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学术研究中,了解学术信息和评析研究成果,不仅可以广开眼界避免选题重复,还可以从中总结经验,探索新的考察方向和研究方法,以利于创新。这是历来开展和繁荣学术研究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对于中共党史研究来说,也同样如此。关于党史研究的信息了解和成果评析,已发表有大量论述,并出版多种研究述评或史学史专著。1990年有张静如、唐曼珍著的《中共党史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有曾景忠主编的《中国革命史研究述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又有周一平著的《中共党史史学史》(甘肃人民出版社)。我还编…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郭德宏关于中共党史学科建设理论问题研究的阐述,主要涉及到党史学的性质和特点、研究对象和内容、研究理论和方法、研究体系和学科体系及学科功能等内容。通过学术史的考察和述评,目的是进一步深化中共党史学科建设理论问题的研究,以不断夯实党史研究的学理性基础。  相似文献   

3.
20年来,中共党史学理论与方法问题研究日益受到党史界的重视,围绕这一问题研究成果也不断增多。据不完全统计,20年来在全国各类报刊上发表的论文有100篇以上。这些论文有探讨党史学理论问题的、有述及党史学方法问题的或结合两者进行研究的,尤其是《中共党史研究》、《北京党史研究》编辑部还就这一理论问题多次召开座谈会。此外还出版了几部有份量的著作,如《邓小平论中共党史》(中共党史出版社1998年版)、《胡乔木谈中共党史》(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龚育之论中共党史》(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张静如…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江泽民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察社会,处理问题,注重党史工作的重大作用,在领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坚持“以史为鉴”,提出了一系列学习研究、宣传中共党史的基本观点。笔者试予探讨分析。一、邓小平的中共党史观纵观邓小平有关中共党史的理论和实践,我们可以看出,他完整系统地提出的在改革开放时期研究中共党史的一系列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形成了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马克思主义党史观。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以下观点:1、学习、研究、宣传中共党史,首先必须正确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  相似文献   

5.
社会发展理论作为马克思整个哲学体系的核心,对中共党史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它规范着党史研究的构架并引导其发展方向.中共党史学在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框架下,深入阐释党的历史发展的动力、主体、阶段、本质和趋势,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和论断.新时期党史研究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要求以辩证、整体的观点进行理解和把握,反对把它归结或导向为“经济决定论”“单一模式论”甚至“理论假说”,代之以其他理论标准解释党的历史发展;要求深入分析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正确看待当前我国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中的问题和挑战,警惕西方社会错误思潮对我国社会发展道路性质和方向的歪曲、异化.  相似文献   

6.
《党史通讯》1985年第4期在"党史论坛"栏中刊登了一篇署名为系子的文章《党史工作者要深入实际,研究现状》.文章认为:"中共党史是一门历史科学,也是一门理论科学".在这以前,马齐彬同志也说过类似的话.1983年8月,马齐彬同志在全国党校系统中共党史年会上说:"党史既是属于历史科学的一门学科,又是属于马列主义基本理论科学的一门学科,它是这两方面的结合."(《中央党校校刊》第12期第134页)中共党史是一门什么性质的科学?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不仅关系到党史科学的自身理论建设,即党史科学的科学化、理论化、体系化,而且直接关系到党史研究的实践.因此,笔者不揣谫陋,就上述认识略陈管见,敬祈党史界同仁惠教.  相似文献   

7.
史学首先是史料学。中共党史作为一门政治性很强的学科,更需要史料的准确、可靠。但目前党史研究中,有不少研究者不认真阅读资料,闹出了许多张冠李戴的笑话。这种现象警示我们,党史研究需要:(1)严谨踏实,认真阅读资料;(2)尊重史料,不割裂史料,更不能故意歪曲史料;(3)实事求是,诚实注释;(4)正确解读、应用资料。只有这样,党史才能成为信史,党史研究才会有真正的繁荣。  相似文献   

8.
知识经济时代要求中共党史课实行创新教育。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共党史课实施创新教育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并初步提出了中共党史课实施创新教育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9.
岳珍 《天府新论》2001,(6):76-80
<碧鸡漫志>是宋代第一部有系统的词学理论著作,兼具史料和理论两方面的价值.但是,目前通行的<碧鸡漫志>校勘粗疏,讹脱衍倒较为严重.笔者广泛搜罗<碧鸡漫志>的海内外藏本,其中包含三个明抄珍本,对通行本的文字进行了全面校理.校改后的<碧鸡漫志>,为学术研究提供了一个迄今为止最为准确的定本,提供了有关词学理论和词乐术语的新史料.  相似文献   

