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受教育权是一个国家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它是一项基本人权,是公民所享有的并由国家保障实现的接受教育的权利.而国家则是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实现的主要义务主体,为更好的保障公民受教育权的实现,国家必须承担相应的作为义务和不作为义务,而我国宪法对于公民受教育权的权利义务复合论的规定在语义、逻辑、立法精神上均存在其缺陷与不足,同时必须完善公民受教育权的救济途径与手段,不仅从物质保障的层面,更要从制度层面来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利能够得到更好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受教育权作为当代人权法不可或缺的部分不仅得到了一系列国际公约和国际组织决议的承认和保护,也在区域和国内层面得到了确认。本文从这两个层面对受教育权进行制度明确,并对这一权利实现的现状及未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基本社会权利,它受到以宪法为统帅、以教育性法为主体的法律法规体系的保护。然而我们面临“穷国办大教育”的国情,使得我们在保护发展受教育权的广度、深度、力度上,比起西方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然而近年来,民办教育的蓬勃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使公民的受教育权得到了一定的保障。但是,在民办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使得我们不得不去思考审视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4.
竞业限制协议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合意的双务合同,约定经济补偿作为劳动者的权利、用人单位的义务是竞业限制协议生效的必备要件;而从《劳动法》视角出发,使劳动者承担义务却不享受权利从根本上违反了《劳动法》立法的基本精神之一的倾斜保护劳动者权益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5.
宪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受教育权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意义重大。但就目前实际情况而言,我国公民受教育权的保障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必须要完善相关制度,加大教育投入,提高公民受教育意识,加快教育改革,为我国公民受教育权的真正实现营造良好的氛围与环境。  相似文献   

6.
教育权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公民的受教育权及其法律保护成为现今社会的热点问题。大多数人对受教育权的认识长期以来还仅仅停留在表面,因此,认识上的偏差和理论上的忽视往往导致爱教育权在现实生活中的不尽如人意。本文进而对受教育权法律保护的实现和发展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企业建立劳动规章制度的作用和目的1.作用劳动规章制度是企业的"劳动法律",是企业进行劳动管理的工具。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既是企业的权利,也是企业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规定:如果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在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8.
劳动者是社会的主体,是创造社会价值的核心。在我国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了国家与社会的关注。我国制定了许多法律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等一些相关的法律文献。让法律作为劳动者保护自己权益的有力武器。劳动者权益得到保护可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稳定社会秩序。在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当中出现了一种新的制度: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但是,由于我国的法律还尚未完善,仍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就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进行研究,保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9.
曹宁 《经营管理者》2011,(3X):296-296
从平等受教育权的角度来看,城市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权没有享受到真正意义上的公正。广大城市农民工子女被排斥在城市教育之外,无法得到与城市生同等的受教育权利。城市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权问题日趋凸现出来。平等受教育权符合保障国际社会公认的基本人权的需要,符合权利义务平等原则,符合法律倡导的实质平等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0.
实施《劳动合同法》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是规范劳动关系的一部重要法律,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属于社会法。《劳动合同法》在制定过程中,通过广泛、认真地吸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坚持了劳动法确立的劳动合同制度的基本框架,合理地规范了劳动关系,并进一步完善了劳动合同制度,弥补了原有制度的缺陷,是民主立法、科学立法的又一典范,也是我国劳动保障法制建设进程中  相似文献   

11.
《劳动法》颁布已18年, 现在的劳动关系远比18年前复杂得多, 维护劳动者权益的任务也远比18年前艰巨得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劳动法》在许多方面已越来越难以适应客观现实的需要,其修订、完善已成为广大职工所关注的热点。符合当今社会的《劳动法》,应该是一部内容全面、标准具体的法典式的劳动法, 才能更好地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2.
正2011年2月25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以下简称《刑法修正案(八)》),其中第41条规定:"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解释,将这一行  相似文献   

13.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及其修正案实施后,为规范企业与员工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然而,在对《劳动合同法》带来影响的众多研究中,研究者的目光大多集中在它给大型企业带来的冲击和影响,而对中小型企业适用《劳动合同法》的问题关注甚少。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大多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使用较多的劳动力资源,是吸纳社会就业的主力军,也是劳动关系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中小企业劳动用工的现状如何?劳动用工管理中存在哪些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调查,有助于我们清晰了解中小企业劳动用工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认识劳动合同法及修正案给中小企业劳动用工带来的影响,以期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4.
王俊  兴元 《经营管理者》2003,(12):55-55
<正> 国务院第375号令颂布的《工伤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即将于2004年1月1日起施行。这部为劳动者撑起保护伞的《条例》不仅在国有企业中得到高度重视,而且还在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以及广大劳动者中引起极大关注。因为《条例》与1996年劳动部颁布的《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相比,有四大新意。  相似文献   

15.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以下简称《精神卫生法》)历时20多年终于获得通过。其立法宗旨是保护精神病人的合法权利,避免"被精神病"现象发生。但是《精神卫生法》在保护当事人权利的同时,也授予公权力部门和医疗机构较大的权力。笔者以行政机关(公安机关)的行政强制送治权为切入点,围绕《精神卫生法》第28条的相关规定,指出该法授予公安机关无限的权力,违反了行政强制法的相关规定,属于无效条款。《精神卫生法》有关行政强制送治适用的规定  相似文献   

16.
罢工权(本文是指经济性罢工)是国际人权公约规定的一项基本人权。联合国《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规定,劳动者“有权罢工,但应按照各个国家的法律行使这项权利”,要求缔约国尊重劳动者的罢工权。我国人大常委会于2001年也批准通过了联合国这一公约。但我国在批准这一公约时,对该项规定做了保留:根据中国劳动法和工会法的规定处理。  相似文献   

17.
<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自1995年1月1日在全国施行以来,在保护劳动者权益、规范用工制度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不可估量的作用。尤其是国家、集体事业单位和大中型企业,在贯彻执行《劳动法》方面,雷厉风行,付诸实施,使劳动管理工作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然而,我们也发现,《劳动法》在一些地方,尤其是个体、私营企业中,还没有得到全面贯彻和执行,劳动者的权益无端被剥夺的事也时有发生。因此,有识之士指出个  相似文献   

18.
<正> 下岗职工除了依照《宪法》享受公民的政治权利、劳动权利、受教育的权利等外,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还享有如下权利: 一、经济补偿权。下岗职工的经济补偿权,在其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时已载明。 二、下岗应提前得到通知。  相似文献   

19.
我国《合同法》第286条确定的建设工程价款优先爱偿权目的在于保护特定债权以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和人民的居住安全,然而这一制度在促进企业融资、维护交易安全方面过于粗疏。本文通过探讨这种权利的性质,认为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是一种法定抵押权,同时通过分析实践中的典型权利冲突,对建立和完善建设工程价款优先权登记制度提出一些浅近的意见,以期完善这一优先权制度的相关立法。  相似文献   

20.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称《合同法》)第185条规定,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由于赠与合同具有无偿性的特点,赠与人仅负担给付赠与财产的义务及责任,不从受赠人处获得任何对价。所以本法赋予了赠与人撤销赠与合同的权利以优遇赠与人。但是,笔者认为法律在赠与人撤销权立法方面还多少存在着法律条文笼统不清,法律名词定义发生歧义等不完善之处。为了明确赠与合同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更好的保护赠与人的合法权益,本文抛砖引玉拟结合《合同法》有关赠与合同撤销权部分的法律规定,评析其撤销权有待明确之处,并借鉴外国和台湾的相关法律以期完善本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