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哲学观念,是哲学体系中基本的、核心的概念,也是贯彻于体系的主题和原则,它所规定的,是特定哲学体系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黑格尔依据他对哲学史的系统研究,指出哲学所要探讨和解决的基本问题,就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他并由此确立自己的哲学观念和体系.据此,恩格斯进一步说:"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①这个概括性论断对于我们认识哲学史上的各派别,在现实中如何研究哲学问题,是有指导性方法意义的.不过,我认为应将黑格尔所说的"思维"改为"意识",存在与意识的关系或矛盾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对存在与意识关系的规定,首要也是主要的一点,就是明确存在的主体,也正是对存在主体的不同规定,形成了不同的哲学观念及其体系.  相似文献   

2.
凡是古今中外各派哲学共同研究和回答的问题,贯彻在哲学体系各个部分中的共性问题,都应该成为哲学基本问题。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基本问题应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本问题。恩格斯说:“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单行本,1972年版,第14页。)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的问题是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即什么是本原的,是精神,还是自然界?这也就是所谓哲学本体论问题。对这个问题有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种根本不同的回答。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问题叫做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哲学史上绝大多数哲学家都肯定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但也有少数哲学家否定的回答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王云霞 《北方论丛》2010,(6):121-124
国内哲学界对于恩格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论断一直存在诸多争议.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所以能够作为哲学基本问题,其内在根据在于哲学自身,即对思想的无条件前提的寻求的这一本性.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隐匿在一切思想之中并使其所以可能的"看不见的手".正因如此,哲学基本问题并非仅仅是"认识论转向"的基本问题.在哲学史思想逻辑的进程中,哲学基本问题具有多种存在样态,马克思从实践论视角提出了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独特思想路径.  相似文献   

4.
哲学观念,是哲学体系中基本的、核心的概念,也是贯彻于体系的主题和原则,它所规定的,是特定哲学体系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黑格尔依据他对哲学史的系统研究,指出哲学所要探讨和解决的基本问题,就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他并由此确立自己的哲学观念和体系。据此,恩格斯进一步说:“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①这个概括性论断对于我们认识哲学史上的各派别,在现实中如何研究哲学问题,是有指导性方法意义的。不过,我认为应将黑格尔所说的“思维”改为“意识”,存在与意识的关系或矛盾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对存在…  相似文献   

5.
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中南地区会员大会暨学术讨论会,于6月21日——25日在武昌举行。会议集中讨论了欧洲近代哲学史上经验论和唯理论问题。一、16—18世纪经验派和理性派的中心问题是什么? 一种意见认为,这一段哲学的中心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也可以归结到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经验派主要从感性出发,理性派主要从人的思维出发。另一种意见认为,整个哲学史的中心都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但近代哲学的特点是人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何者是第一性的)转到了第二方面(思维能否以及怎样认识存在)才使哲学基本问题获得了完全的意义。第三种意见认为,这一段哲  相似文献   

6.
当前哲学界就哲学的基本问题展开了讨论。讨论的中心是如何对待恩格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提法。恩格斯说:“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对存在的地位问题,……什么是本原的,是精神,还是自然界?哲学家依照他们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而分成了两大库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4卷219—220页)他又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还有另一个方面:我们关于我们周围  相似文献   

7.
洛采是19世纪德国哲学史上重要的过渡性人物.他创造了"有效性"概念,从而成功地消除了从柏拉图以来困扰哲学界的观念的"实在性"问题;利用这个概念,他成功地区分了思维过程和思维内容,把判断而不是概念作为逻辑的核心.他批判了当时流行的心理主义,打破了近代哲学区分主观和客观、唯心和唯物的简单化哲学方法.这些思想成为现象学和分析哲学的共同源头.  相似文献   

8.
主体问题是近年来哲学界的热点之一。人们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不乏有益的见解,同时也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倾向。本文拟针对主体问题讨论中出现的两种倾向作一初步分析,以期引起对这一问题探讨的深化。一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不能代替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有人认为,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并不是贯穿于哲学史中的基本问题。近代以后,本体论地位一降再降,哲学研究愈来愈从以思  相似文献   

9.
追寻世界的本原,探索存在最普通的本质根据,是本体论哲学亘古悠远的永恒主题。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不同时代的绝大多数哲学家又都用同一个范畴来表述自己关于本体的思考,这个范畴就是实体。实体构成了哲学史发展的基本链条,它把哲学史上所有以本体论为基础的哲学联贯成一个整体。如果我们在最本质的意义上把哲学看成是一种思维方式,那么实体恰恰构成了从古到今所有以实体为核心范畴的哲学体系之间最本质的内在联系。因此,用实体来指称这种思维方式应是顺理成章的。哲学最深刻的进步莫过于思维方式的变革,作为这种变革的产物,马克思主义哲学代表着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它与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即“实体思维”究竟是什么关系?二者有哪些区别?换句话说,马克思主义所实现的哲学变革的真正意义是什么?这些就是本文想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试图以近代西方哲学家们对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的解决为线索,阐述马克思实践观的提出,是以往全部认识发展史的合理结果,特别是近代哲学发展的合乎逻辑的必然产物;实践观是马克思对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本回答,它即是马克思的思有统一观;实践观改变了思维与存在统一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研究方向,是哲学史上的伟大革命。  相似文献   

11.
十月下旬,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编辑部、广东哲学学会和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室联合在广东三水县西南镇召开了关于哲学基本问题原理座谈会。座谈会气氛活跃,发言热烈。现将主要观点简介如下: 一、深入探讨哲学基本问题原理的重要意义: 恩格斯曾经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219页)并指出,这个问题有两个方面,即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  相似文献   

