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间文学》1962年第三期上,刊登了顾颉刚先生的《我在民间文学的园地里》一文。我认为,这篇文章有其值得重视的价值。但是,文章最后一部分把我国不少著名的传说故事,都说成是“发生在外国而流传到中国来的”,或是“把西方故事转化为中国故事的”,这样的论断,我认为是大成问题的。顾先生在文章中具体提到了“悬圃”《救命池》、《西湖三塔记》、《偃师献倡者》、《板桥三娘子》、《中山狼传》等传说和故事,作为他的“外国传来”说的例证。究竟这些传说故事是我们民族自己的创造,还是“从外国传来”的,我觉得实有一辩的必要。因为这不仅仅是对几个传说故事如何认识的问题,而且关系着民间文学研究中如何清除资产阶级民俗学的错误观点而代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观点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蒙古族是民间文学遗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族之一。她的讽刺故事,就是这个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间文学园地中的一束鲜艳夺目的花朵。可惜的是,目前我们对新疆卫拉特蒙古讽刺故事搜集、整理成书面资料的还不多,研究者也很少。我写这篇拙文,也不是以研究者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而是作为卫拉特蒙古讽刺故事的爱好者,把自己欣赏中的领悟和联想写出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3.
这年月,似乎你要写小说怎么写都可以,就是别讲故事。越没故事越好。因为小说不等于故事,小说要超越故事,所以越没有故事的小说便是好小说,故事变成了小说的冤家对头,故事就是“旧”。不管这种推理通与不通,反正不少的新派理论家都这样看。有没有故事便这样成了一把尺。平易似乎不太懂得这一点,他写的小说总是要有一个故事。而且大多是些平常而又平常的故事。他的成名作《巨砚》就是写一个古董商人与巨砚的女物主之间的讨价还价的故事。继而,《断墨》又是一段关于断墨的欲断人肠的故事。他的唯一的一部中篇小  相似文献   

4.
阿拉伯民间文学巨著《一千零一夜》和意大利人文主文学奇葩《十日谈》,在结构形式上都采用了民间文学中常用的大故事套小故事的框架式形式,即整部书是一个整体(大框架),而其中的各个故事又可以独立存在,自成一体(小框架)。这种结构又称为“连串插入式”,意思就是:全书有一个总故事,贯穿始终,每卷各有一个骨干故事贯穿全卷,然后把许多大故事一一插进来,这些大故事中又套上许多中、小故事,就这样大故事套中故事,中故事套小故事,错综复杂,镶嵌穿插,形成了一个迷楼式的结构。《一千零一夜》(以下简称《夜》)的总故事是讲国王山鲁亚尔性情残暴,为…  相似文献   

5.
柏拉图是“第一个共产主义理论家”,这个观点在国内外的经济思想史(或经济学说史)著作、文献中广泛流传,从未遭到过应有的批判。这是应该弄清楚的一个问题。柏拉图(公元前427—347年)是古代希腊奴隶制的思想家、唯心主义哲学家。他在其最著名的《共和国》(或译《理想国》)一书中描述了他理想的国家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在他的理想国里,奴隶不算是社会的成员,被列入和牛马一类的生产工具——只不过是会说话的工具。柏拉图把社会成员划分为三个等级或者说三个阶层。第三阶层即国家的最低层,柏拉图把它称作“艺工阶级”(或“艺工阶层”),是由农民、手工艺人、小商人等自由民组成。他们从事一切劳动。柏拉图把他们统称为“民间艺工”。  相似文献   

6.
论瑜珈教与《西游记》的众神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西游记平话》的诞生与宋代以来一个民间宗教有关,这个民间宗教即为源出于密宗的瑜珈教,《西游记》中的多数佛教神明皆为瑜珈教崇尚的神明,其主人公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皆与瑜珈教有关。最早完成《西游记平话》故事构架的是南宋福建永福县的张圣者,他是一位瑜珈教大师,在民间有广泛信仰,闽南与台湾又称其为“法主公”。  相似文献   

7.
“孟浩然遇唐明皇”事质疑兼论孟浩然的功名仕进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孟浩然遇明皇事,宋代以后颇为流传。这个故事关系到孟浩然“终身布衣”的原因,实际上也关系到孟浩然的主导思想。倘若真有其事,那也就是说,由于孟浩然冲撞了皇帝,才被皇帝“放归南山,终身不仕”;而唐明皇对他的评语又是“自是卿不求进”。这一切无疑地增加了孟浩然的清高静穆色彩,似乎他根本不追求功名仕进,隐逸才是他的主导思想,他的“终身布衣”便成了他隐逸思想的具体表现。一些人之所以把他看成“隐逸诗人”,与这个故事是有一定关系的。因此,辨明这个故事的真伪,对于了解孟浩然的思想是相当必要的。下面我把这个故事的流传及其可疑之点,列举如下:  相似文献   

