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彦雄  彭菲 《理论界》2004,(2):83-83
基础法律关系和代理权授予之间关系的问题,是代理理论中的一个争论焦点。基础法律关系和代理权授予之间的关系可具体分为以下两个问题:1郾授权行为独立化问题,即基础法律关系和代理权的授予是不是两个相互独立的行为;2郾代理权的授予是有因还是无因,即当基本法律关系不成立、无效、撤销或终止时,授权行为是否与其共命运。笔者认为,第一个问题是第二个问题的前提,只有基础法律关系和代理权授予是两个不同的行为,才有可能讨论代理权的授予是有因还是无因的问题。对于第一个问题,学界已有定论,授权行为独立于基础法律关系已成为通说,各国也在民…  相似文献   

2.
票据法相对于民法来说是特别法,且在商事法中属于技术性规范最强的一部法,因此在具体规则中应当允许其作适当的变通.票据行为作为民事行为的一种,民法上的代理制度当然适用于票据代理.不过,针对票据行为中的无权代理、越权代理、表见代理的处理方法,应该分别不同于民法上的适用规则提出适度的修改和补充,并对保护善意第三人的范围问题提出不同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姚辉 《甘肃社会科学》2008,10(3):127-131
在中国近代,特别是清末同西方法律文化的接触以及对西方法律制度的继受过程中,日本起到了桥梁的作用,其影响不容忽视。中日两国在法制改革的方向上,均以大量移植西方近代民法作为推动民法近代化的根本途径,其中固然有其深层的历史、文化的根源,但在法制改革目的、司法人才培养等方面,两国却又存在巨大差异。比较和总结其中的异同,将对法制的现代化带来启迪。  相似文献   

4.
论宪法和民法的关系——以宪法特质的三重性为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宪法和民法的关系问题,目前学界虽有多次讨论,但仍欠成熟。不光理论上仍未能全面澄清这一关系,并且还进而导致对相关法律实践的误导。因此,继续讨论这一问题仍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在本文中,笔者基于对宪法特质三重性:基础规范、授权性规范和限制性规范的阐明,从而推论出宪法在法律体系的构成中具有多重身份:作为母法的宪法、作为公法的宪法、作为社会法—私法的宪法以及作为元部门法的宪法。并借此原理揭示了宪法和民法之间层次丰富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5.
土地立体利用的结果,必然导致一个空间内出现多个权利并存以及空间权利相邻的现象,必须确立一定的法律规则进行调整.基于空间相邻关系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应寻求平面相邻关系规则的类推适用、空间役权的设定,以及当事人相邻使用关系的约定等多方面法律途径予以调整.台湾地区民法物权编修正草案顺应形势变化,对此提出了若干修正建议,但在具体适用上尚有斟酌余地.  相似文献   

6.
阐明义务是民事诉讼中法官的义务,法律关系的阐明是阐明的内容之一,台湾民事诉讼法规定原告主张的数项法律关系中有不明了或不完足的,法官应当阐明使其说明或进行补充,在司法实践中,法律关系的阐明需要法官平衡当事人的程序保障、法官中立审判和诉讼效益之间的关系,这对于我国民事诉讼相关制度和实践的完善也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
1934年国民政府修正刑法时,围绕通奸罪立法爆发了一场争论。从性别史观看,这场争论不仅反映了立法者与妇女界对于法律关系中两性权利事实对等与观念平等的认知错位,也揭示了当时性别在法律关系中存在样态的复杂面相。女权主义者们虽然通过妇女运动在争取两性法律权利平等上取得了一定成功,但同时也承认了附加法条对男性有利的规定。这个带有妥协性的最终结果表明,由于性别动态地存在于一切社会关系中,所以法律关系中的两性权利平等必须与其他社会关系中的两性存在现实在一定限度上达成相容性。就此而言,通奸罪立法向某些现实性不平等妥协而未能实现两性法律权利平等是具有合理性的社会样态。  相似文献   

8.
在法治的框架下,法律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关系一般是通过利益冲突化解、内部纷争解决、立法促进等具体实践来体现,并由此来彰显对民族团结进步关系构建具有重要作用的平等、和谐、自由等法律价值理念,最终期望将和谐的民族团结进步关系提升为民众的幸福权利。  相似文献   

9.
相对健康型的乡村关系而言,行政化和放任型的乡村关系属于非典型性的乡村关系,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行政化和放任型的乡村关系制约了村民的政治民主权利、经济自主权利和其它权利.要充分实现村民的各项权利必须转行政化和放任型的乡村关系为健康协调的乡村关系,其主要对策是完善法制、深化乡镇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方式、提高农村干群的思想观念及素质.  相似文献   

