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庄贤普     
西方三圣,是佛教西方极乐净土世界的阿弥陀佛,以及他的左胁侍观世音菩萨和右胁侍大势至菩萨。其中,阿弥陀佛代表无量光明、无量的寿命和无量的功德;观音菩萨代表宇宙的大慈悲;大势至菩萨则代表喜舍。阿弥陀信仰早在东汉时期就已经传到了中国,东晋时代开  相似文献   

2.
观世音菩萨是娑婆世界中与众生最有缘的菩萨。佛在世时他就是释迦牟尼佛常随菩萨之一,众生若有疾苦,只要诚心默念观世音菩萨名号,这位菩萨便会从声音中去寻找受苦受难的众生,以大慈大悲之心和无边的法力,助众生超脱疾苦、实现愿望,《妙法莲花经》云:众生被困厄,无量苦逼身,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  相似文献   

3.
《今日辽宁》2005,(3):50
双塔始建于辽代晚期(约在1055年-1123年间),是中国佛寺采取双塔并立布局最早者,因其位于北宁市广宁镇古城内东北隅崇兴寺前,故称作崇兴寺双塔。崇兴寺双塔为砖雕八角筑十三层实心密檐式建筑,两塔坐北朝南,东西对峙,相距43米,占地面积近3万平方米。东塔高43.85米,西塔高42.63米。两塔形制、结构基本相同,但略有差异。其砖雕坐佛、胁侍菩萨、飞天、负重力士、伎乐人,精细栩栩如生,莲花、平座、斗拱勾栏、宝盖造型独特,脊兽、瓦垄、飞檐,风磨铜宝珠至今金光闪烁,风铃、风铎清脆悦耳。1988年,崇兴寺双塔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崇兴寺双…  相似文献   

4.
我们知道,佛教宣扬的阿罗汉果强调自我解脱,而菩萨果则一方面考虑自我解脱,另一方面要求帮助众生也获得解脱。从道德基本原则,即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而论,罗汉显然是以利己为根本目的,那么菩萨呢,其根本目的究竟是利己还是利他,或是两者兼之?这是一个涉及到佛教本质的问题。按照佛教徒自己的说法,菩萨果是自利利他,即两者兼顾。如《无量寿经》认为:“自利利人,人我兼顾。”《佛学大辞典》有所谓“二利”的概念,里面明确指出:“上求菩提为自利,下化众生为利他。小乘之行,唯为自利,菩萨之行,乃兼利他。”这里一个“兼”字看来似乎使大、小乘泾渭分明,似乎大乘在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问题上,不是像小乘以利己为根本目的,而是“自利利人”,而是“自利兼利他”。  相似文献   

5.
荘賢普     
观音菩萨象征着大慈大悲,又称观世音菩萨、光世音菩萨、观自在菩萨等,从字面解释就是“观察(世间民众的)声音”的菩萨,与文殊、普贤、地藏并称为四大菩萨.  相似文献   

6.
“慈悲者之城”,这个概念出自《大乘无量寿宗要经》。《大乘无量寿宗要经》又称《大乘无量寿经》,篇幅极短,是敦煌遗书,收在《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9卷中,据分析是敦煌沦陷于吐蕃时期由吐蕃僧人法成依据梵文译出。这篇短经的藏文版据说也是出自法成笔下,《大乘无量寿  相似文献   

7.
观音菩萨象征着大慈大悲,又称观世音菩萨、光世音菩萨、观自在菩萨等,从字面解释就是观察(世间民众的)声音的菩萨,与文殊、普贤、地藏并称为四大菩萨。观音菩萨是中国百姓最崇奉的菩萨,拥有的信徒最多,影响最大,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慈悲即观音,在中国妇孺皆知,即便在国际上观世音菩萨也有  相似文献   

8.
莊贤普     
《青岛画报》2011,(11):108-109
地藏菩萨,或称地藏王菩萨,因其"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故名地藏。为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观音、文殊、普贤一起,深受世人敬仰。以其"久远劫来屡发弘愿",故被尊称为大愿地藏王菩萨。据佛教传说,地藏菩萨受释迦牟尼佛的嘱托,在释迦寂灭后未来佛弥勒降生前这一段无佛世界里,担当起教化六道众生  相似文献   

9.
杨丹娜 《探求》2014,(5):5-9
"顺应世界大势",续写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是我们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新探索中进行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新视角。我们要顺应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这一大势,实现中国梦以及中国梦与世界梦(即"世界人民的美好")的接轨;顺应世界新科技和互联网大发展的时代大势,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加速中国与世界融合的进程;顺应世界范围内的民主发展大势,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和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把握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现代化潮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中国诗史流变之大势可概括为“三源一流”。三源分别是以《诗经》为代表的儒家诗学体系,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诗学体系和以《楚辞》为代表的楚骚诗学体系,而汉末建安时代是三源汇合的关捩点;从汉末建安迄近代中国则是诗史的一流时代,无论是对外在因素(哲学思潮、诗人人格建构、诗学理论、诗乐关系等)的探察,还是对内部结构(诗之体、诗之音、诗之象、诗之意)的关照,无不显示出本期诗歌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相对独立的诗歌系统  相似文献   

