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辑同志: 贵刊一九七九年第三期“补白”《郭老首次发表的新诗》里引郭沫若同志的话说: “那时的《学灯》编辑是郭绍虞,我本不认识,但我的诗寄去不久便发表了出来。第一次看见了自己的作品印成铅字,真是有说不出的高兴。”按,这里所提及的“那时的《学灯》编辑是郭绍虞”,巳由绍虞先生本人在一九七九年五月出版的《战地》增刊  相似文献   

2.
老舍究竟何时赴美讲学?其说不一,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一九四六年春,去美国讲学。”(山东师院中文系:《老舍研究资料汇编》第194页,1960年版。) 2.“老舍先生于一九四六年五月接受美国国务院的邀请,赴美讲学。”(黄苗子:《老舍之歌》,  相似文献   

3.
本书是翦伯赞同志在抗日战争时期撰写的,原,题《中国史纲》第二卷《秦汉史》,一九四六年七月、四七年六月,先后由重庆大呼出版公司和上海大孚出版公司出版。当时,翦老计划写一部八卷本的中国通史,第一卷,《史前史、殷周史》;第三卷,《魏晋南北朝史》;第四卷,《隋唐五代史》;第五卷,《宋辽金元史》;第六卷,《明清史》(到鸦片战争);第七,八卷,《近代史》。第一卷在一九四四年四月,由  相似文献   

4.
锡金,是活跃于三、四十年代中国文坛的诗人、作家和评论家.他生于1915年1月3日,原籍江苏省宜兴县.本名蒋锡金;锡金,是他的常用笔名,此外还用过霍亭、束胥、长庚、蒋镛、蒋策、S·K等十余个笔名.锡金从1932年开始为地方报纸撰稿.1934年春,当他19岁的时候,即在上海《申报》等报刊上发表诗歌作品.1937年抗战爆发后,他由一个业余作者成为专业作家,全力投入抗日文艺运动.1938年至1945年间,随着抗战形势的发展,锡金由武汉到广州,又由广州到香港,再由香港到上海“孤岛”,一直在文艺战线上从事创作和编辑工作.这期间,他创作了一批宣传和歌颂抗战的诗歌、小说、散文和戏剧作品,同时积极从事文艺理论和批评工作,并参加多种抗战文艺刊物的创办、编辑、出版、发行工作,对抗战文艺事业作出了许多贡献.  相似文献   

5.
抗战八年,我基本上是在桂林度过的。中间虽然去了香港一年,桂林沦陷后又在昭平黄姚呆了不到一年,其余六年多的时间都住在桂林。在抗战期间,桂林是大后方的一个文化城。若从某种意义来说,桂林在抗战文化中所起的作用甚至超过重庆。因为重庆在国民党反动派的直接控制下,对图书杂志的出版实行严厉的审查制度,而桂林的自由空气比较浓厚,有大批进步文化人士集中到那里。我记得的有:李四光、李达、胡愈之、陈翰笙、孟用潜、陶行知、陶孟和、张志让、欧阳予倩、夏衍、范长江,白鹏飞、田汉、梁漱溟、林励儒、邵荃麟、张友渔、沈志远、杨东莼、陈此  相似文献   

6.
郭老逝世,对我这个曾经在郭老身边工作过的人来说,由于永远失去了自己心目中一位最尊敬而又亲切的长辈,心情是十分沉痛的。遵照郭老遗嘱,他的骨灰已撒在大寨土地上;这不禁使我联想起郭老的一首大寨诗。那是一九六六年春,我向郭老索求墨宝,郭老把他所作《大寨行》组诗中的末首《颂大  相似文献   

7.
我国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帜、伟大的科学家和文学家、革命的思想家、政治家和著名社会活动家郭沫若同志的逝世,是我们党和国家的重大损失,是我国科学文化事业的重大损失。郭沫若同志从一九一八年初夏从事文学活动以来,到一九七八年五月发表《衷心的祝愿》,经历了整整六十个寒暑,为我国科学文化事业作出了多方面的巨大贡献。当全国人民及世界进步人士悼念郭老,学习郭老的时候,重读郭老的《女神》,使我们倍感亲切。这是郭老的第一部作品,又是我国第一部革命诗歌巨著。它凝  相似文献   

