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状动脉急性闭塞或狭窄导致部分心肌缺血性坏死而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常因并发心源性休克而死亡.50%患者死于起发症状头1小时,尽早给予院前急救护理可有效地挽救患者生命,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2.
3.
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护理疗效观察。方法:对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时间先后人院随机排列。结论:实行心理护理能显著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恐惧、焦虑、抑郁情绪.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4.
测定了13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及87例健康人的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CK),羟丁酸脱氢酶(α-HBDH),磷酸肌酸激酶MB同功酶(CK-MB),结果显示,急性心肌梗死患组血清心肌酶水平显升高,CK-MB升高最明显,CK分析亦有类似情况,血清CK-MB水平比较,患组与对照组差异更显。  相似文献   

5.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对人类健康最具威胁性的疾病之一,发病率有升高和年轻化的趋势。近年来在全人类医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在循证医学的指导下进行了无数的临床实验,在AMI的治疗上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该病的死亡率。现结合文献,针对AMI的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合并高血压病的急性心肌梗死近期预后。方法 :11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按照病史分为高血压组 (HT组 )和非高血压组 (NHT组 ) ,对比分析两组的重要临床事件。结果 :两组病人基础临床特征无明显差异 ,梗死部位相似。严重心律失常 ,心源性休克和梗塞扩展在HT组略多 (P >0 .0 5 )。HT组发生左室重构 ,心力衰竭 (心功能Ⅲ~Ⅳ级 ) ,心梗后心绞痛和死亡明显多于NHT组 (P <0 .0 5 )。结论 :伴高血压病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不典型心肌梗死的症状及防治措施,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 对临床工作中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表现为无痛型8例、咽喉牙痛型6例、胃肠型18例、脑症状型6例、心衰休克型9例、颈肩背痛型3例、心脏骤停型4例.18例行急诊PTCA,10例行静脉溶栓,21例错过急诊手术及溶栓时机择期行CAG,5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心电图ST段抬高型AMI 34例(63%),非ST段拾高型AMI 20例(37%).心电图示心肌梗死广泛前壁11例,前壁10例,前间壁9例,下壁+正后壁2例,下壁10例,下壁+正后壁+前壁2例,下壁+前壁3例,后壁3例,右室4例.无痛型AMI见于老年患者.结论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极易误诊,应引起各级医师的重视,要尽早进行动态的心电图及心肌酶学检查,以便及时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8.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基层医院急诊科常见的急危重症,其发病率、死亡率均较高。但如果能早期处理得当,及时挽救濒死的心肌、缩小心肌缺血范围、防止梗死面积的扩大,就可以降低其病死率,改善预后。因此,AMI的院前急救显得  相似文献   

9.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统常见的急症,发生在老年患者尤为常见,症状不典型,病死率极高,腹泻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病死率明显增加。腹泻如果能及时控制,是减少腹泻并急性心肌梗死病死率的关键。我院2000年1月至2011年6月共收治12例老年腹泻合并急性心肌梗死1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照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患者口腔牙周临床指标。方法连续选择2013年1月到2013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住院治疗的老年AMI患者59例,对照组为同期参加我院体检同龄老年人63例。两组对象均接受了口腔牙周临床指标检测。结果老年AMI组的PD、CAL、SBI、牙齿缺失数目及OHI-S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同时,老年AMI组的牙周炎患病例数也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AMI患者口腔各项牙周临床指标差,牙周疾病患病率明确增加。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对86例60岁以上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进行临床分析,并与同期小于60岁的255例急性心肌梗死进行对比。结果60岁以上老年女性AMI患者与60岁以下的相比较明显增多,无痛性心肌梗死明显增多(30.5%),血流动力学受损的体征和并发症、泵衰竭引起的室上性心律失常和房室传导阻滞明显增多,死亡率比60岁以下年龄组明显增多,60岁以上老年组脑供血不足为起始症状的明显增多,且既使无脑血管并发症,烦躁、谵语、定向力障碍、打人骂人等精神症状明显增多,合并脑血管病的明显增多。以急性左心衰竭为超症状的60岁以上老年组明显增多,而梗死范围、死亡原因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60岁以上老年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多见,病情严重程度高,并发症发生率高,而性别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和预后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溶栓治疗后心电图ST段下降时间和幅度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诊治的AMI患者120例进行溶栓治疗,对治疗后1小时、2小时、3小时、1天、3天不同时间段心电图的ST段回降情况进行记录,根据首次ST段回降情况分为A、B、C3组,A组ST段回降≥90%,B组ST段回降≥50%,C组ST段回降<50%,比较3组患者溶栓后预后情况。结果 A、B、C三组CPK峰值、病死率呈显著递增关系,LVEF值呈显著性递减。 A/B2组2小时、3小时、1天和3天心脏性病死率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A组1小时心脏性病死率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I患者溶栓治疗后ST段下降幅度越大,下降时间越快,则患者的预后越好。而其余患者则应考虑强化治疗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身心症状和心理护理工作量.方法 连续选择近期在我院急诊科救治的老年AMI患者58例,入选对象接受了心理护理需求调查,统计数据与同期来诊的43例成年AMI患者比较.结果 老年ACS患者的心理护理总时间、心理护理总频次、每天心理护理时间和每天心理护理频次均明显多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老年AMI患者需求频次较多、时间较长,制定专项护理计划时应予考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女性女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以便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对我院心内科自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收治的女性心肌梗死4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女性发病年龄较男性晚15~20年,发病与季节无关,与停经年龄有关,已停经15~25年出现高峰期,临床症状不典型,气喘、胸闷、上腹痛、肩背痛等共占69%,典型的心绞痛仅占31.1%,合并啰音及心律失常较多,但恶性心律失常较少,10例出现单纯性的高HDL-C血症,说明其对冠心病的保护存在性别差异。梗死部位:广泛前壁、前间壁梗死多于下壁、正后壁多,但无统计学意义,多数侵犯单支血管。结论男女急性心肌梗死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饮食指导对血透患者的重要性。方法对我科3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管理过程进行分析。结果通过饮食指导,使血透患者能自我照顾和管理好饮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存活率。结论饮食指导对血透患者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6.
静脉溶栓是急性心肌梗死最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目前已在基层单位广泛开展。但对于高龄患者,溶栓治疗仍在探索之中。为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高龄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近年来作者对采用静脉溶栓治疗的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0例进行总结,现将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17例症状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为基层医院对症状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对入组病例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早期诊断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因对AMI症状不典型者认识不足,导致临床误诊率较高。结论基层医院对不典型AMI应保持高度警惕以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8.
随着现代康复医学的发展和护理水平的提高,急性心梗死急性期死亡率由30%~40%降至 10%-20%。早期康复训练已经成为急性心梗死康复的重要手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促进患者康复,改善机体功能状态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 1 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以整体护理为框架,优质护理为主体的护理模式,对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所起的作用。方法以1例心肌梗死患者为例,对其实施整体护理和优质护理。结果患者情况明显好转,5天脱离危重病房。结论对心肌梗死患者,应充分重视以整体护理为框架,优质护理为主体的护理模式的实施,达到使患者尽快恢复。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目前尚不能根治,其患病率正随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迅速增加。老年糖尿病的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