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实践是人们社会生活的主旋律。实践作为人们具体的活动,几乎同每个人都在发生着关系。因而,人们势必都要从不同的角度对已经进行的、正在进行的和即将进行的实践进行评价。然而.要时实践作出朴学的评价,并有利于指导今后的实践,就必须首先明确评价的标准。检脸实践的标准问题,不仅是实际生活中所必需的,改革实践中所提出的,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个重大问题。自从本刊1989年第1期在发表赵景华的《实践的正确性要靠真理来检验》一文的同时,提出要开展"检验实践标准问题计论"以来,许多同志纷纷来稿,发表自己的见解。这里,选择几篇刊载如下,希望能把这一讨论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2.
实践是人们社会生活的主旋律。实践作为人们具体的活动,几乎同每个人都在发生着关系。因而,人们势必都要从不同的角度对已经进行的、正在进行的和即将进行的实践进行评价。然而.要时实践作出朴学的评价,并有利于指导今后的实践,就必须首先明确评价的标准。检脸实践的标准问题,不仅是实际生活中所必需的,改革实践中所提出的,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个重大问题。自从本刊1989年第1期在发表赵景华的《实践的正确性要靠真理来检验》一文的同时,提出要开展"检验实践标准问题计论"以来,许多同志纷纷来稿,发表自己的见解。这里,选择几篇刊载如下,希望能把这一讨论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3.
实践是人们社会生活的主旋律。实践作为人们具体的活动,几乎同每个人都在发生着关系。因而,人们势必都要从不同的角度对已经进行的、正在进行的和即将进行的实践进行评价。然而.要时实践作出朴学的评价,并有利于指导今后的实践,就必须首先明确评价的标准。检脸实践的标准问题,不仅是实际生活中所必需的,改革实践中所提出的,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个重大问题。自从本刊1989年第1期在发表赵景华的《实践的正确性要靠真理来检验》一文的同时,提出要开展“检验实践标准问题计论”以来,许多同志纷纷来稿,发表自己的见解。这里,选择几篇刊载如下,希望能把这一讨论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4.
实践是人们社会生活的主旋律。实践作为人们具体的活动,几乎同每个人都在发生着关系。因而,人们势必都要从不同的角度对已经进行的、正在进行的和即将进行的实践进行评价。然而.要时实践作出朴学的评价,并有利于指导今后的实践,就必须首先明确评价的标准。检脸实践的标准问题,不仅是实际生活中所必需的,改革实践中所提出的,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个重大问题。自从本刊1989年第1期在发表赵景华的《实践的正确性要靠真理来检验》一文的同时,提出要开展“检验实践标准问题计论”以来,许多同志纷纷来稿,发表自己的见解。这里,选择几篇刊载如下,希望能把这一讨论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5.
检验实践正确性的标准是什么?用什么标准来衡量实践成败?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重要而又没有解决的问题.在1981-1982年前后,有的同志曾提出实践的目的是衡量实践成败的标准,有的同志还提出判断实践成败要以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性为标准,还有的同志提出了衡量实践成败的标准要看其结果是否满足了人的需要.对这些问题尽管在当时也曾进行过讨论,但总的来说,人们的主要注意力还是放在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这一问题上的,对检验实践正确性和衡量实践成败的标准问题还没有引起充分的重视.这里,赵景华同志提出了实践的正确性要靠真理来检验的见解.本刊将对这些问题展开讨论,希望广大哲学工作者踊跃参加(短稿尤为欢迎),以便使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研究得到进一步的深化.  相似文献   

