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通过比较分析界定,认为纳西族文化的本体实质是通俗文化。因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媒介文化全球化,纳西族社会文化有部分呈高雅文化变化的倾向,在与大众文化的交汇中,纳西族高雅文化无力应对其侵袭。为了保持纳西族文化的持续发展,提出应当要创造出纳西族大众文化,与汉民族大众文化和西方大众文化进行同质谈判协商,最后达到对本民族文化的保护。而要创造纳西族大众文化就必须回归本民族通俗文化内核,同时借鉴先进大众文化的形式和传播渠道建设,从而创造出有本民族特色的纳西族大众文化。  相似文献   

2.
大众文化在不同媒介形态中的呈现方式并不相同。口头媒介时期,其主导文化是民间文化,大众文化呈缺席状态。印刷媒介时期,近代通俗文化兴起,但相对朴素平实。电子媒介时期,现代大众文化泛滥,经过视觉文化的包装之后则更显嚣张。数字媒介时期,大众文化融入媒介文化之中,仿佛隐而不见,却又无处不在。大众文化与不同媒介形态的交往互动意味着大众文化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不断变化的大众文化又呼唤着研究者在问题意识、理论框架、研究路径等方面做出调整。面对当今更加复杂的文化格局,从大众文化研究转向媒介文化研究或许不失为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3.
大众传媒与人文精神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文化的兴起本是一种文化的进步,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与人文精神并不违背。大众传媒是大众文化的重要载体。当前,媒介大众文化的生产与传播过分注重市场价值和商业价值,弱化甚至消解了文化产品特有的人文价值,造成人文精神的失落。为此,大众传媒应在建构当代人文精神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形成了互文性关系;市场经济也能造就批判市场缺失的文化指向;主流文化的价值观可在大众文化建设中得以倡导;当代大众文化的阶段性失范并不意味着彻底的文化转向.大众文化建设必须坚守本土立场,弘扬民族文化是大众文化的内在需求.立足本土、调控文化产业、培育“大众娱乐精神”、艺术创作与大众文化接轨并主动面向世界是大众文化建设的应有策略.  相似文献   

5.
一、大众文化消费的形成和特点 在探寻大众文化消费形成源头之前,首先必须要找到对其具有重要影响的主干因素,现代大众文化消费由于受到这些主干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从而构成一定的文化消费指向。 第一,历史传统。历史传统必然对整个社会生活产生一种心理凝聚作用。尽管消费者心里有不同层次的分化,但都立足于这一具有继承性文化基础之上,特别是,一定民族具有特定的文化土壤与悠久传统习俗,在持续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将逐渐凝聚为既具稳定性与延续性,又不断发展变化的、统一的大众文化消费心理与消费结构。 第二,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的开放或封闭、时代背景的稳定或动荡,都将对大众文化消费活动产生不可低估的直接影响。正是这“总的气候”决定了大众文化消费的纵横发展。在一个封闭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文化消费必然局限于稳固、陈旧的消费模式与形态,而开放的社会文化环境则推动大众文化消费的发展与革新,形成多元化空间、开放性思维、网络化结构三者融合的新型文化消费特征。新的消费需求不断代替旧的消费传统,高层次的消费内容及内在精神动力又对整个社会的消费活动产生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当今中国正经历着一场急剧而深刻的文化变迁。在这传统型向着现代型、农业文明向着工业文明的变迁中,中国大众文化以前所未有的姿态登上了历史舞台。十余年来,它不断发展、兴旺,已对当代文化的变迁,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和作用。由于大众文化弥散和活跃于貌似纷繁肤浅的日常生活中,因而它的影响、作用及意义,一直未能引起足够的注意和重视。本文即就此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文化场域对当前文学底层书写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上世纪90年代以来,后现代与大众文化共谋的场域,颠覆原有的文化观念和文学叙事,给文学的底层书写造成困难的同时也孕育爆发的机遇。当前文学的底层书写由微而显,但怎样摆脱文化上的困境、合理地表述底层仍是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8.
和谐文化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加强和谐文化建设,正确认识和谐文化建设中出现的文化思潮、文化趋同论、大众文化崛起、公众文化服务体系与市场机制之间的矛盾和问题,努力形成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文化生态,是当前亟待研究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9.
詹姆逊认为,大众文化不同于通俗文化;大众文化作为意识形态不仅具有压迫性质,还具有鸟托邦性质;大众文化主要手法是拚凑,拼凑使其具有了娱乐性;进入后现代社会,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一起溶为后现代文化。  相似文献   

