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苏省制造业区域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在对区域产业竞争力内涵界定的基础上 ,筛选了一组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然后运用主成分分析法 ,构建了江苏省制造业区域竞争力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全省制造业中28个行业的综合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和排序。最后得出了具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对于区域竞争力的研究主要借鉴了国外的国际竞争力研究的某些成果,由于研究的理论依据不同,因而对区域竞争力的内涵理解也就存在分歧,评价区域竞争力的指标体系也各不相同.文章从发展的角度动态地研究了区域竞争力的评价,分析研究了区域经济的发展能力,构建了一套能够服务于区域竞争力管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3.
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庄锴  王虹 《统计与决策》2012,(15):87-89
文章构建了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地区文化产业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四个公共因子反映了各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水平,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分布格局表现为四类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水平总体偏弱且不均衡,但发展潜力巨大且迅速。  相似文献   

4.
区域竞争力是支撑一个区域持久生存和发展的力量,是一个区域为其自身发展对资源的吸引力和市场的争夺力,主要体现一个地区集散资源、创造财富、提供服务以带动辐射周边地区的能力,是地区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环境、人民素质的综合水平和能力的体现。文章试图运用因子分析方法,通过设置合适的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中部省份区域竟争力的因子评价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域竟争力进行合理的评价,为区域经济战略与决策提供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竞争力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借助于非参数统计分析方法(Bootstrap-DEA方法)和模糊数学隶属度概念,构建以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竞争力为二子系统的复合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对中国工业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竞争力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状况进行评价。研究发现:测度所得复合系统状态协调度和动态协调度数值均较大。对状态协调度而言,该复合系统处在高度协调发展模式之中;针对动态协调度,该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程度波动不定,未呈现出明显的提升趋势,该状态有待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6.
文章根据"物理学"中对"力"概念的界定,提出了区域国际竞争力是一个地区动态合力的概念。构建了区域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加权主成分TOPSIS价值函数模型对我国31个省市的国际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最后,根据得出的我国各地区国际竞争力的排名,并进行结论分析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张晴 《统计与决策》2017,(12):134-136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的试点省份,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竞争力的良性互动成为现阶段的政策重点.文章运用Geweke分解检验法与协整检验,验证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竞争力关系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就二者互动发展的驱动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两者在长期与短期均存在显著因果关系,且现阶段以区域经济竞争力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的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8.
文章使用TOPSIS方法构建休闲经济竞争力模型,从休闲经济的收益性、安全设施、流动性、发展潜力及社会反映等五个维度设定休闲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我国1990-2014年省域数据对我国区域体闲经济竞争力进行测算.研究显示,我国体闲经济区域发展严重不均,休闲经济收益是休闲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它可为区域社会创造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运用数据包络法对多个城市区域的科技竞争力进行分析,得出各城市科技竞争力的基本情况,为政府和各部门正确地制定科技发展规划和科技政策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一个所辖区域范围内的工业竞争力,是指该区域内工业所具有的能够提供有效产品或服务的综合能力。对工业竞争力进行评价。必须选择一套科学的、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我们根据工业竞争力的涵盖内容,结合现有能够获取的资料,对我市工业结构竞争力进行定量、定性评价。  相似文献   

11.
我国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因子分析法是一种能够减少指标数量,同时尽量保留原指标信息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并结合聚类分析对各地旅游经济进行了分类.以统计结果为依据,不仅给出了各地区的综合名次和属类,还得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中西部承接区域产业转移的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借鉴了物理学中势差的概念与原理,用两区域产业转移模型,从经济势差、产业势差、成本势差、交易成本势差、技术势差五个方面对我国中西部欠发达省级区域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基于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采用历年年鉴的数据测算出各欠发达区域的承接产业转移竞争力的评分结果,并且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了结果检验。  相似文献   

13.
我国港口竞争力演化测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构建了港口竞争力系统协同度评价模型,将该模型引入到我国港口竞争力动态演化研究之中.根据构建的指标体系及测度模型,对天津港"十五"期间的港口竞争力动态演化进行了研究.实证表明通过该评价结果可为港口竞争力的提升指明方向、路径.  相似文献   

14.
我国地区经济综合竞争力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IMD和WEF对国际竞争力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选择合理的指标,利用SAS软件包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我国省域的经济综合竞争力进行分析和测度。在横向比较的基础上,对改革开放20年来各省的位次变化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指出,区域的发展结构是影响经济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是外向型经济表现了更强的竞争力,广东、北京、上海是我国经济综合竞争力最强的三个地区。  相似文献   

15.
苏为华 《浙江统计》2004,(6):F003-F003
~~《中国区域国际竞争力发展研究》简介@苏为华  相似文献   

16.
中国区域人才竞争力指标体系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国内区域人才竞争力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从五个方面即人才的界定与度量、人才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的出发点、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指标体系以及权重设置等总结了国内主要经典文章的研究成果,并对此进行了评价.文章的最后对将来本领域的研究提出了展望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持续的发展,但同时也出现了地区间经济增长的非均衡现象,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差异日益显现。本文试图立足于客观,利用多种方法进行分析,以期能够更加系统、科学、全面地分析我国区域间经济发展差异等相关问题。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现状我  相似文献   

18.
《统计教育》2005,(1):63-63
在世界经济论坛发布《2002年至2003年度全球竞争力报告》,我国经济竞争力去年再度蹿升6位。在该报告所采用的两大评比序列--微观经济竞争力和经济增长竞争力排名中,美国超越2001年的芬兰,荣登首位,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国家。同样引人注目的是全球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印度的排名都有显著提升,在经济增长竞争力排名中,分别从2001年的第39位和第57位上升到今年的第33位和第48位。在微  相似文献   

19.
从 2 0世纪 90年代开始各国就从各个方面研究知识经济时代的特点 ,它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由于知识经济的特性决定了科技对社会经济具有决定性意义。各国除了关注总体的科技评价之外 ,逐渐开始进行关于区域科技能力大小的评价、科技发展地区不平衡的比较等等 ,要进行这些工作都需要通过建立一套合理的区域科技指标。所以在近年来 ,各国纷纷在本国科技统计指标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域科技指标 ,而一些国际性的组织、机构在对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比较报告中将科技的比较提升到一个重要的地位。国外建立的区域科技指标体系是值得我国借鉴和思考的。本文…  相似文献   

20.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正由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向消费拉动转变,正确认识与评价区域消费状况、合理引导消费、建立与消费结构变化相匹配的产业结构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区域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研究,分析影响区域消费的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的发展趋势.在解决有效需求不足,促进新的产业推动力的形成过程中,才能更好地利用影响区域消费的积极因素,限制影响区域消费的消极因素,促进我国区域消费结构升级和新的消费增长点的形成,从而拉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