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听说读写”是掌握一门语言的基本环节,朗读在英语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拟试通过对英语朗读方法的探索,强调朗读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2.
朗读,体现了我们的祖国语言的博大而精深,能丰富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语感,强化记忆,激发巨大的潜能……作为一名英语老师,我常常在想,那英语的朗读又何尝不是?  相似文献   

3.
在语文教学中,诵读有很多好处。课堂中要留有充分时间让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朗读教学应目标明确、具体,朗读前给学生一定的要求或目的;朗读方法应灵活、多样,朗读方式要根据课文内容而定;朗读时过程要合理,有层次,教师要指导学生循序渐进,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一般训练到实用训练。朗读训练要有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  相似文献   

4.
要重视古文教学中的朗读金玉兰在语文教学中,朗读是个很重要的环节,作为语文教师应该重视朗读,并且做好朗读示范。读得好,有助于对作品的理解和欣赏,有助于学习古代汉语,也能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可以补充讲解、分析之不足。古文教学中决不能忽略对课文的朗读。...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可见在新的语文标准下,朗读已定位成阅读教学的重点。许多时候,学生读得不少,可是只停留在读正确、读流利的层面上。为了提高朗读效率,“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从语言结构特点入手引领学生朗读,即语音、词汇、语法、  相似文献   

6.
朗读,既能增进学生对语言的感悟理解,发展口语能力,又能促进思维向更宽处延伸,其重要性、必要性毋庸质疑。中国古代的语文教学都是通过吟、诵、咏、读,让学生直接去感悟语言的规律并学会运用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各个学段都要重视朗读”,“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应该把培养和提高学生朗读能力作为课堂的自觉追求。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有所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从一年级起,教师就应该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注意培养朗读的兴趣。切实抓好低年级朗读教学,从小培养学  相似文献   

8.
朗读是我国传统的学习语文的一种有效方法.通过朗读,可以促进学生理解课文,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可以培养学生的朗读技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朗读训练必须做到课内外相结合,课内训练是打基础,所以要选择恰当的训练方法,以便使学生掌握朗读的基本技能;课外朗读训练是求提高和发展,在训练中要遵循其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训练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提高.只有课内外训练相互配合,才能形成一个立体训练系统,优化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9.
抓英语朗读训练 促英语素质提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抓好英语朗读训练,对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具有重要作用。这可从4个方面理解:朗读是一种最基本的英语素质;朗读有利于培养学生敏捷的听力;朗读有利于快速理解内容,提高阅读素质;朗读有助于提高英语写作素质。强化朗读训练的方法及途径多种多样,主要有强化朗读意识、注意朗读的感情、脑口心三位一体、正确运用朗读技巧等。  相似文献   

10.
关于朗读教学的一些思考朱建华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初一阶段要学生能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初三阶段要能顺畅地朗读文言文。按照要求,朗读教学应当贯穿整个初中教学始终。但实际上情况却大相径庭,在农村中学中这种情况尤为突出。其原因主要有三:一、在升学率指导中...  相似文献   

11.
一、多听 记单词首先要从声音入手,对耳闻的东西要尽量设法重复地听。多听老师朗读,多听广播英语,多听录音等。从音到形再到义记住单词,这样记单词的效果较好,不易遗忘。这就如同有些流行音乐,你本来不会唱,但听得次数多了,也就自然而然地会唱了。  相似文献   

12.
李瑞英 《新天地》2011,(12):309-309
英语教师要重视情感的作用,要正确表露自己的情感,善于表露自己的情感,通过以情感情,以情染情,优化学生的心境。  相似文献   

13.
谈诗歌朗读     
本文从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出发,论述了诗歌朗读的意义和作用,并根据诗歌的特点,从五个方面探究了诗歌朗读的方法。本文认为:要朗读好诗歌,首先要深刻理解诗歌的内容;其次,要深入诗的意境,酝酿出真情实感;第三,要掌握好朗读的节奏;第四,要读好诗的韵脚;第五,语调和诗节层次要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14.
影响英语语音学习成就的输入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外研究显示,影响二语语音习得的因素很多。考察输入因素时,主要看二语学习者在英语国家的居住时间,课堂学习及其交流中使用二语的频度,较少考虑在母语环境中学习外语哪些输入方式对语音影响最大。在语音方面,中国英语学习者主要输入方式是听力和朗读,既往的实验研究对这两个因素对语音的影响涉及不多。本研究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70名师范大学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做了一个两因素的语音测试实验,以观察中国学生学习语音的两种主要输入方式,即听力和朗读对英语语音的影响,并利用SPSS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听力量越大,语音成就越高;朗读量的多少对语音成就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中学语文教学大纳》也规定。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四方面能力既有联系,又各有侧重,都不能忽视。语文教学中不能没有朗读。然而,由于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中学语文教学中一直存在着不重视朗读的现象教师舍不得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不能直接风效的朗读方面.结果不少学生的语文水平始终不尽人意,  相似文献   

16.
朗读是语文教学最基本也是最传统的教学方法,搞好朗读教学是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该攻克的课题;教师可从“感知”、“品味”、“引读”三个方面指导学生朗读,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从而达到语文教学事半功倍的成效。  相似文献   

17.
姬俊周 《新天地》2011,(10):222-222
每节课要求学生完成的任务,要按时认真检查,一丝不苟,对按时完成任务的学生给予表扬,肯定他们的进步,保持他们的学习兴趣。对于不按时完成任务的要令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伴以严肃的批评,不断地督促,更严格地检查,让这部分学生体会到偷懒应付是不能过关的。  相似文献   

18.
王晓会 《新天地》2011,(10):40-40
新课改既是考验,又是挑战。英语老师要把握好机会,以实际行动推动这次课改,课堂教学中要明确英语新课改的目标;遵循英语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即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尊重个体差异,采用活动途径,倡导学生去体验参与;还要明确教师在课改中的任务。以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整体英语素质。  相似文献   

19.
吴显伟 《新天地》2011,(12):414-414
朗读是语文课阅读教学中指导和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发展语言、陶冶情操的重要手段,也是感受语言、训练语感、提高表达能力的基本途径。要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在这里,浅谈我的一体会。  相似文献   

20.
朗读是阅读作品的一条途径 ,又是便以记忆的一种方法。朗读能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能陶冶人的性情。朗读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能培养学生理解分析文章的能力 ,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