6.
论评价的科学性或合理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玉樑 《天府新论》2007,1(5):12-17
价值评价的目的是对客体价值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以指导实践。为此,评价必须是科学的合理的,要实现评价科学性或合理性,必须坚持评价标准的科学性,评价信息的真实性,评价判断的严谨性,评价检验的可靠性。评价标准的科学性问题决定于价值标准的科学性问题。以主体需要作基本的普遍的价值标准,不仅在理论上是片面的,在实践上也会产生一系列不良后果。科学的价值标准至少需要几个条件:一是客观性;二是普适性或普遍性,即不矛盾性或逻辑一贯性;三是准确性。评价信息的真实性,就是信息的客观性、准确性、全面性。要保证评价的科学性,评价过程和评价判断必须具有逻辑的严谨性。评价的检验包括逻辑检验和实践检验,最重要的是实践检验。坚持严肃的逻辑检验与严格的实践检验,是评价科学性的最可靠的保证。  相似文献   

7.
生产力标准是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九年之后提出来的,是党的工作重心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的实践的总结。它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进一步具体化,其检验范围不局限于思想认识领域,而且可用于对一切工作的评价。同时,社会实践和社会现象有无进步性,都要由生产力标准来作终裁。所以,生产力标准是实践标准的深化与发展,是进一步解放思想的强大武器。认识生产力标准的本质和特征,探讨其评价方法并克服贯彻这一标准过程中的思想阻力,是一个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正> 实践检验什么?人们回答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对于理论上的拨乱反正,解放思想,对于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面来都起了非常好的、积极的作用。在这场讨论中,人们明确地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命题。但是,这个提法是否十分确切呢?我认为还有商榷的必要。人们在使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命题时,概括地讲,无非是要表达两层含义:其一是,人们的认识是否正确,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作出结论;其二是,即使是  相似文献   

9.
认识的冲突,是指在某个问题上存在着两种以上不同的认识,不同的认识之间在观点上互相冲突。提出和探讨认识的冲突对于实践检验真理问题的重要性,对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人所共知的常识。人们在工作中提出一个新认识、一项新政策,往往要先经过试点,在取得经验之后,开始大范围推广,指导面上的工作。然而,我们时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些经过了试点,经过了实践检验的认识和政策,在执行中却出现了问题,不得不以补充规定或新政箅;对之进行修正或更正,先前的实践没有检验出认识中存在的问题。 当然,真理是一个过程,人们要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需要有一个实践——认识——实  相似文献   

10.
实践标准与元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是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原则。随着近些年来人们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实践标准无论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都得到了不断丰富和充实。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存在问题,诸如实践层级系统与检验真理的关系、有无真理的元标准?元标准是什么?实践检验的操作性等一系列问题仍有必要继续探讨,廓清这些问题,对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道德评价方法辨析--从"道德失范"说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德失范"是一个价值判断,暗含了一个道德评价标准.这种道德评价标准自身是否合理;用不变的道德评价标准去评价变化着的道德实践是否合理;用单一的道德评价标准去评价多层次的"现有的道德实践"在方法上是否合理;用过去的或现有的观点来审视新的道德实践提出的道德要求是否合理,这是"道德失范"问题所关涉的,也是我们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通过对"道德失范"这一结论的理论依据和所使用的方法作一辩证分析,使人们对目前的道德现状有一个更科学的、更明确的认识,同时对建立新的道德标准问题及科学地、客观地评价现有道德实践提出了方法论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胡俊卿同志在1989年第6期《哲学研究》上发表了一篇论文《论实践检验和逻辑证明的统一》(以下简称胡文)。他认为,实践检验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逻辑证明。因此,实践检验和逻辑证明是统一的。长期以来,在真理标准问题上,理论界比较注重讨论实践检验和逻辑证明的区分,对实践检验和逻辑证明的统一,则讨论较少,胡文提出了这个问题,并进行了探索,这是十分可贵的,读后很受启发。笔者同意胡文提出的论题,即实践检验和逻辑证明是统一的,但又认为,胡文对这个论题进行论证的基本论据,即实践检验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逻辑证明,难以成立,值得商  相似文献   

