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社会政策实施与社会工作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之间的关系,是与西方社会所表现出来的关系有所不同的,因此针对我国的国情我们特别提出了社会政策实施的概念。我们希望社会政策实施表达的内涵能与政策执行有所不同,因为我们认为社会政策实施是一个行动与过程的概念,当然我们这么说也是有其道理的。  相似文献   

2.
国家与社会:社会福利体系结构性变迁规律与制度框架特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实质是国家在社会与福利发展中扮演的角色,社会福利体系结构与政策框架主要由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组成,中国社会福利体系与制度安排在历史发展阶段、水平结构、垂直结构和体系结构建设方面均与欧美国家存在着巨大差距,这既反映了中国社会结构与政策模式的独特性,又说明福利制度建设与政策框架设计任重道远,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现代化尚有不小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现代化迫切需要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伴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全面深化改革、社会建设到社会治理等一系列国家战略议题的提出,党和政府越来越认识到社会工作在应对社会转型问题与实现这些战略任务中的独特优势和可能贡献,并通过制度安排与政策创新促进社会工作加速发展。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依法治国战略,为社会工作行业的制度性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契机。依据大卫·豪关于社会工作理论的二分法,社会工作政策可分为为社会工作发展服务政策与社会工作发展政策,它们经由政府、公众与社会工作行业三者推动而得到发展,而它们的价值追寻在于谋求社会工作的合法性与回应政府和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的发展历程与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社会工作”和“社会政策”都是源于西方的概念。它们就像一对兄弟,为解决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过程中的社会问题而生。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都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它们走过的发展道路值得我们深思:是社会、经济大环境的变化导致的社会政策的变化,从而使其传承机制———社会工作也随之发生变化。为此我们以一般认定的社会工作的六个发展阶段为线索,通过对各个时期社会、经济的大环境及社会政策变化的描述,探索这些变化与社会工作发展的关系,并试图从中找出中国社会工作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位置及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社会结构、社会需要、社会政策与社会制度发生重大的结构性变化,如何将中国版社会福利共识、福利国家形象建构与社会管理创新,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工作制度建设结合起来,创造中国版社会福利现代化模式成为当务之急。在比较英国和欧洲、美国、拉丁美洲和东亚福利国家与福利现代化模式基础上,首次提出的以公共服务、社会服务和应急、社会救助服务为主体的中国版社会福利制度框架,实质是界定政府职能范围,确定社会服务优先领域,描绘中国社会建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中国社会福利实践为社会哲学、福利哲学、现代社会观、福利政治学和福利社会学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环境、社会需要、社会结构与社会制度发生重大结构变化,中国特色社会政策框架设计与社会福利制度建设议题应运而生,成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核心与主题,成为安定团结、社会管理的社会基础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前提,标志着中国社会政策时代的来临。与此同时,中国以市场经济法律制度框架为主体的经济立法取得显著成绩,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的经济法律制度框架,为依法治国和法制化建设奠定了基础。更为重要的是,经济全球化处境、改革开放政策方针、经济体制改革实践、社会结构转型、社会需要结构战略升级、社会现代化建设与高风险社会形成,尤其是中共发展哲学与执政理念的革命性转变,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宏伟战略目标,标志着中国立法重点与立法模式由经济立法转变为社会立法,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政策框架形成与社会立法时代的来临,标志着依法治国方略与法制化建设进入关键时刻,实现三步走发展战略与社会现代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熊跃根 《江海学刊》2014,(3):96-103
儿童的福祉与社会保护是社会福利领域的一个核心主题。在欧洲发达国家,自20世纪中期以来,针对未成年人的福利津贴项目、社会服务和社会政策是政府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由于有关儿童保护的价值观、伦理及实践方面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加上文化与社会观念的差异,欧洲各国针对儿童保护的政策与社会服务在理念、模式与实践方法上不尽相同。比较分析不同福利体制类型下的儿童保护制度与社会政策,将为我国在社会加速转型与家庭变迁背景下,发展与实施社会儿童保护制度与政策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与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中国社会福利制度史角度,依据社会福利理论,主要运用文献回顾方法,以西方国家残障福利制度历史经验为参照,首次系统回顾、总结中国残障福利制度发展规律.笔者认为2010年是中国社会福利元年,残疾人福利是社会福利制度与福利时代的重要内容.中国残障福利制度与服务体系分为两大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前尚未成为"独立性"政策议题.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人道主义式道德化"福利模式,制度化与法制化残障福利制度初见端倪.在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构建和谐社会宏观社会处境下,道德化福利模式战略转型迫在眉睫,构建和谐社会迫切需要"积极性"残障福利政策框架.本文首次提出"积极性"残障福利政策框架范围内容,指明未来发展的战略重点与优先领域.最后笔者根据现代杜会福利制度发展变迁普遍规律与历史经验,充分考虑中国的现实状况,针对残障福利工作战略转型,建立"积极性"残障福利政策框架成为国家发展战略重点的状况,提出若干宏观战略思考与政策建议,描绘"积极性"残障福利政策框架建设路线图与方向,明确阐述国家在中国特色社会福利和残障福利制度建设中的责任主体角色与国家行动议程.  相似文献   

