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国红 《船山学刊》2012,(3):117-122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分别探讨了科学实践和道教修真实践的求真内涵。作者认为,科学实践从其起源上看,其求真内涵是确证理性主体的存在真理;而道教修真实践从其起源上看,其求真内涵是确证生命道体的自然真理。科学实践中由其求真内涵所导致的困境和问题有两方面:一是客体的主体反射性问题,一是主体的死亡带来的客体的意义丧失问题。而这两方面的问题可通过道教修真的求真实践得到补救。。  相似文献   

2.
相融则利,相离则弊——简论科学与人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对于一个人、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来说,科学与人文相融则利,相离则弊。因为科学与人文不是彼此无关的事,科学与人文都有自己明确而强烈的追求,一个追求真,一个追求善,都在追求自己的真理,而真与善的追求往往不可分割。科学与人文都十分重视客观实际,尊重客观规律,努力探索客观存在的奥妙,二者在精神实质上是相通的。科学与人文的发展都离不开创造性思维,而正确的创造性思维都能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区分主次,把握关键,这是科学与人文的共同特征;同时,创造性思维又是一个整体性思维,是逻辑思维加形象思维,无论是科学家还是艺术家,其创造性思维概莫能外。教育应该是科技与人文的一体化教育。  相似文献   

3.
道教追求得道成仙,在笃守神仙信仰的崇高情怀下,积极反思人类生命的价值,冷静探究生命本质及其超越的可能性,客观求证成仙路径的现实性与实效性,表现出可贵而独特的理性求真精神.道教的生命理性与神仙信仰既对峙分有,又渗透交融.这种双向互动关系在道教追求神仙理想的生命修炼活动中,即表现为人类信仰与理性精神的奇妙结合,为探讨宗教信仰与理性之普遍关系问题提供了特殊范例.  相似文献   

4.
道教修炼可以作为一种培养生态敏感性的方法。在西方重写环境保护主义的传统中,梅洛-庞蒂认为身体构成了现象学经验的基础,但他没有发展出内在身体的观念,舒斯特曼则提倡一种身体美学,以之作为训练身体体验世界的方法。而在道教传统中,修习者则通过修炼来改进和提高内在身体的体验及其与世界的联系。道教修炼关注内部身体丰富的知觉经验,旨在消融身体与世界之间经验上的界限,并创造出身体与世界彼此融合的体验,这种体验可以成为生态敏感性的美学基础。  相似文献   

5.
道教内丹学追求个体生命的"形神俱妙"、"与道合真"。在道教内丹学看来,所谓的"形神俱妙"之"化体"是一种形、气、神高度合一的特殊的生命存在形态,合于形则显,合于气则隐,合于神则妙。由此,道教内丹学实现了个体生命长生在理论上的圆融。  相似文献   

6.
目前正在西方社会流行的关于科学的终结的谈论不能从消极的意义上去理解,科学的终结的实质是以“我思”理性为基础的认识方式达到了自己的极限,并不是科学认识的完结.而中国道教长生修炼实践中的价值理念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有益于克服科学终结所带来的人类认识困境.  相似文献   

7.
如果说,认识与实践是我们人类所特有的两种主要生命活动形式的话,那么,真理与价值则是贯穿于全部人类生命活动领域的两项基本目的追求,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人类对于主体尺度与客体尺度的自觉意识和运用.追求真理意味着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符合对象世界的客观规律,按照客体的尺度即世界的本来面目及其规律性去认识和改造世界,而追求价值则意味着使对象世界符合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按照主体的尺度即人类的主体本性及其需要去认识和改造世界.从接近和把握真理是为了创造和实现价值这个意义上说,对价值的追求不但主导和规范着对真理的追求,而且是全部人类生命活动的终极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8.
沿着孙正聿老师哲学理论研究和探索的道路,能够清晰地把捉到其源于生命体验和理论想象的独特哲学研究风格以及系统独到的哲学观,而透过他的学术生涯更能体认哲学理论研究与哲学家自身生命领会的相互缠绕。对哲学抑制不住的渴望和热爱,尊重自己以使自己配得上最高尚的东西的精神追求,以及力求在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实在经验的基础上达到具体普遍的哲学真理,是孙正聿老师理论想象和哲学创造的生命体验基础。  相似文献   

9.
在人类意识里,自然是真实、朴素、自在、自足的,又是宽容、丰富的。自然是人类思维的比照对象,又是人类表达的象喻。自然与人在人类的生命美学意识中,具有丰富的可比性,因此诗人在诗中就信手拈出各种自然物象,来表达对自然或自身之清与真、静与闲、深与疏、孤与独等种种审美品质的体验或追求。  相似文献   

10.
科学与哲学是人类理论思维的两种不同形式.它们的根本区别在于分别集中地表现着人类理论思维的两个基本维度,即科学集中地表现着思维和存在高度统一的维度,而哲学则集中地表现着哲学反思思维和存在的维度.科学作为一种重构方法,单纯"求真",是一个事实判断;而哲学作为一种建构的方法,在批判与选择的基础上,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它是事实判断、价值判断和审美判断的完美统一.因此,科学与哲学是人类理论思维的两种不同形式.  相似文献   

