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当代家族企业的制度变迁是一个收益的非帕累托改进过程 ,不同的行为主体从自身利益出发对制度变迁的成本和收益是不同的 ,有时严重的利益冲突会使某一类家族企业无法达成一致性同意 ,从而使诱致性制度变迁成为不可能 ;同时 ,由于政府强制力缺乏合法而有效的途径介入 ,强制性制度变迁也无法实施。在谈判仍达不成一致同意的情况下 ,业主会凭借个人权威 ,通过强制手段继续推动制度变迁进程 ,从而使这类制度变迁呈现出一系列既不同于诱致性制度变迁 ,也不同于强制性制度变迁的特征。现实中的制度变迁表现为一个连续分布的光谱 ,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模式只是这个连续光谱的两端 ,这个光谱的中间还存在其他形态的制度变迁模式。  相似文献   

2.
第二形态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代家族企业的制度变迁是一个收益的非帕累托改进过程,不同的行为主体从自身利益出发对制度变迁的成本和收益是不同的,有时严重的利益冲突会使某一类家族企业无法达成一致性同意,从而使诱致性制度变迁成为不可能;同时,由于政府强制力缺乏合法而有效的途径介入,强制性制度变迁也无法实施。在谈判仍达不成一致同意的情况下,业主会凭借个人权威,通过强制手段继续推动制度变迁进程,从而使这类制度变迁呈现出一系列既不同于诱致性制度变迁,也不同于强制性制度变迁的特征。现实中的制度变迁表现为一个连续分布的光谱,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模式只是这个连续光谱的两端,这个光谱的中间还存在其他形态的制度变迁模式。  相似文献   

3.
郑春勇  张苏敏 《创新》2010,4(1):83-86
党报经营制度改革是传媒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新政治经济学看来,党报经营制度改革的起因是制度供求不均衡,党报经营制度变迁的模式是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的相互作用,党报经营制度变迁的轨迹表现为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4.
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变迁大致可区分为诱致型与强制型两种方式。而强制性制度变迁指的是由政府的法令引起的变迁;诱致性制度变迁是指的是一群(个)人在响应由制度不均衡引致的获利机会时所进行的自发性变迁。制度变迁方式的选择主要受制于一个社会的利益集团之间的权利结构和社会的偏好结构。  相似文献   

5.
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国有企业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制度经济学家科斯开创性地提出了交易费用思想,提出了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范式,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分析了企业经营与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竞争与垄断问题,使现代企业理论得到了全面且深入的研究。从制度对交易费用影响的分析范式来看,在交易费用不为零的情况下,强制性制度变迁是必要的,政府应该作为强制性制度变迁与激励政策的设计者与监督者,国有企业作为强制性制度变迁的执行者和引领者。同时,政府需要建立透明化竞争平台,引入民营企业为强制性制度变迁提供服务,从而实现国有企业效率的卡尔多—希克斯改进。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村信用社在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中不断异化,导致产权不明、管理不顺、经营艰难、风险严重。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应遵循诱致性制度变迁的发展规律,改革的关键是理顺管理体制和明晰产权关系,绝大部分农村信用社改革应选择按合作制原则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7.
公共权力制约的路径选择及其价值预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显明 《浙江学刊》2005,(2):119-125
公共领域的制度安排及其演变,不仅与社会现实的政治、经济条件相关,而且与政治共同体的文化价值传统相关.民族传统的价值信仰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公共制度设计的价值取向和制度选择的思维空间.中西方在公共权力制约上不同的路径选择,隐含着对人性以及人类社会生活秩序不同的价值预设.这种观念预设同制度演进形成了一种既相互支撑又相互限制的内在循环,并使观念演进和制度变迁一并呈现出了自我强化的路径依赖现象.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及制度因素在组织经济中的作用,并且详述新古典学说和马克思主义的一些有关主张。正如作为新古典学派分支的“公共选择-产权”理论过分强调对市场失灵问题的市场解决一样,新古典学派的研究常常忽视了制度的作用。在把制度与利益冲突联系起来考察这一方面,马克思主义者的研究是有用的。但是,在对经济活动进行社会控制的可能性这一点上,他们有点过分乐观。思考制度的一个有效途径是,把它们看作一套相关的规则,而不是主要地把它们当  相似文献   

9.
叶国平 《社科纵横》2007,22(5):10-12
制度由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两个方面构成,非正式制度因素对于制度的实施效果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推进非正式制度建设,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非正式制度安排的演变是一个长期渐进累积的过程,因此加强非正式制度建设,应该考虑意识形态变迁的特点,注重用和谐社会理念和科学发展观引导社会思想意识,重视正式制度变迁对非正式制度变迁的强制性推动作用,积极促进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互动融合,循序渐进地推进非正式制度变迁。  相似文献   

10.
杨梅枝 《探求》2009,(1):49-52
制度变迁是制度交易的动态表达,制度除了具有公共物品的特征外,它还有其独特的制度物品特征即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性。而要摆脱低效率的路径依赖,促进经济发展,国家可以在制度变迁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农村合作医疗经历了传统时期的辉煌、转轨时期的低效与新世纪的快速发展。制度安排和其嵌入的制度环境是否耦合、制度的供给与需求是否均衡、是否存在路径依赖等因素是导致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变迁的主要原因。为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绩效,建议适度借鉴国际成功经验的蓝本,改善外部制度环境,强化政府的制度供给责任,将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制度变迁有机结合,走出路径依赖,走向城乡统一的医疗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2.
转型中国的行政立法是一个从失衡向平衡的变迁过程.导致失衡的根本原因是资源稀缺导向的行政垄断体制及在该体制下官员的效用最大化选择.要正确解释失衡现象并促进平衡立法,就必须在中国行政法的经验世界里确立一种基于公共选择学说的解释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通过民主立法、科学立法来提高立法质量的改革已经启动,但要从整体上改善中国行政法的失衡状态,就必须持续、全面地改进立法的公共选择机制,特别是立宪意义上的选择,这将是一个长期的权力体制和利益结构调整过程.  相似文献   