10.
11.
城市化进程中和谐民族关系的构建——以威海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向东部沿海地区流动呈上升趋势,沿海一些城市逐渐发展为多民族城市,威海市就是其中较为典型的一个。城市中少数民族人口的增加,在繁荣城市经济、丰富城市文化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民族间交往增多,共同性和包容性不断增强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针对新的情况,应加强民族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健全民族宗教管理机构,建立起维护城市民族关系的法律机制,同时加大对民族经济的扶持力度,构建起和谐的民族关系。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平台下新型用工关系的定性,目前学界和实务界都没有达成共识。本文以互联网专车和e代驾领域的用工关系为例,通过分析二者的运营模式类型和司法裁判情况,总结归纳新型用工关系的特点和各方主体之间的博弈地位,得出新型用工关系仍然符合劳动关系的实质这一结论,但实务中认定劳动关系的两种情况均难以成立。从立法上规制新型用工关系的定性,首先应当从新兴产业发展、劳动者权益保护等方面进行利益衡量。只有适度扩张劳动法保护对象、明确法规适用的主体范围、兼顾保护市场经济灵活性,方能达致用工的安全性与灵活性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现有考古材料和文献记载的分析,认为目前学术界比较通行的关于简牍的出现不晚于甲骨文的观点不能成立,所谓文献记载、保存技术、气候因素、书写习惯、记录内容等诸方面的材料和论证,均不足以支持"简牍不晚于甲骨出现的"观点.相反,通过各方面的综合分析表明,简牍出现的时代应略晚于甲骨文.  相似文献   

14.
分析和研究转型期法律与其他社会规范之间的关系,意义重大.而理性观的引入,是认知转型期法律与其他社会规范关系的重要方法和视角.通过比较考察可以发现,理论理性的法治观倾向法律万能,进而排斥和否定其他社会规范存在的意义及功能;实践理性的法治观则承认法律与其他社会规范在性质上的一致,不同之处仅在于法律比其他社会规范在保障确定性和可预期性方面效果更强,并认为法律只是其他社会规范不足的弥补而不是替代,且法治的进步依赖于其他社会规范尤其是社会道德的完善和进步.立足于理论理性、实践理性视角,对于我们认知和理解现代化进程中法律与其他社会规范之间的关系形态具有事半功倍效果.  相似文献   

15.
由于生态环境和资源物产不同,生活在云南西双版纳山区的基诺族和坝区的傣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适应各自环境的生计方式和互利互惠、优长互补的民族关系格局。随着橡胶引种成功和改革开放以来民营橡胶的大规模发展,橡胶种植业取代传统生计方式成为山区和坝区共同的、单一的支柱产业,导致传统的民族关系格局发生改变,并带来了一系列新问题。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将会成为影响西双版纳未来民族关系发展的主要矛盾。  相似文献   

16.
中西诗歌创作中的物我关系,近年来已成为诗歌创作所普遍涉及的又一深刻理论问题.从物我关系角度分析中西诗歌,可阐明诗歌创作中主观与客观相互作用的特点,并揭示中西诗歌境界之分别和共同规律,即,诗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大凡诗歌皆可依此分类,中西皆然.  相似文献   

17.
东南亚华人与当地土著民族的族群关系受殖民史、当地社会结构与文化传统的影响较深.菲律宾和马来西亚华人的宗教信仰是华人与土著民族的族群关系的缩影,与东南亚各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密切相关.华人宗教信仰的变迁反映了华人与土著民族族群关系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当前煤炭和电力行业之间的紧张关系仍然是困扰中国宏观经济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一问题产生的根源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种体制的摩擦,而直接的原因是煤炭价格的双轨制.运用不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分析模型阐述煤炭企业、电力企业和政策当局三方的长期博弈,显示这一博弈不断地影响着煤炭和电力行业体制改革的方向和进程.煤电价格联动和煤电一体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地缓解煤电紧张关系,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最终手段是在考虑行业性质和宏观经济安全原则的基础上,对煤电行业进行最大程度的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19.
以福建省医务工作者介入协调医患关系为例,探讨医务社会工作者作为政府的第三方代表,在预防和解决医患矛盾中所发挥的作用,从而进一步对医务社会工作的角色进行定位思考。  相似文献   

20.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逐步进入成熟阶段,依照其他经济发达国家应用商事法律规范保障其市场经济发展的经验,我国的市场经济活动同样需要完善的商事法律环境。但是,对于商法理念的建立却尚未达成共识。确立商法理念应介入民法原则,并形成独立的理念体系。目前,商法理念已在保险法和海商法的应用中有所体现,如何形成系统的方法论还需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