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论共同人性     
共同人性问题是当前开展的人性讨论中的关键性问题。它对于如何全面、正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性、人道主义的理论,如何真正弄清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以及如何用它来指导社会主义文艺创作和文艺评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人性就是阶级性”的提法是站不住脚的共同人性的长期被否定,和“人性就是阶级性”这一提法的广为流行有很大关系。人性就是阶级性,那么,就根本谈不上有什么共同人性。因此,在探讨共同人性之前,我们有必要先对“人性就是阶级性”的提法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2.
总的来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学研究,大致分为四个历史时期。 第一个历史时期是1980—1984年,重点讨论“人性、异化和人道主义”问题。 1977—1980年,“伤痕文学”的崛起和“真理标准”的讨论,促使人们反思我国历史和现实,在反思中,人们发现了“人”。由此便促发了1980年我国哲学界关于人性、异化和人道主义的大讨论。对人的问题的研究,首先集中表现在注意人性问题,把人性论作为反思“文革”和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理论工具。许多同志把批评矛头直接对准将人性等于阶级性并过分强调人的阶级性的观点。由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初期的人性问题讨论有其社会发展的背景,其内容涉及对人性内涵的界定、人性的共同性和阶级性的关系问题、人性的异化和复归以及与其相关的人道主义问题等.这一问题的讨论于改革开放后伦理学研究来讲,具有方法论的意义,同样对现实的道德建设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人性、人道主义与文学艺术的关系,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也是长期以来为人们所关心、探讨、并有争论的问题。本来,作为学术或文艺理论问题,有不同意见是正常的,只要实行百家争鸣,鼓励人们从各个角度深入讨论,自会有利于得出正确结论。遗憾的是,多年来我们没有做到这一点。“四人帮”垮台后改变了这种状况,报刊上重新陆续发表了与这个问题有关的文章。最近,读了朱光潜同志的《人性、人道主义、人情味与共同美》文章后,也有一些想法,本着百家争鸣精神,写出来就教于朱光潜同志并有关专家。(一) 围绕着人性的有无、人性与阶级性之关系,我国早在三十年代、四十年代、五十年代,都曾开展过论争,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这一次,为了“促进文艺繁荣”,朱光潜同志提出冲破“人性论”这个禁区,要求我们的作家、艺术家去对人性作“深刻理解和忠  相似文献   

5.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以梁实秋为代表的新月社批评家提倡"普遍人性论"、"天才论"的文艺观,并在否定文学的阶级性和无产阶级文学存在可能性的过程中与鲁迅发生了激烈的论争。鲁迅认为文学兼具阶级性和人性,他揭露了新月社潜隐的资产阶级意识及其替国民党政府"维持治安"的心理与意图,为无产阶级文学的存在合理性进行了辩护,进而为中国左翼文学的发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宝贵的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6.
对文学的人性与阶级性的思考,抛开论争的火药味以及意气之争,鲁迅和梁实秋其实是"双赢".鲁迅是兼顾人性的阶级论者,梁实秋是兼顾阶级性的人性论者,二者的观点并不只是一种尖锐对立的柢牾,也是一种可贵有益的互补,是多元价值观的体现,共同完善了对人性与阶级性共时性和历时性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7.
哲学界对于真理有无阶级性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争论的焦点在于社会科学(不包括语言学、逻辑学)有无阶级性。通过讨论冲破了“四人帮”设下的禁区,促进了学术的发展和繁荣,也加深了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在粉碎“四人帮”之后,对真理有没有阶级性的问题,又重新提出讨论已近两年了。参加讨论的人很多,发表讨论文章的报刊也很普遍,可见这是个多数人关心和感兴趣的理论问题。自然科学真理是没有阶级性的,社会科学中逻辑学、语言学的真理也是没有阶级性的,这点,绝大多数人的认识基本一致。问题的争论集中在对社会科学真理有没有阶级性的分析上。分歧的观点、论据都摆出来了;分歧的焦点随着讨论的深入趋于明朗,主要是在两个前提问题上:第一,什么是真理;第二,什么是阶级性。要讨论得好,需要首先在这两个前提问题上取得一致的准确的认识。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这是许多同志通常采用的定义性说法,这种说法是否对真理这个概念的正确、全面的表述?讨论中已经有人明确地提出了这个问题,现在正在深入展开讨论,尚未得出一个明确、肯定的答案。对什么是阶级性的问题,讨论中两种意见针锋相对:一种意见认为,真理是客观的,它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而阶级性则是指一定阶级的主观要求、意志和愿望,是反映者的属性。因此,不能说真理本身也有阶级性;另一种意见认为,阶级性也是客观的,它也不依人们、阶级的意志为转移,阶级性和客观性都是社会科学真理的不可分割的根本属性。只有把这两个前提问题弄清楚了,讨论才会有共同的基础,共同的语言。前提不解决,问题就无法解决。本刊两次发表计论这个问题的文章,都是采取笔谈形式。对笔谈文章我们希望短而精,长话短说,开门见山。一次谈不完,可分几次谈,以便于更多的人参加讨论。  相似文献   