13.
公共政策过程在本质上是一种利益运动.公共政策之所以发生失败,除了制度因素和环境因素外,还与政策主体的行政伦理水平相关.利益冲突是一个特定的行政伦理问题,当公职人员的私人利益对公共利益造成不恰当的影响时,就会发生利益冲突.实践表明,公职人员的利益冲突是造成公共政策失败的主体根源.对于决策过程,利益冲突会影响公职人员对政策问题的认定、政策信息沟通、决策议程设定及决策方式选择,使决策环节陷入封闭决策和单向决策的困境,政策产品缺乏公共性和客观性;对于执行过程,利益冲突会影响公职人员的政策认知、自由裁量权的运用、政策工具选择及政策资源投入,使政策产出缺乏公正性和针对性,使执行成为谋私工具.这说明,政策失败是一个利益冲突问题,建立健全防止利益冲突制度是保证公共政策合法性和有效性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探求》2017,(3)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地制度经历了几次大规模的改革: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集体所有制——集体所有承包经营制。其间的变化变迁,既有执政党政策的鲜明导向,亦是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逻辑性结果。这包括了诱致性与强制性的结合逻辑、国家意识形态和农民认知的互动逻辑、渐进式制度变迁逻辑,以及效率与公平的博弈逻辑。本文以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进程为背景,讨论农地制度改革的曲折历程及其发展影响。  相似文献   

15.
高兴民 《学术交流》2006,(2):140-143
城市非户籍劳动者社会保障利益受损、保险权利虚置源于以相关社会保险制度总体架构残缺、制度供给不足和实施机制软化为表现形态的制度真空和扭曲。决定地方官员、企业及劳动者逐利过程中特殊行为的现行政治经济体制构成了上述制度缺陷更深刻的制度背景。鉴于此,中央政府应实行强制性制度变迁,构建统分结合,互联互认,激励个人的一费制城市非户籍劳动者综合社会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6.
公共地役权在不动产利益冲突调和中的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求是学刊》2015,(6):92-97
征收是用于解决不动产财产领域公私利益冲突问题的方式,然而由于"公共利益"范围和标准的模糊性,导致实践中滥用征收权的行为频频发生。不仅影响了不动产资源的有效利用,更对财产权人的利益造成了严重的侵犯。因此,在反思如何完善征收制度的同时,应当在对公私利益冲突类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引入公共地役权方式,以公权主体作为公众的代表,与不动产财产权人通过协商方式,实现不动产财产为公需所用与保护财产权人利益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17.
在人口老龄化、社会制度变迁等背景下,日本建立了公共护理保险制度。这一制度在十多年的实施中,不断产生各种问题。为了完善公共护理保险制度,日本政府不断修订护理保险法及进行相应的制度改革。本文研究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日本公共护理保险制度建立的社会背景,二是护理保险的主要内容,三是针对护理保险存在的问题进行的法律修订,四是护理保险制度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以新制度主义为研究视角,从合法性、嵌入性研究精准扶贫的失准问题。研究发现,精准扶贫是对传统扶贫的反思和超越,是一项重要的制度变迁,这一制度变迁先后经历制度扩散和制度落实两个阶段,前者会面临合法性困境,后者则会遭遇嵌入性挑战。具体而言,在制度扩散过程中,会面临强制性同构、规范性同构与精准扶贫形式化,以及观念—认知限定与精准扶贫主体失位两种合法性困境;在制度落实过程中,会遭遇制度场域限定与精准扶贫的可持续难题、政府主导与市场和社会机制缺失、利益群体分化与精准扶贫负面强化效应等三类嵌入性挑战。  相似文献   

19.
论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制度变迁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发以来的20年 ,是浙江走向市场经济的20年 ,概括浙江制度变迁已经取得的进展 ,其主要有五个特点 :(一)在制度创新需求与实际制度供给均衡点的区间选择产权制度的安排 ;(二)制度变迁是在创新成本最小的地方开始突破和实施 ;(三)以混合型的制度变迁路径为模式特征 ;(四)制度变迁围绕塑造新的市场主体展开 ;(五)以诱致性创新为主动力的创新动力结构。  相似文献   

20.
非正式制度安排与中国的经济改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运用当代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对非正式制度安排在中国经济改革中的影响和作用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认为包括意识形态、伦理道德、习俗、文化传统等在内的非正式制度安排,影响了中国渐进式改革方式的选择,强化了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性,它在一些方面延长了改革的时滞,另一些方面又促进了改革方针政策的顺利推行,有些非正式制度促进了经济绩效的提高,有些则干扰和降低了改革的绩效。说明了中国经济改革过程中,既要加强正式制度的变迁与创新,也要注重非正式制度的改造与培育,必须把市场经济制度的创新与我国国情与优秀传统结合起来,促进经济改革顺利而有效地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