"分析的质疑,为中西哲学(或思想)存在着"家族相似性"提供一份佐证. 相似文献
19.
20.
将玻尔的对应原理加以推广,指出其作用不仅限于是经典物理和量子物理之间的联系,而且普遍存在于物理学中任何高一级理论和低一级理论之间以及理想模型与客观真实之间的联系中;分析了对应原理的思想内核--极限条件下的转化标准和科学创新精神等内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