8.
壮族民间叙事长诗《李旦与凤姣》广泛流传于桂西、桂中地区,几乎是家喻户晓,老幼咸知。其抄本繁多,有排歌体的,有勒脚歌体的,有的叫“李旦王”,有的叫“唐王歌”,有的叫“李旦与凤姣”。右江流域的“唐王歌”长达八千多行,还有专门演唱它的“唐王调”。此外,又有故事和师公戏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其内容和情节都大同小异。最近,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了壮文版长诗《李旦与凤姣》,这是壮族民间文学搜集整理的新成果。本文拟对作品的历史来源、思想意义和艺术特点作初步的探讨。长诗以唐王朝宫廷斗争为背景,通过李旦遇难流落他乡及其与凤姣的爱情和为匡复大唐而率众起兵的故事,反映了唐代壮族地区的斗争生活,表达了壮族人民的理想和追求,歌颂了壮汉民族团结战斗的精神。其主要故事情节如下:  相似文献   

9.
《卢太学诗酒傲王侯》是《醒世恒言》中一篇具有特色的拟话本小说。有关书籍评论这篇作品时,对其在反映社会现实方面的积极意义和有助于今天了解明代历史的认识价值,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但一谈到卢楠的形象,人们总是把他简单地看成一个地主或土豪,把他和知县汪岑的矛盾概括为统治阶级内部的冲突,因而便把卢楠作为和汪岑一样甚至比汪岑更坏的反面人物加以贬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的《中国文学史》说这篇作品“只是写一个官僚陷害一个地主”,虽然也指出小说的成功之处在于揭露官僚害人和冤狱,但对卢楠这一形象,显然是把他作为一个封建地主的典型来分析的。胡士莹的《话本小说概论》说,这篇小说“对穷奢极侈的大地主卢楠,却错误地当作正面人物予以颂扬”。言外之意,卢楠只能是应该批判的反面人物。双翼《今古奇观杂谈》一书中有《猛虎斗地头蛇》一节,把汪岑比作猛虎。把卢楠看作是一条地头蛇,说“卢楠这个人,代表的其实是封建统治阶层的最基本的势力,即大地主阶级”,“数不尽的劳动者的血汗,供养了他们这种人的生活”。  相似文献   

10.
在吴越地区民间民俗研究领域中,顾希佳先生是一位起步较早且很有成就的学者。他既有多年采风调研的经历,又有很高的理论素养。他的早期论著多着眼于民间文学,80年代后期,他似乎有意将民间文学与民间信仰研究相结合,并侧重在民间信仰方面。到了90年代中后期,他又进一步将研究范围扩大,把江南地区的神歌和北方的萨满信仰、西南的傩文化联系起来,使论题提高到了中国文化的层面上,并将其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来发掘和探索,填补了中国文化研究的一块空白。人民出版社新近出版了顾希佳先生的《祭坛古歌与中国文化———吴越神歌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一什么是感觉?在艺术家的眼里,总是把感觉与感受、直觉、印象,经验、体验等相提并论,同时对感觉在创作过程中的性质、作用,作了与哲学家、心理学家不同的叙述。他们说:“‘感受’就是写小说的基础。”对这个问题,高尔基说得很清楚。当有人问他什么东西第一次激动他写作?他说是“印象”。又问他多在什么感受上去建立形象?他说“在一切感受上”。他还说:“把作家缺少的那些环节放到经验里去,以便写出一个非常完美的形象——这就叫直觉。”我国作家谌容也说:“我写《人到中年》时,并不像有些评论家所  相似文献   

12.
从《史记》和《汉书》的记载看,张骞的功绩有两个方面,一是他作为使臣的功绩,一是他作为将军的功绩。在中国古代文学创作中,张骞故事已成为一种典实被广泛使用。关于“张骞浮槎”的传说,影响更大,不仅文艺创作,还影响到民间习俗。  相似文献   

13.
西安南郊有座疑难病医院,她在各方的关怀下,在冷嘲热讽中,在众多疑难病患者的赞扬声中,坚实地走着自已的路。 医院院长余文新,一位民间中医,一位医学世家子弟,靠自已的胆识和双手,用自己的专业技术,为数不清的患者解除了痛苦,由他经治的病人送来的牌匾就是他心血的结晶。“神医”、“华佗再生”、“手到病除”、“妙手回春”、“再生扁鹊”、“救死扶伤”的锦旗挂满了他的诊室。为了病人,他吃在医院,住在医院。他家离医院不算远,可一忙起来便几大不能回家。他说:“我以前以为‘废寝忘食’这个词不过是一种夸张,可现在我深深体会到这个词的含义。有时为了某个病人忙到凌晨一两点,躺到床上才想起晚饭还没吃呢!”  相似文献   

