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南岛树皮布历史溯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树皮布是人类最早能称之为布的服饰,是服饰从无纺布到有纺布发展过程的有力证据。在海南岛,树皮布是黎族传统服饰的鼻祖,在黎族纺织发展史上居于重要位置。透过蕴藏在树皮布中的文化内涵,还可窥视到黎族来源的一些信息。本文从五个方面对海南岛树皮布文化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探索,以便加深对黎族的历史文化特别是黎族族源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2.
关于长篇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究竟产生在什么时代的问题,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们已有不少论述。笔者也曾撰文,提出过自己的看法。这篇文章,打算依据汉藏两种文字所提供的史料,对这个命题再作一番考证。  相似文献   

3.
尊胜 《西藏研究》2001,2(2):27-40
格萨尔史诗包括两个部分 ,即至今在民间传唱的口头部分和已经铅印出版的文本部分。其中口头部分占据了史诗的绝大部分的内容。格萨尔史诗虽然呈现出口头和文本交织的繁杂局面 ,但史诗的整体结构却十分清晰 :史诗以格萨尔为中心 ,纵向追溯了祖先“董”氏族的渊源和传承 ,横向铺叙了格萨尔一生的丰功伟绩 ,每个故事在这个坐标中都有适当的位置。史诗的核心内容讲述从“董”氏族———岭部落的衍变过程。史诗提供的这些发展线索 ,能从历史典籍中得到证实。因此 ,我们可以确信 ,“岭”部落、“岭·格萨尔”在藏族史上实有其事 ,而不是民间艺人编造出来的。关于史诗产生的年代 ,经过与藏族最早的《玛桑故事》的比较研究证明 ,它们至少在止贡赞普时代已初具雏型 ,并在民间广为流传。因此我们可以推断 ,格萨尔史诗在藏族民间流传有两千年的历史。格萨尔史诗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 ,受到藏传佛教的歪曲和窜改。宗教的文人和信教的艺人竭力美化、神化格萨尔 ,力图让格萨尔脱下战袍 ,披上袈裟 ,甚至供到“保护神”的佛龛上。一些史诗的文本中宗教的色彩几乎掩盖了世俗的内容。研究、欣赏格萨尔史诗必须拨开宗教的迷雾 ,寻找格萨尔的原形。  相似文献   

4.
关于《格萨尔》历史内涵问题的若干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格萨尔》的广泛刊印发行,各种有关说明文字和论述文章应运而生,蓬勃兴旺,民族文坛一派生气,学术研究蔚然成风,一些重大问题自然而然地被提出来探讨。我国《格萨尔》学之花,大有契百家争鸣之机,绽开于百卉丛中之势。本文既是受着这种形势的鼓舞,拟就《格萨尔》的历史内涵问题做些议论,以助景色。所谓《格萨尔》的历史内涵,主要是指构成其基础、骨骼以及脉络的那些基本历史事实。现在已经具备了探讨这方面问题的极为有利的条件,这除了近年来国内外都大量出版了《格萨尔》的书面文本之外,又有诸如藏族老艺人札巴、女青年说唱家尤曼等许多出色人才,为我们提供了甚为丰富的口头说唱资料,从而使我们获得了翔实考察《格萨尔》历史内涵的充分依据,本文的写作尤其得益于他们的贡献,下面分作几项逐步阐述。  相似文献   

5.
论格萨尔说唱音乐的历史演变及其艺术特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格萨尔王传》这部伟大巨著,是藏民族的祖先们为后代所遗留下来的浩如烟海般的文化艺术遗产中,最珍贵最典型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代表作。作为藏民族的子孙后代,无不为之感到自豪和光荣。格萨尔说唱音乐,是这一英雄史诗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众所周知,《格萨尔》与音乐之间,谁也离不开谁,缺一不可。正是说唱音乐才让  相似文献   

6.
长篇巨著,名扬中外的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是我们伟大祖国百花纷呈的文苑中的一株奇葩,是勤劳勇敢的藏族人民奉献给世界文库的一块瑰宝。现已发现的口头说唱和手抄本、木刻本就有六十余部,约一百五十多万行,一千五百多万字,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史诗。许多国家的学者们都致力于它的研究工作。法国著名的东方学家石泰安誉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少数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不断拉大这一客观事实,已经引起了理论界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人们开始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但我们发现,大多数人都只注意到现实的要素,而忽略了历史的根源。其实东西部之间的发展差距不断拉大并不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新现象,而在近代以前就开始了。到鸦片战争前夕,东部地区的封建经济已有了几千年的历史,并在封建社会中,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了资本主义萌芽。与此同时,西部各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很不平衡,从原始共产主义到封  相似文献   

8.
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以她浩繁的卷帙、博大精深的内容和宏伟壮丽的场面 ,跻身于史诗之林 ,堪称“史诗之最”。然而 ,对史诗中主人公格萨尔的诞生地 ,学术界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看到同仁们各说其是 ,作为一名格萨尔研究工作者 ,有责任澄清这个问题。因此 ,去年仲夏季节到《格萨尔》遗物遗迹较多的青海玉树果洛和四川甘孜阿坝等重点地区进行了为期数日的考察 ,此记  相似文献   

