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乡土中国>是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早期最具代表性的理论著作.他通过十数年深入农村调查研究,直接观察,得出了对中国乡土社会的传统文化、社会结构、家庭关系和民俗风情等方面的规律性认识.半个多世纪后,华中科技大学教授贺雪峰先生写下了<新乡土中国>.这是以费孝通先生为学术楷模,关于处在转型期乡村社会的调查笔记.对这两本不同时期、不同社会制度下关于中国农村社会的著作进行比较,对于了解中国农村社会的发展及观察、认识农村社会的方法,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
贺雪峰先生所著《新乡土中国》,生动描绘了中国农村和农民生活的场景,让人有进入农村现场的感觉。尤其可贵的是,作者将农民作为鲜活的人来对待,真切关心农民过得如何,将来的发展前景怎么样,  相似文献   

3.
“新乡贤”是指当代乡村社会中有德行、有才能、有威望,热爱乡村并且奉献乡村的贤达人士.在二十年来现实主义题材的乡土小说中,就涌现出了许多书写“新乡贤”的作品.这些作品对“新乡贤”的生成路径、现实困境以及蜕变的可能与轨迹都做了细致的揭示,既有理想的建构、理性的审视,又有冷峻的批判,表现出多元化的创作立场与丰富的叙事面貌.“新乡贤”叙事的意义不仅在于塑造了新的农民形象,而且对于当下乡村发展与文化建设而言,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青年学者梁鸿已成为当代中国新乡土文学写作的领军人物之一。她在2010年以《中国在梁庄》一书一炮打响,一路拿下“2010年度人民文学奖”“新浪2010年度十大好书”“《新京报》2010年度文学类好书”“《亚洲周刊》2010年度非虚构类十大好书”“第七届文津图书奖”等五项大奖。此书不仅在文学界掀起波澜,在经济学、社会学界也引起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5.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新乡村建设的大规模开展,不断增长的乡村现代体验要求文学必须做出回应,这使得学界关于“新乡土写作”的讨论从未间断。但研究者对何为“新乡土写作”及其该如何发展还没有定论。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学界对当下乡土小说创作庞大、凌乱而又碎片化的写作现状还缺乏深度梳理,另一方面是乡土写作观念没有实现转型,呈现了一种“21世纪的乡村现实与20世纪的乡土创作理念”整体倒挂的局面。“新乡土写作”改写了很多过去的书写命题,使乡土文学在发展中容纳了更多的现代性,它对乡村生产、生活方式与农民精神的描写都已经摆脱了传统乡土叙事的框定,它的很多形态是在过去的写作中没有的,同时也很容易遭遇各种批评和非议。新乡土写作”的难点其实不在于“破”,而在于“立”,在乡村性逐渐发生迁移的背景下,要适应它的新特质和“不足”,积极关注它的未来进路。  相似文献   

6.
陈雅雯 《南方论刊》2023,(3):44-46+82
面对现代化浪潮,梁漱溟先生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并深刻反思了乡村建设运动兴起的原因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缺陷与不足。进而,梁先生提出以民族精神和礼俗乡约架构新乡村、以工业化和农村经济发展支撑乡村文化建设和以知识分子为主导激发农民的主体自觉等的乡村建设思想。就其思想体系而言,不仅展现出其以“文化复兴中国”的基本志向,同时也展现出个人的理性觉醒和团体的伦理情谊相统一的基本特质。最后,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的丰富内涵对于新时代坚持走中国特色乡村振兴道路、以系统思维统揽乡村振兴、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及发挥新乡贤的引导作用等具有重要的启示和价值。  相似文献   

7.
赵晓峰 《学术界》2012,(6):232-236,264
陈柏峰的新著《乡村江湖》,以“混混”问题为切入点,引入区域比较的视角,使我们在中国农村的非均衡性中看到了村庄的极端重要性.从陈的研究中汲取经验,如何重塑村落社区的“公共性”,培育农民的社会自治能力,真正地“找回村庄”,是当前加强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20世纪前期,天灾人祸的宿县已成"恶土"。赛珍珠诺贝尔奖作品《大地》对淮北农民疾苦的叙事具有强烈的现实性,从而获得很多赞许。但是赛珍珠客观上缺乏对"恶土"背后社会因素的分析,也招致较多批评和指责。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村社会性质大论战中,围绕同一部作品学术价值而展开激烈争论是普遍的现象。赛珍珠及其作品《大地》,因为特殊的身份背景和巨大的影响力,成为这种普遍现象的一种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9.
新材料带来新的研究课题,促进新学问的涌现.对于《诗经》学史而言,近年面世的以上博简《诗论》为代表的简帛资料,不仅大大促进了对于诗三百篇的研究,而且促进了《诗经》学史的研究.在上博简研究的带动下,近些年关于《诗经》的研究成果大量涌现.如果说上博简《诗论》补充了《诗经》学史源头的话,那么,上博简《诗论》面世以后十几年的研究成果则是一部《诗经》学史的尾,这个一首一尾的形成与联贯对于“重写学术史”而言,是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建国后“十七年”的文学创作虽是以乡村生活为主导题材,却因承载着政治社会化的功能,而呈现出非乡土化的特征,暴露了乡土文学写作的窘境。从《三里湾》到《创业史》再到《山乡巨变》、《艳阳天》,“十七年”乡村题材的作品越来越走向对当时农村现实生活的疏离,甚至都不能够客观地描写合作化时期中国农村真实的社会环境,不能够客观地反映农民在这场运动中的遭遇。  相似文献   

