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服务业年度可比价增加值的测算对于提高我国国民经济核算水平十分重要。本文全面阐述了OECD二十个发达国家测算服务业年度不变价增加值的具体测算方法,详细介绍了不同测算方法在各国及其各服务行业的实际应用情况,并计算了各种测算方法的应用比例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保险需求的收入弹性做了理论分析,利用陕西省的数据对陕西省的保险总需求、财产保险需求、人寿保险需求的收入弹性系数分别做了计算和经济分析,并且与国际上的正常区间值进行了对比,其结论是:陕西省的三个弹性系数值基本都在正常范围内,只是收入对于财产保险和人寿保险的相对影响略有差异。  相似文献   

3.
探讨金融深化对收入不平等的作用机制可为政府制定金融发展战略提供理论依据,有利于合理再分配与增进人民福祉。本文根据金融开放型经济的理论模型,定义内生的经济增长率,并扩展其对收入不平等水平的影响。随后选取58个发展中国家的平衡面板数据并采用系统性广义矩估计(SYS-GMM)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金融深化会加剧收入不平等现象,并且以私人银行信贷衡量的金融深化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取决于实际利率(r)与实际GDP增长率(g)之间的差距,当金融深化程度越高时,r-g值越大将导致收入不平等的程度减少。因此从政策角度来看,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使得r-g值为正的情况下进一步扩张银行信贷来缓解收入不平等状况。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力资本存量估算:基于收入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力资本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分析中的作用日益重要,然而,人力资本易于定义却难以计量。文章结合中国实际,对收入法进行修正和简化,估算出了中国1952~2003年以货币计量的人力资本存量数据,并将之与物质资本、GDP等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代际收入流动性问题研究中,微观数据分析常用父代40岁左右的单年收入替代其终生收入,由此导致代际收入弹性估计偏大问题。文章假定微观个体观测值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并进行建模,对个体终生收入做出统计预测。模拟得到学历为硕士人群的工资年增长率是本科人群的1.06倍,收入达到峰值的时间则晚了约8年,对全部人群父代的终生收入用其40岁左右收入逼近的思路可依据父代教育水平进行再次细分。  相似文献   

6.
中国消费跨期替代弹性的两种统计估算方法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消费跨期替代弹性经验估算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经济活动是包括厂商和消费者在内的各个经济主体的复杂博弈过程 ,消费者是经济活动的主导力量。尽管在特定的条件下 ,单个主体可能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 ,但从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而言 ,任何经济主体作为消费者时的需求代表了经济活动的最终目标 ,消费需求是经济增长真正和持久的拉动力量。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必须建立在对经济规律和经济发展方向的深刻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 ;必须顺应市场化和消费者需求的方向。经济出现紧缩或过热趋势有周期性的因素 ,但其根源还在于现有的结构和…  相似文献   

7.
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收入弹性研究:1980~2008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与收入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城镇居民消费的短期变化不仅与同期的收入变化相关,还与上期的均衡误差修正项有关。同时,我国城镇居民收入是消费的格兰杰原因,反之则不成立。1980年以来,城镇居民消费收入弹性经历了一个动态的演变过程:1980~1988年的趋势是增加的,1988年达到极大值,而1989~2008年持续下滑。因此,收入因素是启动城镇居民消费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综合考虑零售价格为内生变量,剩余产品残值与生产成本相关的基础上,构建了由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闭环供应链定价模型。利用博弈论分别对集中决策下和分散决策下的定价模型进行分析,得出闭环供应链中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最优订货量和最优批发价格以及其它一系列有意义的结论,并通过设计收入费用共享契约机制,实现闭环供应链系统的完美协调,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结论。  相似文献   

9.
改革和强化服务业统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分析服务业统计现状和问题服务业行业多、单位多、分布散、管理多头的状况在浙江表现得比较充分。现行的服务业统计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相似文献   

10.
汪燕敏 《统计研究》2013,30(1):105-110
 代际收入流动性反映了社会的机会平等与经济公正程度,为收入分配研究提供了动态视角,主要由代际收入弹性来度量。对代际收入弹性的估计,主流方法都是建立在变量误差模型基础上的。随着新数据集的使用,研究者对收入动态方程假设进行了修正,从而推动了变量误差模型的发展,反过来变量误差模型的发展促进了代际收入弹性的一致性估计。  相似文献   

