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伴随着经济的全球化,现代信息与通讯技术的突飞猛进,使文化传播与媒介结合越来越紧密。在全球化语境下,跨文化传播呈现出繁荣的景象,经济与政治的力量亦使跨文化传播在不断的融合与不断的冲突中呈现螺旋式上升,引发出全球的文化冲突与寻求文化身份认同的潮流,其主旋律应为:冲突与融合。然而,跨文化传播并不只是一个单向的全球一体化的文化运动,它包含着全球化与地域性、同质化与异质化两种文化力量的对峙与互动。任何一个民族文化只有在吸收外来文化精华,结合本土文化的优势,才能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找到合适的空间。当前跨文化传播的境况中,倡导多元文化的"共存互补",引入儒家文化"和而不同"的智慧,才是消弭文化冲突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2.
主流价值认同的现代价值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型期的中国不但经历着生活方式的转变,而且经历着主流价值重构、认同过程的无序与冲突。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价值体系、计划经济时代的集体主义诉求、市场经济转型后引入的西式价值规范,在社会变迁和时代话语的冲击下呈现出尴尬的价值残片化趋向;传统与现代、异域与本土以及社会内部诸结构之间诸价值观念的遭遇带给多元价值时代更为复杂剧烈的冲突;价值传播文化模式的转变使得主流价值宣传播讲和认同接受变得更为困难。这些因素构成了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认同的困境所在。传统"根"性文化价值的创造性转化,开放、包容的价值平台与交流、对话性的价值传播文化模式的构建,将是形成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的主流价值认同文化氛围的可能性路径。  相似文献   

3.
和谐民族交往要求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和谐民族交往的思想渊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藏的"和"、"礼"、"善"等思想。这些思想对于民族交往过程中保持政通人和、实现利益共享、认同传统文化、在社会生活中宽容互纳进而实现和谐民族交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乡土文化及其传播对保持民族及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具有决定意义,它对我国提升国家"软实力"、捍卫"文化安全"、强化民族身份认同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价值;中国乡村的"类城市化"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具有了一定的"工具理性"色彩,而要对抗"工具理性"的不良影响,乡土文化也不可或缺;现代媒介技术笼罩着乡土文化的审美空间,营造出乡土文化传播的"媒介景观"。要在全媒体时代背景下有效地保护乡土文化,传播这一维度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基于《走向世界丛书》考察晚清知识分子的域外身体礼仪实践,并进一步思考隐藏在这一实践背后的文化心理及实践者在这一过程中的文化适应与跨文化冲突。这既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跨文化传播的典型案例。基于贝利双维度文化适应模型,晚清走出国门的知识分子在文化适应过程中既有分离又有整合,在保持自身文化认同和与他民族文化交融之间,他们试图寻找一条更为中庸和可行的道路,实现自身的文化定位,这一过程反映出他们在面对陌生环境的巨大压力时所作的努力。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个食文化大国,饮食是中国文化中美感和礼制最古老的源头。从历史溯源,人们不难理解为什么"你吃了吗"这句问候语会如此盛行;但目前外来文化的冲击使得这一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现象呈日渐衰微之势;从长远和大处着眼,各民族文化应该是保持多元互补、共同发展的态势,而不能趋一求同。  相似文献   

7.
与西方民族国家观念不同,传统“中国观念”是基于文化、历史、地理三者一体的整体国家观念。对大一统国家的认同是传统“中国观念”的核心。在大一统国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族际间冲突与融合,形成中国传统的民族观念,大一统国家观念与中国传统民族观念共同作用,构成完整的“中国观念”。  相似文献   

8.
农村少数民族问题是关系统一多民族国家团结和发展的重要问题,目前我国农村少数民族文化存在着边缘化、冲突加剧、发展迟缓等问题,其基本成因是民族文化发展过程中文化认同的不平衡,应立足公民文化认同,从促进基础教育发展、民族政治平等、促进经济发展等几方面促进民族文化认同,在发展中寻求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考察了中国英语学习者双语文化认同的特点和发展过程,探讨了其教学启示意义。研究结果显示:英语学习者双语文化认同的整体趋势是学习者在母语文化认同得以保持的基础上增加了对目的语文化的理解,对目的语文化的了解又促进了母语文化的认知,整体上文化理解能力增强,文化认同趋向综合和多元。英语学习者在双语文化认同的发展中先是体验到文化差异与冲突,籍以不断增强的反思性和批判性意识,逐步整合对母语和目的语文化的理解,进而发展出独立、包容、理性的文化个性。  相似文献   

