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当了解农村,为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服务。这里刊登的四篇短文,是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和浙江省社联参加社教工作队的同志对其驻地仙居县下各镇的乡镇企业、村级集体经济、集镇建设、市场开拓等问题进行系统调查,写成的研究报告。  相似文献   

2.
下各镇为仙居县东乡最大集镇。这里的集市贸易是由古老的集市发展而来的,相传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建国后,集市成了恢复经济,促进城乡物资交流的重要场所。1958年—1978年出现了限制集市贸易活动的错误做法,市期有了较大的变动。1978年后,恢复原有市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集市的规模也日益扩大,逐渐形成了粮食、牲畜、木材、肉食禽蛋、蔬菜、水果等农贸市场,每市上市者万余人次,旺季近2万人次,下各镇成了该区最大的集市贸易中心。  相似文献   

3.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乡镇政府所在地的集镇迅速发展。一些乡所在地出现了“农民街”、“农贸市场”,集镇面貌大为改观。到集镇开店办落户的越来越多。随着户籍制度的改革,集镇人口增加速度将越来越快,集镇规模将进一步扩大。集镇的发展,需要从组织上加强管理,目前,以宜春市来看,乡镇人民政府所在地组织机构的设置,有四种情况:一是没有设立任何组织。城镇商品粮户口的,户口在公安派出所,粮食关系在粮管所。农业户口的,户口粮食都在原村。形成管理真空。不仅公共事务、公益事业无人办,社会治安、清洁卫生也无人经常管,居民无组织依靠;二是由附近村委会管理。对城镇户口的,村委会却管不着,外村农民与当地村委会没有土地承包的关系也管不了;三是设立街道管理委员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  相似文献   

4.
<正> 在我国城乡经济体制改革日益深入,城镇化进程日益加快的形势下,集镇以它特有的强大生命力,迅速发展起来。随着集镇在整个城乡网络中地位的加强,它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为了探索北京远郊集镇的发展特点和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城乡人口合理分布、避免郊区农业剩余劳动力过分地向市区集中等方面的作用,我们对北京远郊除燕山区以外的十个区县进行了调查。在调查中,我们看到了发展中的北京远郊集镇的可喜变  相似文献   

5.
上海沿海六个县共有378个镇。它们在上海经济的发展中发挥了多方面的作用。但由于长期未加重视,又缺乏总体规划,目前普遍存在着规模太小、布局混乱、商业服务业不发达、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本文认为,上海沿海集镇发展的战略目标,在于工农结合,城乡协调,产业合理,功能健全,环境优美,设施齐全,成为大中小结合的开放型的集镇网络。为此,作者提出要重视开发五块特殊地区的集镇;要积极发展乡镇工业,大力兴办第三产业;要健全功能,形成体系;要“定向培养”,造就个性,使上海的沿海集镇成为大都市的第一经济幅射圈,在改造振兴上海的发展战略中,逐步发展成为微型化的城市、进步的乡村。  相似文献   

6.
2012年8月21日,山东省成武县老龄办会同县体育办联合开展了“关爱老人·赠送健身路径器材”活动,为发挥好以点带面的示范引导作用,针对大田集镇、白浮图镇、天宫庙镇、伯乐集镇、南鲁集镇老年活动中心的现实情况,县里拿出专项资金近20万元,  相似文献   

7.
村级集体经济是农村双层经营体制中统一经营层次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改革以来,在全省出现了不少集体经济实力很强的村庄,但像仙居这一类刚刚脱贫不久的次贫困地区,村级集体经济普遍比较薄弱,影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这是农村深化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村级集体经济实力的状况1980年以来下各镇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是逐年上升的,从十年前的195308元,1990年增加到304694元,1990年有13个村的村级经济收入超万元,而1980年只有4个。但问题不少。从我们的调查来看,该镇所属  相似文献   

8.
<正> 家庭承包责任制,一经在神洲大地出现,就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它使大量贫困地区一举摔掉了贫穷的帽子,初步解决了温饱;使富裕地区更加富裕;使我国农业出现了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大好形势。在这个基础上,专业户和重点户的大量涌现;乡镇企业雨后春笋般的兴起;原有集镇的复活和新的集镇的崛起;劳力、资金、技术、资源在我国广大农村和城镇的多种形式的结合,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现实的生产力。家庭经营这个经营形式,为什么能  相似文献   

9.
温州模式与集镇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理论界在讨论“苏南模式”与“温州模式”中,有些同志对农村城镇建设的发展问题。提出这样一种观点:认为苏南以集体企业为主体,乡村两级富,小城镇发展快。温州靠家庭工厂、个体经营,乡村两级穷,小城镇建设搞不起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温州农村集镇的发展趋势来看,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苏南模式”推动小城镇的蓬勃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是大家公认的。而“温州模式”同样有利于加快集镇的建设。近年来随着家庭  相似文献   

