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般意义上的劳动争议是指用人单位和职工之间因劳动权利、劳动义务而产生的纠纷,这种劳动争议实质是民事争议.本文所要探讨的劳动争议既涉及民事争议,又涉及行政争议,是一类特殊的劳动争议案件. 相似文献
2.
《劳动理论与实践》1996,(6)
从现有材料看,国外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大体分为:调解、调停机构,仲裁机构,司法机构。一、劳动争议的调解、调停机构。在一些国家,如美国的联邦调解调停总署、菲律宾的国家调解斡旋委员会,都是把调解、调停作为处理劳动争议的独立工作来开展,调解、调停的概念不加区别。而在另一些国家,如英国的咨询、调解和仲裁处,韩国的劳动关系委员会却是把调解、调停做为处理劳动争议的不同程序而加以区别的。调解,是由劳动争议处理机构选派调解员在争议当事人之间促其谈判和解,但通常不提建议。如果调解成功,调解员应准备一份调解书,由他和当事人一起签名。调停,有的国家又称斡旋,则是由劳动争议处理机构选派的调停员或调停委员会在争议的当事人之间进行斡旋,可以提出解决争议的具体建议。如建议被当事人接受,调停员或调停委员会成员应准备一份调停书,由他或他们与当事人共同签字。 相似文献
3.
美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美国是发达国家,有成熟的产业关系和劳动法律体系。我国与美国的历史文化背景、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阶段各不相同,不能照搬他们的产业关系模式,但能从中得到不少启示,对我国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和工作有所裨益。美国劳动争议处理机构美国负责劳动争议处理工作的联邦机构有两个:国家劳动关系委员会和联邦仲裁调解局。美国劳动关系委员会成立于1935年,是具有准司法性质的独立联邦机构,主要负责对工会代表性的认证(国家劳动关系委员会组织秘密选举,对获得50% 1票的工会,指定其代表所有的工人进行谈判)和防止并纠正雇主或工会的不公平劳动实践,包… 相似文献
4.
香港法律规定,雇员与雇主产生劳动争议,须先到劳工处劳资关系科申请,由劳资关系科先行调解,调解主任为双方举行调解会议,该部门会尝试在友善的气氛下提出解决方法,迅速就申请达成和解,劳资双方有权决定是否出席,调解无法律效力,由当事人自愿遵守.香港大部分的劳动争议通过调解得以解决,对劳动争议的快速处理起到了很大的作用,2001年64%的劳资纠纷及申索申请经调解解决,调解率较高.主要原因是有一套完善的检控程序,处罚力度非常大,对雇主可以判处高额罚款及监禁,有一定的震慑力.其次,与雇主和雇员的法律意识较强,调解员的素质较高也有关系. 相似文献
5.
青岛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中国劳动》2001,(2):16-17
随着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就业结构也处于调整时期,劳动关系趋于多元化、复杂化.当前,青岛市的劳动争议案件每年以45%的速度递增,且集体争议案件及群体性突发事件时有发生,维护劳动关系双方权益的任务日益繁重.几年来,我们从强化劳动争议预防、协调工作入手,建立完善劳动争议处理工作新体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6.
7.
8.
浅谈劳动争议的处理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现行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遵循的是仲裁前置原则,即劳动关系双方发生劳动争议后,在没有经过劳动仲裁的情况下不得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不可否认,这种处理模式在发挥劳动争议仲裁机关职能,减轻人民法院工作压力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劳动关系呈现出复杂化、多样化的态势,原有的劳动争议仲裁前置原则已不完全适应当前劳动争议处理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为应对当前劳动争议处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关于加强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设的规定,江苏省泰州市全面推行基层劳动争议调处中心建设。2008年4月在姜堰市试点,9月份在全市全面推开,通过精心组织,稳步推进,全市基层劳动争议调处中心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预防争议、减少纠纷、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一、正确理解劳动仲裁证据的概念是做好证据收集的前提 所谓证据,是指证明案件或者事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劳动争议仲裁证据是指处理劳动争议案件过程中,劳动争议仲裁委用来证明劳动争议案件真实情况的事实依据,也是仲裁委正确适用法律,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劳动争议仲裁证据具有证据的一般属性,概括起来仲裁证据有三个显著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研究综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我国实践逐渐形成劳动争议处理的“一调一裁两审”体制。随着实践的发展,这种体制逐渐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特别是仲裁和法院的关系(以下简称“裁审关系”)已经成为人们对现行体制批评的焦点。学界和实务部门在最近几年纷纷撰写文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如何做好因工伤亡的认定及未参加工伤保险职工的工伤待遇争议处理工作,已成为困扰劳动保障工作的焦点问题。本文从劳动争议处理的角度,主要针对未参加工伤保险的工伤职工待遇问题,就如何构建科学、有效、快捷的争议处理体系,提出几点建议。一、劳动争议的一般处理途径《 相似文献
13.
14.
<劳动法>明确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但是在当前的劳动争议案件中,由所谓的"事实劳动关系"而引发的劳动争议则越来越多,其本身所带来的不合法性和不稳定性给处理此类争议带来不小的难度. 相似文献
15.
16.
近年来,巴中市在加快劳动保障事业发展中。坚持把劳动仲裁机构建设作为推进劳动保障工作的重要举措,以加快建立完善市、县、乡镇(社区)级劳动争议处理机构为突破口,积极从制度创新、运作模式、工作程序、管理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劳动关系成为相当普遍的一种社会关系。因此,公正、及时、正确的处理劳动争议有利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实现。本文分析了我国现行制度的缺陷,从立法、诉讼等角度提出改革我国劳动争议改革的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18.
一般来说争议的处理方式有以下几种:协商、调解、仲裁、诉讼。协商是争议双方自行协调解决争议的方式。调解、仲裁、诉讼都是三方解决方式,因劳动者、用人单位之外的第三方的不同和解决程序、强制力来源的不同而存在区别。协商的机制是以双方的信任关系和互利妥协为依托来解决争议的。而调解、仲裁、诉讼则一般是引入了第三方的专业权威,行政权力或司法权威来解决争议。 相似文献
19.
劳动保障部赴澳大利亚考察团 《中国劳动》2001,(1):54-55
一、澳大利亚劳动争议处理体制
(一)主要法律
澳大利亚联邦和各州都有立法权.联邦有关劳动关系的第一部法律是1904年的<联邦调解与仲裁法>,1988年为<产业关系法>,1996年自由党执政后,将其改为<工作场所关系法>.<工作场所关系法>目的是新政府优先和重新构造澳大利亚的产业关系体制,促进劳资双方建立更直接的关系,减少第三方的干预. 相似文献
20.
论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调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社会发展对劳动关系的调节提出了全新要求,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改革已显示其紧迫性。其制度的取向应使争议处理纳入劳动关系调节体系,其内容应体现当事人意志的作用,其效果应达到息讼目的,其方案的设计又必须考虑到我国的国情,尤其是历史的沿革,具体设想是改现行企业调解机制为行政调解机制,改现行先裁后审制为分类处理制度,并辅之以一整套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