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儒家“忠孝”伦理及其现实性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业初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2(2):32-35
儒家忠孝伦理以“亲亲”与“尊尊”的宗法血缘为根据,把中国古代社会维系成为组织结构有序、行为进退有度的家国同构模式,并塑造了中华民族独特而伟大的性格。时代剧变,社会环境迥异,儒家“忠孝”伦理精神所指向的对象与所承担的功用应创造性转化,使之由重单一的忠君孝亲向多维度的社会对象开放,由偏重情感无私付出向行为主体多层次的责任与义务意识转化,使之在新时代焕发崭新的光辉。这既是对我国传统伦理思想的继承与肯定,也是对不完美道德现实的增益。 相似文献
2.
陆晓禾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2(3):26-30
从经济伦理学角度来探讨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有助于我们客观地思考“以德治国”的意义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一些争议问题。文章探讨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 分析了经济伦理学兴起的原因,论证了经济伦理研究和实践能够与“以德治国”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3.
吴恒忠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3(4):59-62
关于“孝”,孔子曾对学生解释道:“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 祭之以礼”。孔子的“孝”思想是以“礼”为形式的。孔子的“礼孝”思想提出了一套较为全面、内涵丰富的“孝”的伦理准则。 相似文献
4.
祁志祥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4(6):8-13
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不仅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在文艺美学领域也影响巨大。朱熹的美学思想以“道”为根本,反对“文”的独立地位,不过他并未彻底否定文辞的形式美,而是在坚持道德美的前提下,对诗的赋比兴创作方法和审美方法做了有益的探讨,体现了比较圆通全面的美学视阈。 相似文献
5.
肖映胜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5):43-47
“三个有利于”是邓小平理论的根本,分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邓小平理论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三个代表”与“三个有利于”的关系。本文从认识论视角探析了二者的关系:从认识过程看,“三个代表”是对“三个有利于”的充分肯定;从认识要求看,“三个代表”与“三个有利于”是逻辑的历史的统一;从认识目的看,“三个代表”是对“三个有利于”的理论深化。 相似文献
6.
张小利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6(1):136-141
沈从文不仅是杰出的文学家,在教育领域也有独特的思考。在沈从文的视野里,教育的主要形态是“人生教育”;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做人”;“大书”、“小书”组成了“人生教育”的主要内容;自我教育是重要的教育方法。沈从文“人生教育”是中国做人教育思想链条上富有特色的一环,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将没有外在“事实联系”的中印古典“韵”论并置在一起进行比较,其相同之处有四:一是对“韵”这个审美范畴“推尊之以为极致”;二是认为韵与味在本质上有相通之处;三是对韵的内涵的理解基本相同;四是都运用比喻来言说。其歧异之处主要有二:一是各自的产生、来源不同;二是印度韵论对韵有更深层次的分类研究。 相似文献
8.
李建军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6(3):59-63
作为一种原型现象,“二女+男”模式的发生可以追溯到中国的古代文学,是一个频繁演绎的叙事母题。在现代文学中,“五四”以来作家们对“家”的审视和对妇女解放的关注使这一原型得以不断传承和“瞬间再现”,并赋予了现代人的精神体验,使其在情感心理和叙事结构层面被复现整合。 相似文献
9.
董晓娅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0(2):169-173
20世纪20年代浙江上虞白马湖春晖中学因聚集一批著名教育者而与南开中学齐名,并产生了较有影响力的“儿童本位”观。他们一方面进行理论探索和倡导,一方面积极进行教育实践,形成了较为鲜明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柴绪亮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8(3):154-156
当代“平民大学”的办学观传承并超越了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那场极具影响的“平民教育”思想运动,二者在价值宗旨诉求、理论的实践展开与折射的示范效应等方面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办人民满意的“平民大学”需要在办学定位、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等方面做出创新。 相似文献
11.