13.
<正> 在进行检验实践标准的讨论中,人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看法.这无疑为我们深入认识检验实践的标准问题,拓宽了视野,启迪了思路.但是,由于没有深入分析检验实践对象和检验实践标准的相互关系,因而很难把各种意见逐步统一起来.这里,就这些问题谈谈我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关于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的问题。马克思主义者从来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标准。但是,刊载于《光明日报》的陆魁宏同志的文章却提出了这样一个值得注意的论点,认为“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有时也通过间接的方式表现出来”。他提出“由于处在一定历史阶段的人们受实践水平的限制,现有一切理论都通过直接的实践是有一定困难的”。“对于那些还未能由实践直接证明的理论,我们可以用唯物辩证法去衡量它们,检验它们的思维规律是否正确,看它们是符合唯物辩证法还是违反唯物辩证法,对于那些符合唯物辩证法的因素,我们就有理由相信其正确性,对于那些违反唯物辩证法的因素,我们就可以判定其谬误性。”他并且举出若干实例为证,从而得出结论说:唯物辩证法是“检验真理的一种间接方式”,是“充当了实践检验的一种补充手段”。这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它牵涉到认识论上的若干重要问题。弄清楚它不仅有理论的意义,而且有实践的意义。本文不打算对这一问题作全面的评论,仅就其中几个直接有关的问题,提出一些不同的看法,和陆魁宏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15.
一、真理标准讨论是邓小平理论创立的思想准备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特约评论员的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文章重申了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提出不能拿现成的公式限制、宰割、剪裁无限丰富的飞速发展的实践,应该勇于研究实践中提出的新的问题,从而  相似文献   

16.
"生活质量"一词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在《富裕社会》一书中提出的,他定义说生活质量是人们对生活水平的全面评价。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最终形成了"一个国家或地区人们生活条件的优劣程度"的共性认识。加尔布雷斯认为,任何国家或地区在任何社会经济发展阶段,都存在着生活质量问题,提高人口质量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关于检验真理标准的讨论中,有一种观点认为:马、列、毛泽东同志都把实践结果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而实践结果并不属于实践的范围,因此,实践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结果是改造了的客观事物,因此,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事物本身;实践只是检验真理的途径,人的认识正确与否要通过实践途径到客观事物本身中去检验;而对真理的检验是再实践过程中的理性判断活动。我认为这些观点关系到实践到底是不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问题,应当讨论清楚。本文准备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自 1978年真理标准大讨论以来 ,人们早已熟知 :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但实际上 ,人们常运用着检验真理的另一标准 ;逻辑证明。如果说实践检验是事实检验———让事实说话 ,那么逻辑证明则是理论检验———要求理论自身有理有据 ,合乎逻辑。比较而言 ,逻辑证明对真理的检验是间接的 ,实践检验和逻辑证明之间的这种区别很重要 ,它决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最终标准。尽管如此 ,逻辑证明也是检验真理的一种标准 ,这是没有问题的。就此我们能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① 上找到充分的依据 ,它仅仅是没有明确地这样表述和论证而已。一检验真理…  相似文献   

19.
《学术月刊》在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中,一开始就发表了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一种认为“检验真理的唯一客观标准应该是作为认识对象的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另一种意见认为“真理的标准不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而只能是社会实践”。(均见该刊1980年第9期)我们认为这两种意见都各有偏颇,值得进一步商榷。我们的看法是,作为实践结果的客观事实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下面就此发表点粗浅看法,向同志们请教。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对于促进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解放思想,端正思想路线,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十年来,随着改革和建设实践的不断深入,我们党对于真理标准的认识在不断深化.我们不仅恢复和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而且将这一原则贯彻到改革和建设的实践中去,把它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用以观察改革和建设的实际问题,明确具体地提出,在改革和建设中要坚持实践标准,就必须坚持生产力标准.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全党同志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应该紧紧地把握住马克思主义的这个基本观点,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检验一切改革得失成败的最主要标准."党的十三大报告进一步指出:"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