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村经济开始成为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作为农村调查和统计分析工作,应重点关注当前农村经济运行中的热点问题。1.农业和农村现代化问题。基于江泽民同志在江浙沪农村考察时提出“沿海地区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战略决策,省委九届十四中全会通过了《浙江省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纲要》,这是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后,实现新发展的主线和总纲。当前关于农业和农村现代化需要研究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建立一套全省统一的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在现行农村统计指标体系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2.
《统计与预测》2003,(3):1-1
“MPPS”即多目标与规模成比例的概率抽样。它是在“PPS”即与规模成比例的概率抽样的基础上,考虑了多种调查目标的因素抽取调查样本,以满足多种调查指标的需要。目前,广东已制定出《广东省农村统计多目标复合抽样调查方案》。该方案省市县三级样本兼容、多目标调查,能够满足多级政府管理、调查指标多样化的需要,是一种适合当前经济管理体制、满足统计调查目标需要的较为理想的抽样调查方法。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对农村统计的要求越来越高。从原来以产品产量为主,转变为以农产品价格、农业经济核算、农业生产投入和农民收入支出等指标为主。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后,农村统计工作更要为建设小康社会服务,必须建立科学的小康监测指标。农民收入支出、农产品价格、农业生产投入等等靠全面报表方法收集统计数据,在目前的经济体制下是不可能做到的。只  相似文献   

3.
吕琳 《四川省情》2006,(5):16-1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需要培养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培养新型农民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坚力量,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农民是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劳动者,是建议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是农村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需要培养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然而,长期以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缓慢,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素质较高的劳动力离开农村,脱离农业形成了惯性巨大的趋势。农村新增劳动力…  相似文献   

4.
《上海统计》1999,(1):36-38
都市型农业是指大都市城市化地区周边与间隙地带的农业;都市型农业的生产、流通和消费,农业的空间布局和结构安排,农业与其他产业的关系等等都必须服从城市的需要并为此服务;都市型农业对农业的要求不仅仅是经济功能的开发,而且要求生态、社会等功能并重,以实现经济、生态、社会三大功能的协调开发和有机统一;都市型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明显地表现为高度的集约化、科技化、设施化和市场化;都市型农业区域行政关系直接隶属于大都市.本文将根据都市型农业的涵义和特点,以农业普查数据和有关统计资料,从宝山的地域条件、农业发展的现实基础、制约因素等方面对发展宝山都市型农业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5.
我省的统计信息自动化系统经过几年的发展,在微机起步的基础上,开始进入了“由小到大,逐步发展”的新阶段.为使统计信息自动化系统建设真正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我们从省情和统计现代化的需要出发,认真制订了全省统计信息自动化系统《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为系统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实施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6.
农业农村现代化既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目标之一。文章通过构建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对2002—2021年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进行统计测度,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识别其影响因素,探究其影响机理,定量测度各因素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显示:2002—2021年,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区域差异逐步缩小,区域间差异是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2021年我国各区域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数整体呈自东向西逐渐递减的趋势,且存在较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但该空间集聚态势随时间推移在不断演变,高值集聚区主要分布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数字普惠金融对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积极作用,而工业化水平对农业农村现代化有一定的消极影响,财政支农力度则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农民、农业、农村,即人们常说的“三农”问题是现代化建设中一个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需要一定的过程,也需要诸多条件,其中之一就是离不开金融的支持。最近,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对广汉市农村金融的运营情况进行了调研。调查发现,广汉市农村信用社的现实状况在全省大抵属于较好之列,特别是他们精心实施的小额农户贷款在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发  相似文献   

8.
党中央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这是加强“三农”工作,更好地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部署,是对“三农”工作指导思想的集成和发展,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同时,建设社会  相似文献   

9.
农村居民收入是整个农业、农村经济的综合反映.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高低及其增减变化,不仅取决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更受农村经济与农业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分析研究农村居民增收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对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稳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农民、农业、农村,即人们常说的"三农"问题是现代化建设中一个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需要一定的过程,也需要诸多条件,其中之一就是离不开金融的支持.  相似文献   

11.
《国务院关于加强统计工作的决定》中指出:“统计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我国要实现工业、农业、科学技术和国防现代化,必须实现统计工作的现代化。”实践证  相似文献   

12.
搞好农村基层统计建设,加强农村经济信息的开发和利用,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把农业统计改为农村社会经济统计、提高统计数字质量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3.
罗林 《四川省情》2005,(11):33-33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结构和利益格局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正越来越成为现实社会突出的“三农”问题。三农问题能否解决好,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否实现。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搞好农业统计工作,使农业统计的数据资料客观真实地反映农业、农村、农民的状况,真正发挥农业统计的信息、咨询功能,是每一个农业统计工作者应积极思考的问题。县级农业统计工作,是整个农业统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份,其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转移农村劳动力,实现农村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实现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课题。把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放在世界的范围内来比较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发达国家农业劳动力转移模式目前,发达国家农业劳动力在社会总劳动力中的比重很小,一般在10%以下,有的国家不到3%。而在工业化的初期,这些国家农业劳动力在社会总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虽然较高,但并未像现在发展中国家那样存在大规模的富…  相似文献   

15.
解决农民增收问题要有新的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问题。要解决农村稳定、农民小康和农业的现代化,这一关系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最为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要保持农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快速增长。唯有提高农民收入,才能实现农村社会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 唯有提高农民收入,才能使农民安居乐业,保持农村社会的稳定; 唯有提高农民收入,才能使农民在解决吃穿住等基本生存需要之外,尚有剩余投资于农民自身的发展需要,增加人力资本投入,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唯有提高农民收入,才能使农民在维持简单再…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的农村经济统计,主要是指农村领域内的农业统计、农民收入分配统计、农业现代化统计、农产品成本与价格统计、乡镇企业统计等。我国长期以来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政府依靠全面统计报表制度来搜集、获得这些农村经济统计信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国家统计局对农村经济统计进行了改革,出台了一些实施方案,但实践与操作结果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应怎样进一步深化改革,笔者就这些问题作如下探讨。一、农村经济统计改革的现状与问题1.农村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农业…  相似文献   

17.
乔惠 《山东统计》2008,(4):20-2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在新时期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是惠及亿万农民.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决策。近年来.济宁市随着国家、省对于“三农”问题的日益重视.不断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投人力度.出台和落实了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科技文化教育加快发展,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这里发表的是河北省乐亭县计划统计科王凌霄同志关于当前农村统计工作的一些意见.这些意见是值得我们大家研究讨论的.文中提到的农业统计报表和实产量调查问题,国家统计局在广泛征求各地意见后,已经作出决定.1956年的农业统计报表,基本上是下达到乡、社的(农村基本统计报表由乡(村)填报,农业生产合作社统计报表由社填报,农业生产综合报表则是在前两种报表的基础上由县综合填报).实产量调查,规定在作物成熟后收割前采用划类选点实割实测的办法进行.至于乡村统计组织机构问题,则还需要大家进一步地研究讨论.  相似文献   

19.
农业在我国是安天下、稳民心的基础产业和战略产业,保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良好势头,对保持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意义非常重大。提高我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对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三农”问题提出科学的解决方略。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把“生产发展”放在首位,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体现了我们党驾驭新形势、解决新问题的本领。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阶段解决“三农”问…  相似文献   

20.
农村统计是了解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手段。没有准确的农村社会经济统计数字作依据,要正确地研究农村问题,组织指导农村工作是不可能的。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不断地加强和改革农村统计工作,使其能够及时地、准确地提供农村社会经济统计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