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农村妇女土地权益问题之法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三农问题”是工作的重点,其中农村妇女权益的保护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农村妇女权益特别是土地权益关系到广大农村妇女的生存与发展,能否切实保障广大农村妇女的合法土地权益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目前,农村妇女的土地权益常常受到侵害,之所以如此,既有社会文化的原因,也有法律方面的原因,如法律体系不健全、法律规定协调性差、以及法律本身不够完善等。尽快完善法律的各项规定并发挥各级妇联的作用,是保护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障现状不容乐观,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障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我国现行立法对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作出了保护性的规定,但还不够系统、完善.因此,我们要不断提高立法者和执法者的性别意识,完善相关法律规定,强化监督,增强妇女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从各个环节加强对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护.  相似文献   

3.
保护农村妇女土地权益是地方政府职责的主要内容之一,对地方政府及其部门来说,保护妇女土地权益的具体职责应包括法律政策保障、民主环境优化、土地市场监管、社会保障供给、维权渠道救济等责任。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在保护妇女土地权益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必须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4.
婚姻变化中的妇女土地权益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婚姻变化中的妇女土地权益受侵害问题仍较严重,其危害极大;我国法律对农村妇女的土地权益作出了原则的或专门的规定,但还不够统一、完善;要切实保护农村妇女土地权益,还需继续完善立法,加强执法,提高农村妇女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相似文献   

5.
在民间法视角下讨论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护问题,需要我们从民间法与制定法遭遇之间寻求解决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护的途径.理顺村规民约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之间的关系,肯定村规民约对农民土地权益保护,尤其是对农村妇女权益保护的重要意义,对于完善我国农村土地法律制度建设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并且从原权利以及救济权利两个维度来探寻如何保障农村妇女土地权益.  相似文献   

