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发展现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永嘉县第三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到1998年止,增加值达16.79亿元,比1990年增长33倍,平均年递增20.1%,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也由1990年的273%提高到1998年的297%。1商品流通领域繁荣活跃。商品流通领域打破了国有商业的垄断局面,形成了多种经济、多种经营的市场体系。1998年商饮业增加值579亿元,比1990年增长135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990年的289亿元增加到1998年的18.58亿元,增长54倍;其中个体私营及其他经济的消费品零售总额占842%。各类商业市场48个,其中专业市场18个,商品交易…  相似文献   

2.
建国以来,鸡西市各届政府经过历年的不懈努力,使经济建设不断向前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1998年,鸡西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7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78年增长了46倍,比1952年增长了391倍,年均递增8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32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41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34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分别比1978年增长了22倍、52倍和92倍;分别比1952年增长了215倍、518倍和547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5567元,比1978年增长了60倍,比1952年增长了77倍,1996年提…  相似文献   

3.
建国60年来,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州各族人民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加快发展,富民强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主题,不断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加快发展,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部大开发号角的吹响,全州上下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经济社会步入科学发展的良性轨道,向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一、地区经济步入良性发展新阶段(一)经济总量快速增加,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建国以来,全州各族人民着力于经济恢复和建设,经济基础不断夯实。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通过逐步调整发展思路,切实发挥资源优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全州经济总量快速增加,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到200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19亿元,比1949年的622万元增长77.2倍,年均增长7.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89亿元,比1949年的604万元增长11.9倍,年均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16.79亿元,比1949年的4万元增长6914.2倍,年均增长16.1%;第三产业增加值12.51亿元,比1949年的14万元增长2505.2倍,年均增长14.2...  相似文献   

4.
一、产业结构的总体变化 10年来,我区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明显增强,第三产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2003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39.56亿元,比1993年增长4.8倍,年平均增长19.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6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87.9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45.99亿元,分别比1993年增长60.1%、5.3倍和5.8倍.三次产业比例结构由1993年的13.1.61.3:25.6调整为4.0:63.0:33.0.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使椒江经济增长格局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的推动逐步转变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共同推动.  相似文献   

5.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宝泉岭垦区采取了一系列改革开放措施,垦区的经济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01年垦区粮豆总产129万吨,比1990年67.4万吨增长了92%。2001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55690万元,比1990年增长了5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0986万元,比1990年增长了4.3倍。人均纯收入4360元/人,比1990年的1220元/人增长了2.6倍。个体、私营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年创产值192062万元。 现在垦区已拥有各类企业、农业生产队近千家,个体工商运建服户数7516家,从业人数达4万多人,使垦区的经济格局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一、“八五”时期郊区经济发展的基本成就1、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八五”时期是上海郊区在建国以来历次“五年计划”中,执行情况最好、经济建设成就最大的一个时期,郊区综合经济实力得到全面、快速、高质量的增强。1995年郊区增加值按可比价计算比1990年实际增长1.2倍。整个“八五”时期郊区增加值比“七五”时期增长1.8倍。2、郊区经济结构进一步趋向合理。1995年郊区第一产业增加值实际比1990年增长7.4%;第二产业增加值实际增长1.5倍;第三产业增加值实际增长1.3倍。三次产业增加值占郊区增加值比重分  相似文献   

7.
2000年电子信表行业生产保持跨越式发展,完成工业总产值(不变价(347.58亿元。,比支年同期增长36.2%。比1995年净增237.28亿元。(现价)工业总产值195.5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2.8%。生产的高速发展带动了工业增加值高速增长,2000年电子仪表行业完成增加值为36.3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8.25亿元增长101%。其中:工业增加值累计完成35.89亿元,比支年同期增加了18.29亿元。工业增加值率17.1%。比去年同期增长5.2个百分点,比1995年净增21.81亿元。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西宁经济得到较快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0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3.09亿元,比2000年增加了251.0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5倍,年均增长14.1%;人均GDP由2000年的5215元提高到2007年的16029元,比2000年翻1.6番。与  相似文献   

9.
现状:快速发展竞争加剧 产业规模扩大,经济增长贡献提高改革开放以来,作为四川重要产业的餐饮业快速发展。1978年,四川住宿与餐饮业增加值仅为3.02亿元,1990年增加值提高到24.57亿元,进入2000年后,四川住宿与餐饮业增加值为120.08亿元,到2011年达到562.23亿元。四川住宿与餐饮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也经历了逐步提高到稳定的过程(见图1),1978~1990年四川住宿与餐饮业增加值的比重不断增加,从1978年的1.63%提高到1990年的2.76%,在2000年后进一步增加并首次超过3%,此后小幅波动。  相似文献   