10.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分类标准主要是文化而不是血缘和种族。历史上的民族认同是自由的,民族身份可以随时改变。古代民族认同的变异性,促使各民族都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没有一个民族是静止不变的。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历史上的民族分类和认同方式是分不开的。以文化作为分类和认同的标准,使不同文化的族群由淡漠隔阂走向自然融合,促成主体民族不断发展壮大,并促成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古代民族分类和认同方式强化了古代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促成各民族大一统意识的形成,有利于各民族共同价值观的形成。中国之所以能够保持2000多年统一和完整,与古代中国的民族分类和认同方式具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思想与时代》同人对民族国家伦理认同的建构处在维斯特伐利亚体系之后的近代国际体系情境中,其希望建构的"民族国家共同体"是在政治民族主义与文化民族主义双重主导之下的,内含着国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两个层面,是"历史—文化共同体"与"法律—政治共同体"的统一。《思想与时代》同人对于国族认同的建构以"中华民族(或中国民族)"概念为基础,主要通过对中华民族经历的历史事实以及在此过程中形成的法律观念、宗教信仰、语言文字等来阐释国族同一性,建构"历史—文化共同体",以期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抗战,追求民族自决。《思想与时代》同人对于国家认同的建构则对外争主权,对内讲民权,着重建构的是一种"法律—政治共同体",以期求得民族国家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文化认同有助于培养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文化认同体验是旅游体验的高级阶段。河西走廊地区在中华文化史上有重要地位,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通道,多民族冲突与融合的"锋线"和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体验的资源宝库,然而其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仍然滞后。河西走廊地区应以"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作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主题,开展品牌营销模式创新、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模式创新、旅游产品与游线组织创新等创新模式,推动区域整体开发。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经济的全球化.现代信息与通讯技术的突飞锰进。使文化传播与媒介结合越来越紧密。在全球化语境下。跨文『匕传播呈现出繁荣的景象.经济与政治的力量亦使跨文化传播在不断的融合与不断的冲突中呈现螺旋式上升,引发出全球的文化冲突与寻求文化身份认同的潮流,其主旋律应为:冲突与融合。然而.跨文化传播并不只是一个单向的全球一体化的文化运动,它包含着全球化与地域性、同质化与异质化两种文化力量的对峙与互动。任何一个民族文化只有在吸收外来文化精华.结合本土文化的优势.才能在历吏发畏的长河中找到合适的空间。当前跨文化传播的境况中.倡导多元文化的“共存互补”.引入儒家文化“和而不同”的智慧.才是消弭文化冲突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4.
民族认同作为经历了历史积淀而植根于深层意识中的心理建构,会在历史进程中或者被强化或者被削弱。全球化语境中的民族认同不仅涉及成员对民族历史与文化的追溯、挖掘与重构,而且也关涉各"民族—国家"之间的政治及文化博弈,自我与他者的冲突与博弈。应对文化霸权以其发达强势的文化渗透所造成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冲击与断裂,不是简单的"回顾"与"模仿"而是"创新"与"重构",必须要认真反思"认同危机"与"文化空场"问题,从战略高度上采取种种措施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积极"创新"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与"建构"民族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多元一体”的多民族国家,政治认同始终是现代国家构建的核心主题.伴随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民族之间矛盾与冲突的变化,致使中国各民族政治认同面临新问题和新挑战.我国现代公民文化的培育和国家政治认同交织在一起,呈现出继承与创新、变革与重构的复杂态势.公民文化作为一种现代性、包容性的主导政治文化,成为加强和完善多民族国家政治认同的文化基础和新型资源.发展公民社会、培育公民意识、建构公民身份、维护公民权利,形成现代公民文化体系,是建构多民族国家的政治认同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汕头开埠后,传教士和地方开明士绅开办的新学校是年轻人获知西方的科学文化、宗教文明最有效的途径。然而,汕头官绅与民众心中的保守思想、民族情怀,让新学在汕头的传播和发展坎坷不断。传教士与士绅不断因应汕头环境,沟通绅民,以各种变化发展来解决与地方的冲突与困难。通过梳理史料,重现近代中西新式学堂与地方民众间不断的"冲突、认同与融合"的代表性场景,并分析各自的立场及转变,以折射出汕头(教育)近代化的复杂过程。  相似文献   

17.
体育全球化并不是同质化的过程,而是同一性与多样性互动的过程。体育全球化中乒乓球的多元文化认同就很好地说明:体育全球化并没有形成一个普遍性的文化以及取代其他民族体育文化的过程,而是同质性与异质性、普遍性与特殊性、同一性与多样性互动的过程。所有参与其中的文化体都在塑造自身的认同,在不同文化的互动中吸收对自身发展有益的文化成分,摒除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文化内容,原有文化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重塑自己的认同,保持文化的特性,维护文化的完整性。而保持个性与赋予新的本民族的文化内涵,是体育文化获得生命力的保障与途径。  相似文献   

18.
傣族和日本民族都是水稻农耕民族,糯米食品在各自的日常生活、宗教祭祀、节庆、生命礼仪中均被赋予了一定的象征意义。其文化寓意的相似性,缘于大致相同的经济生活背景及对糯食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19.
国家认同是基于众多民族的共同利益、共同理想而产生的集体认同意识,展现了各民族对共同历史记忆、国家政治体系、中华文化一体性的认可,对维护民族团结、推进国家治理具有重要意义。边疆民族地区青年作为中国青年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有着与一般青年共有的国家认同感,也有着反映边疆民族地区文化环境、民族特性和地域特色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因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全球化的日益推进而使得边疆民族地区青年在国家认同的表达上存在某种程度上的差异与冲突。民族认同、政治认同、文化认同构成了国家认同表达的中介形式,对民族、政治和文化场域的共同认同有利于促进边疆民族地区青年与国家这一政治共同体的高度嵌合。所以,以民族、政治、文化等实体要素构成的"场域集合"嵌入边疆民族地区青年国家认同教育,是推进边疆民族地区青年国家认同由自在走向自觉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河南新郑黄帝故里每年举办的拜祖大典可以看做是一种记忆的仪式传播,它在传承传统文化、强化历史记忆、建构文化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使中华民族"同根同祖同源"的观念代代相传,使"和谐和睦和平"的美好心愿广为传播。拜祖大典的"仪式重演"与符号象征不但为全球华人提供了一个"认同的空间",而且是建构民族文化认同和文化身份的重要象征资源和文化资源,在唤醒文化记忆、增强民族凝聚力、增加向心力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软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