6.
我国建设用地需求持续增长导致大量耕地被转为建设用地。耕地大量减少,损害农民土地权益、危害生态安全,更严重危及我国粮食安全。我国立法缺失农地发展权。利用农地发展权的立法来保护耕地是一种创新的举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个人、国家、土地经营者占用耕地都将受到农地发展权的限制,从而实现耕地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7.
因婚姻状况变化而流动的农村妇女,在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及相关财产权益时,面临法律上的两个难题:妇女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的界定和侵害妇女土地权益的村规民约、村民会议决议的调适.<妇女权益保障法>应该明确认定农村妇女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的依据和途径,规定政府和法院应承担起调适侵害、剥夺妇女土地权益的村规民约、村民会议决议的职责.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已于2005年8月28日修改通过,并于当年12月1日起开始实施。这是我国妇女人权保护法律体系建设的一件大事,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妇女权益的重视和保护。修改后的妇女权益保障法针对当前反映突出的妇女参政、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农村妇女土地承包和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权益、家庭暴力等问题均做出新的规定,在妇女六大权益领域都有重点突破,并从法律层面对弱势群体给予了倾斜保护与救济扶助。为保障该法的贯彻落实,全国妇联联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中宣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务院法制办等12个部门,下发了关于做好妇女权益保障法宣传贯彻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立法部门要根据妇女权益保障法的有关规定,及时组织开展调查研究,推动本地实施办法(细则)以及其他相关地方性法律法规的修改完善,做好与妇女权益保障法相衔接的工作。当前,许多省、市、自治区都开展了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办法的修改和完善工作。为此,《中华女子学院学报》编辑部特别邀请全国妇联领导、高校学者、社会知名妇女法专家对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办法(细则)的修改和完善进行深入地探讨和交流,撰写了一组笔谈文章,专家们对修改实施办法的意义、指导思想、总体要求以及实践中产生的应特别重视的几个具体问题,如农村妇女土地及相关权益保障、地方反性别歧视立法等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和富于针对性的建议,本刊汇辑发表,以期对这一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已于2005年8月28日修改通过,并于当年12月1日起开始实施。这是我国妇女人权保护法律体系建设的一件大事,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妇女权益的重视和保护。修改后的妇女权益保障法针对当前反映突出的妇女参政、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农村妇女土地承包和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权益、家庭暴力等问题均做出新的规定,在妇女六大权益领域都有重点突破,并从法律层面对弱势群体给予了倾斜保护与救济扶助。为保障该法的贯彻落实,全国妇联联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中宣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务院法制办等12个部门,下发了关于做好妇女权益保障法宣传贯彻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立法部门要根据妇女权益保障法的有关规定,及时组织开展调查研究,推动本地实施办法(细则)以及其他相关地方性法律法规的修改完善,做好与妇女权益保障法相衔接的工作。当前,许多省、市、自治区都开展了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办法的修改和完善工作。为此,《中华女子学院学报》编辑部特别邀请全国妇联领导、高校学者、社会知名妇女法专家对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办法(细则)的修改和完善进行深入地探讨和交流,撰写了一组笔谈文章,专家们对修改实施办法的意义、指导思想、总体要求以及实践中产生的应特别重视的几个具体问题,如农村妇女土地及相关权益保障、地方反性别歧视立法等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和富于针对性的建议,本刊汇辑发表,以期对这一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已于2005年8月28日修改通过,并于当年12月1日起开始实施。这是我国妇女人权保护法律体系建设的一件大事,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妇女权益的重视和保护。修改后的妇女权益保障法针对当前反映突出的妇女参政、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农村妇女土地承包和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权益、家庭暴力等问题均做出新的规定,在妇女六大权益领域都有重点突破,并从法律层面对弱势群体给予了倾斜保护与救济扶助。为保障该法的贯彻落实,全国妇联联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中宣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务院法制办等12个部门,下发了关于做好妇女权益保障法宣传贯彻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立法部门要根据妇女权益保障法的有关规定,及时组织开展调查研究,推动本地实施办法(细则)以及其他相关地方性法律法规的修改完善,做好与妇女权益保障法相衔接的工作。当前,许多省、市、自治区都开展了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办法的修改和完善工作。为此,《中华女子学院学报》编辑部特别邀请全国妇联领导、高校学者、社会知名妇女法专家对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办法(细则)的修改和完善进行深入地探讨和交流,撰写了一组笔谈文章,专家们对修改实施办法的意义、指导思想、总体要求以及实践中产生的应特别重视的几个具体问题,如农村妇女土地及相关权益保障、地方反性别歧视立法等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和富于针对性的建议,本刊汇辑发表,以期对这一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已于2005年8月28日修改通过,并于当年12月1日起开始实施。这是我国妇女人权保护法律体系建设的一件大事,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妇女权益的重视和保护。修改后的妇女权益保障法针对当前反映突出的妇女参政、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农村妇女土地承包和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权益、家庭暴力等问题均做出新的规定,在妇女六大权益领域都有重点突破,并从法律层面对弱势群体给予了倾斜保护与救济扶助。为保障该法的贯彻落实,全国妇联联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中宣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务院法制办等12个部门,下发了关于做好妇女权益保障法宣传贯彻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立法部门要根据妇女权益保障法的有关规定,及时组织开展调查研究,推动本地实施办法(细则)以及其他相关地方性法律法规的修改完善,做好与妇女权益保障法相衔接的工作。当前,许多省、市、自治区都开展了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办法的修改和完善工作。为此,《中华女子学院学报》编辑部特别邀请全国妇联领导、高校学者、社会知名妇女法专家对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办法(细则)的修改和完善进行深入地探讨和交流,撰写了一组笔谈文章,专家们对修改实施办法的意义、指导思想、总体要求以及实践中产生的应特别重视的几个具体问题,如农村妇女土地及相关权益保障、地方反性别歧视立法等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和富于针对性的建议,本刊汇辑发表,以期对这一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地方反就业性别歧视立法的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已于2005年8月28日修改通过,并于当年12月1日起开始实施。这是我国妇女人权保护法律体系建设的一件大事,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妇女权益的重视和保护。修改后的妇女权益保障法针对当前反映突出的妇女参政、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农村妇女土地承包和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权益、家庭暴力等问题均做出新的规定,在妇女六大权益领域都有重点突破,并从法律层面对弱势群体给予了倾斜保护与救济扶助。为保障该法的贯彻落实,全国妇联联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中宣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务院法制办等12个部门,下发了关于做好妇女权益保障法宣传贯彻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立法部门要根据妇女权益保障法的有关规定,及时组织开展调查研究,推动本地实施办法(细则)以及其他相关地方性法律法规的修改完善,做好与妇女权益保障法相衔接的工作。当前,许多省、市、自治区都开展了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办法的修改和完善工作。为此,《中华女子学院学报》编辑部特别邀请全国妇联领导、高校学者、社会知名妇女法专家对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办法(细则)的修改和完善进行深入地探讨和交流,撰写了一组笔谈文章,专家们对修改实施办法的意义、指导思想、总体要求以及实践中产生的应特别重视的几个具体问题,如农村妇女土地及相关权益保障、地方反性别歧视立法等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和富于针对性的建议,本刊汇辑发表,以期对这一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已于2005年8月28日修改通过,并于当年12月1日起开始实施。这是我国妇女人权保护法律体系建设的一件大事,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妇女权益的重视和保护。修改后的妇女权益保障法针对当前反映突出的妇女参政、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农村妇女土地承包和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权益、家庭暴力等问题均做出新的规定,在妇女六大权益领域都有重点突破,并从法律层面对弱势群体给予了倾斜保护与救济扶助。为保障该法的贯彻落实,全国妇联联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中宣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务院法制办等12个部门,下发了关于做好妇女权益保障法宣传贯彻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立法部门要根据妇女权益保障法的有关规定,及时组织开展调查研究,推动本地实施办法(细则)以及其他相关地方性法律法规的修改完善,做好与妇女权益保障法相衔接的工作。当前,许多省、市、自治区都开展了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办法的修改和完善工作。为此,《中华女子学院学报》编辑部特别邀请全国妇联领导、高校学者、社会知名妇女法专家对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办法(细则)的修改和完善进行深入地探讨和交流,撰写了一组笔谈文章,专家们对修改实施办法的意义、指导思想、总体要求以及实践中产生的应特别重视的几个具体问题,如农村妇女土地及相关权益保障、地方反性别歧视立法等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和富于针对性的建议,本刊汇辑发表,以期对这一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农村妇女土地权利保障的法律规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妇女土地权利受到侵害的现象已十分明显,她们对土地权利的缺失,既有传统思想意识及民间规约的束缚,也有法律规范制定缺少社会性别视角及保障措施缺乏可操作性.保护农村妇女土地权利,需要从观念到规范的重构,从宏观上确立真正的农村妇女权益的法律话语场,并在法律规范的框架内有效调适民间法,进一步明确土地所有权主体,增强农民土地使用权的确定性及法律条文执行时的性别敏感性,改进法律规范的创设和实际执行,消除立法上可能体现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美国宪法第十四条修正案中的平等保护原则谈起,由“平等保护”的界定引出了我国宪法中的平等权的法律保护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论证了如何通过立法与执法、司法等途径来实现我国平等权的法律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村离婚妇女土地权利受到侵害的原因与我国农村妇女土地权利问题一样复杂多样,但从根本上说,主要是由我国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和拥挤性、"父权社会"结构和男权主义文化以及法律与政策的漏洞所决定的.只有从父权结构、根本法律和专门法律配套、社会特别是村社传统、风俗习惯等多方面进行循序渐进的变革或改造,才能真正保护我国农村离婚妇女这一社会弱势群体的土地权利.  相似文献   