论孔子的“仁者爱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美凤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1(1):75-77,93
"仁者爱人"是孔子伦理学思想体系的核心命题之一.它既是氏族血亲之爱自然情感的遗留,又是维系社会人际关系的普遍存在的道德义务和责任.它强调个人对他人、对社会自觉地履行道德义务和责任,讲求"克己"的无私奉献精神.同时,"仁者爱人"是人的一种本性,"爱人"的内驱力来自于人自身,"爱人"的行为是此本性的外化. 相似文献
12.
邵孔发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4):127-131
追溯中国儒道墨文化源流,梳理中国文化史,可以大致见出中国文化是从人性、人心出发,讲求自性修养的"将心比心"的道德文化,核心价值观念在于仁道。仁道由儒家哲学中仁的内涵,如克己、利他、取义诸精神,道家哲学"人之道"中仁的内涵,如谦退、无私、公平诸精神,墨子思想中仁的内涵,如"兼相爱,交相利"精神共同建构而成。中国历史文化核心价值观念中合理的因素,作为一种普世价值,对于中国及世界文化产生深远影响,为当代文化核心价值观探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3.
爱从道德上有其固有的发展逻辑,这就是自爱——仁爱——兼爱——民胞物与之爱。所谓自爱,就是指自己对自己、个人对个人的爱;所谓仁爱,就是指爱人;所谓兼爱,就是指不分人我、不别亲属、无所等差地爱一切人;所谓民胞物与之爱,就是指普天大众都是我的同胞兄弟,宇宙万物皆是我的同伴。这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持续不断的永恒发展过程。爱的道德之境是无止境的,但是每前进一步一定是无比幸福的。 相似文献
14.
牛磊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7(1):66-75
"仁者以万物为一体"是儒家仁学史的一项重要理论创新。继承这一思想,湖湘学派的代表学者张栻从多方面对该命题进行了理论深化。人之心即"天道之在我者",即是天理的呈现。既然人与万物都源自天地生生之意,便应通过一套"反身而诚"的功夫将仁爱精神"推"至万物,以实现"民胞物与"的目标。这种仁爱并非普遍无差别的兼爱、泛爱,它必须通过一套亲亲—仁民—爱物的实践予以实现。这种看似有所隔、有所分的爱有差等的实践方式,因其贯穿着儒学"一本"的精神,因而是真正的"廓然大公"。 相似文献
15.
靳浩辉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78-82
儒家与基督教作为中西方文化的代表,其仁爱与博爱的理念在各自的思想体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对儒家的仁爱与基督教的博爱进行比较,在审视两者"显性"之异的前提下,管窥背后的"隐性"之通,有利于加深儒家与基督教之间的了解,也有益于中西方文化的深层对话。 相似文献
16.
李荣才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8(3):39-42
世界各民族都拥有自己的文化和作为文化核心部分的哲学,它是各民族智慧的集中体现。黑格尔对中国哲学,特别是孔子哲学抱有偏见,事实上,孔子的哲学范畴"仁"与苏格拉底的哲学范畴"善'互有同异。孔子哲学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是崇高的。黑格尔对孔子哲学的偏见主要缘于他对中国汉语文及孔子哲学的不了解。 相似文献
17.
18.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当前一些高校对在大学生中开展大爱精神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可行的措施。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大爱精神教育的现状,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在高校开展大爱精神教育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儒家思想与基督教教义在东西方文化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孔子儒家的"仁"与基督教的"爱",几乎可以说是它们各自的中心主题和灵魂.通过对两者的本质来源、实现途径和具体表现进行比较,我们会发现尽管两者有很大的不同,却相逢在爱中. 相似文献
20.
梁涛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4):23-27
孟子的仁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仁是"恻隐之心,仁也",广义的则是"仁,人心也",包括仁义礼智全部.孟子通过"仁义内在"说总结了子思的"仁内义外"说,确立了道德自律的思想,进一步发展了孔门的仁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