10.
2006年,吴忠市按照“再造新优势、建设新吴忠”的战略目标,大力实施工业强市、商贸活市、科教兴市和新农村建设,全市经济保持了快、稳、好的发展态势和运行特点,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9.6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16亿元,比上年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63.84亿元,比上年增长21.3%,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56.13亿元,比上年增长25.5%,是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第三产业增加值36.63亿元,比上年增长7.6%。  相似文献   

11.
从交征购粮到取消粮食统购统销政策,从废除沿袭数十年的粮票到取消农业税,从温饱不济到吃穿不愁,再到实现全面小康。达州紧踏时代步伐和政策节点,农业经济总体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农业经济综合实力稳步增强农业经济总量快速增长。1949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2亿元(当年价,下同),到2020年达到636.0亿元,增加了633.8亿元,增长了288.1倍,年均增长4.1%;第一产业增加值由1949年的1.7亿元(当年价,下同)增加到2020年的393.6亿元,增加了391.9亿元,增长了230.5倍,年均增长4.2%。  相似文献   

12.
一、房地产业在包头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有效拉动国民经济增长 2012年,全市房地产增加值94.2亿元,占GDP的比重为2.8%,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6.6%.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渐提高.从房地产开发投资来看,作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一部分,房地产开发投资由1998年的5.9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158.6亿元,15年间增长25倍,年均增长24.5%.2012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3%,成为影响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速度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3.
赵农华 《上海统计》1997,(12):14-16
今年以来,上海农村广大干部群众按照市委、市府年初提出的“稳中有进,重在有进”以及市委书记黄菊同志提出的“郊区要体现上海的实力和水平”的要求,抓住机遇,积极进取,在上海农村经济连续五年增长的情况下,继续保持了综合经济稳步增长态势.据测算,今年1~3季度上海郊县(区)完成增加值53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去年同期增长18,1%,这一增幅虽然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回落,但仍处于高位水平.在三次产业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0.2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308.1亿元,增长20.4%;第三产业增加值187.7亿元,增长21.3%.在经济增长的同时,郊县(区)经济实力也明显增强,财政收入呈同步增长态势.今年1~3季度上海郊县(区)级财政收入达到40.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2%.上海农村经济的发展为上海全市的改革、发展、稳定作出了较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今年上半年,内蒙古经济总体上保持平稳运行.工业生产稳步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平稳较快增长,消费品需求保持平稳,城乡居民收入平稳增长.但对外贸易增速继续下滑,财政收入增速较缓,整体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初步核算,上半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7087.5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263.08亿元,增长1.8%;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4058.67亿元,增长10.5%;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2765.8亿元,增长7.4%.  相似文献   

15.
在过去的十年里,上海房地产业迅速发展。房地产业增加值占上海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不断扩大,2000年房地产业完成增加值240亿元,同比增长14%,占上海GDP的5.3%,比1990年增加了4.7个百分点。同时,1999年和2000年两年房地产业对GDP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也达到了6.5%。  相似文献   

16.
2006年,我区积极贯彻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认真清理和停缓建一批不符合国家有关产业政策的在建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适度增长,经济增长实现理性回落。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79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41.72亿元,增长6%;第二产业增加值2329.51亿元,增长25.1%;第三产业增加值1818.77亿元,增长14.5%。全区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查,工业和第三产业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7.
长三角瞭望     
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568845亿元2013年,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68845亿元,比上年增长7.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6957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249684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262204亿元,增长8.3%。我国服务业占比首次超过第二产业2013年,我国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62204亿元,同比增长8.3%,增速高  相似文献   

18.
一、居民实际收入与居民储蓄增长之间的关系 1985年以来,重庆市的经济和居民收入都有了很大提高,2000年底重庆市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589.34亿元,比1985年的151.54亿元增长了9.5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85年底的814.97元增加到2000年底的6275.98元,增长了6.7倍;农村人均纯收入由1985年的325.24元增加到2000年底的1892.44元,增长了4.8倍多.  相似文献   

19.
一季度,四川省农业生产形势稳定,工业和投资增长加快,消费品市场趋旺,财政大幅增收,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国民经济呈现加快发展势头,全省经济运行开局良好.经国家统计局审定,全省实现生产总值(GDP)2555.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5%,比去年同期加快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7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1213.2亿元,增长20.3%;第三产业增加值985.3亿元,增长11.5%.  相似文献   

20.
《贵州统计》2009,(5):86-86
7月份,贵州省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93.4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2.6%,环比增长0.3%,扭转了连续三个月下降的局面。重工业完成增加值67亿元,比上月增加0.8亿元,环比增长2.9%,同比增长2.3%,摆脱了二季度以来的负增长情况;集体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月增长23.7%,1-7月累计比上年同期增长10.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