14.
这两人可谓风马牛不相及。冯燕是中国民间故事里的游侠,臣吉斯曾当过古希腊38年的国王。笔者之所以把这二人列在一起,是因为在他们二人身上各自发生了一起极其相似的故事,而故事里女主人公的命运却有霄壤之别。冯燕在民间一直有不错的名声。例如,曾有民歌这样说他:“此君精爽知犹在,常与人间留炯戒。”又如:“万古三河风义在,青简上,众知名。”但是,在我看来,这人根本就是一个地痞流氓、无耻恶棍,与侠义根本不沾边。有一次,他听说市场上有人为钱争吵,他人模狗样地跑去主持“正义”了,并当场把他认为不对的人给宰了。他那里还有一点“法制”,…  相似文献   

15.
《人间世》开头一个故事是“颜回见仲尼请行”,其中有这么一句话:“愿以所闻思其则庶几其国有瘳乎。”历来都是以“则”字断。成玄英疏这样说:“颜生今将化卫,是以述昔所闻,思其禀受法言”,就是根据这样的断句为解的。照这样的解释,“思其”之“其”,所代表的应是颜生,而“述昔所闻”的当然也是颜生,只讲颜生——进言者的行为,显示不出他要进言的对象和进言的目的,至于述所闻,与思所禀受,乃是一个意思,为什么要变换一个形式来重说?这样,文便不足于义。陈碧虚《庄子阙误》纠正了这个缺点,他见江南李氏本在“思其”下多出“所行”二字,便用来把“思其则”改做“思其所行”,“则”  相似文献   

16.
一、我国理论界在差异与矛盾问题上的分歧由来已久。焦点在于“差异就是矛盾”这一命题能否成立,是否具有普遍意义。反对者把这一命题称为“等同论”,即把差异等同于矛盾.他们说,毛泽东历来不同意“差异不等于矛盾”的看法,1937年9月在读艾思奇《哲学与生活》一书时,曾指出“差异不是矛盾”的说法“不对”。可见他主张差异等于矛盾. 其实这种解释并不完全符合毛泽东的原意.他在《矛盾论》中批判德波林学派时是这样说的:“他们不知道世界上的每一差异  相似文献   

17.
皖春同志在探讨识发展过程的时候,继“经过左右偏离达到正确”这个提法之后,又提出了“正确——错误——正确”这个公式。他把这个公式说成是认识发展的—般规律、普遍规律。这个公式的核心,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错误“是两个正确之间的一个必经的中间阶段,是达到下一个正确的必由之路”;他并且在结束语中说,关于这个问题,“其实在经典著作中早就解决了”。皖春同志还说,否认了这个公式就是否认了正确与错误的辩证法,就是否认了认识过程的曲折性,就是违反了辩证法,就是认识论上的形而上学。  相似文献   

18.
列宁是在资本主义不发达、小农经济占优势的俄国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他认为在小农占优势的俄国要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宏伟大厦,必须要有“中介”和“桥梁”,要有连结新旧生产关系的中间环节,这个“中间环节”主要就是国家资本主义和小业主合作社。他说:“我们应该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引导到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上去)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  相似文献   

19.
为自己减刑     
一位朋友几年前进了监狱。有一次我应邀到监狱为犯人们演讲,没有见到他,就请监狱长带给他一张纸条,上面写了一句话:“平日都忙,你现在终于获得了学好一门外语的上好机会。”几年后我接到一个兴高采烈的电话:“嘿,我出来了!”我一听是他,便问:“外语学好了吗?”他说:“我带出来一部60万字的译稿,准备出版。”他是刑满释放的,但我相信是他为自己大大地减了刑。茨威格在《象棋的故事》里写一个被囚禁的人无所事事时度日如年,而获得一本棋谱后日子过得飞快。外语就是我这位朋友的棋谱,紧张充实几乎把他的牢狱之灾全然赦免。  相似文献   

20.
穷而后幻:《聊斋》神话解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狐鬼与性爱:原型的改造 读过《聊斋志异》的人都对作者创造的那个狐、鬼世界留下深刻印象。那是一个与现实世界十分相似的,但又有着本质差别的虚构世界。公式化的文学史书籍总是把蒲松龄构想的这个奇异世界说成是“浪漫主义”的表现,而西方学者们则倾向于把这个狐、鬼的世界视为“神话”和“超自然”的幻想世界。英国汉学家沃纳所编《中国的神话与传说》便收录了《聊斋》故事的英译文五篇;1976年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本杰明选译《聊斋》就题为《中国的超自然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