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朱伊革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61-66
美国著名诗人、翻译家埃兹拉·庞德提出的音诗、形诗和理诗的诗歌三分法理论表现了他对诗歌创作和诗歌翻译独特的美学思考。庞德创造性翻译而成的《华夏集》完美再现了其诗歌三分法理论。这部创译混杂的译诗集既蕴含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美学特点,也融汇了庞德的现代主义诗学理念,体现了庞德复兴英语诗歌的美学追求。 相似文献
2.
周胜蓝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09,9(6):129-132
伊兹拉·庞德作为20世纪美国最有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对美国诗歌的贡献不仅在于他的诗歌创作,还在于他的诗歌翻译.其译作<华夏集>为创新美国诗歌做出了重大贡献.从<华夏集>通过保留中国古诗特质对美国诗歌四个方面的创新入手,分析实现这些创新的共同的必要的手段--异化的翻译策略,以期提供一个新的角度认识<华夏集>的翻译,并由此加深对异化策略本身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典诗歌美学与庞德现代主义诗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贵明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6):86-90
埃兹拉·庞德以其译作《华夏集》为中国古典诗歌美学与西方现代主义诗学的结合创造了契机,为汉学西渐作出了贡献。本文通过对庞德的诗歌和汉诗英译作品中所体现的现代主义诗歌美学与唐诗美学所体现的现代诗性特征进行对比分析,阐明中国古典诗歌美学和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美学的互通性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4.
魏泓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8(6):116-118
文学翻译是审美再创造的艺术。译者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进行审美再现。译者在再现原作美的同时,也在表现出自己的才识美、情意美、创造美。译者的美融入译作之中,与译作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5.
论翻译审美主体的禀赋资源与文学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曼君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7(2):84-86
文学翻译活动中的审美主体的禀赋资源包括译者的人格修养、文学修养以及审美偏好和善赏、顿悟能力等,译者禀赋资源的丰俭直接关系到文学译作效果的优劣。文章从一个新的视野角度分析、论证了译者对文学翻译活动的最终结果所起的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曹鑫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2):152-153
林纾和庞德是翻译界的旷世奇才,为发展本国文学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的翻译活动均是翻译界十分独特的现象.该研究从翻译的三个基本方面,即翻译目的,翻译主体和翻译方法来对林纾和庞德的译介活动及其翻译思想进行比较,从中找出两人译介活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相似文献
7.
葛浩文与作者、译文读者共同构成其文学翻译活动的审美主体,各主体之间相互关联,形成彼此互动的审美关系,使得葛浩文的文学翻译作品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传播价值。探索葛浩文文学翻译审美主体间的不同关系及其对葛浩文翻译作品审美再现效果的影响,从美学接受角度为中国文学与文化走向世界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8.
曹鑫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林纾和庞德是翻译界的旷世奇才,为发展本国文学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的翻译活动均是翻译界十分独特的现象.该研究从翻译的三个基本方面,即翻译目的,翻译主体和翻译方法来对林纾和庞德的译介活动及其翻译思想进行比较,从中找出两人译介活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相似文献
9.
周建新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153-156
庞德翻译思想的核心是忽视原文的现实存在,尊重和提倡译者生命本体与原文生命本体的交流互动,他的译文是两者激情邂逅的结果,是翻译与创作的完美结晶。正因如此,他的译文从翻译角度看是不忠的翻译,从创作的角度看又是美的创造。 相似文献
10.
李柏芳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7(4):89-93
诗歌创作审美活动过程中的审美主体和客体是一种相互交流、相互通融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主体呈现出"退让"与"归返"的客体性,客体呈现出"契合"与"固守"的主体性。诗歌创作活动中审美主体和客体的交融是美妙而神奇的,值得诗歌研究者深入细致地探讨。 相似文献
11.
毛洪文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0(2):127-129
美育是把人的内在生命力、智慧力外化为改造世界、创造美好生活的一种兼具审美和教育双重特征的活动。作为审美教育中的主体,其审美特征主要通过直观性、体验性、情感性、愉悦性四个方面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2.
庞德"意象"的审美阐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瑛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7(6):13-15
庞德是英语现代诗歌运动的发起者之一,所创造的意象主义理论为英语诗歌走上改革之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他看来,"诗必须以意象为主","一个意象是在瞬间呈现出的一个理性与感情的复合体.‘这种复合体’的突然呈现给人以突然解放的感觉,不受时空限制的自由的感觉,一种我们在面对最伟大的艺术品时经受到突然长大了的感觉". 相似文献
13.
审美理解与审美同情:审美主体间性的构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春时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43-48
审美理解与审美同情是审美主体间性的基本构成.理解使自我主体与他我主体在认识论上得到沟通,同情使自我主体与他我主体在价值论上得到沟通.审美主体间性弥合了二者的分离,实现了充分的理解与同情,达到了审美理解与审美同情的同一.西方美学的认识论传统导致重视审美理解而忽视审美同情,中国美学偏向审美同情,二者可以互补. 相似文献
14.
房玉靖 《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2):85-89
美国诗人庞德翻译过大量的中国古典诗歌,他利用现代英语诗歌的形式对中国古典诗歌进行了创造性阐释,译文自然流畅,韵味十足。本文从意象再现的角度,分析庞德对中国古诗的创造性翻译方法及其效果,从而以文学翻译的多元视角认同多元文化语境中的文化差异性。 相似文献
15.
庞德不但是20世纪杰出的现代主义诗人,同时也是一位翻译奇才。对此,国内外诸多学者已从多个理论视角予以阐述,但目前尚未见学者借用生态翻译学的理论来研究庞德的翻译。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来看,庞德充分发挥自己作为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体现了“译有所为”;同时,通过构建一个和谐共生的翻译群落,庞德有力地影响了当时的一批文学精英,为英美诗歌的现代主义进程作出了自己特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张海珍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6(1):109-113
审美修养在写作主体的写作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文章认为写作主体的写作活动与其审美修养密不可分,写作主体只有加强审美修养,达到了一定的审美层次,文章才有可能从本质上合乎其写作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李萍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4(2):30-32
在城市的影响日趋深入的社会背景下,关于城市理论研究的学术氛围也日渐浓厚,文章将审美文化放在城市这一特殊环境内进行研究,针对现代城市这一综合性的、广阔而复杂的研究对象,提出了城市审美文化的主体概念。分析了城市审美文化主体、审美意识的复杂性,并根据城市审美文化主体数量众多且个体状况各有不同的特点将主体审美需求划分为“直观的审美需求”、“趣味的审美需求”、“艺术的审美需求”等三个层次,最后分析了城市审美文化主体审美能力的多层次性。 相似文献
18.
文学作品名审美信息的传递是译者在文学作品名翻译中经常要面对的问题。根据接受美学理论,译者的接受过程首先是一种审美的过程,在文学作品名翻译过程中,译者作为审美主体,对原名和原作(审美客体)的理解和审美判断,对译文读者审美能力和审美接受的审慎辨别,最终导致了原名审美信息在传递中的复制、损失和替代。 相似文献
19.
主体间性审美是建立在自我与他人、个体与群体、人与自然的统一,感性与理性的统一,能动性与受动性统一基础之上的审美,它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主体间的相互交流、对话与沟通。以此为基础构建的自然生态美使人与自然在各自的生命自由展开的过程中互动运作,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20.
陈彤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3):45-48
应用认识论的观点,并根据《声无哀乐论》和《淮南子》中的音乐美学思想,分析、研究了音乐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的接受差异问题。研究结果表明:音乐审美主体对“认识情境”的选择会导致审美主体的接受差异;审美主体的主导性和创造能力也是音乐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产生接受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