8.
郭老的一篇佚文(附后),实际上是一段序和十六首诗。一次找寻到这么多佚诗,是十分令人兴奋的。事情得从郭老生前的秘书王廷芳同志1980年6月8日写给我的信说起。信中说:我看到吉林《社会科学战线》第二期的补白中,有你一篇小文章,很受启发。一九四七年初,上海某报纸或杂志登了一篇题为《续“狐狸篇”》,署名为“牛何之”的文章,作于一九四七年一月二十四日。从笔调上看很象是郭老  相似文献   

9.
关向应(一九○二——一九四六年),满族,辽宁省金县人,印刷工人出身。一九二三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担任上海闸北市民协会工作。一九二四年赴苏联求学。一九二五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五卅运动爆发后回国,在上海沪东共产主义青年团部委工作。一九二六年到山东任共产主义青年团省委工作。一九二七年“四·一二”事变后,在汉口工作一个时期,即去河南,担任河南省委工作。后又回上海,任职于团中央组织部。一九二八年中国共产党第六次代表大会时被选为中央委员,会后任团中央书记。一九二○年先后参加中国红军军事委员会及中共中央长江局工作。一九三一年在上海工联工作,旋即被捕入狱,在狱中表现了坚强的无产阶级革命气。节。出狱后去湘鄂西苏区任红二方面  相似文献   

10.
随着1937年秋天全面抗战爆发和全国政治中心的西移,在1937—1938年,武汉成了“事实上的抗战首都”,而文化中心也转移到了这里。一时之间,武汉的出版机构空前增加,新创刊物如雨后春笋;全民抗战热潮兴起,政治类读物成为热点;进步文化界大联合,进行出版救国的大合唱;中共则利用合法身份,扛起抗战出版大旗。武汉由此成为抗战初期全国出版的中心。  相似文献   

11.
陈英士(1878—1916),又名其美,浙江湖州人。从同盟会到中华革命党,从辛亥革命到护国运动,他都是一个举足轻重的风云人物。1916年5月18日,他被袁世凯的爪牙暗杀于上海,仅仅度过四十个春秋,经历十年政治生涯。人们对他的评价却是褒贬纷纭,毁誉悬殊。为了探究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为了纪念陈英士殉难七十周年,今年五月由浙江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杭州大学历史系、湖州市政府等五个单位联合发起 邀请上海、浙江等十个省市的六十余名代表,在湖州召开了建国以来第一次陈英士学术讨论会。  相似文献   

12.
“迈进毋畏路途艰”,这是我父亲在桂林时为改革桂剧所题的诗句。的确,父亲在整个八年抗战期间,除了1938年秋到1939年秋在香港开展话剧活动外,其余时间都在广西渡过。他在广西一直在为开展桂剧改革和话剧运动,与当时的黑暗统治斗争,与艰苦的环境斗争,不畏艰难,勇敢向前。这一诗句可以说是他这一段生活和工作的写照。日寇侵华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而抗日战争又导致了中华民族的新生。上海沦陷,孤岛沉入黑暗和恐怖之中,深夜里静安寺路出现过被害者的人头;我父亲当时在上海从事戏剧、电影工作,他也收到了血淋淋的恐吓信。日寇汉奸威胁父亲说,如果不给他们写剧本,就要使我们全家流血。1938年舂,父亲和杨帆同志商量后,接受他的劝告离开上海去香港,同年夏天他到了桂林。  相似文献   

13.
(一)七个月东北军从1936年11月18日到1937年7月6日,我当过七个多月的东北军。不少同志问到我:你是广东人,上学的地方在广州,怎么会跑到大西北去当东北军?说来话长,一言难尽。概括地讲:是在广州搞学生抗日救亡运动,到“一二九”以后呆不下去了,往上海、北平走;同时,入党以后,一心想去陕北进红军大学,到了西安就给留下了,因为当时东北军  相似文献   

14.
郭沫若的《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历史剧,已为广大读者所熟知,但对于他的唯一的一部现实题材的独幕剧《月光》,知道和熟悉的人就不多了,而对于郭老以《月光》为之献祭的陈慎侯,了解的人似乎更少.辑录一点有关的材料提供给读者,对于全面了解郭老的生平、思想和创作或许不无裨益.《月光》写于一九二二年八月十九日.最初发表在同年十月一日的上海中华学艺社《学艺》第四卷第四期上,后由作者收入一九二三年十月上海泰东图书局出版的《星空》诗集.但一九五七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十七卷本《沫若文集》时,《月光》却未收入.这大概也  相似文献   

