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放晓 《理论界》2005,(1):44-45
本文从求真务实是思想政治工作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和求真务实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需要入手,着重阐述了思想政治工作求真务实的当代要求。  相似文献   

2.
诚信伦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当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中更具有其突出的经济、政治和社会价值。诚信伦理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促进经济关系的和谐;有利于提升政府公信力,促进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公众的和谐;有利于社会生活保持活力和秩序,促进人际关系和谐。  相似文献   

3.
构建和谐社会是十六届六中全会的主要议题,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起点.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以政治沟通为契机,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在现实政治生活中,我国的政治沟通被弱化、被曲解的现状不容忽视.处理不好将会直接影响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因此,完善政治沟通机制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研究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 ,探究邓小平的一系列政治决策思想 ,我们可以发现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思想是邓小平最具宏观政治决策价值的一个思想。邓小平“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起和发展的重大政治决策价值具体体现在 :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 ;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深刻反省 ;对中国改革开放二十余年伟大实践和伟大成就的决策指导 ;对当今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中国面临的发展问题所具有的重大决策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论诚信的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其基本内涵就是诚实守信 ,就是忠诚老实、诚恳待人、表里如一、言行一致、讲信用、守承诺。我们要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 ,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 ,对“诚信”这种传统道德的价值进行挖掘 ,使其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用。“诚信”的当代价值在于 :一、“诚信”是立国之本 ;二、“诚信”是修业之基 ;三、“诚信”是为人之道。  相似文献   

6.
诚信的历史价值与现实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陶国富 《社会科学》2002,(12):52-55
本文从历史与现实两个维度 ,对诚信的道德价值进行了剖析 ,并强调 :在关注诚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所具有的道德示范作用的同时 ,要防止脸谱化和底线化等异化现象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的诚信思想来源于马克思主义,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者,都在不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诚信思想。当前,正确认识并充分理解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和改革开放以来的诚信思想,对于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试论诚信的经济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晓敏 《中州学刊》2006,(5):160-162
诚信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价值观,是千百年来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伦理规范。然而,在市场经济逐步走向成熟的今天,诚信缺失问题却日益凸显,不仅对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而且也使得市场经济机制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诚信的价值已远远超越道德的伦理范畴,它的经济价值日益彰显。诚信不仅可以节省交易成本,而且有助于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树立品牌意识和忠诚意识。它还是企业的无价资产,是我国经济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9.
乔法容 《中州学刊》2005,(4):128-13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是重要的精神支撑和规范保证.诚信是社会主义市场道德的核心范畴,对和谐社会构建具有多维意义.诚信是市场经济的重要道德准则,诚信是建立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的道德纽带,诚信是政府行为的基本道德规范.加强以诚信为重点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建立适宜诚信道德养成的人文生态环境和实现机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义.  相似文献   

10.
和谐社会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功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能离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呈现出经济、政治、文化、生态价值功能。  相似文献   

11.
王树林 《学术探索》2004,2(8):25-28
邓小平政治发展观的价值取向,是通过政治体制改革以实现中国传统社会主义民主的现代转型。邓小平政治发展观以现代文明作为审视民主政治的价值标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经济方式来解决政治问题,是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思维范式的转换;邓小平政治发展观以渐进改革作为民主政治的价值实现方式,务实主义的观念模式,试验性的方案选择和迂回式的改革发展战略,共同形成了中国政治体制渐进改革思想的特色。  相似文献   

12.
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是现代政治国家极力追求的理想状态。处于转型社会、风险社会和网络社会三大社会形态并存的当代中国,保持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的合理均衡的重要性更加突出。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之间并不具备必然联系,但是二者存在一定的耦合之处,这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政治合法性基础的增强,政治制度化水平的提高,政治参与机会的存在,政治信任能力的提升,民主发展程度的提高和法治理念的贯彻与落实。由此可以发现,推动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并保持政治稳定有着巨大空间,因此,应淡化政治稳定的工具性意义,重新审视政治稳定的本体价值;建立制度化的沟通机制,打通通往政治发展之路;提升地方政府公信力,促进政府与公众之间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是我党在新时期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两次重大的创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途径;构建和谐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力量源泉和最终落脚点。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内在价值取向,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近代中国政治制度移植的必然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政治制度演进的路径依赖使其难以产生内发的制度变迁,近代西方制度文明的挑战打破了中国传统政治制度自身演进的轨迹,制度移植成为近代中国政治发展的主要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贯彻执行,基督教在农村发展很快.宗教作用的两重性特点昭示我们,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必须高度重视基督教在农村的传播情况,必须加强对信教群众的科学教育和引导,并采取一系列相应的调适措施,确保基督教与新农村建设和谐发展相适应,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贡献.  相似文献   

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突破传统的社会稳定理念的局限性。当代中国社会稳定必须以社会和谐为最高目标,以和谐指导和检验稳定,不断拓展社会稳定的理念和内涵,改进维护社会稳定的方式方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7.
对构建政治民主化和谐社会的法理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道晖 《河北学刊》2007,27(1):196-201
“和谐社会”这一现代政治学、社会学概念,不能简单地套用于法学范畴。与“和谐”相对应的法学范畴是“平衡”,它主要体现为公民的个人自由与社会秩序的平衡,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平衡,社会主体之间的权利平衡,以及国家与社会的二元格局的相互谐调,互补互动。建构和谐社会是社会矛盾运动的过程。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化解因社会分配不公而产生的诸多社会矛盾和冲突。这一冲突的阶级性实质是权贵资产者阶层与工农弱势群体的矛盾与对立,而建构公民社会则是解决这些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和动力。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世界的理论基础;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世界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在内政和外交上的完美体现,是我党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探索。建设和谐世界是构建和谐社会在外交领域的延伸,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对我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关键性的导航作用。  相似文献   

19.
政治社会化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自20世纪50年代美国学者在公民的政治教育研究中引进政治社会化概念以来,政治社会化研究在西方就已经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而我国的政治社会化研究才刚刚起步,研究也很不深入,致使我国的政治社会化实践严重缺乏专业理论指导。因此,就西方政治社会化研究的源与流进行梳理,进而探讨西方政治社会化研究对我国的启示,以期推动我国政治社会化研究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20.
政治经济学的学科界定与中国政治经济学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建奇  王丹 《河北学刊》2005,25(6):180-185
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的边界如何确定?本文认为,经济学总体上是指关于在稀缺资源约束下如何使产出最大化的学问体系,它力求多角度地挖掘有限资源中的“潜在利益”,由此形成了多角度的经济学。经济学学科分支体系的发展正是新的挖潜途径不断被发现的过程。社会经济活动包括生产(人与物的关系)和交易(人与人的关系)两个基本方面,把人“假定掉”的“纯经济学”和把“努力看作由人控制的变量”的政治经济学,正是从生产和交易两个方面研究如何提高经济活动效率的两大经济学分支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