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萨拉克齐史》 《阿萨拉克齐史》,原名AsardYci neretu—yin teǔke《名为阿萨拉克齐史》),别名《从成吉思汗到乌哈汗图·妥欢贴睦儿的蒙古历史》。 [成书年代]1667年 [作者]喀尔喀部人占巴(?—1707年)又名阿萨拉克齐。 [版本]《阿萨拉克齐史》,原是一部手抄本,今收藏于蒙古人民共和国国立图书馆。1960年,蒙古璞尔来将手稿胶印刊布于乌兰巴托,成为国内外流传的唯一的版本。1984年,北京的巴干将蒙古科学院内部发行的油印本在北京民族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2.
《木氏宦谱》历史悠久,在西南民族史研究中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流传至今有文谱本、图谱本、石刻等三种版本。民国以来学者对所发现的《木氏宦谱》本进行整理和刊布,但对其版本源流关系及断代持不同观点。现存文谱本应该最晚成书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而图谱本和石刻最晚完成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洛克、方国瑜、和力民等对《木氏宦谱》版本认识偏差的主因在于,未能全面考察各种存世的《木氏宦谱》版本而导致了偏误。  相似文献   

3.
《惜余鬒赋》是王夫之在清康熙十三年(1674)撰著和康熙三十年(1691)夏季书写给他的学生兼儿女亲家衡阳唐端笏的,流传至今已有三百二十年历史了。它与是年深秋王夫之撰写的《船山记》同为王氏晚年绝笔之作。为了深入研究此赋,特将赋主唐端笏,以及是赋的撰书年代、内容题跋、版本流传等情况考述如下,疏漏之处,望识者正之。  相似文献   

4.
在《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马克思集中论述了审美价值思想。虽然《手稿》不是马克思主义成熟的著作,但其中却含蕴着一种以人作为关照对象、具有丰富审美意蕴的价值关学思想。本文从价值论的视域,对《手稿》把握审美价值的逻辑轨迹、审美价值思想的两大基本范畴展开了阐释,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手稿》审美思想的价值论意义。  相似文献   

5.
鲁迅生前多次整理并抄校《嵇康集》,所留下的手稿基本上都编入《鲁迅辑校古籍手稿》第五函之中。近日笔者发现了一份鲁迅校对《嵇康集》的手稿,该文不仅没有被收入各种版本的《鲁迅全集》之中,也没有被收入《鲁迅辑校古籍手稿》之中,应当是鲁迅的佚文。此佚文当为鲁迅1926年10月—11月间在厦门大学撰《〈嵇康集〉考》时,以其在1913年校订的《嵇康集》手稿为基础而重校《嵇康集》写下的校订手稿。  相似文献   

6.
在搜集、研究、整理徐继畲(一七九五——一八七三)的向世著作和未刊手稿中,我们从山西省图书馆古籍部所藏《辛勤广丛刻》第一辑中发现收有《徐继畲批后汉书残本》。稍后,又收到侨居美国的方闻(彦光)先生从海外寄来同书的复印本,首页铃有“哥伦比亚大学中文图书馆章”字样。方闻先生,山西五台县人士,多年从事民族文化研究,对三普历代文化名人多有涉猎,尤其是对傅青主、徐继畲的研究造诣很深,著有《傅青  相似文献   

7.
高邮王念孙、王引之父子校注群书,成就最为卓著,识见之精,叹为观止。其校勘思想和方法可谓集校勘学之大成。王氏父子对校勘规律的总结,给后人研究、整理古籍以启迪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光绪帝死后,载沣摄政。康有为梁启超等全力以赴推动载沣杀掉袁世凯。载沣以足疾为名将袁世凯罢免回籍后,康有为梁启超党人为了推动载沣对袁世凯采取进一步的惩治行动,大力制造攻击袁世凯的舆论,在其掌控的新加坡《南洋总汇新报》和上海《时报》刊布了"光绪杀袁遗诏"的内容。"光绪杀袁遗诏"说流行甚广。康梁党人刊布的"遗诏"出现最早。其后流传的各种"遗诏"版本,或照抄康梁所刊布的遗诏,或在内容上与其相似。康梁党人的"遗诏"是有目的地炮制出来的。"光绪杀袁遗诏"没有实物为证,不可信。  相似文献   

9.
章太炎致刘英函,为未刊手稿。此函系已故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张难先先生于一九五六年赠送湖北图书馆之珍贵文物。全函精工装帧成册,凡二十页。其中有章太炎致刘英函十张笺纸,沈钧儒先生题签《太炎先生手迹》,张难先先生题签《章太炎先生覆刘英烈士书》;另附有一九五五  相似文献   

10.
<正> 《齐鲁学刊》一九八二年第一、二期,曾连续刊载拙作《仁学的源流》前三部分:一、仁学的开端;二、仁学的系统化;三、仁学的流变。本来还要写:四、仁学的衰落;五、对仁学的反思,作为仁学的终结,把它续完。后因杂务缠身,没有把手稿整理出来,一拖就是五年。近来,因为要参加一次国际儒学讨论会,才重新把已发表与未发表的部分整理修改了一遍,将文续完。编者提出:既然前三部分已在本刊发表,那么这后两部分也最好在本刊把  相似文献   

11.
1980年,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伊斯坦布尔大学穆哈热姆·艾尔根教授,继前人第四次刊布了一本流传于我国古代西域和中亚其它地区名为《阔尔库特祖爷书》(以下简称《书》)的文学巨著。他还为这本书写了前言,并作了注释。不期而然,在我国哈萨克族民间,很久以来就流传着一个名叫《阔尔库特之歌》(以下简称《歌》)的英雄史诗。1982年它也被形之于笔墨,在我们新疆哈萨克文学丛刊《遗产》的同年第1期上披露了。《歌》与《书》在篇幅上虽然不能相提并论,但其内容的基本精神却如出一辙。因之,读  相似文献   