12.
科学实践观对于彻底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决定意义吴德希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①各派哲学都以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作为自己的基本问题,但它们对这一基本问题各有不同的回答。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根本区别于其他...  相似文献   

13.
恩格斯在《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正式提出了哲学基本问题。他说:“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伟大贡献。它不仅科学地总结了哲学史,而且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对老唯物主义的继承、扬弃和发展。本文试从某些方面对哲学基本问题的深刻含义进行探讨,并对一些曲解和修改哲学基本问题的观点提出个人的一种看法,以求在讨论中加深理解。  相似文献   

14.
把研究世界的本原作为自己哲学的中心任务,这在一些早期希腊哲学家来说是不言而喻的。然而,随着哲学家们研究领域的拓展和思维走向纵深,万物本原的寻求转变成了万物统一的根本特性的探究,并进而演变成一种哲学体系的核心概念的确立,以及万物构造成分和基本单元的研究。可是这种差异性长期以来被淹没在“以什么作为本原”的同一性中。分析早期希腊哲学对世界本原的探求及其演变过程,我们将获得一个认识早期希腊哲学的不同角度,并由此生发到从一个方面对整个西方哲学史的深入理解,而且有助于我们认识和评价现在流行的种种哲学体系。  相似文献   

15.
哲学基本问题在古希腊罗马哲学中的存在一直是一个争议的话题,多数学者认为只是在近代哲学中才存在这一基本问题。而作为哲学史开端的古希腊罗马哲学,也一直在思考这一关乎人类自身生存的重要话题,承载着人类对于形而上学的渴望与追求。如何理解哲学基本问题、辨析古代哲学思想中这一问题的贯穿、人类为什么会有形而上学的追求是文章要讨论的三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哲学基本问题,即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贯穿全部哲学史,但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态.据恩格斯考察,在古代“希腊人那里”.哲学基本问题表现为“灵魂对外部世界的关系”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第315页)哲学基本问题是我们据以划定哲学基本派别的标准.恩格斯把他的一贯思想贯彻于对古希腊哲学的分析,分析结果对古希腊整个哲学自然观的唯物主义性质总是全称肯定的,并且指出古代神话和灵魂  相似文献   

17.
陈新 《学术研究》2008,1(4):42-45
一部好的哲学史作品应该是建立在哲学史家对"哲学"和"历史"观念的反恩之上.近代欧洲哲学史研究的经典之作往往表现出这一点.黑格尔、文德尔班和罗素的哲学史研究不仅阐释了他们理解的"哲学",也引导着近代西方"历史"观念的演变.当前,我们注意到一些哲学家或哲学史家在思考哲学史时,就哲学史作为一种历史表现,仍然习惯于采用19世纪发展出来的那种实在论"历史"现,以获取客现的哲学史为其宗旨,这的确有失哲学家作为反思者的身份.历史哲学与历史编纂理论的当代进展对于当代的哲学史研究所忽视的这种尴尬境地应当可以提供相应的提示.  相似文献   

18.
不同思维范式的哲学对何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有着不同深度的认识。本体论哲学把个别与一般的关系问题视为哲学的基本问题;认识论哲学把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视为哲学的基本问题;而现代实践哲学则把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视为哲学的基本问题。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包括二者何为基础和本源的问题及二者的同一性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的现代转换将会使许多"伪问题"被消解,而使许多以往被遮蔽的"真问题"显现出来,对于哲学思维方式的解放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李秀林同志在《哲学的最高问题是关于世界本原的问题——哲学基本问题新探》(见一九八○年六月十九日《光明日报》,以下简称《新探》)一文中,提出并探讨了一个值得人们重视的问题。本文也想这就个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并与李秀林同志商榷。哲学基本问题是否两个方面?应当肯定,《新探》一文提出的“把世界本原是什么(是精神还是物质)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关系的‘第一方面’规定为哲学的最高问题;不再把思维和存在关系的‘第二方面’包括在哲学最高问题之  相似文献   

20.
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或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孰为本原的问题属于哲学中的所谓本体论问题,这是一切哲学世界观的基础和根本出发点。目前有这样一种观点,认为哲学就是认识论,不存在什么哲学本体论问题;或者认为,本体论是古代哲学研究的问题,现代哲学已转向认识论方面;甚至有人宣称,本体论问题本来就没有意义,或者至少现在已经没有意义了。的确,对于世界本原问题的回答,本身是人们对世界的一种认识、观点和看法。离开了人的认识,当然也就无所谓本体论问题。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本体论就是认识论。但是,本体论终究不能笼统地、一般地等同于认识论。我们坚定地认为,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既是一个古老的问题,又是一个常新的问题,决不会过时,而变得没有意义。何者是本原的、第一性的问题,是哲学之所以作为哲学得以存在的对象性基石。其他的一切哲学问题也都不能不受这个问题的制约。思维的内容及其源泉问题以至思维、精神的反作用问题,则只能在回答它们谁是本原的问题之后,才能回答。可以这样说,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对人类具有永恒的意义。肯定自然界是本原的、第一性的,也就是肯定世界是物质的。但是,已往的唯物主义者对物质的理解过于狭隘,具有局限性,以致不能抵御唯心主义的挑战,而且一经踏进社会历史领域,自己也陷进了唯心主义窠臼。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对什么是本原的问题,作出了真正科学的回答,并提出了真正科学的物质观,又以此为基础创立了真正科学的哲学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