9.
格萨尔与岭     
藏族长篇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其中的主人公是格萨尔王,他所属的国家,号称为gling。这个gling字的藏文,现在有三个读音,卫藏方言读作ling,我们译作汉音时作“岭”。康方言读作lin,一般译成汉文作“林”。安木多方言读作lang,相当于汉文“郎”字的读音。现在我们对于gling读作“林”这一问题且不去说它,只企图初步探讨一下,gling字在安木多方言中,何时音变读成lang,为什么来谈此问题呢?原因是这样:  相似文献   

10.
在藏文史籍中提到“格萨尔”的地方很多,过去人们往往把这些“格萨尔”看作人名,其实,作为人名的“格萨尔”只有一二个,史籍中的大多数“格萨尔”不是人名。本文下面分三个部分来讨论史籍中的“格萨尔”及其与史诗《格萨尔》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敦煌藏经洞中出土的古藏文经卷中有印度史诗《罗摩衍那》藏文译述本,共三件,卷号是:S·T·737,P·T·981、P·T·983。此本将《罗摩衍那》主要情节作了译述,是今知该史诗最早外文译本。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东汉明帝(公元58-76年在位)时,蔡倍至印度研究佛学归来,在洛阳建寺译经,中国开始有汉译本佛经。  相似文献   

12.
随着《格萨尔王传》在藏族地区的传播,作为《格萨尔王传》中的格萨尔已为藏族人民家喻户晓。那么作为藏文史书中的格萨尔又是怎样呢?历史的格萨尔与艺术的格萨尔有什么关系呢?本文拟对这些问题发表一点管见,以求教于有关专家学者。据笔者所见,涉及格萨尔其人的藏文史书中,大约记载了十二种格萨尔,这十二种格  相似文献   

13.
1960年7月22日星期五晴 今天下午召开全系师生大会,宣布了一项令人振奋的消息:按中央和省委宣传部、省文联的指示精神,青海民族学院中文系汉语文专业和藏语文专业的全体师生,要离开课堂,分赴青、甘、川、藏等省的藏区抢救史诗<格萨尔>,搜集民族民间文学作品. 当时我们刚从黄南州同仁县开荒回来,身体极度衰弱,听到要出远行的消息,心想与其坐地养病,不如外出闯荡一番.  相似文献   

14.
史诗《格萨尔王传》是一部藏民族形成和发展的文学纪录、是重大历史事件的艺术概括与再现,也是该民族的“传奇故事”和“圣经”。正如黑格尔所论:“史诗是民族精神的标本展览馆、它所反映的是本民族的伟大人物。他们代表全民族的整体,他们虽然是个别的人,却有着普遍性,是民族精灵的体现”(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214页)。  相似文献   

15.
16.
一、格萨尔的“困惑”《格萨尔王传》的族属问题,是一个不大不小的禁区,许多人讳莫如深。假如将来真有什么“格萨尔学”产生的话,这一问题仍然会成为热点,甚至会障碍这一学科的发展。因为:1、无疑格萨尔是世界史诗的一个高峰,这一高峰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是显而易见的。我曾如此预言:“将来——在未来的一个遥远世界,藏语甚至藏人或许会在  相似文献   

17.
藏族《格萨尔》流传到土族,叙事情节和结构均发生了很多变异。本论文从影响研究学的角度比较分析藏族《格萨尔》和土族《格萨尔》在结构上的不同,认为藏族《格萨尔》的叙事结构是圆型结构,土族《格萨尔》的叙事结构则是树型结构。藏族《格萨尔》属于串联复合情节结构的史诗,而土族《格萨尔》属于并列复合情节结构史诗。  相似文献   

18.
本文拟从伦理学角度入手,探究史诗《格萨尔》中蕴涵的伦理思想。这些古代部落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种种观念、原则的积淀,就形成藏民族传统社会道德的主要内涵。从这种意识形态的探究中,我们还可以窥见古代藏族部落社会从血缘向地缘关系的转化。  相似文献   

19.
《格萨尔》中的茶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措吉 《西藏研究》2004,1(4):52-60
文章试从民俗学角度出发,结合文献学研究方法,通过对品类繁多、名称各异的茶类、茶具,多姿多彩、特色独具的茶礼,以及茶类烹煮方式的具体详尽、生动形象地描绘和研究,不仅说明了藏族茶文化经古代汉藏民族交往而传播到藏区且在博大精深的藏族文化基础上,经过选择、吸收与整合而成的事实,以及茶的贸易对加强各部落之间的经济交往,发展繁荣社会经济起到的推动作用,而且探究并揭示了史诗《格萨尔》中藏族茶文化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20.
《格萨尔》母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伟 《西藏研究》2005,(1):59-65
文章对史诗《格萨尔》的几个代表性文本所蕴含的母题进行了较为深刻的分析和研究,并尝试性地归纳出几类母题--幻变母题、寄魂母题、英雄救美人母题等。通过对这些母题的深入剖析,从更深层意义上凸显了史诗的价值,也为史诗研究提供了一个可资参考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