15.
我原在上海地下党工作。红四方面军主力撤离鄂豫皖苏区,转入川陕边境后,党中央派我到川陕苏区工作。一九三三年二月三日,我从上海出发,经过西安、汉中等地,于三月十八日到达通江,前往南江的河口红四方面军总部前方指挥部报到。在前方指挥部,我把上海带来的文件交付清楚,立即奉命去陕南任红二十九军政治部主任,并率领游击从配合红军主力,在陕南进行游击战争。同年五月,我军在空山坝大捷,歼灭了军阀田颂尧的主力后,我又奉命调回党的川挟省委宣传部,任宣传部长。川陕革命根据地是随着军事斗争的发  相似文献   

16.
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把郭老一部份早年的家书介绍给读者。六十年前,郭老东渡日本留学期间,眷恋祖国,怀念亲人,家书频传。岁月峥嵘,其间虽有纷飞的战火,国民党的迫害,“四人帮”的浩劫,然而至今却也有相当部份郭老亲笔手书的家信,为乐山文管所搜集、保留、珍藏了下来,这实在值得庆幸! 二十世纪初叶的中国,风云变幻。年轻的郭老忧国忧民,他怀着“伤心国事飘摇甚”(见《郭沫若少年诗稿》)的沉痛心情,抱着富国强兵的祷愿,辞亲去国,为寻求振兴中华之道,到了日本。在日本,郭老十年勤苦,十年奋斗,放眼世界,留心国事,砥砺志节,横溢豪情。这十年,是中国革命史上伟大的十年,关键的十年;也是郭老思想发展史上决定性的十年。这些家书既是这十年中国社会的一个侧面的深刻反映,也是郭老亲手留下的关于他的这段经历的相当真实而可靠的记录。它是学习郭老的极其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也是研究中国革命史以及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奇珍。这里发表的家书是:一九一三年三封,一九一四年十一封,计十四封。我们将它按时间顺序编排,并对每一封信的写作年月作了考订,加了一些简要的说明和注释。郭老家书的整理编注工作,是在中共乐山地委、市委的领导下进行的。郭老的亲属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特此致谢。由于水平有限,加之时间仓促,缺点、错误难免,敬望专家和同志们教正。  相似文献   

17.
杰出的诗人兼历史学家郭沫若同志在他的《李白与杜甫》一书最后一章《杜甫与苏涣》中,认为苏涣是“造反诗人”、“人民诗人”。他在此书最后一句话说:“如果要从封建时代的诗人中选出‘人民诗人’,我倒很愿意投苏涣一票。”郭老的这一结论,我不敢苟同。1971年公开发表了郭老的《李白与杜甫》一书,可以看出,郭老是在研究杜甫的过程中发现了杜甫对苏涣“倾倒备至”,从而起意研究苏涣并发现了苏涣。我们就顺着郭老的路子,从杜甫与苏涣的关系入手探讨一下苏涣的为人及其政治活动与文学活动。苏涣只留下四首诗。关于他的史料,零星的有几条,都非常短,并且间接的居多,而杜甫有关苏涣的诗就有三首。  相似文献   

18.
尹湛纳希是我国清代杰出的蒙古族文学家和史学家。一八三七年五月生于卓索图盟吐默特右旗的一个贵族家庭。(今辽宁省北票县下府蒙古族自治社)小名哈斯朝鲁,汉名宝衡山,字润亭。因排行老七,家乡的人们都称他是“七爷”、“七公子”、“七哥儿”。他从小就生活在卓索图盟吐默特右旗的忠信府,经常到蒙族喇嘛庙惠宁寺里去赏  相似文献   

19.
忆郭老     
郭老病逝的噩耗传来,我正卧病在医院,悲悼不已。四十多年前开始的学术交往的情景,历历如在目前。 郭老和我的学术友谊始于一九三四年夏。当时他被迫旅居日本,在不自由和艰苦生活的条件下,潜心研究中国古代史,并且为了掌握准确而丰富的史料又钻研了殷虚甲骨文和殷周青铜器铭文。由于他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加上他有广博的文史基础,聪敏过人的  相似文献   

20.
老舍在山东     
<正> 老舍是1930年秋到山东的,那时他刚刚回国不久;直到1937年“七七”事变后济南沦陷前夕,他才不得不离开居住了七年之久的山东,只身前往武汉投身抗战。在山东的七年,是老舍创作生活的重要时期,不但作品数量多,质量也比过去有很大提高;尤其是最后住在青岛的三年,他的创作达到了一个高峰,他在现代文学史上有影响的重要作品如《骆驼祥子》、《月牙儿》等,都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