9.
许江 《理论界》2015,(3):78-82
从上个世纪20年代后期开始,梁实秋便多次与左翼文人发生论争,特别是在人性与阶级性的问题上。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对中国现代文人的心态影响巨大,梁实秋便对自己战前所秉持的人性论作出重要的调整,特别是在"与抗战无关"的争论中,他部分地承认了文艺的阶级性,并赞成文艺以"全民"为表现的对象,与左派的文艺观念逐渐接近。实际上,抗战时期梁实秋等人与左派之间的对立与其说是在政治立场上,不如说主要是在文学功用观上。抗战初期梁实秋的自我调整无论原因何在,都对深入认识梁实秋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认识那个时代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一三十年代前后,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曾经发生过关于文艺阶级性的论争。《新月派》梁实秋首先发难。他在《文学与革命》中宣称:“人性是测量文学的唯一的标准”,“文学一概都是以人性为本”,“文学是没有阶级性的”。梁实秋完全抹杀了人的阶级属性和文艺的阶级性,主要在于反对无产阶级文学,进而反对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为了捍卫无产阶级文艺的党性原则,当时以鲁迅、瞿秋白为首的左  相似文献   

11.
对文学主体论的学术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纪人 《河北学刊》2005,25(1):142-147
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文学主体论虽然客观上对庸俗社会学和机械决定论形成了冲击,但从学术上反思,它确实存在诸多问题。从主、客体辩证关系看,创作主体只有充分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才可能成为主体,但主体能动性也只有顺应客观规律或荧的规律时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对象主体"的提法和"实践主体性"与"精神主体性"的区分都是不确切的。人是实践的主体、历史的主体,作为主体的人性也不是抽象的、凝固不变的。只有建立人性的历史观,才谈得上解释人的主体性。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主体论基本上是从原子式的人出发的,以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为思想武器,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下呼唤人道主义有其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但是,人道主义不是医治社会百病的灵丹妙药,离开根本问题去抽象地谈论"人类之爱"更是苍白无力的。人道主义的范型结构以一种普遍的人的本质为基本前提,是"性本善"的主体经验主义,其实主体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建构物。在肯定人道主义反封建精神的同时,需要批判其二元论和人类中心主义。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70年代以前法国移民政策的成功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70年代以前,以"共和同化模式"为特征的法国移民政策获得了极大成功。其主要因素是:法国以"自由"、"平等"为核心的公民政治文化,是法国移民政策成功的政治因素;外国移民的"欧洲特点",是法国移民政策成功的人种因素;统一的宗教信仰,是法国移民政策成功的宗教因素;二战后人道主义、人权思想的高扬而形成的宽容、人道、大度的国民心态,是法国移民政策成功的社会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13.
孟、荀人性论比较及其当代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各有其特定的人性概念内涵,既在理论形态上互相对立,又在逻辑意蕴上互相补充。立足于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和历史的辩证法来考察和比较孟、荀的人性论,对于我们正确评价其理论得失和深刻反思当代中国人性与伦理道德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以人为本便是人道主义。人道主义是一种不证自明的公理,博爱或仁爱是人道主义的心理依据。人道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是一个普遍适用的价值原则。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与中国传统的民本主义,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既有相似和联系之处,又有根本性的区别。上世纪80年代人道主义思潮具有特殊的历史背景,是意识形态的改革。  相似文献   