11.
张翔等 《统计研究》2019,36(3):78-87
本文在考虑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典型不同缴费基数参保者寿命存在异质性的情况下,通过内部收益率的计算考察典型不同缴费基数参保者之间的养老金收入再分配效应。首先根据省级宏观截面数据估计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典型不同缴费基数参保者退休时的平均余命,再据此分别计算和比较不同参保群体的内部收益率。 研究发现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总体上呈现微弱的正向收入再分配效应。虽然低缴费基数参保者内部收益率略高于中、高缴费基数参保职工,但其内部收益率因相对较短的寿命而大大降低。这也提醒政策制定者在研究制定延迟退休、社会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等政策时需要充分考虑参保职工内部不同群体间的平均预期寿命差别,对低收入参保者予以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12.
张奎  王祖祥 《统计研究》2009,26(8):77-80
 本文介绍了利用历年《上海市统计年鉴》发布的城镇居民收入分组数据测算基尼系数和极化指数的一种方法,并对1995-2007年上海市城镇收入不平等和两极分化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上海市城镇的基尼系数和极化指数在过去13年间上升较快,收入不平等和两极分化均明显扩大。从最近三年上海城镇收入不平等和两极分化略有下降的情况来看,不断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将有助于控制收入不平等和两极分化。  相似文献   

13.
汽车产业既是一个技术密集型产业,也是一个资金密集型产业.汽车产业的高技术含量和规模化生产决定了它从融资到生产、销售甚至到售后服务,都离不开金融资本和金融服务.  相似文献   

14.
一、浙江服务业的发展历程建国以来,根据全省服务业发展水平,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1、上世纪50年代初期至70年代末期,服务业缓慢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全省处于建立和发展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工业化初期,在保持农业稳定的同时,集中力量进行了工业化建设,对服务业的人、财、物投入相对较少。重工轻商、重积累轻消费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压抑了社会对服务业的正常需求,服务业增长慢、总量小。1952年至1978年,服务业年均增长速度只有5.6%,低于国内生产总值年均5.7%的增速,更远远低于第二产业年均增长11.1%的速度。到1979年,全省服务…  相似文献   

15.
正服务经济是现代经济的重要标志,服务业是现代产业的主体。近年来,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我国服务业呈现快速发展的局面,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研究、度量服务业发展水平,离不开服务业价格统计调查。本文笔者结合长期从事价格统计调查工作的实践经验,就构建完善服务业价格指数体系提出初步设想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信息服务业:定义和统计框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定义解析入手,界定了信息服务业的内涵和产业分类,详细讨论了信息服务业的统计识别和建立统计指标体系的基本思路。分析了信息服务业与信息化及经济活动的关系,构建了“信息服务业一信息化一经济”分析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17.
张慧  袁岳 《中国统计》2007,(11):17-18
2007年3月19日,国务院公布了《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要求尽快使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并使之成为吸纳城乡新增就业的主要渠道。《意见》还指出:在规范提升传统服务业的同时,为适应新型工业化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新形势,需要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中国未来服务业的发展将呈现何种状态?  相似文献   

18.
杜鹏  汪锋  张宗益 《统计研究》2008,25(12):23-29
 目前对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的研究大多是静态的测度某一时点的居民收入不平等程度,缺乏对收入随时间变化的模式和收入来源结构的深入研究。本文使用深圳市2005年和2006年的城市居民抽样调查数据对中国城市居民家庭的收入变动性和收入来源结构进行了研究。收入变动性和收入来源多元化从本质上反映了机会公平的程度,深圳市的实证数据表明,现阶段中国城市居民的收入变动性和收入来源多元化使长期收入不平等程度小于短期收入不平等程度,家庭总收入的不平等程度小于单一收入来源的不平等程度。因此,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关注机会公平是在收入分配领域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20.
中国的城镇化和城乡收入差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空间视角,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中国城镇化、城乡收入差距的空间自相关性以及二者关系的阶段性、地区性差异进行探析.空间自相关分析发现,城镇化、城乡收入差距分别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其自相关程度呈先增强后减弱趋势,华北、东北、华东地区和西北、西南地区分别形成不同特征的集聚区;地理加权回归研究发现,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表现出较强地区差异性,并在2012年呈现出“反向化”格局,东北、华北、华东地区城镇化的影响是积极的,而华中、华南、西北、西南地区城镇化的影响则转为消极.鉴于此,本文认为,在“新常态”下实施差异化和协同化的城镇化发展战略是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