11.
<正>对观音菩萨展开研究,在宗教研究界恐怕早就不是新鲜的话题了。这位菩萨的确太知名,对他的信仰也几乎遍及整个亚洲。在我读过有关观音菩萨的专著中,于君方教授著的《观音——菩萨中国化的演变》(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一书,立足于细节,着眼于全面地讨论了这位菩萨从印度走向中国,并一步步中国化的历程,堪称这方面研究的典范。从性别的角度讲,我们应该尊于君方这样的女性学者为“女史”,这也更能凸显于教授  相似文献   

12.
诗意五台山     
印度佛经《大方广佛华严经》中说:"东北方有处名清凉山,从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山住,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与眷属万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说法。"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传说中文殊菩萨是般若(智慧)的化身,是释迦牟尼身旁的上首大菩萨,主司智慧的大智菩萨,所以,从汉文帝开宗,北魏孝文帝、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宋真宗、元代诸帝、明太祖、康熙、雍正、乾隆等历代皇帝都将五台山视为"真佛境界"、"最上福田",修寺建塔,祈福求盛,五台山也因此处处体现着皇家风范与浓浓的政治色彩。历代的达官贵人、文人学士,更是趋之若鹜,求智开悟……  相似文献   

13.
<正> 这次会议于1989年5月6日至9日,是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会、市委党校、《北京日报》、《学习与研究》杂志、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共同召开的.到会代表110名,其中有中央和北京市各有关部门的领导和专家、学者,也有来自上海、天津、辽宁、山东、江苏,浙江、贵州等地的代表.  相似文献   

14.
1977年6月16日至17日,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大学历史系举行了罗马尼亚史分期问题讨论会.在这个讨论会上,罗共中央历史和社会政治研究所付所长格奥尔基·扎哈里亚代表该所作了  相似文献   

15.
川端康成《睡美人》的救世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阅 《日本研究》2007,(3):87-91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小说《睡美人》,表面上描写一个衰朽老人如何抓住最后一线希望寻欢,实则要揭示为世俗烦恼所困扰的心灵如何获得净化和拯救.小说所展现的是一个隐蔽的"妓女=菩萨化身"的故事.在中日两国的多种古籍中记录着这一故事的各种版本,一系列的故事都传达了佛教的普度众生和万物一如思想.川端正是试图借助这一结构模式来表达此类故事中所蕴涵的救济意义.为了充分体现"妓女=菩萨化身"这一隐含意义,川端从环境背景、形象塑造到人物关系等各个方面都做了种种努力.在《睡美人》怪异情节的背后,深深地隐含着佛教的救世主题--芸芸众生在凡间的苦恼应当得到抚慰.  相似文献   

16.
普贤庄收藏的红木作品被誉为中国木雕艺坛前程无量的实力派精英人物王新明的顶级艺术品.早在多年前,王新明的才艺就被我国著名的木雕鉴赏收藏家王世襄所惊叹,老先生称赞王新明有极高的天资禀赋,亲手撰文向中国美术界和收藏界大力推介并为他题写"仙游竹木之家"、"镂竻居"赠予王新明,对他寄予厚望.  相似文献   

17.
比较美学不仅是多种文化语境中的比较、理解和对话 ,而且是维系人类美好的感情、信仰和理想的最佳纽带。由世界文化发展的大势所决定 ,比较美学在 2 0世纪从孕育到形成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在 2 1世纪 ,比较美学必将大力发展和日臻成熟。其成熟标志和发展契机主要是 :1.比较美学理论专著问世 ;2 .在高等学府开设比较美学课程 ;3 .比较美学系在重点高校中建立  相似文献   

18.
唐代妾侍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琰琰 《唐都学刊》2004,20(2):38-43
2 0世纪二三十年代至今 ,学术界对于妾侍问题的研究已积累了不少成果 ,然而至今无人细细耙梳 ,表述成文。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多属粗线条的勾勒 ,深入细致的断代研究并不多见 ,不少地方仍有继续发掘的潜力。唐代妾侍问题的研究因此有待综述  相似文献   

19.
冷战之后的世界大势是“战”还是“和”?——对冷战之后世界大势的八种观点评析高放理论界有人认为冷战之后的世界大势仍然是“战”:第一种观点认为是“和战”(即和平战斗),第二种观点认为是两个新“冷战”,第三种观点认为目前的和平共处只是暂时的,不久之后仍然会...  相似文献   

20.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浙江太平天国历史研究会、浙江博物馆、浙江师范学院和太平天国侍王府纪念馆联合举办的浙江太平天国史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八四年十月三十日至十一月二日在金华市举行。来自北京、江苏、广西、上海、安徽、江西、河南、山东、天津、贵州、浙江等十一个省、市、自治区的太平天国史专家、学者九十余人参加了这次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