17.
采用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广西农村妇女尤其是未婚、已婚、离婚、丧偶等四类妇女土地权益的现状进行了研究。从国家方针政策的制约,导致农村土地小调整次数无章可循;"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结构弱化了女性群体利益;法律与政策上的不完善,导致土地承包中实际操作困难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广西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护不力的原因。最后提出,应加强相关立法,全面贯彻落实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的规定,实行土地权利共有人登记制度,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其他流转方式,明确土地权的归属问题,加大立法、执法、司法部门的配合力度,共筑一个强有力的、有效可行的妇女土地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8.
农地发展权是农民集体所有的在土地的利用上进行再发展的权利。当前,在我国的土地征用中,农民集体的农地发展权益被国家无偿占有。对农民集体的农地发展权的剥夺是对农民集体人权的践踏。为保障农民集体的发展权,有必要在法律中明确规定农地发展权,并且在土地征用中,要通过合理的方式充分保障农民集体的农地发展权。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村妇女土地权利问题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第二轮土地承包的初始分配中,大多数妇女得到了公平的土地权利;但是女性在因婚嫁等原因而迁移时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土地权利流失现象,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相关法律出于保护和稳定农户承包权的需要而做出的30年不变的规定与我国农村"从夫居"习俗的冲突;土地政策的不稳定和不统一影响了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的连续性;因男女地位不平等导致的离婚妇女无法获得土地承包权,等等.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妇女的土地权利问题,必须确认土地承包权的物权性质,加快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必须加强法律保障,确保包括农村妇女在内的广大农民长期的土地使用权.  相似文献   

20.
部分农村妇女的土地权益遭受村民自治规范的侵害是不争的事实。村民自治规范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农村妇女取得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土地承包经营权及相关土地权益的依据。村民会议的议事规则及传统的习俗与文化观念等,使得侵害妇女土地权益的村民自治规范获得了村民的认同和支持。法律在调适村民自治规范上虽有进展,但仍存在很大的局限,应该确立司法审查机制、行政问责机制等,以加强对村民自治的监督,保障农村妇女的土地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