10.
陈寅恪先生是大家公认的史学大家,他在谈到史学创新时,特别强调研究者对于新史料的开拓和新观点的发现。然而我们回顾一下本世纪以来中国史学研究的发展历程,就不难发现学者们对于新史料和新观点的认识,有一个从单线向复线的演化过程。中国传统史学是以政治史作为研究主线的,所以史学家们对于官修的所谓“正史”十分迷信。本世纪初以来,受到西方人文社会科学思潮的影响,一部分思想敏锐的史学家开始注意到从“正史”之外搜集史料的重要性。其中著名的有王国维先生的“二重证据法”,即在重视“正史”等文献资料的同时,应当重视运用地下考古发…  相似文献   

11.
史学理论创新涉及基本体系的构建和具体内容的突破。把史学理论仅同于历史唯物主义及其具体运用或仅限于史学主体问题都是偏颇的 ;史学理论是对历史认识、史学主体与客体、史料、史学方法和历史编纂等方面的反思。历史时空和时代主题的变化以及史学主体的要求决定了史学理论的发展 ,而当前史学面临的问题直接推动理论内容的创新  相似文献   

12.
在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中共党史研究应正确看待党对理想社会(包括今天正全力构建的“和谐社会”)追求的历史;应正确认识中共党史研究的特殊性和深入中共党史研究的必要性;既要正确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局,又要尊重作为历史学科之一的中共党史研究的一般规律和特点,努力总结党在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把握规律性,最大量地发挥党史研究的鉴今、资政等功能,为党的理论创新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迄今为止,学术界比较注重对黄宗羲政治思想的研究,将其视为批判封建君主专制的斗士,而对其丰富的史学思想却几无论及。其实,黄宗羲还是清代浙东史学派的创始人。本文从史学思想和史料观两方面对其史学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黄宗羲倡导的经世思想、民族思想及对史料观点的阐发均有独到见解,无论在当时还是对后世都有重大影响,在清代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4.
中共党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很长一段时间受苏联的影响。尤其是20世纪30年代末《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自苏联传入中国以来,该书的研究主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都对中共党史的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只有全面地考察《教程》给中共党史研究带来的影响,才能够对《教程》有客观的评价,才能进一步地推进当代中共党史研究的方法论创新。  相似文献   

15.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再发展:继承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 2 0年代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引入中国 ;80年代以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体系建构完成。此间 ,受国内极“左”思潮及西方史学思想的影响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发展的历程并不顺畅。总结 2 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发展的经验与教训 ,不断拓新研究领域 ,加大理论研究力度 ,是 2 1世纪史学理论创新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中共党史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它内涵丰富,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中共党史教育内容主要包含党的奋斗发展史、理论创新史、自身建设史等.深化党史教育需采取多种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一生酷爱史学,有深厚的史学素养和极高的史学造诣。他虽然不是专业史家,没有史学专著,但是他一生有丰富的史学活动。他对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和史学方法论作过深刻的阐述,并运用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革命史和中共党史作过深入细致的研究,得出许多科学的论断,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产生过深远影响。本文拟从毛泽东一生读史、评史、用史的史学活动中,对其史学思想及其特点加以归纳和总结。一、重史学毛泽东对历史学一贯给予高度重视。早在青年时期,他就对中国历史典籍加以研究,决心以十年功夫读完“经之类十…  相似文献   

18.
<正> 为了把我院中共党史研究力量组织起来,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党史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经部分党史教学工作者酝酿和要求,党委批准,最近成立了中共党史研究室。暂有十位从事党史教学和研究工作的同志参加,其中付教授两名,讲师六名,均为兼职。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长期实践中,对中共党史的地位、功能、作用,党史研究的原则和方法,党史上一些重大的问题和历史人物,作过一系列深刻、精辟的论述。这对推动中共党史研究的深入发展和党史学科的科学化,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白寿彝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他一生为倡导建立历史编纂学学科倾注了大量心血.在20世纪60年代,白先生首次提出历史编纂学是一份重要的"史学遗产"的观点,倡导对传统史学的编纂思想、编纂理论和编纂方法进行发掘、分析和评价.之后,他又多次撰文论述历史编纂学的内涵及其学科建设的重要性,从理论层面上为历史编纂学学科体系的建设提供了宏观架构;由他主持编纂的多卷本<中国通史>,采用"新综合体",实现了编纂体系上的重大创新.白寿彝先生关于历史编纂学的不断探索与创新,对我们今天构建历史编纂学学科体系有重要意义,值得认真总结并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