11.
真理与价值的关系是哲学史上长期争论的一个重大问题,其深层原因在于对真理和价值的尺度以及价值的层次结构的认识存在分歧.在很长时期内,人们强调从客体方面把握真理的属性,却未能正视真理具有价值意义上的"满足"关系,尤其是对实用主义并非科学的批判导致了真理的效用价值被严重忽视.其实,真理与价值原本就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存在着递进一反馈的关系,即由追求超功利的直接价值(求真)进至到追求功利的间接价值(求善),而求善活动的实现又反作用于、并强化着人们的真理追求.  相似文献   

12.
爱情诗是李贺作品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而道教文化中的神仙意识、重阴思想和房中、长生之术对李贺爱情意识的萌发,以及道教神仙事物和道教典籍对李贺爱情诗的意象意境的创造都有着重要作用.李贺与女冠间的恋情也是其爱情诗的重要内容和必要条件.可以说,道教文化促使了李贺爱情诗的兴盛并最终开晚唐乃至宋代爱情诗、词之先河.  相似文献   

13.
爱情诗是李贺作品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而道教文化中的神仙意识、重阴思想和房中、长生之术对李贺爱情意识的萌发,以及道教神仙事物和道教典籍对李贺爱情诗的意象意境的创造都有着重要作用。李贺与女冠间的恋情也是其爱情诗的重要内容和必要条件。可以说,道教文化促使了李贺爱情诗的兴盛并最终开晚唐乃至宋代爱情诗、词之先河。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中国本土宗教的道教,曾经以其独具特色的认识自然万物、探索生命奥秘的思维方式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并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数十名海内外知名学者历经多年共同研究、编撰的《中国道教科学技术史》是第一部系统阐述道教科学思想和科学成  相似文献   

15.
对自然的认识和态度关系到我们的生存方式与命运,因此,改变我们对自然的认识,培养生态意识是至关重要的。虽然马克思基于当时的科学成果提出了唯物主义,将自然看作是死的、惰性物质,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无止境欲望的批判则是深刻的,这与中国老子的思想深度契合。老子对自然的理解接近当代科学的最新发展,他强调去领会和拥有关于气的意识的实践的必要性,他对肆无忌惮的欲望提出了警告。当代科学的发展改变了我们对自然的理解,虽然自然仍旧存在着秩序,但要认识到线性秩序可能转变为混沌秩序。大量科学实验证明,人的心脏与精神和谐有着重要关系。从自然是活的(而不是死的)这一有机哲学的立场出发,使马克思与爱因斯坦以及当代科学的最新发展与时共进,将有助于我们走向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6.
丁利荣 《人文杂志》2000,(1):98-103
本文认为中国的李贽与德国的尼采在同是传统文化的叛逆者方面具 有可比性.在艺术产生问题上,李贽认为艺术源于生命的匮乏与需求,是对生命的补偿,尼采则理解为艺术源于生命的丰盈与富足,是生命的给予;在艺术表现上,李贽重自然、自适,但因缺乏丰厚的生命意识而导致苍白的审美自由,尼采则重视生命之强力的艺术表现,从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审美自由;在艺术对人生的功能问题上,两者也多有迥异.  相似文献   

17.
吴卫华 《云梦学刊》2006,27(5):40-43
历史意识对历史叙事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正是由于历史意识的匮乏而使得当下不少的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走向了误区。长篇电视连续剧《屈原》的审美追求负载着强烈的历史意识,这既表现在电视剧的主题内涵与人们的生命状态、生命体验的高等契合,也反映在历史叙事的艺术形式追求和当代审美理想的一致性上。文本的话语精神彰显出了当代的价值判断、历史思维和审美意识,为历史剧创作留下了诸多的艺术启示。  相似文献   

18.
道家道教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生态伦理智慧,其中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和人与自然相协调的观念,以及珍视生命、尊重平等的价值观等具有极其重要的现代生态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道教的操作层面——方术及其与名山的特殊关系,揭示道教通过信仰走向“自然之道”的过程中的艺术化与审美化现象,以及这种现象的美学意义。道教的方术是它明显区别于世界其他成熟的宗教的显著特点之一。由炼丹、气功、房中术等等追求人在现世成仙,既是对人生的肯定又是对人生的艺术化超越;在方术中形成的道教与自然的特殊关系,使自然成为一种精神象征而直接被融入到审美创造的领域,这一点在其他民族却是在相当晚近的时代才成为事实。由此道教对中国美学及其艺术创造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南北朝时期佛教和道教都得到了充分发展,许多文人名士都以谈佛论道为时尚,并留下了许多名篇佳作。江淹亦有以佛道思想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从这些作品来看,江淹的生命意识中在很大程度上以追求一种隐逸生活为旨趣,同时也反映出他对佛教和道教的理解,是研究南朝文士生命意识的典型个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