15.
刑罚人道主义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罚人道主义及其原则作为折射刑罚文明程度的尺度使刑罚越来越具有人性、仁爱的特性,并且已成为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国际社会的共识。它强调,犯罪人也是人,也有其尊严和独立人格,对犯罪人的任何非人待遇均是反人道的。但在中国的刑罚实践中,与刑罚人道主义原则相抵触的现实状况不容乐观,因此,有必要从法学研究的角度对刑罚人道主义的基本理念进行梳理,探讨刑罚人道主义的根本内涵和实现途径,从而推进中国的刑罚法治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聊斋志异》中狐女形象的审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聊斋志异》中的狐女形象是独具审美特征的异类女性形象,其表现便是人性与狐性的对立与统一。统一主要是狐性怎样不露痕迹地转变为人性中最美好的部分,是美与慧的集合,是率真的性情与高贵的品格。对立主要是指狐女性格中人性与狐性矛盾的地方,即认同俗世与渴望自由的矛盾,自卑与自尊的矛盾等。正是因为这种对立统一,使得狐女形象同其他的鬼女,仙女以及其他异类女性形象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17.
叶修成 《云梦学刊》2011,32(1):111-112
《黄昏的麦地》不仅真实地再现了乡村的生活情形,而且对民情风俗也有详细的载录,充满了作者对故土乡情浓郁的怀恋,对孩童生活深情的眷顾。同时,它也深刻地展现了世俗人性的复杂多变,体现了作者对现实人世悲天悯人的精神境界。这部作品集文笔简练明快,风格平淡自然,思想深刻隽永,景物描摹富有诗意,心理刻画细腻传神,方言俗语亲切温馨。无论是思想深度,还是艺术创新,均不愧为一部文学佳作。  相似文献   

18.
社会保障制度中的人道主义是一种突出人的尊严和内在目的性的价值观,它经历了从消极到积极的变迁;人道主义价值借助公平原则、需求原则作用于社会保障权,需求原则具有相对于公平原则的优先性;在社会保障领域,国家正在把原先由它独自承担的责任转移给公民社会,即各种私人部门和公民自愿性团体,但国家权力仍然是实现社会保障制度人道主义价值的基石。  相似文献   

19.
郭忠 《浙江社会科学》2012,(6):50-56,157
从法律目的实现的角度分析,法律规范的形式化特征、明确性特征、一般性特征、稳定性特征、强制性特征等都具有两面性。对当代中国一些有影响力的案例的分析显示出,一方面法律规范的特征促进某些目的的实现,另一方面,却阻碍某些目的的实现;法律规范的一些目的的过度实现,可能危及另外一些目的的顺利实现。法律规范特征的两面性反映出,法律规范尽管在实现对社会的确定性指引等方面有重大作用,可以消除人的意志反复无常的弊端,稳定地实现社会正义,但仍有其不完满之处。而这种不完满出自法律规范的本性,并非靠法律制度的完善可以解决。  相似文献   

20.
西方人文主义,特别重视人性、人道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也很关心人性、人道的问题。但马克思主义认为,在阶级社会中是不存在共同的人性、人道的。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才存在共同的人性、人道。马克思主义应当修正、发展。因为在当代出现了许多共同的人性、人道问题。这样,马克思主义就与西方人文主义融合起来。当然,这里的融合是一种辩证的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