10.
大众文化是当代中国文化总体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众文化的崛起是伴随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消费娱乐要求的提高、现代大众传播手段的普及、人们闲暇时间的增多以及市场经济的实行引致的人们价值观念的转变而兴起的。作为我国改革开放与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大众文化有其独特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文化工业即大众文化、通俗文化,在霍克海默、阿多诺极其早期的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家们那里指的就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下的大众文化,它首次出现在霍克海默与阿多诺合著的《启蒙的辩证法》一书中。在霍克海默看来,文化工业具有整体同质性、标准单一化、支配奴役性、虚假欺骗性、文化商品化、个性虚假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大众文化是近代以来通俗文化、传播文化、消费文化、商业文化的复合体.自鸦片战争以降,中国开始了工业化、城市化历程,中国的大众文化于此时初现端倪.然而,由于中国近代社会特殊的发展历程,致使大众文化仅限于在少数开埠城市中发展.此一时期的大众文化已经初具商业性、娱乐性、媚俗性和技术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3.
大众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形态,作为一种全民的、通俗的、流行的时代文化、商品文化,已不容置疑地进入了学生的校外学习生活、进入了语文学习领域.放在语文课程组织者、实施者面前的课题是在此背景中处置大众文化这把教育教学的双刃剑,使之发挥其课程资源的积极的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大众文化的迅速兴起,大众文化的很多内容和形式已经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重大的影响,并体现出多元化等倾向.大众文化的出现在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打开新局面的同时,也对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大众文化背景下,探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思想来整合和引领多元化的思想文化,利用大众文化的积极资源提升和巩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我国当代文化从其内容构成来看,可以分为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由高级知识分子承载与体现的精英文化,以及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兴起的大众文化。当代文化建设应以先进文化为引领,并通过积极建构主流文化、不断拓展精英文化、努力提升大众文化来推动先进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广东文化建设的现实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文化”是现在广东省版图内生长、发展着的文化,而不等于“岭南文化”,它以广州为核心、以珠江三角洲为主体,继承传统,依托港台,面向海外,求新求实,具有典型的世俗化、平民化的特征。大众文化、社会文化的丰富多彩、广泛普及,精英文化的逐渐兴起,新经济伦理的产生,标志着近年广东文化的显著成绩;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没有同步进行,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简单等同,重视大众文化建设而忽视高雅文化建设,则反映出广东文化建设的局限。  相似文献   

17.
大众文化:一种新的文化生产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文化是工业化技术和商品(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通过各种文化形式反映大众日常生活实践、观念、经验、感受,借助于传媒系统在社会大众中广泛传播,适应社会大众文化品味、为大众所广泛接受和参与的通俗性文化活动及其成果.它的形成和发展在人类文化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意味着一种新的文化生产方式的产生,一个新的文化时代的到来,大众文化对当代文化发展的格局产生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80年代中期,大众文化的兴起,影响了中国当代文化的总体格局,打乱了一向由知识精英占据的文化园地.至90年代,大众文化蓬勃发展,领导人们生活的新潮流.大众文化的繁荣中潜伏着种种文化危机,知识分子神圣的使命及精英意识与普泛的大众文化诱惑之间形成了复杂多变的关系,坚守精英意识并呼唤人文精神应是历史赋予知识分子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19.
大众文化不是始于今日,但却“热”于今日。市场经济与大众文化有着深刻、契合的关系,说明文化市场是大众文化发展的强大动力。越来越多的人在富裕之后走向文化,接受文化的浸染和熏陶,而文化也就更具有广博的大众性。如果说文化的大众性具有多趣味、多侧面、多层次的特点,那么也只有以文化市场为纽带,才能引导文化生产走向多样性并满足大众的多样性的文化消费。 然而,如同任何事物都有利弊两个方面一样,大  相似文献   

20.
大众文化及其可持续发展(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大众文化崛起于 2 0世纪后半叶 ,伴随改革春风的吹拂而觉醒 ,根植于市场经济沃土而成长 ,迅速壮大为与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并驾齐驱 ,形成三足鼎立的社会主干性文化形态 ,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文化的传统格局 ,积极影响了国民人格塑造和社会发展面貌 ,但也引发了多重社会效应和争议。大众文化从实质上说是在现代工业社会产生、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一种市民文化。一方面同与其共时态的主流文化、精英文化相互区别和对应 ;另一方面同传统自然农业经济社会里的各种民间文化、通俗文化相区别 ,其基本特性表现在商业性、流行性、娱乐性和普及性。要使大众文化向人文化、科学化、国际化和民族化的正确方向发展 ,需要对它的运行过程整体控制 ,并进行人文提升和科学化改造 ;促进大众文化与其他文化形态的多元整合 ,从而成为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新型大众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