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五四新文化时期的新知识分子在重新解读民主的时代语境下,为俄国革命(二月革命、十月革命)能够快速进入知识界的舆论场域搭建起了舞台;借助报章杂志的舆论空间频繁刊载有关俄国革命的新闻通讯、观察游记和专著文论。各种报道、议论和评价无不彰显出中国知识界对俄国的态度与反应的变化;知识界眼中的俄国由“革命”到“俄乱”再到“革命”的形象转变,隐约透着一种国人“自我想象”的逻辑思绪。随着对俄国革命认知的不断深化,知识界逐渐凝聚出“联俄”、“友俄”的讨论主题,以及“学俄”的思想倾向。与此同时,知识界内部亦因对俄问题而渐显群体分化的迹象。  相似文献   

2.
苏俄及共产国际对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俄和共产国际从其东方战略出发 ,积极在中国寻求盟友 ,最后决定面向孙中山。孙中山则由于国内政治局势的变化和寻求列强支持的失败 ,转而寻求苏俄的支持。这样 ,苏俄、共产国际与孙中山从各自不同的利益出发 ,相互接近。苏俄、共产国际对孙中山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促使孙中山改组了国民党并且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 ,同时调整了革命方略 ,即是从注重军事工作转而注重政治工作 ,特别是宣传工作。不过 ,苏俄及共产国际对孙中山的影响还是有限的。国民党改组后孙中山的言论表明 ,孙中山的革命理念并未发生根本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从中共“一大”到中共“二大”(1921年7月至1922年7月)这一时段,对中国共产党来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在仅仅一年的时间里,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社会、革命的认识发生了质的飞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正确判断中国特殊二元社会是制定革命战略的客观依据和出发点.中共“一大”后,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东方革命理论指导下,通过革命的实践,逐渐剖析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般特征:二是由此确定中国革命分二步走的战略,第一步是实行民主革命,第二步才是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中共对中国社会、革命的认识产生飞跃有三个路径: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东方革命理论的指导是理论路径;二是中国共产党理论联系实际是认识路径.三是以李大钊、陈独秀等一批马克思主义者勇于实践是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4.
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与生俱来的特质,是中国共产党成功跳出“历史周期律”、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重要保证。自我革命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程,内里聚含着丰富的马克思“革命”理论的基因。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革命理论的指导下,紧密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在进行社会革命的同时实现了自我革命。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经历了从“革敌人的命”到“革自己的命”的转化,不仅彰显了无产阶级政党相较于资产阶级政党的优越性,也凸显了先进政党的高度自觉性和自律性。  相似文献   

5.
进入20世纪后,学生在中国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学生革命,更是重大的时代课题。中国共产党人对学生革命的问题相当重视,并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认知。在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看来,学生不是一个独立的阶级,但有着强烈的革命性,要加强对学生革命性的引领;即便在革命过程中多将学生归入小资产阶级范畴,仍然是对其革命性的肯定。中国共产党人也界定了学生在革命中的重要作用,五卅运动之前,学生是革命的“宣传者”“联结者”与“急先锋”;五卅运动之后,学生成为革命的“帮手”,是“工农之次”的革命力量。动员学生参加革命,是中国共产党一项重要工作,其主要策略有:推动学生与工农大众相结合、支持学生加入政党、开展学生运动、组建学生军等。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学生革命的理论探索,奠定了中国共产党学生革命理论的认识基础。  相似文献   