12.
《殷都学刊》编辑贾明刚同志自安阳专程来京,承枉过向我索稿,并云未见著录之甲骨,亦可予以刊布,盛谊殊为感激! 我解放后发表战后新获甲骨集《京津》、《宁沪》、《南北》、《续存》四种之后,继有《甲骨续存补编》一书,收录四书以后续得之甲骨、约万片左右。嗣因编辑《甲骨文合集》,《续补》材料,大部收入《合集》,此书即未再出版,近查《合集》未收之片,亦尚有可取,拟暇日重加整理,再事付印。  相似文献   

13.
《列子》是先秦道家典籍,是列子门人记录列子思想的著作。该书在流传过程中经过后人整理附益,增加了一些晚出的内容,因而导致部分学者怀疑《列子》是伪书,"伪书说"者多认为魏晋人作伪。从《文选》李善注引用《列子》条目来看,《列子》在两汉魏晋直至南朝宋齐梁期间一直流传有序,西汉、东汉、曹魏、西晋、东晋很多作家都曾引用过《列子》,其中尤以张衡、曹植、嵇康、左思、张协、潘岳、陆机引用次数较多。这些情况表明,从西汉到东晋《列子》一直流传有序,魏晋间有人作伪之说难以成立。《列子》既然不是伪书,其价值和地位也应该重新评价。  相似文献   

14.
王国维(1877—1927)在1912年写的《宋元戏曲考》序文中,首先提出了“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观点,他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王氏提出“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意在推崇元曲。在《宋元戏曲考·元剧之文章》中,王氏称“元杂剧为一代之绝作”,王氏正是有感于元曲“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  相似文献   

15.
《汉书·艺文志》著录之《虞初周说》探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虞初周说》是《汉书·艺文志》所著录的汉代小说家的代表作品。但只见于著录,未流传下来。称《周说》者,除《尚书》之《周书》和《逸周书》外,尚有唐宋人所引来历不明的所谓《周书》,而其内容或多解释性和知识性;或具传奇性和故事性之短篇。皆符合汉人对《虞初周说》的注释和方士小说的特点,故这些引文很可能就是《虞初周说》的佚文。  相似文献   

16.
《小招隐馆谈艺录》(家刻本),湘乡王礼培撰。湖南省社会科学院藏,前有王氏朱文印章“礼培私印”。从《自序》可知,此书刊于1935年秋。王礼培,生于公元1863年,是湖南有名的学者,也是船山学社的早期骨干。王氏的诗词做得很好,曾受到当时的著名诗人陈三立的称赞。王氏还是有名的藏书家,据刘志盛《湖南船山学社略考》云:“一九三七年七、八月暑假期间,船山学社举办了经学讲习会。由……王礼培主讲目录学和版本学。”本书《自序》云:“自顷徇友明之请,演讲船山学社,限于时间,语焉不详。”继而晨夕钩稽,以成是篇。所以,这又是一部未发表的船山学社的演讲录。王氏此书立论精当,真正做到了他自许的“不曲说以徇己,不凭虚以骋辩”,稳健习中透出新奇,尖锐处不失偏颇。兼之骈散相间,文词华美,读之觉珠玑照眼,情趣盎然。原书自成体系,分为四卷:一论唐代诗派,二论宋代诗派,三论元明清诗派,四论历代文派。本刊拟分四次刊完,以供研究古典文学和“湘学”的同志们参考。本期先刊卷一。  相似文献   

17.
一、施顾注本之价值 南宋宁宗年间,施元之、施宿、顾禧合撰的《注东坡先生诗》四十二卷,是流传至今的第一部编年体苏轼诗注本,简称《施顾注坡诗》。该书具有不容忽视的版本价值和资料价值,这可从四方面加以论证。 一曰编年胜于分类。自南宋至清,流传最广的苏轼诗注本是《百家注分类东坡诗》。此书有宋、元所刻二十五卷本及明、清流传的三十二卷本,二者皆以类相从,编收苏轼诗。《施顾注坡诗》乃按年编次,更为合理。清儒考订苏诗编年,颇有建树,都是以施顾注本为基础而进行的。  相似文献   

18.
最近,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的中国《资本论》研究会《资本论》创作史组第二次学术讨论会,集中讨论和研究了马克思《资本论》创作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政治经济学批判〉(1861—1863年草稿)》。 会议认为,这部《手稿》在《资本论》创作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这部《手稿》是马克思《资本论》手稿中篇幅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一部重要的准备著作。马克思在这部《手稿》中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进行了全面的彻底的批判,写出了“剩余价值理论批判史”。这就是编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六卷的《手稿》部分;《手稿》的其余部分编入《马克  相似文献   

19.
虽然《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不是成熟的马克思主义著作,但其中却孕含着一种以人作为关照对象、具有丰富价值论意蕴的美学思想。文章从价值论的视域,对《手稿》把握价值美学思想的逻辑轨迹——从私有制到包括共产主义的全部历史进程、价值美学思想的两大基本范畴——异化和美进行阐释,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手稿》美学思想的价值论意义。  相似文献   

20.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马克思第一部阐述经济问题的著作,在马克思经济思想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充分估计到马克思《手稿》的科学价值,对于把握马克思的全部经济思想及其发展有着重大意义。一异化劳动是马克思《手稿》中的基本概念。马克思试图由这一概念出发,来揭示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