10.
由浙江方志学界集体创作、方志学家魏桥任主编、顾志兴、俞佐萍任副主编的《浙江省名镇志》已于1991年9月由上海书店出版,向国内外发行。《浙江省名镇志》一书荟萃浙江省161个著名集镇,比较全面地记载了这些著名集镇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人物以及民情风俗等的历史和现状。全书130万字,并配彩图160幅,编印精美。此书印数9300册,出版不久,即销售一空,受到省内外党政干部、科研工作者等的欢迎,海外学者还辗转托人购买。这说明了《浙江省名镇志》一书受到欢迎之程度。  相似文献   

11.
谈江南集镇茶馆的社会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舍笔下的《茶馆》是旧社会的一个缩影。江南水乡的老年农民都有到茶馆喝茶、休息的传统习掼,茶馆是群众聚集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场所,是观察社会的一个窗口。我们在进行江苏小城镇研究和参加农村集镇文化中心调查的过程中,对苏州市几个集镇的茶馆作了一些了解。平望镇地处江、浙、沪两省一市的交界,是苏州市吴江县的交通枢纽。解放前,镇上有烟馆、赌场、妓院三十多处,并先后有大乐园、莺湖楼、文乐园、先得月、月春楼、瑞隆、芳园、长乐、东园、新平安等18家茶馆。各种行业如绸  相似文献   

12.
2012年5月2日,山东省成武县老龄办会同县文体局,集中开展对汶上集镇村级老年活动中心赠送价值10万元的电脑、音响、投影机等设备活动。此次赠送活动将进一步丰富基层老年人的文化生活,提升基层为老年人服务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最近,我们从浙东北到浙西南,对乡镇企业发展的新动向、新特点和集镇建设问题,进行专题调查。下面谈谈主要情况和我们的意见。乡镇企业发展的新动向和新特点党的三中全会以来,浙江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以年平均递增30%以上的速度迅猛发  相似文献   

14.
马仁锋  张新兵  刘修通 《创新》2009,3(7):21-24
到21世纪中叶,襄樊市城镇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70%左右,现有县城逐渐成长为中等城市,集镇数量减少,沿交通干线形成中心城市都市带。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水污染、噪声污染和固体废弃物将增加,而大气污染随着城镇能源结构的改变将会好转。针对城市化过程的生态环境压力提出都市功能区、城镇与环境互动的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几年里,温州农村家庭工业蓬勃兴起,商品市场繁荣活跃,十万供销大军沟通流通网络,数十个集镇奇迹般地建成,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温州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格局。目前理论界研究“温州模式”时,自然把重点放在农村工  相似文献   

16.
顾军廷 《社会》2004,(12):7-9
如果说,1984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农民 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标志我国小城镇 户籍制度改革开始迈出了重要的一小步的话,那么,2001年《国务院批转公安部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意见的通知》的出台,则可视为我国  相似文献   

17.
1998年夏,暴雨使长江、鄱阳湖的水位一个劲地往上窜。长江、鄱阳湖一反往日的温驯,露出了狂暴的凶相。它驱使桀骜不驯的洪魔横冲直撞,咆哮肆虐,吞噬着大片的良田沃土,摧毁了一个个繁荣的集镇和村庄,严重地威胁着江畔湖滨千千万万生灵的安全。就在那危机四伏的日子里,位于长江中下游的九江人民与洪魔展开  相似文献   

18.
《社科纵横》2018,(6):66-69
本文研究的"大庄村"是国家深度贫困地区——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广河县庄窠集镇的回族贫困村。从实地调研收集的资料分析,大村以产业扶贫推动脱贫振兴,取得了良好效果。大庄村的脱贫产业主要由吸收贫困人口务工的电商+服装加工业、贫困户入股的养殖厂、劳务输出等三大产业构成。大庄村应该继续保持劳务输出势头,推动外出务工人员市民化;促进传统产业与电商有机结合,扩大市场占有量。  相似文献   

19.
一个幽灵,一个曾被驱除国门的幽灵,自八十年代以来,却又死灰复燃仅短短几年的时间。这个幽灵便顺着沿海开放城市→内地大中小城市→集镇农村→边远地区的空间走向迅速而又猛烈地扩散开来凡幽灵所到之处,无数人的灵魂遭到极端地扭曲,无数人的躯体遭到难以启齿的痛苦折磨  相似文献   

20.
弶港镇位于黄海之滨,是江苏省盐城市的一个渔港集镇,镇区面积为3平方公里,居民有8千多人。弶港自从清朝乾隆年间开始有人定居以来,已有两百年的历史,一直以渔业生产为主,除了一些为渔业生产服务的锻工、竹工、木工以外,大部分的劳动力是渔民。然而,1978年以后,琼港镇利用本地资源兴办了一批乡镇工厂,不仅改变了这个镇的经济结构,而且也改变了这个镇的社会结构。在渔民身旁,已经迅速成长起一支新的工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