9.
社会工作是一项专业化和职业化相结合的助人工作,在我国社会转型期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社会工作的职业化发展面临的许多的问题,社会工作的职业化发展道路应该立足于政府的社会政策,在实践中以社会保障制度为切入点,来解决职业化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探索出一条本土化的社会工作职业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尤其是2006年以来,中国社会工作制度建设迎来前所未有战略机遇期。中国社会福利时代来临和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社会建设,社会管理创新和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尤其是由人力资源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强国,不约而同聚焦社工教育制度和社工人才培养。本文运用文献回顾、基础理论研究、宏观政策研究、实地参观考察、比较政策研究等方法,首次全面、系统回顾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发展阶段与历史变迁轨迹,并提出了完善社工教育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传统社会福利思想注重维持救助对象基本生活水平,发展性福利观则强调社会问题的预先防范,主张通过必要的援助与支持,为服务对象自强与自立创造条件,二者均有局限性。新发展主义福利观试图融合二者,强调经济发展成果惠及各个阶层。发展主义取向在改革开放前已经萌芽,在改革开放前已经成型。在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中国社会福利正在走向新发展主义的新阶段:在注重社会政策的投资和发展效应的同时,更为强调政策对福利对象基本生活的保障水平及其福利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0年代后期开始,社会工作教育在中国得到了恢复重建,特别是世纪之交以来由于国家的大力支持及解决社会问题的迫切需要,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得到了迅猛发展。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目标的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的制定,《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专门强调,以及近年来国内社会问题集中爆发的现实,都为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13.
《社会政策议程》、欧盟扩大与欧盟社会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欧盟《社会政策议程》把社会政策视为一种生产要素,其核心议题是实现欧洲社会模式的现代化。为了使新成员国的社会政策体系适应社会欧洲的建设需要,实现社会政策体制的顺利并轨,欧盟与新成员国签订了旨在提高新成员国社会保护水平的政策性文件,从而把新成员国纳入了欧盟的社会政策体系。欧盟还积极调整结构基金,帮助新成员国消除贫困和社会排斥,提高其社会融入水平。由此,欧洲社会模式随欧盟扩大而扩张到了新成员国。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的转轨推动着当代中国社会的转型,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要求政府的行政发展.行政发展不是政府的某一方面的变革,而是以现代行政价值为导向的系统化、综合性的发展,这种发展可以表述为政府转型.政府转型是从以往的传统化的国家取向型的政府转向社会取向型政府,其实质和目标为建立现代政府制度.  相似文献   

15.
家庭: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功能变迁和政策支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社会转型期的家庭经济保障和情感支持功能增强,养育功能的结构得到优化,但在儿童社会化和性规范方面的作用趋于弱化。由于竞争激烈、流动频繁和社会分化,物质至上、消费主义以及高科技、信息化等所引发的各种困扰和压力业已延伸到家庭中来,致使家庭面临关系调适难度加大、经济压力增加、赡养负担加重以及单亲家庭递增等新挑战。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家庭的建设。改善家庭的社会生态环境,给予家庭以必要和有效的社会政策、人文关怀和服务支持,将有助于家庭系统的良性运转。  相似文献   

16.
经过16年的高速经济增长,韩国1977年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关口,到1987年达到3170.9美元。这十年是韩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极为关键时期,也是1960-1970年代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矛盾频发时期。韩国政府为应对这些挑战,采取了较为合理政策,比较好地处理了这些问题,为1990年代经济社会的继续发展铺平了道路。1977-1987年韩国社会所面临的挑战与风险,以及韩国政府应对挑战的对策得失,对中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社会排斥与社会融合--一个欧盟社会政策的分析路径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社会排斥理论是欧洲社会政策研究中新兴的理论.欧盟一体化进程和福利国家危机是社会排斥理论发展的主要背景.社会排斥指社会成员愿意参与社会活动但是被不可控制的因素阻止的事实.社会排斥问题的存在影响社会成员公民权利的实现.欧盟的研究表明,社会排斥在健康、就业、社会保护、教育和住房五个与社会政策相关的领域中存在.社会政策是反社会排斥达到社会融合的手段.欧盟希望通过社会政策调整和实施去消除社会排斥.  相似文献   

18.
在中央政府大力倡导建立一支庞大社工队伍的形势下,中国社会工作已渐渐进入政府不同的职能部门,社会工作岗位的建设亦日见增多。在快速增长的过程中,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已突破了很多原来的限制,如教材不足、师资不够等。但是在关于社会工作作为一个专业在中国的发展的讨论中,至少有三个问题仍然不断缠扰着中国社会工作学界:社会工作的专业性、科学性、本土化。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一定要扎根于中国复杂的国情,有机地结合本土和非本土社会工作的技术和文化价值基因。  相似文献   

19.
在对拉美社会保障体系的研究中,人们的关注大多集中在其九十年代的以私有化为导向的改革中,而对于其改革成效和晚近发展讨论较少,对这些体系特点以及社会基础的解释也很不充分。拉美国家社会政策发展的教训警示我们:城市化和市场化的发展未必增进社会全体人民的生活状况,而会导致社会两极化或强化社会区隔。拉美国家私有化、民营化的经验在增强福利供给的多样性、给人们更多的选择方面起到很大作用,但其在增进社会保障程度、减少贫困率方面的效应却很弱。这些国际经验对于我们回答中国的社会实践问题可以提供相应的参照系。  相似文献   

20.
高长武 《学术探索》2004,(12):68-72
1994年瑞典社会党重新上台执政以来,对其理论与政策进行了一系列调整。这些调整虽然是瑞典社会党在多重压力下的被迫选择,但这些调整却是对社会民主主义的创新,也推动了瑞典模式的"奇迹复活"。然而,瑞典社会党的执政也面临许多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