11.
制度下乡:建构“新乡土中国”路径依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土中国”最集中概括了中国传统社会的结构特征。随着乡土社会内生力量的推动和外生力量的催化 ,“新乡土中国”与费孝通先生上世纪 40年代所描述的“乡土中国”相去甚远。在“新乡土中国”里 ,如何构建一个具有乡土特色的民主法治社会无疑又成为学界讨论的热门话题。诚然 ,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仰仗多元“合力”,通过架构和催生各种路径实现乡土中国由传统向现代化方向转变。在诸种“合力”中 ,“制度下乡”是构筑现代性的“新乡土中国”民主法治的最关键最核心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野草》是鲁迅一段时期内情感历程的真实记录,是鲁迅孤独心灵的深层写照,如果说写于《野草》同期的《彷徨》,显示了鲁迅仍作为一个社会战士在控诉黑暗社会对个人的压抑扭曲和摧折,是给社会人看的话,那么,《野草》则完全是鲁迅写给自己的书。独特的人生感受和生命体验,独特的生存方式和艺术想象力,幻化成一丛独特的“野草”。使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情感四溢、难以平静的鲁迅,一个急于宣泄却又小心翼翼地把满腹愤怒、忧伤纳入凄美艺术境地的鲁迅。  相似文献   

13.
德国文化史家斯宾格勒认为,创造力活跃的文化时期是社会的春、夏、秋,而趋于成熟、精致的文明时代,不过是社会的冬日而已。但是对大多数民族而言,这个“冬日”将会持续数百年甚至数千年——中国即是典型。如果说斯宾格勒还只是从文化哲学的高度抽象把握世界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的话,那么  相似文献   

14.
施爱东 《云梦学刊》2009,30(4):26-28
如果以“学术创新”作为关键词精确检索,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可以检出上千条相关信息,年年都有新文章在反复强调学术创新这个老掉牙的旧问题。  相似文献   

15.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里描述了中国农民最根本的特征就是乡土性:“靠种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土是他们的命根。”“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形成了生于斯长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  相似文献   

16.
赵娟 《学术探索》2015,(4):108-113
曹雪芹精心塑造的中国传统文人形象,甄士隐和贾雨村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生存境遇与人生选择,寄托着作者对儒道互补的中国士人心态的思考。如果说贾雨村的人生经历主要体现了儒家文化所主张的社会理想和道德人格,那么甄士隐的人生经历则主要体现了道家文化所代表的价值追求和审美情趣。《红楼梦》中这“一甄一贾”的人生轨迹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士人在人生价值选择上仕与隐的矛盾互补。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全面总结和反思百年《文心雕龙》研究的基础上,继承中国古代学术,尤其是清代朴学的研究思想,适度吸收、借鉴国外学术思想与方法,提出了“文学制度”的研究思路,阐述了作者对《文心雕龙》研究的一些新看法。  相似文献   

18.
“通”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学术思想,也成为一种著述体例。一种是思想与理论上的通,如《史通》《文史通义》;一种是文献上的通,如《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等。两类虽然形式有很大不同,但精神是一致的,都体现了一种求通的意识。从中国学术史来看,求通的意识与学术追求,往往是在学术积累己经十分丰富时候出现,因为只有在总体的积累己经足够丰富的时候,思想上的“通识”与文献上的“通览”才有可能同时在这样的时候。而这样的时候,学术上的问题不是减少了,而是增加了,所以需要“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所以“,求通”的学术意识与“通”这一类…  相似文献   

19.
蒋萍同志撰写的《诚信的伦理学分析》一书 ,最近已在中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我读后觉得作者运用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 ,从伦理学的角度 ,深入地研究了当代中国的诚信现状和传统的诚信思想 ,系统地阐述了诚信的道德本质、道德结构和道德功能 ,并以诚信文化和诚信制度为支柱 ,力图构建诚信的社会体系。第一 ,以伦理学作视角诠释诚信的内涵和道德功能。作者认为 ,诚信作为一种重要的行为规范 ,在东西方都受到重视。如果说 ,中国传统诚信观是因其农业文明的产物而成为重要的社会道德规范的话 ,那么 ,发源于古希腊伦理学史的…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我在华中师范大学语言学系和“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兼职,在这里从事汉语专业写作、辞书学和汉语语言分析的课程教学与研究,得到《高等函授学报》的支持,我亲身感受到,学报编辑部为办好这份刊物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使得学报的质量越来越高,越办越好。 《高等函授学报》给我突出的印象有三点: 其一,注重学术研究,推进各门学科的发展。学报中,把“学术经纬”论文的专栏摆在重要位置。然而就广义的学术研究来说,不仅“教学研究”、“成人教育研究”,还是“学习指导”等栏目,都讲究学术研究注重发表有学术份量的重要论文,这已形成一种很好的办刊的指导思想和编辑行为。就我的拙文,发表在“汉语论文写作谈”专栏中,《怎样写汉语小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