6.
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关系的研究是国史、党史研究的重要课题,历来备受中央领导层和国内外史学工作者的重视。改革开放以来,从共产国际驻华代表与中国革命关系的特定视角和内容出发,深入挖掘和探讨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的关系愈来愈成为众多学者关注与研究的焦点。随着许多独创性见解的提出,该领域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也存在一些误区和争议,亟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自我革命作了大量论述,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新理念和新观点。“自我革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体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革命本质性、党的自身建设的全面性、党的社会革命的引导性、党的事业发展需要的时代性等鲜明特征。深刻把握这些特征对于深入理解自我革命理论,将党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革命是稳定性的概念,古今中外有着基本的理解和认知;革命更是开放性的概念,对其认知与理解存在着广泛的时空差异性。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对革命概念的认知,既保持了相对的连续性与一贯性,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毛泽东保持了"政治革命"为中心的革命概念与内容认知延续;邓小平实现了"改革开放"为中心的革命概念与内容认知转换;习近平开启了"社会革命"为中心的革命概念与内容认知创新。考察和研究新中国70年中国共产党人革命概念的认知过程,总结其经验教训,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9.
中国革命两步走是关系到中国革命的一个重大的战略策略问题。为此中国共产党进行了长期艰辛的探索 ,其间经历了多次选择、多次曲折 ,甚至多次失败。最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终于找到了正确的道路 ,并形成了科学的革命理论 ,从而领导中国革命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明确指出;“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两步,其第一步是民主主义的革命,其第二步是社会主义的革命。”毛泽东科学阐述了两个革命阶段相互间的关系,批判了在这个问题上的“左”右倾错误倾向。毛泽东的论述表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的步骤和规律有了比较全面的正确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1.
土地革命时期,如何在广大农村地区对农民群众进行革命动员是中国共产党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革命动员是一种战争艺术,是革命成功的关键。商城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农民武装斗争的一次成功范例。文章以商城起义为个案,通过分析以革命知识分子为主体的商城县党组织对农民进行思想引导、物质激励、白话宣传等革命动员模式,探讨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早期成功动员广大贫苦农民走向革命道路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共产国际解散对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突发政治事件。国民党借共产国际解散的机会,趁势从政治、舆论、军事等方面发动对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攻势。面对危机,中国共产党应对的策略是:统一思想,加强内部整合;组织舆论反击;进行积极的军事防御。通过这些措施,中国共产党成功地化解了由突发政治事件引发的危机。  相似文献   

13.
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辛亥革命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一个内在生长点。首先 ,早期共产党人基本上都受过辛亥革命的洗礼和深刻影响 ,由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其次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造成传统社会的总体危机 ,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创造了社会条件。再次 ,新文化运动作为继续辛亥革命事业的探索促发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着眼于辛亥革命 ,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这个母体中的孕育过程 ,更深刻地揭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4.
十月革命是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中国共产党从来都把自己的事业看作是十月革命的继续。澄清唯心史观和历史虚无主义对十月革命的错误解读,对于补好理想信念的精神之钙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学习和借鉴十月革命的宝贵经验、坚持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坚守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初心的核心意蕴。  相似文献   

15.
思想建党是指党为保持自己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而在思想理论方面所进行的一系列工作.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推崇思想建党主要是基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组织、解决党内的思想矛盾,以及确立新的意识形态等的考虑.  相似文献   

16.
运用口号宣传服务于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上的一项优良传统。国民革命时期,党通过具有针对性、鼓动性、多样性的口号宣传,激发了广大民众的革命热情,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迅猛发展,给当代中国的宣传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启示:口号宣传要兼具亲和力和感召力,要善于捕捉时机,拓宽传播渠道。  相似文献   

17.
本文围绕着中共与北方地区国民革命运动的关系,对北方地区国民革命运动、中共的地位与作用给予了系统评述。文章认为,中共北方地区党组织对北方地区国共统一战线的建立与发展、对北方地区国民革命运动的开辟与推广,以及北方地区国民革命运动对南方地区国民革命运动的促进和对北伐的支援上,均作出了重大贡献,应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和充分的肯定。  相似文献   

18.
国民革命时期,在共产国际的指导和帮助下,中国农民运动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势力.但由于共产国际的基本理论割裂了中国革命反帝和反封之间的内在联系,限制农民运动的发展,导致国民革命和土地革命之间的矛盾始终无法解决,最终阻碍了农民运动的深入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纠正了这一错误,为革命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共产国际在成立初期对于东方革命的总体构想,学界通常以"东方战略"名之。这个说法流行虽广,却有把复杂的历史简单化之嫌。最大的问题在于忽略了共产国际对东方革命的设想是从世界革命总体布局出发的。直到1920年,列宁和共产国际还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意义上坚持世界革命理论。尽管在共产国际二大上对东方革命的前景作出了超越阶段的乐观估计,但仍然是以欧洲革命胜利为前提的。直到共产国际四大,随着欧洲革命陷入低潮,东方革命在世界革命中的地位才变得突出,但却脱离了原来世界革命理论的框架,这是共产国际在指导中国大革命中一系列错误的总根源。  相似文献   

20.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国家结构形式的构想,主要是基于实现国家统一和处理好国内民族问题这两个方面考虑的。从联邦制到单一制的演变,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内在的历史逻辑。从“二大”到土地革命时期,联邦制构想逐步丰富和发展,民族自决成为联邦制的核心内容,联邦制则是民族自决的必要依托。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认同得以明确,联邦制构想明显弱化,提出了少数民族与汉族联合建立统一的国家的主张。解放战争时期,随着民族区域自治在内蒙古的成功实践,中共逐步放弃了民族自决的主张,而强调民族自治权,最终为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民主集中的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